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绥李5号’李是从‘绥李3号’与‘月光’的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优良抗寒早熟新品种。果实鲜红色,卵圆形,果顶尖,平均单果质量68.0g,最大89.0g,粘核,风味酸甜,可溶性固形物13.10%,可溶性糖6.03%,果实整齐度好,较耐贮运,果实发育期近80d,属早熟品种,抗寒力强。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槜李’果实为材料,分别进行外源乙烯、减压浸钙和低温贮藏处理,研究各处理条件下‘槜李’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硬度、乙烯释放量、ACS和ACO活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槜李’果实软化过程中,硬度逐渐降低,乙烯释放量和ACS活性的峰值同时出现在软化后期;外源乙烯(0.5μl·L^-1)处理后,果实硬度迅速下降,乙烯跃变提前,乙烯释放量增大,ACS活性增强,促进果实迅速软化;用2%CaCl2溶液浸泡处理显著减缓果实软化,降低乙烯释放速率;低温贮藏显著抑制果实硬度下降,表明一定条件的低温贮藏对乙烯释放速率及其相关酶活的控制效果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国美’李是以‘龙园秋李’为母本,‘安哥诺’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中熟李新品种,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质量48.7g,大果质量86.5 g。果皮紫红色,果肉黄色。肉质硬脆,汁多味甜,风味浓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0%,可滴定酸1.13%,可溶性糖10.3%,硬度4.6 kg·cm-2,品质上。辽宁熊岳地区7月下旬成熟,早果丰产,外观美,耐贮运,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4.
中国李和樱桃李及其种间杂种果实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了中国李(Prunus salicina)‘绥李3号’、樱桃李(P. cerasifera)‘红果樱桃李’及其种间杂种‘蜜思李’的果实香气成分。结果表明,3种果实香气物质组成及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蜜思李’、‘绥李3号’和‘红果樱桃李’分别检测出58、53和29种香气成分,且‘蜜思李’香气物质含量最高;‘绥李3号’主要香气物质是醛类,‘红果樱桃李’为醇类,‘蜜思李’为酯类;γ–十二内酯和γ–癸内酯是‘蜜思李’特有香气物质;根据香气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可将‘蜜思李’和‘红果樱桃李’分别划为“酯香型”李和“醇香型”李类型。  相似文献   

5.
‘一品丹枫’李系由‘孔雀蛋实生李’ב长春彩叶李’杂交选育而成。果实圆形,果顶平。平均单果质量15.9 g,果皮紫红色。果肉红色,肉质松软、多汁,纤维细,风味酸甜,初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7%,9月中旬后超过20%,总酸0.753%。叶红色,1 a生枝红色,有很好的观赏性。丰产稳产,抗寒,鲜食观赏兼用,综合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对李冷藏期间褐变与软化的影响。本文以‘冰脆李’为试材,采用0.5μL/L 1-MCP熏蒸处理12 h,分析其对‘冰脆李’采后冷藏期间生理、生化及果胶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0.5μL/L 1-MCP处理能显著延缓‘冰脆李’果实的腐烂速率,抑制呼吸速率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延缓酚类物质氧化,抑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果胶甲酯酶活性,延缓水溶性果胶和共价结合果胶的增加,从而抑制果实硬度的下降。综上所述,0.5μL/L 1-MCP处理可有效延缓‘冰脆李’冷藏期间软化与褐变,延长贮藏期。  相似文献   

7.
‘佛来索’李自花不结实。2008~2011年,选择了与‘佛来索’李花期基本一致的李品种‘红心’、‘大石早生’、‘贵林’、‘芙蓉’和‘红肉’等进行授粉试验。结果表明,‘红肉’李可作为‘佛来索’李的理想授粉品种;‘芙蓉’、‘红心’李也可以作为授粉品种;‘大石早生’和‘贵林’李品种不宜作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8.
‘西户红李’是实生选育的李新品种,亲本不详。平均单果重128 g,最大单果重186 g;果实圆形,果顶尖圆,缝合线浅,片肉对称,果实纵径6.1 cm、横径6.3 cm,果实粉中多。果皮底色绿黄,果面着紫红色。果肉黄绿色,硬,纤维中多,甜味浓,微酸,有香气,鲜食品质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9%,总糖含量9.96%,总酸含量1.49%,维生素C含量198.4 mg/kg。黏核,可食率97%。在陕西西安7月13日成熟,常温下可放置15 d以上。  相似文献   

9.
2007年,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引种‘脆红李’‘青脆李’‘半边红李’,在石灰岩山地栽培,采用以"标准化修剪+行间间作"为核心技术的绿色栽培技术进行果园管理。经多年观察,‘半边红李’果实7月下旬成熟,‘脆红李’8月中旬成熟,‘青脆李’8月下旬成熟,均为晚熟品种;果实色鲜,果肉脆、嫩,酸甜适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7%~13.00%,可滴定酸含量0.22%~0.41%,维生素C含量16.0~22.7 mg/kg,果实品质优良;3个品种自花结实率高,丰产性好,栽后第2年初花,第3年初果,第4年进入盛果期,第5年每667m~2产量1 000~1 500 kg。在黔北地区湿润季风气候条件下,3个晚熟李品种长势强,抗逆性好,是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0.
岳桂英 《中国园艺文摘》2009,25(12):149-150
‘长李17号’是吉林省长春市农科院园艺所选育出的抗寒性强于‘长李15号’的优良新品种。文章从定植、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方面介绍辽西北风沙地‘长李17号’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朱立武  杨军   《园艺学报》2008,35(2):310-310
 ‘安农美李’是通过自然实生选种选育出的李新品种,成熟早、果实大、品质优、外观美。平均单果质量100~120 g,最大180 g,可溶性固形物12.0 %~15.7 %,可溶性糖10.0 %~13.5 %,可滴定酸1.15 %~1.63 %,维生素C 59.5~90.8 mg/kg。果实生育期85~90 d。常温下果实可贮藏7~10 d。植株抗细菌性穿孔病,丰产性强。  相似文献   

12.
田建保  王占和  何勇  刘丽 《园艺学报》2009,36(8):1245-1245
 ‘鸡蛋李’是从意大利李树‘Susino Precoce del Italia’的自然实生后代中选育出来的优良晚熟李品种, 果大, 优质, 鲜食加工兼用, 抗性强, 丰产, 适合在山西省中部、东南部、南部及类似气候区栽植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蜂糖李’果实有机酸组成与含量特点,揭示其发育过程中有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苹果酸代谢相关酶的关系,阐明有机酸积累的关键时期和关键酶。【方法】以‘蜂糖李’及对照‘四月李’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HPLC)分析测试李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组分及含量,并测定苹果酸代谢相关酶的活性。【结果】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李果实中有机酸组分及含量,发现‘蜂糖李’果实成熟时总酸含量(ω,后同)为5.94 mg·g-1,包括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草酸、莽草酸和琥珀酸6种,其中以苹果酸含量最高(占总酸含量的88%),‘四月李’果实中有机酸组分与‘蜂糖李’一致,均属于苹果酸型。2个李品种果实中总酸含量的差异主要是由苹果酸含量的差异所致。通过分析李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含量的变化,发现‘蜂糖李’果实中苹果酸含量大量积累的关键时期在果实发育前期,整体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草酸、酒石酸含量逐渐降低,而柠檬酸含量逐渐升高。与‘四月李’相比,‘蜂糖李’果实中苹果酸、草酸、酒石酸及总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之一致,且苹果酸及总酸含量在整个过程中均显著低于‘四月李’,而柠檬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最后通过分析苹果酸含量与相关代谢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表明‘蜂糖李’果实中苹果酸在果实发育前期大量积累主要是该时期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增强促进了苹果酸的大量合成以及NADP-苹果酸酶(NADP-ME)活性降低减少苹果酸的分解,与NAD-苹果酸脱氢酶(NAD-MDH)关系不大,而‘四月李’苹果酸积累的关键酶是NAD-MDH。在果实发育后期,‘蜂糖李’及‘四月李’NADP-ME活性迅速升高,前者PEPC活性减弱,后者NAD-MDH活性下降,使得2者果实中苹果酸的降解大于合成而呈降低趋势。【结论】‘蜂糖李’是以苹果酸为主要有机酸的低酸型李品种,其果实中苹果酸积累的关键时期为果实发育前期,苹果酸含量的变化由PEPC和NADP-ME协同调控,而对照‘四月李’由NAD-MDH和NADP-ME起主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丰白’桃高接‘秋姬’李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秋姬’李是从日本引进的大果型优质晚熟李品种,万家岭镇从2000年开始引种试栽,2002年进行高接栽培。经过9年的试验,发现在‘丰白’桃上高接的‘秋姬’李果个大、口感好、色泽艳丽,综合性状好于幼苗定植和在其他李、杏上高接的‘秋姬’李。据观察,‘丰白’桃上高接的‘秋姬’李,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重126g,最大220g;成熟时果皮鲜红色,底色橙黄;果肉橙黄  相似文献   

15.
‘龙园秋李’丰产栽培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龙园秋李’在河北围场地区引种试栽情况及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2013-2018年,对引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4个俄罗斯李品种的植物学特征、果实经济性状、生长结果习性、物候期、抗性等开展观察测定。结果表明:‘威卡’为早熟品种,离核,较丰产,抗寒性及抗病性强;‘阿尔泰禧’为中熟品种,丰产,果实口味酸甜适口,抗寒性及抗病性较强;‘安卡斯凯’为中熟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为16.00%,抗寒力及抗病性强;‘普里莫’为晚熟品种,半离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17.20%,果肉紫红色,抗寒力强。因此综合分析认为,4个俄罗斯引进李品种均适宜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栽植,另外,4个引进品种与当地主栽对照品种相比,果实耐贮性及树体抗寒性表现优异,在育种工作中可以作为杂交亲本重点加以利用,以实现育种突破。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李种质资源功能物质的科学评价与高抗氧化活性种质筛选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对李7个主要种和5份李杏杂交种等59份代表种质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还原Fe~(3+)能力(FRAP)和总酚含量进行检测。【结果】供试品种的抗氧化活性和总酚含量变异丰富,果实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含量呈显著相关,且不同种间或类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美洲李(P. americana)的抗氧化活性和总酚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种,栽培欧洲李(P.domesitica)的抗氧化活性和总酚含量最低。不同颜色李品种抗氧化活性和多酚含量差异不显著。抗氧化活性和总酚含量均值最大的是红色和紫红色品种,最低的是绿色品种。抗氧化活性和总酚含量较高的中国李品种有‘美丽李‘’奎丽‘’蜜李‘’紫玉’和‘绥李3号’。【结论】李种质间抗氧化活性和总酚含量变异非常丰富;不同种或果实着色的李种质抗氧化活性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福禄’李是以‘绥李3号’为母本,‘大李’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新品种。果实心脏形,平均单果质量57 g,最大果110.5 g,味酸甜,半离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15.8%。在吉林地区8月上旬成熟,果实大部分着紫红色,外观和鲜食品质好。  相似文献   

19.
张加延  何跃 《园艺学报》2008,35(11):1712-1712
 ‘秋香李’是从‘香蕉李’的自然芽变中选育出的李新品种,具有极晚熟、自花结实、早期丰产、稳产、外观美丽、品质优良并耐贮运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蜜黄李’为中晚熟李新品种。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质量43.0 g,果皮黄色,果肉深黄色,肉质硬脆,汁多,味浓。含可溶性固形物15.0%,可溶性糖6.84%,维生素C 21.5μg g-1。5年后进入盛果期,产量可达31.7 t·hm-2,抗逆性强,适宜在桂西北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