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经营格局的时空分析有助于把握现代农业发展的空间差异机制.采用1990-2012年广东省农业产值及其经营结构数据,引入重心模型,对广东省农业经济重心在时空上的动态演变轨迹进行实证研究,并分析主要农产品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而反映农业经营格局与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广东省农业经济重心呈现向西南移动的趋势,形成“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主要农产品形成规模化的集聚生产格局,粤西地区成为区域农业专业化生产优势区.农业经营格局演变受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驱动.自然资源条件是农业经营格局形成的客观基础,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因素是农业经营格局改变的重要驱动力量,且其作用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2.
区域农业经济空间结构是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等要素空间格局在一定地域上的综合反映。通过对区域自然、社会、经济等要素的综合特征的研究,可以较为精确地反映出区域农业经济空间格局。构建基于指标的空间地带性和空间独立性特征的指标体系,在ArcGIS平台上,以四川省为例,进行区域农业经济空间差异的实证研究,并利用GIS技术实现属性数据与图形数据之间的关联,使区域农业经济的空间结构以图形清晰直观地表现出来,增强其可视性,从而为优化区域农业经济格局,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推进绿色农业发展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举措。从农业资源水平、农业生产水平、生态环境水平和社会经济水平等4个维度出发,采用熵值法对2016—2020年陕西省汉江流域15个县(市、区)的绿色农业竞争力水平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以来,陕西省汉江流域15个县(市、区)的绿色农业竞争力发展水平整体提高,其社会经济水平、农业资源水平、农业生产水平和生态环境水平均处于上升趋势,发展成效日益明显;研究区域整体发展差异呈下降趋势,发展水平差异缩小;绿色农业高竞争力区域主要聚集在研究区的西部,并逐渐向东部扩展,整体呈现出由单极点到区域式分布、西强东弱的格局。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区域农业竞争力评价与时空演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农业竞争力的提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甘肃省14个地级市(州)1997、2002、2007和2012年的农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实证分析,并结合不同时间断面上农业竞争力等级分布图和插值效果图,归纳总结了甘肃省农业竞争力的时空演变规律特征。结果表明:甘肃省各地市(州)农业竞争力水平差异显著,地域分布呈现出由分散向集聚发展的态势,可以划分为河西走廊超强型、陇中陇东一般型和陇南临夏甘南偏弱型3种基本类型;农业空间扩展能力与其竞争力水平高度正相关,并呈现出由极点式到点轴式再到网络化的迹象;农业政策导向驱动、资源禀赋及经济驱动、产业结构及成长驱动共同驱使农业竞争力在空间范畴上格局置换。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之间存在差异是国内外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理论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国内外区域经济差异的分析和评价中,定性研究主要集中在空间格局、时间演变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定量研究则主要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和指数分析法等。对其进行了简要归纳和评述,并提出了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地市级区域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地市级区域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特征,构建了地市级区域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线性加权函数法.借助于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以河南省18个地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本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了河南省18地市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了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农业竞争力的提升是区域农业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对近年来国内有关区域农业规划与农业竞争力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分析与同顾,结果表明:农业竞争力研究成果丰硕,涵括农业竞争力内涵、农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方法和影响因素等多个方面;区域农业规划的研究方兴未艾,但理论研究总体滞后于规划实践,主要研究集中在规划基础理论、方法和思路等方面:区域农业规划与农业竞争力的关系研究有待加强.并提出了未来研究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珠三角耕地质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关于耕地质量空间格局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最快以及经济发达的华南丘陵平原区珠三角为研究区域,在对珠三角耕地质量进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分析其镇级耕地质量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局部Moran's I指数,探索其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珠三角耕地各类型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均有所差异。耕地质量存在局部空间自相关,表现为质量高和质量低的地方有较显著空间聚集性。各类型质量空间聚集类型有较大差异,大部分乡镇在空间上表现为非显著型。从空间关联格局来看,自然质量正、负相关类型均呈现零散分布;经济质量无负相关类型,HH和LL型都是以组团形式出现,集中性较强;利用质量中属于正相关类型分布范围较广,负相关类型多零星分布无明显集中区域,局部空间关联格局同利用质量基本一致;生态质量与经济质量的空间布局类似。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县域农用地经济密度空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农用地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运用GIS 技术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1996要2011 年广东省 县域农用地经济密度的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农用地经济密度持续提高、绝对差异不断增大、相对 差异呈波动缩小趋势;广东省县域间农用地经济密度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总体空间差异趋向缩小、空间分布越来 越集中、较高密度区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平原区、粤西沿海区和粤东沿海区、较低密度区则集中在粤北山区;广东省县 域农用地经济密度的局部集聚格局显著、局部空间差异呈扩大态势。因此、应根据不同区域农用地经济密度差异、社 会经济发展特征、制定区域差别化的农用地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10.
左艳  陈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5):192-195
以广东省农村统计数据为依据,将广东省20个地级市(深圳市除外)作为研究地域单元,从自然资源禀赋、基础设施水平、农业生产投入、农村产业结构、农村科普与机械化程度、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生活水平等角度选取25个经济指标来构建综合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广东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和综合评价。基于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缩小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