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乔化密植红富士苹果园改造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陇东黄土高原区15年生乔化密植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间伐、提干、落头3种处理树体光合特性、花芽量、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间伐、提干、落头3种处理均能提高红富士苹果树的光合效率、产量和果实品质,其中隔株间伐处理效果最好;行株距为4m×3m,盛果期干高100~110cm,落头高度230~280cm,每667m2枝量8.5万条是成龄乔砧红富士苹果比较理想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以主干形、30°双株V字形和60°双株V字形3种树形的‘燕红’桃树为试材,采用以树干为中心用竹竿将树冠分成不同层次、方位的50 cm×50 cm×50 cm的立方体的方法,同时按冠层高度将树冠分为下部、中部和上部,研究了6—8月不同树形的冠层光照分布的动态变化,并于果实成熟期测定了各树形的产量及果实品质,以期更加全面了解不同树形的冠层光照分布,为生产中桃树树形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果实生长的关键时期,主干形树形冠层相对光照强度在30%~80%的范围内所占比例最高;对于同一树形,相对光照强度小于30%的光照强度所占比例随着垂直高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大于80%的光照强度随高度增加呈递增趋势;3种树形的果实产量主要分布于冠层的中部和上部,主干形各部位果实产量高于其他2种树形;各树形果实品质随着树体高度的降低而降低,且各部位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与各部位的光照强度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主干形各部位果实品质优于其他2种树形。对于单干形‘燕红’桃树品种,主干形‘燕红’桃树在冠层有效光分布、果实产量以及品质上均优于30°和60°双株V字形,且树势健壮,冠层光照分布合理,可作为适宜树形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3.
对25年生红富士苹果乔化树郁闭园采用提高主干高度、逐年回缩更新主枝等方法进行改造.经瘦身增高后,干高由30cm提高到1~1.1m,树高为行距的85%~90%,行间有1.2 ~1.5m的无遮挡空间,树体结果部位内移,显著提高了产量、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以5年生"赤霞珠"葡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叶幕高度的"厂字"架式对酿酒葡萄光合效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提高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的果实品质。结果表明:与"独龙蔓"架式相比,"厂字"架式处理提高了酿酒葡萄叶片比叶重和叶绿素含量,120cm和150cm叶幕高度的"厂字"架式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光合效率、果实中总糖、花色素和总酚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平均单果重和可滴定酸含量,使果实品质得到显著提高。因此,在宁夏酿酒葡萄产区,120cm叶幕高度"厂字"架式可通过调节叶片的发育和光合效率,进而显著提高了酿酒葡萄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桃树倾斜主干偏展形的光照分布与果实产量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瑞蟠5号桃树为试材,研究了倾斜主干偏展形和“Y”字形两种树形的光分布与果实产量、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倾斜主干偏展形比“Y”字形树体的相对光照分布均匀,有效光照体积比率高,果实产量、品质随相对光照增强而提高。建立了品质因素与相对光照强度的回归方程,对方程求极值获得了果实品质因素最大的相对光照强度为:单果重量27.22%,可溶性固形物71.66%,果实着色83.45%;综合分析,相对光照强度在34%时,为瑞蟠5号桃优质生产的最低界限。  相似文献   

6.
土壤有机质对"红富士"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测定了"红富士"苹果园0~40 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分析了相应果园苹果的产量和果实品质,为果园科学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的果园苹果产量高、果实品质好,几乎不发生苦痘病;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以下的果园苹果产量低、果实品质差,苦痘病发生严重。  相似文献   

7.
不同枝量类型富士苹果光强分布及产量品质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陇东改良纺锤形富士苹果3种枝量类型树冠内相对光照强度、树冠不同部位光照分布特征、果实产量、产量分布特征及品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枝量过多型树冠内小于30%的相对光照强度比例最大,枝量合理型次之,枝量不足型最小。枝量合理型、枝量不足型、枝量过多型小于30%的相对光照体积所占树冠总体积分别为32.23%、24.19%、49.53%;产量分别为3 195、1 555、2 098 kg/667m2;果实品质各项指标枝量不足型略高于枝量合理型,但二者均达到了优质苹果的要求,确定出陇东地区富士苹果优质高产的最适留枝量为84 000/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8.
套餐肥、控释肥在苹果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9年生M26矮化中间砧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套餐肥、控释肥对红富士叶片大小、质量、光合速率、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套餐肥使叶片显著增大,叶色浓绿,叶面积、百叶鲜重、百叶干重分别较对照增加3.5%、5.2%、3.0%,产量提高幅度达10.9%,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总酸含量降低;施用控释型肥增产5.5%,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总酸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9.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高干开心形、小冠疏层形和纺锤形树冠外层、中层和内层光照强度以及光合特性的季节变化动态和日变化规律及其与果实品质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干开心形红富士树冠外层、中层和内层的光强、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显著高于小冠疏层形和纺锤形,且冠层光照分布均匀。不同树形的单株产量和品质也存在显著差异,高干开心形树形果实与其他2种树形相比,着色较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收获时平均单果重显著高于小冠疏层形和纺锤形,且冠层内、中、外果实个体差异较小,但高干开心形树体产量低于传统树形。  相似文献   

10.
以23a生"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盛花期喷钼酸钠对"红富士"苹果坐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盛花期喷100~200mg/L钼酸钠能显著提高"红富士"苹果坐果率和果实品质,其中以200mg/L处理效果最好,花序坐果率和花朵坐果率分别提高了27.68%和56.96%,优于花期喷尿素及硼砂+磷酸二氢钾,外观品质及内在品质均显著高于对照及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11.
黄金梨棚架树体结构相对光照强度与果实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为了探明棚架栽培黄金梨果实品质与相对光照强度和枝(梢)叶的关系,应用树冠分格方法系统研究了冠层不同部位相对光照强度的变化、枝(梢)叶空间分布特征和果实品质差异及相对光照强度与果实品质和枝(梢)叶关系.结果表明:树冠不同层次相对光照强度从上到下逐渐降低,树冠上部的相对光照强度大于树冠下部,相对光照强度小于30%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树冠下部;枝(梢)垂直方向上分布主要在树冠的1.0~2.0 m冠层内,水平方向分布从树冠内膛到外围差异较小;产量主要分布在光照条件较好的1.0~2.0 m冠层内,果实单果质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与相对光照强度呈正相关,可滴定酸含量与相对光照强度呈负相关;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果实品质与相对光照强度、相对光照强度与枝(梢)叶量关系的回归方程,获得了最佳梨果实品质因素的相对光照强度分别是:单果质量的最佳相对光强为42.17%,可溶性固形物的为78.98%,硬度的为70.12%,可滴定酸的为59.97%;整个树冠最低相对光照强度大于42.17%时,每公顷总枝(梢)量约为42.95万条,长枝、中枝、短枝的比例分别为2.61%、6.59%和90.8%.  相似文献   

12.
陇东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处于我国苹果优势产区西北黄土高原产区,是红富士苹果重要产地之一.在当地,红富士苹果栽植行株距多为4 m×3 m或5 m×3 m,树形多采用小冠疏层形.在陇东地区栽培的红富士苹果,幼树表现为树势强旺,新梢年生长量大,长枝所占比例高,中、短枝所占比例低,树冠枝条紊乱、郁闭,不易成花,结果少,产量低,所以尽快提高红富士苹果幼树早期产量是苹果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于1999~2003年对陇东地区红富士苹果早期产量形成因素进行了调查,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2009 ~2011年,以5年生大青皮甜石榴为测定对象,研究了高干Y形树和多主干自然圆头形树的光合性能、产量、果实品质和果实病害情况.结果表明,高干Y形树3年每666.7m2产量分别为304.1kg、555.0kg和1106.5kg,极显著高于自然圆头形树;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略高;树冠内光照强度大、C02浓度高、叶片光合速率明显高;果实干腐病害指数小.  相似文献   

14.
不同修剪量对盛果期苹果树光合能力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8 a生“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轻修剪、轻修剪十夏剪、中修剪、中修剪十夏剪、重修剪等不同修剪量对盛果期苹果树树冠光照强度、光合能力、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盛果期“红富士”苹果树适宜的修剪量为冬季中修剪十夏剪,能明显改善盛果期苹果树冠光照强度,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和果实产量与品质;随着修剪量增大,使夏季树冠上、中、下相对光照强度、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提高及胞间CO2含量降低幅度增大,单株产量、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维生素C和花青苷含量增高及可滴定酸含量降低幅度也增大.  相似文献   

15.
拉枝角度对富士苹果树生理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对不同拉枝角度对富士苹果树生理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富士苹果枝条经不同角度拉枝处理后,除果实总酸含量外,多数指标均随着拉枝角度的增大而升高,在110°时为最高,随后又下降;其中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果实维生素C含量在拉枝110°时与其他角度处理达极显著水平;叶片气孔导度、叶片厚度、平均单果质量及果实果胶含量在拉枝110°时与70°及55°达极显著水平;叶片总糖含量及下表皮厚度在拉枝110°与90°、70°及55°达极显著水平;叶片胞间CO2浓度、叶片总氮含量、栅栏细胞长度、果形指数、果实硬度以及果实总糖含量等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果实总酸含量随着拉枝角度的增大而减少,在拉枝110°时达最低以后又增加。拉枝角度不同,果树抽生枝条的数量和枝类组成也不同,当主枝拉枝90°和110°时抽生的枝条主要集中在距主干30~120 cm之间,枝类组成以5~30 cm的中、长枝为主。说明富士拉枝角度为110°时,树体易成花,果实品质好。  相似文献   

16.
以10~15年生"红富士"苹果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肥料配合施用对渭北旱塬盛果期"红富士"苹果生长发育及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红富士"苹果的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改进套餐施肥(苹果专用肥20-12-8+"还地力"有机肥+"优伽"叶面肥10-30-20+TE)能增加叶片厚度和质量,提高叶绿素含量,促进叶片干物质累积,能显著提高坐果率,对苹果单产提高效果最好;在3个试验点,改进套餐施肥苹果单果重分别达到270.51、246.06、203.85g,较常规施肥单果重分别增加了41.34、25.28、13.34g;在可仙村和收水村平均每株单产分别达到89.71kg和63.28kg,较现有套餐施肥提高10.6%~17.9%,较常常规施肥提高18.4%~21.3%,增产效果极显著;综合分析,改进套餐显著促进了苹果单果重和单株产量,净增效益达60 801.8~73 337.6元/hm2,是一套比较理想的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7.
套袋栽培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采自甘肃省3个苹果产区的长富2号果实为材料,通过对采收期的果实品质及果实内含物含量的测定与比较,以及贮藏期品质的测定与观察,研究了套袋栽培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可导致红富士苹果果实的单果重、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品质指标的测定值下降;套袋后,果实水分含量略有增加,而有机酸、可溶性总糖有所损失,糖酸比略有下降,维生素C、全钙及硼的损失比较严重.套袋与否不影响果实贮藏期品质变化的基本趋势,但套袋果在贮藏期间更易失水,口感与风味都不及对照;因此认为套袋栽培不利红富士苹果果实的品质发育和采后贮藏.  相似文献   

18.
 以13年生‘红灯’甜樱桃(Prunus avium L.)为试材,应用树冠分格方法,研究了树冠透光和郁闭两种冠型内相对光照强度及其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差异,以及相对光照强度与果实产量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树冠内相对光照强度均自下而上逐渐增高,透光和郁闭树冠小于30%的相对光照区域分别占树冠总体积的25.23%和52.78%。透光树冠果实分布均匀,主要集中在树冠1.5~2.5 m的高度;而郁闭树冠果实分布差异较大,主要在树冠的外围和上部;产量分别是9.02t.hm-2和3.53t.hm-2。果实品质因素与相对光照强度的回归分析表明樱桃单果质量、果实硬度、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最佳的相对光照强度值分别为76.52%、46.84%、100.00%、41.63%和75.77%。  相似文献   

19.
以‘库尔勒香梨’为研究对象,通过将树冠进行分格,对冠层内不同部位的光照强度、果实产量与品质进行测定,分析光照强度及产量品质差异,以期探讨‘库尔勒香梨’冠层内不同部位光照强度差异及其与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关系,为树冠整形修剪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树冠不同层次相对光照强度从上到下逐渐降低,从内膛到外围逐渐增大;相对光照强度小于30%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树冠下部。果实主要分布在光照条件较好的1.5~3.0m冠层内,果实单果重、硬度、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与相对光照强度呈正相关;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果实产量、品质与相对光照强度关系的回归方程,获得了果实产量和良好品质因素所需的相对光照强度分别是:产量72.48%、单果重62.33%、果形指数52.88%、硬度45.91%、维生素C含量52.2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9.53%以及可滴定酸含量66.44%;因此,冠层内的光照分布与果实的产量品质密切相关,光照强度较高的树冠中上层和外围果实产量较高、品质较好;该试验表明,调节树冠内光照均匀分布,有利于提高果实的商品率。  相似文献   

20.
桃不同树形的冠层特征及对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三主枝挺身开心形(株行距为3 m×5 m)、Y字形(株行距为2 m×5 m)和主干形(株行距为1.2m×2.5 m)3种栽培模式下冠层结构与光能利用、产量、品质等指标,提出适宜西北高旱桃区发展的树形及栽培模式。【方法】应用CI~(-1)10冠层分析仪和树体调查法对比研究4~6 a生'陇油桃1号'3种栽培模式下枝条生长量、冠层结构、果实产量、品质。【结果】4~6 a生主干形666.7 m2枝量为1.04万~1.20万条,高于其他2种树形;树体叶面积指数显著高于其他2种树形,但直射透过系数最低;主干形树形可以提早丰产,但由于栽植密度过高导致果实品质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数值均显著低于其他2种树形。三主枝挺身开心形初果期每666.7 m2产量高于Y字形,随着树龄的增长Y字形桃树每666.7 m2产量逐年高于三主枝挺身开心形,但二者品质差异不显著。【结论】初果期主干形冠层结构成型快,产量高,能尽早收回成本,但主干形果实品质较低;Y字形与三主枝挺身开心形果实品质好,但前期产量低,进入盛果期后Y字形产量逐年上升,是现代果园较理想的树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