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和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对蔬菜品种和时令蔬菜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局限于吃饱穿暖,而是追求品种质量和健康安全。现代工业农业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食物的质量。现代日光温室生产的蔬菜,品种多、质量优、口感好,深受消费者喜爱。如何提高日光温室蔬菜的产量和质量,保证蔬菜绿色无公害,关键在于不断探索新的栽培技术。一、现代日光温室发展现状日光温室蔬菜栽培技术之所以成为重点发展方向,是因为它既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还可以提高人们的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日光温室蔬菜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的酸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据2004年耕地地力调查,土壤pH值〈5.5的日光温室占29.4%.pH值〈6.0的日光温室达50%。日光温室土壤的酸化,严重影响了温室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群  胡峰 《山东蔬菜》2007,(1):35-36
双孢菇多进行秋季栽培,但由于春季市场行情好,利用日光温室作春季反季节生产可实现多茬种植,提高经济效益,每666.7m^2可产双孢菇4800kg以上,产值在2.5万元.可获利1万元以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在甘肃省天祝县对日光温室叶用蔬菜10个新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台丽大红苋菜产量为5 036 kg/667 m^2,生长势强,抗病性强,但抗逆性差,容易感染灰霉病,不宜在日光温室内生产;木耳菜品种潞农1号产量高,产量4 869.7 kg/667 m^2;空心菜产量3 002 kg/667 m^2,较南方地区产量低且口感差;茴香品种大叶茴香长势旺盛但产量较低,产量1 043.8 kg/667 m^2,经济效益低,不适合在日光温室内种植;薄荷品种方震·771产量底,产量206.8 kg/667 m^2,北方市场需求量少,在没有市场的情况下经济效益低。台丽大红苋菜、潞农1号木耳菜2个蔬菜品种生长整齐、产量高、商品性好,适宜在天祝县日光温室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5.
1 使用设施与生产方式 1.1 设施 设施采用日光温室。 1.2 方式 秋季日光温室内播种、育苗、定植、越冬,翌年春季采种。 2 播种 2.1 播期 承德地区日光温室播种,宜在9月10~20日。播种过早花球形成较早,但植株生长过大,管理及授粉不便,且种株易早衰。播种过晚,翌春花期遇高温,影响种株结实。  相似文献   

6.
甘薯改良式贮藏库设计与贮藏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改良式贮藏库是在原有甘薯高温屋窖的基础上,结合节能日光温室结构改建而成,该贮藏库增设了节能缓冲间,采用复合异质墙体和外部增加防寒沟,经温度等效应分析和贮藏试验分析,适合甘薯的长期贮藏。该库贮藏甘薯144天后,好薯率为94.8%,硬度为60.61kg/cm^2,其它指标均好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黄瓜津春3号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黄瓜新品种津春3号耐低温、弱光能力强,商品性好,产量高,适宜秋冬季日光温室栽培。在栽培管理上,应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制定相应的栽培技术,通过培育壮苗、定植管理等技术措施,实现津春3号日光温室栽培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8.
日光温室为目前农村生产反季节果蔬的重要设施.具有生产时间可以调控.技术措施要求较高,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等优点.越来越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三位一体”生态农业技术就是将种植业、养殖业通过沼气池这个中间环节.利用日光温室促成物质与能量的转化.提高系统内部能量  相似文献   

9.
棚室辣椒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建好拱棚 (一)棚型设计大棚辣椒一般采用竹木结构,东西走向(个别也有南北走向),排风口设在东西两侧。棚高1.2~2m,跨度7~8m,长度50~80m,通风口高度1.0~1.5m。这样,一是有利于棚内湿度的降低;二是避免了大棚在冬季进行通风(降温)、换气操作时,降温过快以及北风的侵入,同时增加了换气量。同时,也可利用日光温室栽培辣椒,日光温室建造不再述及。  相似文献   

10.
日光温室冬春茬番茄高效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仁如 《科学种养》2013,(11):25-26
日光温室冬春茬番茄因其茬口好、产量高、经济效益较好而深受广大种植户喜爱,但由于其生产是在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进行,植株生长正处于低温、弱光条件下,所以不易开花坐果,且病害发生重,温室管理和肥、水运用难度大。为了帮助种植户管理好日光温室冬春茬番茄,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特总结出高效管理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1.
日光温室(冬暖大棚)越冬茬番茄,在鲁南一般于8月中旬至9月上旬播种育苗,9月中、下旬定植.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开始采收,直至6月份拔秧。因其结果期正处在我国北方地区全年温度最低、光照条件最差的深冬季节,又完全不用人工加温,因此,首要的条件是必须严格按照日光温室的结构规格要求建造.并有较好的防寒保温措施;同时还必须有相应的投人和栽培管理技术。才能获得成功。在栽培管理上,应抓好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山东寿光冬季日光温室内温度变化特征及低温预报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7  
为了提高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水平,减轻气象灾害对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影响,利用2008-2011年冬季日光温室内外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相关及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冬季日光温室内温度变化特征及最低气温预报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晴天和多云天气下日光温室内的气温有明显的日变化,且晴天状况下温度变化幅度要大于多云天气;连阴天时日光温室内气温较低,严重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日光温室内最低气温与室外气温及室内湿度、气温、地温相关性较好。试验建立了日光温室内最低气温预报模型,利用最新资料对模型进行预报检验,不同天气状况下日光温室内最低气温预报值平均绝对误差小于1℃,平均相对误差低于10%。  相似文献   

13.
日光温室番茄集中产区.由于长期连作.造成土壤障碍愈来愈重。尤其根结线虫病普遍严重发生,常造成减产30%-40%。为探索连作条件下日光温室番茄的长季节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我们自2001年起.参照NY/T5007-2001无公害食品番茄保护地生产技术规程,进行了一系列栽培试验,并不断引进新技术进行组装.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连作条件下日光温室番茄长季节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北方日光温室土壤有机质累积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对山西日光温室有机肥施用状况和土壤有机质累积特征进行了调查和取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山西日光温室土壤有机肥施用量较低;日光温室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缺乏水平,变幅为 6.69~37.23 g/kg;日光温室土壤有机质累积出现“南高北低”的变化趋势;设施生产中的“土壤”有失去原有功能而变为“载体”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日光温室蔬菜冬季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日光温室冬季光照弱、温度低、湿度大、通气不良,易造成多种生理性病害,和落花落果现象。为提高日光温室越冬季的产量和品质,采取多种相应的技术措施,控制好温室的生态环境,调光、增温、防病、加强肥水管理等。  相似文献   

16.
在日光温室(冬暖大棚)的可控生态环境下,创造适宜茄子生长发育的条件,采用全年一大茬栽培管理技术.每666.7m^2产量可达10000kg以上,产值较高。山东省以聊城、青州、临邑为主产区,逐步形成了规模化栽培。掌握茄子生长习性与环境条件的调控技术.更有利于促进日光温室茄子生产的稳产增收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番茄是日光温室(冬暖大棚)的主栽品种之一。在全县日光温室番茄栽培中,全部推广了番茄多次换头栽培技术。该技术有以下优点:一是番茄栽培达到周年生产,淡季不淡,弥补季节不足:二是日光温室设施得到充分利用:三是产量高,经济效益明显。番茄从播种到拉秧.按其生长发育过程.可分三个阶段,苗期  相似文献   

18.
<正>为充分发挥博州地区光热资源优势,合理利用日光温室的立体空间,积极推广温室春提早辣椒间套作西瓜等间作栽培模式,高低作物搭配,提高单位面积效益,温室经济效益显著增加。通过对博州博乐市、精河县开展西瓜、辣椒间作种植试验,总结出了日光温室西瓜—辣椒间作技术。1间作模式与收益博州地区日光温室一般为下挖式钢竹结构短后坡日光温室,由于本地冬季严寒,因此早春茬日光温室生产是主要模式。一般温室西瓜4月底前后上市销售,每667m~2  相似文献   

19.
半地下塑料棚、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等保护设施是生产食用菌的理想场所.为提高栽培原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益,根据烟台市的气候特点和栽培条件.利用不同菇类对培养料养分、生长发育温湿度要求等方面的差异,我们总结了棚室白灵菇、鸡腿菇、草菇三种菇类周年栽培模式,该模式具有生态农业、持续农业、高效农业的特点,是农民致富的一条好途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设施蔬菜的发展突飞猛进,目前面积的增加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好蔬菜生产茬口,做到“人无我有”,对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已显得越来越重要。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总结出了一套日光温室甘兰、辣椒、甜瓜一年三种三收栽培模式.经过几年的生产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