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造林成活率,即时单位面积上的成豢魂数与造林时的总株数的百分比。我国林业通常是指造林后前三年单位面积成活株数与造林株数之比。成活率和保存率严重影响、制约着植树造林的成果,必须科学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分析其中成因,积极研究对策,确保植树造林既定目标的实现。一、明晰成活率和保存率概念简单说,造林成活率具体是指在一定造林面积内,造林成活株数占原来总植树株数的百分比。造林保存率具体是  相似文献   

2.
刘继荣 《农村科技》2006,(11):60-60
2001年国家林业局下发林退发[2001]521号(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检查验收办法》的通知)文件,执行的五年中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监督者、实施者提供了可操作的量化依据。国家退耕还林优惠政策兑现的直接依据是县级验收结果,根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检查验收办法》第八条造林合格标准和保存合格标准的规定,造林合格标准以造林成活率来反映,造林保存合格标准以株数保存率来反映。  相似文献   

3.
石质山地人工造林用水量大,造林成活率低,造林质量差,始终是困扰石质山地人工造林的主要矛盾.在石质山地人工造林上应用SAP吸水剂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4.
<正> 杨树,多采用大株行距,大苗,小密度造林,单位面积株数少,造林成活情况对林分出材量有较大影响。即使第二年进行补植,也往往生长落后,难以弥补第一次成活率不高造成的损失。当前提高杨树造林成活率的方法很多,主要有:苗木在造林前浸水,选适宜的造林季节,采用随起随栽的方法,栽植后立即灌水、截根探栽等。这些方法都是生产中常见的,但均不太理想,尤其苗木需要长途运输或起苗至栽植间隔较长时,常因苗木失水过多影响苗木成活。为了减少苗木的水分损失,延长苗木寿命,提高杨树造林成活率,作者结合农村造林的生产实际,进行了药剂处理苗木,提高造林成活率试验,有二定效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人工造林是当务之急,但是我国的人工造林技术还不够完善,人工造林的成活率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相关部门高度重如何提高成活率这个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已经受到社会的热点关注。  相似文献   

6.
针对2008年南方雨雪灾害后马尾松林地急需造林更新(非春季造林)的现状,研究了苗龄和造林时间对马尾松容器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苗龄的增加,马尾松成活率逐渐降低,3个月的幼苗造林当年成活率可达96.1%,而10个月的幼苗造林成活率仅为78.2%;不同的造林时间也对马尾松成活率有重要影响,7月下旬造林成活率普遍高于6月中旬和9月中旬造林。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延安市志丹县积极开展了多项天保工程,其中主要包括了重点防护林、公益林的建设以及人工造林等等。而在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刺槐是最重要的造林树种。经过长期实践经验,对刺槐人工造林成活率提升的具体技术要点展开了详细地分析与研究,希望能够进一步增强刺槐人工造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杜月娥  田晓勋 《陕西农业科学》2010,56(4):106-106,110
干旱半干旱地区雨量少,严重制约造林成活率,为提高成活率采取科学合理的造林技术,培育壮苗,认真整地,适当深栽,人工促根抚育管护大大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海原县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年降雨量300mm,生态环境脆弱,人工造林树种单一,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差,且补栽率高,一片林地,没有2—3次补栽,则难以成林,致使成本加大,为了克服造林成活率低,降低补栽率和造林成本高,我局于2006年开始实施“宁夏海原县干旱山地容器育苗造林技术推广”项目,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努力,造林试验获得了初步成效,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白皮松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低的现状,进行了白皮松营养袋育苗造林技术研究。应用营养袋苗进行造林,省地省种,育苗时间短,栽后缓苗快,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有效措施。在林业工程建设中,使用营养袋苗,可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展。  相似文献   

11.
毛赤杨人工林营造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2003年进行了毛赤杨造林试验,对毛赤杨的育苗、造林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毛赤杨育苗、造林技术简单,可以通过人工更新造林的方式,营造毛赤杨生态公益林和工业原料林。植苗造林成活率98%,3年保存率95%;直播造林出苗成活率95%。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春季降水量对青海云杉苗造林成活率的影响,连续3年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春季降水量对苗木成活率和当年高生长量有直接影响。为了保证造林成功,应选择降水后,土壤含水量高于10%时造林,如果天气确实干旱,应于栽植后浇足第1水,或推迟造林时间。  相似文献   

13.
杨树不同生育时期造林对其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杨树芽前造林、芽期造林及芽后造林试验,分析各期造林杨树成活率及造林当年、第2年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芽前造林杨树成活率达93%左右,芽期造林成活率97%左右,芽后造林成活率极低。芽前造林、芽期造林间成活率差异显著,但对杨树生长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人工造林技术,是高效的林业种植技术,可增加森林覆盖率,保护水土资源。由于这种技术是人工培育的模式,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自有其弊端和限制。为了使人工造林后树木能茁壮的成长,需要对人工栽种的树木进行抚育管理,提高其非自然生长的成活率。本文就甘肃地区的人工造林技术及抚育管理技术展开研究,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来实现林业的发展,保护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15.
明阿妮 《吉林农业》2011,(11):173-173
2000年以来,我场先后实施了重点防护林、天然林资源保护、公益林建设、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天保工程。在工程实施中,主要的造林树种为刺槐。通过几年的实践,总结出了提高刺槐林人工造林成活率的几个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四翅滨藜旱作造林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人工培植的容器苗,栽植我省新引种的林草兼用的四翅滨藜可大大提高造林成活率,是解决我省干旱浅山地区造林成活率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新疆落叶松主要生长在阿尔泰山和天山东部哈密一带,其特点是生长快,材质好,抗寒耐旱,适应性强,变异丰富。哈密林场在人工更新造林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提高幼树移栽(1米以上)或大苗人工更新造林的方法,其优点是苗木缓苗期短,成活率高,进入速生期快,缩短造林至郁闭的管护时间,降低幼林抚育和管护费用。  相似文献   

18.
优良防火树种火力楠立地因子造林成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在周宁县开展了不同立地条件下火力楠防火林带造林成效试验,结果表明,周宁县自然环境适宜火力楠的生长,人工营造成活率普遍较高。立地条件对火力楠的造林保存率影响不显著,对树高、胸径生长影响极显著。火力楠人工造林以下坡、无坡向、坡度在0~5°造林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19.
南方红豆杉人工造林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红豆杉人工造林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红豆杉人工造林的成活率为91%,造林的第4年开始,少量植株开始结果,第5年开始,大部分植株开始结果,2011年12月测量(造林的第7年),最大地径达到6 cm,树高3.4 m,平均地径3 cm,平均树高1.7 m。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青海省互助县的人工造林工作不断开展,常用造林方法有直播造林法与植苗造林法。为对比分析2种造林方法的造林效果,在青海省互助林场进行了直播造林与植苗造林效果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植苗造林法成活率显著高于播种造林法,在今后人工造林中应该积极推广应用此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