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研究了不同修剪模式对油茶采穗圃穗条性状及矿质元素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轻剪、中剪和重剪3种模式对油茶8年生树体进行修剪,并测定新梢内N、P、K、Mg、Zn含量。【结果】长林3、4、18、21和53号在中剪,长林23和40号在轻剪时对穗条产量有利。修剪模式对穗条性状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修剪前穗条性状变异系数依次为穗长(48.74%)有效芽数(38.50%)总芽数(25.94%)穗粗(22.52%),修剪后穗条性状在品种间发生分化,增大了长林4号的穗条长度、长林21号的穗条长度和粗度,长林40号的粗度,长林23号的总芽数和有效芽数变异范围;除长林23号外,修剪降低总芽数在穗条间的变化幅度,增大有效芽数变异系数。修剪模式对品种间的穗条矿质元素含量有显著影响;中剪时部位间差异较小,矿质元素含量相对较高。穗条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镁元素与磷元素和氮元素存在着正向或者反向的显著相关,对长林53号穗条有效芽的生长存在影响。【结论】修剪对穗条的生长和发育具有较大的影响,在生产中应根据需求采取合理的修剪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马尾松无性繁殖提供新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树龄、修剪时间、枝条直径、修剪长度、截顶位置和外源激素等因素对马尾松针叶基潜伏芽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尾松针叶基潜伏芽萌发所需的时间与温度呈反相关关系,温度越高,萌发时间越短。萌发数量与树龄呈反相关关系,树龄越小,萌发的穗条数越多;与枝条直径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54。不同浓度的IAA、GA3及6-BA处理后马尾松针叶基潜伏芽长成的穗条平均数量、长度和直径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3.
对6年生川西云杉(Picea balfouriana)采穗母树采用摘除主干及Ⅰ级侧枝顶端中心的1个芽和只摘除Ⅰ级侧枝顶端中心的1个芽2种摘芽处理,研究了摘芽处理对其生长、穗条数量与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摘芽处理能有效地抑制川西云杉顶端优势,促进保留芽萌发新梢及其伸长生长和粗生长,从而增加采穗母树冬芽数。摘除主干及Ⅰ级侧枝顶端中心的1个芽和只摘除Ⅰ级侧枝顶端中心的1个芽比对照冬芽数分别增加22.4%和21.3%。摘芽处理能刺激川西云杉节间处簇生隐芽,冬芽数和隐芽数增加提高了下年度采穗母树的产穗量。2种摘芽处理与对照当年可采穗条数(>6 cm的新梢)无显著差异,但显著提高了当年可采穗条长度、基径。摘芽后母树当年可采穗条长和基径的变异系数小于对照,穗条均匀,提高了母树当年可采穗条的质量,有利于当年扦插。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等外源物质对油茶采穗圃穗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8(萘乙酸2000 mg/L)和处理10(生命素400倍液)的穗条木质化程度显著高于对照;不同处理对油茶采穗圃穗条质量和产量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其中,处理1~处理3(喷施赤霉素500~1500 mg/L)效果最好,其穗条的长度、粗度等质量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而且穗条节间距适度合理、利用率高,能有效提高穗条产量;除穗芽数与节间距呈负相关,且未达到显著水平外,其他指标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以常规中粳稻品种淮稻 6号 (中熟中粳 )和武香 99-8(迟熟中粳 )为材料 ,进行栽培密度试验 ,培育数量和质量不同的群体 ,研究群体数量和质量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 ,群体数量性状之间及群体质量性状之间均呈正相关 ;群体数量和质量性状之间呈负相关 ,其中以基本苗数与分蘖穗率、最高茎蘖数与茎蘖成穗率、总颖花数与结实率、有效穗数与平均穗谷重 4对性状之间关系最密切。有效穗数、平均穗谷重、总颖花数、结实率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因此 ,高产栽培要在适宜穗数和适宜总颖花数的前提下提高平均穗谷重和结实率  相似文献   

6.
以日本复色矮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5年生盆栽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修剪强度和留芽数量对紫薇二次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修剪强度对紫薇修剪后萌芽长有极显著影响,轻度和中度剪梢萌芽情况较佳;修剪强度和留芽数量及其组合间对紫薇修剪后花枝长、花序长、整株花序数量均具有极显著影响,轻度剪梢、中度剪梢分别留4芽处理的花序长、小花枝数、整株花序数量指标较高;修剪强度对紫薇修剪后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等主要物候期的影响较大,通过修剪能让紫薇二次开花,花期延长55 d。不同的修剪强度和留芽数量均能有效影响紫薇修剪后再次开花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等外源物质对油茶采穗圃穗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8(萘乙酸2000 mg/L)和处理10(生命素400倍液)的穗条木质化程度显著高于对照;不同处理对油茶采穗圃穗条质量和产量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其中,处理1理3(喷施赤霉素500处理3(喷施赤霉素5001500 mg/L)效果最好,其穗条的长度、粗度等质量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而且穗条节间距适度合理、利用率高,能有效提高穗条产量;除穗芽数与节间距呈负相关,且未达到显著水平外,其他指标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桑树嫁接是良种推广和品种改良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传统的桑树种质资源主要采用嫁接进行保存且大多在冬末春初进行,这导致桑树种质资源收集的有效时期较短且集中于秋冬季,不利于野生桑树性状考察和资源收集。为了拓宽野生资源的考察收集时期,2013~2015年,采用不同的嫁接方式在不同时间对不同木质化程度的穗条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3月冬芽不同方式嫁接的成活率无显著差异,6月鲜芽和冬芽不同嫁接方式的桑苗成活率呈极显著差异,新鲜穗条木质化程度与嫁接成活率密切相关,7芽位以上的鲜芽其嫁接成活率在85%以上,且其简易芽接在嫁接时间上没有太大限制,可以延长桑树的嫁接时间。为桑树资源搜集拓宽了嫁接时间,以及快速推广桑树良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再生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方法]以丰两优香1号和中浦优华占为试验材料,以不同促芽剂和920在机械收割2 d后下午对水225 kg/hm~2进行喷施,对再生稻产量及构成因子进行研究。[结果]喷施促芽剂和920处理能打破再生芽的休眠,提高再生稻的发苗数和成穗率,增加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结实率、每穗实粒数和株高,从而提高再生稻产量,增产幅度为7.9%~12.7%,增产效益显著。再生稻产量与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品种再生力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该研究为头季机械收割后再生季稳产高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桑树嫁接是良种推广和品种改良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传统的桑树种质资源主要采用嫁接进行保存且大多在冬末春初进行,这导致桑树种质资源收集的有效时期较短且集中于秋冬季,不利于野生桑树性状考察和资源收集。为了拓宽野生资源的考察收集时期,20132015年,采用不同的嫁接方式在不同时间对不同木质化程度的穗条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3月冬芽不同方式嫁接的成活率无显著差异,6月鲜芽和冬芽不同嫁接方式的桑苗成活率呈极显著差异,新鲜穗条木质化程度与嫁接成活率密切相关,7芽位以上的鲜芽其嫁接成活率在85%以上,且其简易芽接在嫁接时间上没有太大限制,可以延长桑树的嫁接时间。为桑树资源搜集拓宽了嫁接时间,以及快速推广桑树良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完全随机试验,分析了不同的修剪强度(a处理为修剪10cm;b处理为修剪20cm;c处理为修剪30cm;d处理为截干)对樟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樟树树高的年平均生长量为d处理>b处理>c处理>a处理>CK,说明修剪对樟树树高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冠幅年平均生长量也呈现出正相关的趋势,d处理>c处理>a处理>CK>b处理;而各处理对地径的影响没有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不同的修剪强度对樟树叶重和枝重的增加均有促进作用,并呈现正相关,且a处理相似文献   

12.
限根栽培对设施大樱桃幼树控冠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设施大樱桃树冠生长旺盛、结果晚、产量低的问题,采用槽式、箱筐式以及结合根系断根修剪的限根技术,研究了不同限根方式对设施大樱桃幼树的控冠效果。结果表明,环形断根抑制株高和新梢生长的作用大于平行行向两侧纵向断根的抑制作用,其中环形断根抑制株高首年和次年分别为20.4%和19.1%,平行行向两侧纵向断根抑制株高首年和次年分别为18.3%和11.4%;环形断根抑制新梢生长长度首年和次年分别为23.7%和25.3%,平行行向两侧纵向断根抑制新梢长度首年和次年分别为18.4%和15.3%。限根栽培第2年,环形断根和平行行向两侧纵向断根处理每株花芽形成数量分别高于对照51.6%和61.7%,每株花束状果枝数分别高于对照84.6%和67.0%。限根栽培改变了树体内赤霉素水平。研究认为,限根栽培明显抑制设施大樱桃的生长,并能显著提高设施大樱桃花芽分化数量;设施大樱桃限根栽培方式可以采用断根修剪处理和箱框式限根处理,断根处理的限根栽培方式以平行行向距主干30cm处两侧纵向断根为宜。  相似文献   

13.
切花蜡梅的修剪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蜡梅枝条生长的观察,比较不同修剪方式对蜡梅生长的影响,了解蜡梅枝条的生长习性。结果表明:不同修剪方法对蜡梅的新稍生长量,长、中、短花枝着生数量和长度、花芽数量,节间长度等均有影响,隔年重截的修剪方式可以在不断复壮植株的同时,促进2年生商品花枝的形成,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花后修剪方式。  相似文献   

14.
香榧不同微型嫁接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香榧Torreya grandis ‘Merrillii’微型嫁接最适宜的方法,提高香榧繁殖系数,以榧树实生幼苗和未形成顶芽的香榧嫩梢为研究对象,采用劈接、钻孔接和腹接3种方法,设计接穗留叶2片、4片、6片,接穗保留/摘除顶端等试验,研究不同微型嫁接香榧苗的萌发动态、成活率和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劈接法嫁接的香榧苗,在萌芽动态、嫁接工效与生长状况方面都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嫁接15 d后接穗露白,成活率高(89.7%),接穗新梢生长量大;但在粗度增加量、新枝数和新茬数等指标上无显著差异(P>0.05)。接穗留叶数量对嫁接苗的成活率也有影响,以4~6片为宜;短期内接穗保留顶端的嫁接苗更易成活。综合来看,接穗摘除顶端,留叶4~6片,用劈接法嫁接最适宜香榧微型嫁接。  相似文献   

15.
调查了解汉中北亚热带甜樱桃枝芽特性,研究修剪反应,以枝芽特性和修剪反应为基础,开展了修剪方法试验研究。试验比较综合修剪管理、综合修剪管理+PBO(果树促控制)、常规修剪+PBO、常规修剪对甜樱桃枝条数量及枝条组成的影响、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处理对产量和品质都有一定提高,以处理1提高最大,处理2次之,处理2时效性最高。  相似文献   

16.
采用基于通径分析的决策系数分析方法,对8个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品种(系)的20个组合的F。现蕾、开花和结铃2a资料进行了遗传相关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不同节位果枝现蕾数、开花数、结铃数对单株结铃数的决策系数分析。结果表明,稳定中部成铃,选择节位13果枝上蕾、铃数较多,节位14果枝上花、铃数较多的材料可望选出结铃多的单株;要进一步发挥单株结铃数的杂种优势,在保证中部成铃的前提下,宜选择节位14果枝蕾铃数少、节位15果枝花铃数多的材料作亲本。在栽培上摘除一些部位果枝上部分蕾、花利于单株成铃增多。  相似文献   

17.
 以金冠苹果侧芽和一年生结果枝为接穗,以皱皮木瓜枝为砧木,在夏、秋和春分别进行嵌芽接和劈接,观察接穗的生长表现并对嫁接接口处进行组织学探索。结果表明:接穗的萌芽、展叶、开花和座果均属“假活”,金冠苹果和皱皮木瓜之间不存在嫁接亲和力。嫁接30 d后,接穗(芽或枝)表现为萌发、僵化或死亡,春季嫁接导致接穗最高的萌发率和最低的死亡率;在嫁接接口处的纵切面上,接穗明显地与砧木处于隔离状态。芽接时,夏季嫁接导致接穗的最低萌发率和最高死亡率,秋季嫁接时接穗萌发率和死亡率均居中、僵化率最高;接穗形成的嫩叶以春季嫁接的最健壮,夏季嫁接的为最弱小,秋季嫁接的长势居中。枝接时,夏季嫁接导致接穗最高的死亡率,秋季嫁接导致最高的僵化率,夏季嫁接的萌发率稍高于秋季的;3个季节嫁接后接穗形成的嫩叶几乎同样健壮,所有萌发的枝条均正常萌芽、展叶和伸长;秋、春嫁接接穗的花花色和花型正常,但开花约晚20 d;接穗座果在花谢7 d后全部脱落,再过7 d后接穗全部死亡。本研究结果可为苹果嫁接中砧木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修枝强度对杉木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福建洋口林场4年生的杉木人工林建立固定试验标准地。选择修枝木,每年对其进行1次修枝,修枝强度为4种规定树干直径(6、8、10和12 cm)以下的所有枝条。试验5 a后研究不同修枝强度对9年生杉木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修枝木的胸径和单株材积均随修枝强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小,修枝对树高生长量的影响不显著。适当修枝(12 cm强度)有利于杉木的生长,虽然其效果不显著;较大的修枝强度(6 cm)不利于杉木胸径的生长。建议以10和12 cm作为杉木的适宜修枝强度。  相似文献   

19.
探讨立冬本龙眼不同留穗量对花芽分化期秋梢叶片矿质营养含量、结果母枝生长及果实品质和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株留穗量1/3和对照树的秋梢叶片N、P、K含量高于株留穗量1/2处理,Ca、Mg含量表现为留穗量1/2留穗量1/3对照。留穗量1/3处理,年际间结果母枝粗度、长度、叶片数差异均不显著,都是优良结果母枝,大年和小年均表现果大(13.0g以上),穗大(800.0g以上),品质优,大小年变幅小(14.67%),与留穗量1/2相比,4年平均增产24.20%,提高经济效益44.68%。说明留穗量1/3是较适宜的负载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密蔽东魁杨梅园夏季修剪的坐果效应进行研究,以明确其夏季修剪量,科学指导杨梅生产。【方法】在相同的管理水平条件下,对10年生密蔽东魁杨梅分别进行夏季轻剪(修剪量控制在全树枝干量的5%左右)、适度修剪(修剪量控制在全树枝干量的20%左右)、重剪(修剪量控制在全树枝干量的40%左右)、不修剪试验,探讨不同修剪量对密蔽东魁杨梅坐果的影响。【结果】夏季不同程度修剪对密蔽东魁杨梅树冠内膛成枝量、内膛坐果量、单株产量及果实品质均有影响,其中以修剪量控制在全树枝干量的20%左右单株产量最高,果实品质较好。【结论】适度修剪可以改善杨梅树冠内膛通风透光条件,促使内膛萌发枝条,树冠内外结果,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适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