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球蚜指落叶松球蚜红杉亚种、蜀云杉松球蚜、冷杉迹球蚜三种是我省高山林区红杉、四川红杉、云杉、冷杉、铁杉等人工更新幼林的主要害虫.据宝兴、石棉、沪定、康定、大金、理县、黑水等县调查,落叶松球蚜发生面积占凋查红杉、四川红杉总面积的80%,危害普遍、严重,林木受害以后,年高生长量下降率达19—26%,严重影响林木生长.为寻求防治球蚜的有效方法,适应我省高山林区“山高坡陡、水源奇缺、人烟稀少”的特点,探索球蚜“综合防治”途径,自1978年至1979年,在宝兴柳落沟林区进行了高山林区  相似文献   

2.
落叶松球蚜红杉亚种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落叶松嫩枝、梢、针叶上吸食汁液。温度和湿度对红松球蚜的发生影响较大;相对湿度在58%-70%时,危害严重;相对湿度在75%以上时,落叶松球蚜数量减少;5月为发生危害高峰期。施药区相对防治效果可达92.4%。  相似文献   

3.
落叶松球蚜是当前长白山林区红皮云杉的主要害虫.本文介绍了落叶松球蚜的形态和生活史、危害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冷杉迹球蚜属球蚜科,迹球蚜属的一新种。在四川西部山地,海拔2000—3000米的高山林区,均有发生。它的第一寄主为丽江云杉(Pieea likangensis (Frack) Pritz。川西云杉P, likida-ngensis var balfouriana Cheng ek Hu。麦吊杉P、 brachytyla (Fritz)Pritz和紫果云杉P、Purpurea mast,第二寄主为冷杉Abies fabri (mast) Craib。冷杉幼苗幼树受害后影响生长,严重时造成树势衷弱。云杉类受害后,可造成小枝枯死。1978—1979年,我们在宝兴硗碛的柳落沟工段,对此球蚜的友生规律进行了观察试验。现将结果整理于后。  相似文献   

5.
孙海双  李学保 《林业科技》1993,13(2):20-21,14
目前,我国林木可采资源日益减少,营造速生丰产林补充森林资源是营林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落叶松、云杉是营造丰产林较为理想的树种,为了合理地开发利用有限的林地资源,在已郁闭成林的落叶松林下超前更新红皮云杉是今后营林工作的发展方向.但是,落叶松球蚜以红皮云杉为第一寄主,  相似文献   

6.
华山松球蚜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华山松球蚜 (PineusarmandicolaZhang)是华山松 (PinusarmandiFranch)的重要食叶性害虫。本文以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 2 2 2林场为研究试验点 ,对华山松球蚜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观察研究 ,首次发现了华山松球蚜的第一寄主丽江云杉 (Picealikiangensis (Franch .)E .Pritz .)和其有性世代。华山松球蚜有完整的生活周期即有有性世代 (以前研究者所观察到的华山松球蚜仅有无性世代 ) ,它在两种寄主华山松和丽江云杉上完成一个完整的生活周期。在有丽江云杉的情况下 ,华山松球蚜以伪干母产的一部份卵孵化的具翅性母飞到丽江云杉上 ,产生有性蚜。有性蚜两性生殖产卵孵化为干母 ,以 2~ 3龄若虫在丽江云杉叶鞘中越冬。干母产卵孵化的若虫在丽江云杉上取食形成虫瘿 ,并产生瘿蚜。虫瘿破裂后具翅瘿蚜又飞到华山松上产卵 ,产生伪干母 ,伪干母 2龄若虫在华山松叶鞘和树皮缝中越冬 ,完成完整的生活周期 ;在没有丽江云杉的情况下 ,华山松球蚜以伪干母产的另一部份卵孵化为留守型侨蚜在华山松上以孤雌生殖方式不断循环完成部分生活史 ,每年最多发生 6代 ,且世代重叠  相似文献   

7.
蜀云杉松球蚜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序。该花序有5个雄蕊,每个雄蕊有一浅绿色包片着生3个谈黄色花药,每个花药都有多数成熟的花粉粒,未见雌花。 蜀云杉松球蚜1′ Pimeus sichunanusZhang属同翅目球蚜科、松球蚜属的一新种,是云杉幼林的重要害虫。 一、分布及危害: 蜀云杉松球蚜在四川西部高山林区遍及整个云杉幼林,主要分布在主兴、石棉、康定、雅江、丹巴、炉霍、白玉、色达、道孚,理县、金川、黑水、松潘,红原、若尔  相似文献   

8.
日本落叶松球蚜主要为害日本落叶松幼树,往往引起枯梢甚至死亡,严重影响落叶松的高生长。本文通过对建始县长岭岗林场日本落叶松球蚜的调查观察,首次报道了鄂西南地区日本落叶松球蚜的生物学特性,发现该球蚜仅以伪干母~侨蚜两个虫型在落叶松上循环,属不完全生活史型。  相似文献   

9.
落叶松球蚜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落叶松球蚜发生为害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得出该虫在小陇山林区以青海云杉和落叶松为寄主,两年完成生活周期。其中,以侨蚜在落叶松上一年5代循环危害,5月上旬是第1代侨蚜的初孵若蚜盛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试用40%氧化乐果1500倍液、50%敌敌畏1500倍液喷雾,效果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吉林省主要林木刺吸类害虫柳蛎盾蚧(Lepidosaphes salicina Borchs.),水木坚蚧Parthenolecanium corni(Bouche),日本松干蚧Matsucoccus matsumurae(Kuwana),落叶松球蚜指名亚种Adelges laricis laricis Vallott,红松球蚜Pineuscembrae pinikoreanus Zhang et Fang和柳尖胸沫蝉Aphrophora costalis Matsumura的形态特征、分布及危害规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提出了对各类害虫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红杉球蚜Ade Lges Laricis Potaniinilaricis Zhang是我省高山林区主要更新树种红杉和四川红杉的主要害虫之一,它使树势衰弱,主侧枝停止生长,导致煤烟病发生,甚至全株枯萎死亡.由于高山林区多年连续使用有机氯药剂,害虫抗药力加强,用药量增高,效果渐渐降低,而单位面积成本费用提高.为增加林药剂型,改进施药技术,提高防治效果,我们于八0——八一年在夹金山林区进行杀虫灵油乳剂防治红杉球蚜的试验,获得良好效果.现将试验材料整理于后 .  相似文献   

12.
王坝楚林区落叶松球蚜危害十分严重,主要危害波氏落叶松,其次是马氏落叶松.虫害发生集中分布在海拔2000—2600m间,其中以2310—2600m的海拔区段发生最严重.受害树龄主要为12—16年生(包括苗龄)的落叶松.半阳、半阴坡发生面积分别占虫害总面积56%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川西高原蜀云杉球蚜(Pimeus sichunanus)危害情况的系统调查,探讨了蜀云杉球蚜发生危害的规律。通过对害虫发生与林分类型、树龄、方位等因素的关系,探讨了蜀云杉球蚜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蜀云杉球蚜危害呈现一定规律:树冠层中下部和南向方位危害较重;树龄以20~30年生云杉受害最重;林分类型以疏林地和灌木林受害最重;海拔在3 500m以下林区受害最重。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蜀云杉球蚜及其防治方法提供了重要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野外踏查和标准地调查方法,查明西宁市天然林区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有18种(虫害13种、病害4种、有害植物1种)。云杉叶锈病、云杉梢斑螟等依然是云杉天然林的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灰拟花尺蛾等威胁到白桦天然林的安全;落叶松-青杨锈病、落叶松叶蜂、落叶松球蚜等是天然林区落叶松人工林、杨树人工林的主要威胁。天然林区以叶部病虫害发生为主,钻蛀类害虫局部发生较重。  相似文献   

15.
应用7种杀虫剂对落叶松球蚜若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5种杀虫剂开展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杀虫剂对落叶松球蚜的毒力大小依次为: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联苯菊酯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20%马拉·高氯氟乳油>4%甲维·氟铃脲微乳剂。在田间防治球蚜若虫时,施药48h后,10%联苯菊酯乳油0.025%药液、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0.033%药液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0.050%药液防治效果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崂山日本落叶松病虫种类及落叶松球蚜生活史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清日本落叶松的病虫种类和落叶松球蚜发生情况,我们在崂山县落叶松栽培区作了调查,并在崂山林场北九水林区凉清河工队设固定标准地1块,日本落叶松面积1亩、株数120株,平均树高9米,胸径12厘米,林令17年。自四月中旬开始,每十天观察记载一次,对落叶松球蚜生活史作初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吡虫啉可溶性粉剂防治落叶松球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防治落叶松球蚜对红皮云杉的危害,利用20%吡虫啉可溶性粉剂,以有效成分600 g·hm~(-2)、750 g·hm~(-2)、900 g·hm~(-2)、1 200 g·hm~(-2)剂量地下实施,其防治效果比较明显,在61. 11%~94. 44%,红皮云杉苗木生长安全。建议使用吡虫啉有效成分600 g·hm~(-2)用于生产防治。  相似文献   

18.
从2003年至2012年,为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采取样方调查的方法,开展防控技术研究.调查全区病、虫、鼠害发生面积4 400.Ohm2,发生率为17.6%.其中病、虫害各2 000.0 hm2,鼠害400.0 hm2.危害重点是落叶松球蚜危害人工落叶松林,云杉八齿小蠢等5种危害杨桦次生林.防治食叶、蛀干、病害、鼠害危害面积6 666.7 hm2;开展了中华鼢鼠等4种主要有害生物防控技术研究,提出了加强监测测报,营造混交林等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9.
作者对沙珠玉地区落叶松球蚜用 2 0 %、2 5 %吡虫啉、2 .5 %溴氰菊酯和 5 0 %氧化乐果进行了防治试验 ,结果表明 ,吡虫啉对落叶松球蚜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 2 0 %和 2 5 %吡虫啉 1 2 5 0倍液防效率最佳 ,达 90 %以上。 2 .5 %溴氰菊酯和 5 0 %氧化乐果的防治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20.
对使用溴氰菊酯(敌敌畏)、吡虫啉、氧化乐果和烟雾来防治落叶松球蚜的效果进行了试验,试验以不同稀释倍数进行,结果表明吡虫啉对落叶松球蚜防治效果最好,最佳喷施液为1100倍液;按DDVP:桐油:柴油:=1:1:10配制的油烟剂杀球蚜效果也不错,但是DDVP毒性大,残留期长,不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