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开展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可为稳定建宁县粮食生产、提高粮食单产、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供技术支撑。本文阐述了建宁县2017年优质稻和水稻制种高产创建目标,介绍了其主要栽培技术以及高产创建工作措施,以期为优质稻和水稻制种高产创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水稻是景谷县主要栽培作物,也是粮食总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水稻高产创建的基本情况入手,阐述了水稻高产创建基本情况,对水稻高产高效创建的成效及开展水稻高产创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剖析,提出了一些发展措施及对策建议,对促进景谷县水稻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对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参考。通过扎实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集约资源、集成技术、集中力量,大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对确保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3.
砚山县实施粮食高产创建项目8年多来,高产栽培集成技术得到普遍推广和运用,农民科技素质和粮食产量有了较大提高。实施粮食高产创建,是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战略措施。阐述砚山县粮食高产创建的成效及成功经验,提出继续开展科技增粮行动的几点建议,以期砚山县粮食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4.
水稻是大姚县的主要粮食产业,单产较低仍是制约水稻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结合水稻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从品种布局、育秧、移栽、施肥、水浆管理、病虫害预防和适时收获等方面阐述水稻高产创建栽培技术,旨在提高全县水稻平均单产,促进水稻生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个方面分析了上杭县粮食高产创建取得的主要成效,对其具体做法、技术措施及经验进行总结,以期为上杭县粮食高产创建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种植模式、选种、整地、施底肥、种子处理、抓住高产播期、增加密度、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总结小麦高产创建栽培技术,旨在指导农民科学合理搞好小麦高产创建工作,从而提高小麦单产,增加农民收益,确保小麦总产持续增加和粮食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7.
粮食增产模式攻关对高产创建成熟的技术总结提炼,对粮食生产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攻关技术研究,解决技术瓶颈,不断挖掘粮食单产潜力。通过攻关试验,集成了适应全省水浇地高产田小麦、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探索了粮食生产高产、节肥、节水、增效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通过6项措施推广了肥城市小麦高产创建的发展,同时,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也为肥城市的粮食单产水平的提高和总产的增加做出了积极贡献,并通过开展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粮食增产模式攻关是对高产创建成熟的技术进行总结提炼,对粮食生产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攻关技术研究,解决技术瓶颈,不断挖掘粮食单产潜力。通过攻关试验示范,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集成了适应本省水浇地高产田小麦、玉米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探索总结出粮食生产高产、节肥、节水、增效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云南农业》2011,(7):I0002-I0002
今年是我省特大干旱灾害后的第一个生产恢复年,在农业部的大力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目标,把稳定小春粮食播种面积。大力开展高产创建、间套种技术推广、地膜覆盖等科技措施作为提高单产,实现小春粮食恢复性生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利"与"弊"     
有一次,著名人际关系交往专家卡耐基曾经长期租用红约一家饭店的大舞厅,用来举办一系列的讲座. 但是在某一季度开始的时候,他突然接到通知,饭店让他付出比以前高出三倍的租金.卡耐基当然不想付这笔增加的租金,可是他知道跟饭店的人争论是没有用处的.  相似文献   

12.
从参考馆员制度与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历史入手,从内涵、服务对象与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性质、服务模式、角色与职责、素质能力等方面分析比较了参考馆员与学科馆员的异同,提出在当今网络资源庞杂浩繁,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建立和完善学科馆员制度,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图书馆服务创新.提高信息服务质量与水平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对于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人们也从多放面给予“绿色”与“生态”的关注。但对于“绿色”与“生态”内涵的理解,某些生态学概念与原理的运用还有待探讨。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认为真正的绿色、生态图书馆不只停留在理论上,而是应从建筑、能源、环境等方面入手,在现实中建成。  相似文献   

14.
15.
中华文化有两种精神相对峙,一种是刚健的,一种是柔顺的。《易经》"生生"学说所代表的正是中华文化的刚健精神。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以熊十力、张岱年等为代表的一批哲学家注重吸收《易经》"生生"学说,将生生与创造联系起来。他们从不同的视角论证创造与人的本性的关系,人应如何发挥创造性等重要命题,赋予中国哲学新的精神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18.
魏晋"名士风度"与宋代"圣贤气象"是不同的理想人格类型,它们在价值取向、思想资源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但是,它们均是古代士大夫人生哲学的体现,故而在士大夫主体意识、名教可乐、性情结构、超越境界等问题上有诸多共同点,着重论述了二者承传发展的关系与思想逻辑的脉络。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