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龙豆4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科研人员通过杂交育种手段,选育出的高油、高产、广适应性且适合芽豆生产的大豆新品种,2013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脂肪含量高(3年平均21.06%)、丰产性好、单株荚多粒多(3年平均单株荚数53.3、单株粒数137.8)、百粒重18g左右,符合我国芽豆市场对种粒大小的要求,是制作豆芽的优良品种。混合接种鉴定中抗灰斑病,秆强不倒,适  相似文献   

2.
高油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合农69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农69(试验代号合交05-648),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2002年以高油、高产、抗病、半矮秆耐密植品种合交98-1622(北丰11譎obbit)为母本,与丰产性好、适应性强、抗灰斑病、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品种垦丰16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2014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亚有限结荚习性,顶荚丰富,每节荚数多,三、四粒荚多,高产稳产,丰产性突出;株高稍矮,秆强耐密植;籽粒圆形,大小均匀一致,种皮金黄色,有光泽,种脐浅黄色,商品性好;脂肪含量高,属高油品种;接种鉴定抗大豆灰斑病;熟期适中,属中早熟品种;适应性广,适于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大面积种植和第四积温带作为搭配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3.
<正>佳红1号是由黑龙江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以日本早生为母本,宝清红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0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推广。品种登记号为:黑登记2010002。1品种特性该品种为有限结荚习性,直立生长,幼茎绿色,株高55~65cm,秆强、抗倒伏。主茎分枝3~4个。叶片卵圆形,花黄色。单株结荚22~32个,直筒形,单荚粒数约6.8粒,成熟荚褐色,荚成熟一致,不炸荚。籽粒短圆柱形,  相似文献   

4.
以黑龙江省1981—2000年审定并在生产上有代表性的35个中熟大豆品种为研究材料,对其主要性状的遗传改进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株高、有效节数增多,分枝数先增后减。底荚高度略有增加;产量在前10年增加明显。后10年增加的幅度逐渐变小:一二粒荚数、三四粒荚数和单株荚数增多。每荚粒数提高,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增加,百粒重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5.
大粒优质高产大豆嫩丰16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守义 《作物杂志》2004,20(3):51-52
嫩丰16大豆品种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科所于1992年以嫩8422-3为母本,嫩79705-1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1995年F4代决选,1996~1997年在所内进行鉴定试验,1998~1999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二区大豆区域试验,2000年进行生产试验,于200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2003年获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因其品质优良、荚大粒大、茎秆强、荚密、3粒和4粒荚多、丰产性能优良,现已推广5.33多万hm2,深受农户欢迎.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近20年来中熟大豆品种遗传改进的明显趋势是株高、有效节数、一二粒荚数、三四粒荚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每荚粒数和单株粒重增加,底荚高度略有增加。分枝数、蛋白质含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脂肪含量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百粒重变化不大。株高、有效节数、三四粒荚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与单株粒重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各性状对单株粒重的贡献大小依次为单株粒数、单株荚数、三四粒荚数、株高、有效节数、百粒重。提高单株粒数、单株荚数、三四粒荚数,兼顾株高、有效节数、百粒重是该区大豆育种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中熟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演变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近20年来中熟大豆品种遗传改进的明显趋势是株高、有效节数、一二粒荚数、三四粒荚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每荚粒数和单株粒重增加,底荚高度略有增加。分枝数、蛋白质含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脂肪含量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百粒重变化不大。株高、有效节数、三四粒荚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与单株粒重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各性状对单株粒重的贡献大小依次为单株粒数、单株荚数、三四粒荚数、株高、有效节数、百粒重。提高单株粒数、单株荚数、三四粒荚数.兼顾株高、有效节数、百粒重是该区大豆育种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8.
黑农50大豆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利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07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无限结荚习性,尖叶,紫花,绒毛灰色,植株生长健壮,秆强,株高83cm左右,节间短,结荚密,成熟荚皮黑褐色,三粒荚多,  相似文献   

9.
<正>大豆审定编号:国审豆2014001品种名称:合农70申请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育种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品种来源:合丰55//合0423(合丰41/合丰50)F1特征特性:普通型中早熟春大豆品种,北方春播生育期116d,与对照品种绥农28相当。株型收敛,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75.7cm,主茎16.0节,有效分枝1.0个,底荚高度12.6cm,单株有效荚数37.8个,单株粒数88.2粒,单株粒重16.6g,百粒重18.9g。  相似文献   

10.
(上接第2期第49页)3大豆品种3.1合农61号3.1.1审定编号:国审豆2010001。3.1.2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3.1.3品种来源:北丰11号/合97-793。3.1.4特征特性:生育期121天,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8.3 cm,主茎16.2节,有效分枝0.4个。底荚高度15.3 cm,单株有效荚数35.3个,单株粒数84.4粒,单  相似文献   

11.
干旱对黑龙江省大豆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控制灌溉法对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的83个大豆品种在2015年和2016年进行全生育期干旱处理,分析全生育期干旱处理对各品种株高、单株荚数、单株粒数、主茎分枝数和百粒重等农艺性状的影响,并且对丙二醛、叶绿素含量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干旱处理下57%~95%大豆品种株高、单株荚数、单株粒数、主茎分枝数、百粒重有所下降。与正常供水下相比,大部分材料丙二醛含量上升,叶绿素含量下降。通过对这些农艺性状在在干旱处理后的变化幅度分析,发现这些农艺性状对干旱响应敏感性强弱依次为单株粒数、单株荚数、株高、百粒重、主茎分枝数。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变异系数变化较大,最易受到干旱影响。绝大多数大豆品种在干旱处理下,部分农艺性状相关性发生改变,但也有少数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在条件下未发生变化,说明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大豆品种对干旱的响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春大豆主要农艺性状方差分析及相关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引进的9份大豆优良种的11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对15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主要农艺性状中的茎粗、单株粒重经方差分析达显著水平,株高、底荚高度、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单株总荚数、秕荚数、每荚粒数、百粒重等性状经方差分析达极显著水平;(2)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秕荚数、主茎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底荚高度、每荚粒数、百粒重、株高、茎粗、产量、主茎节数、出苗至开花、开花至成熟、生育期;(3)产量与生育期、秕荚数呈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底荚高度、主茎分枝数、单株产量、每荚粒数、百粒重、开花至成熟的天数呈正相关,与茎粗、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出苗至开花的天数呈负相关。因此,要增加产量,首先应考虑百粒重大、单株生产力潜力大的品种,其次考虑底荚高度较低,每荚粒数较多的品种。  相似文献   

13.
绿豆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739份绿豆品种资源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独立性检验、变异系数测定及相关分析。缫表明:(1)粒色与粒大小及种皮有无光泽呈极显著相关。(2)单株荚数、单株产量、主茎分枝数的变异度大,株高及百粒重的变异度较大,荚长、生育期的变异度中等,而单荚粒数变异度较小。(3)单株产量与单株荚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生育期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杨兴勇 《作物杂志》2000,16(1):28-28
丰收23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以自优2号作母本,克交8619作父本有性杂交育成的大豆新品种。1998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省第六积温带种植,同时可作第一、二、三积温带晚播救灾品种。1 特征特性丰收23为亚有限结荚习性,长叶,紫花,灰白毛。株高60~70cm,秆强不倒伏,主茎平均分枝数为1.2个,节间短,主茎平均14.1节,三、四粒荚多,平均株粒数62.7粒,顶荚丰满。子粒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脐无色,子粒偏小,百粒重17g左右,脂肪含量20.74%,蛋白质含量38.65%。生育期95天,需有效活动积温1709.2℃,属于光温反应迟钝类型,1995年海南繁殖与……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选用适合黑龙江省高纬度地区种植的31个大豆品种(系),按照试验要求进行设计、项目调查、室内考种,运用差异性、灰色关联度、相关分析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整理。得出生育前期、单株粒重、每荚粒数、单株粒数是影响该地区大豆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同时在选择单株时应兼顾茎粗、株高、分枝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大豆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为了探讨大豆各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以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的6个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法对与大豆单株产量相关的8个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单株产量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单株粒数>主茎分枝数>单株有效荚数>百粒重>底荚高度>株高>生育期>主茎节数,与单株产量最为密切相关的性状是单株粒数,其与产量的关联度为0.42,其次是主茎分枝数,与产量的关联度为0.39,主茎节数影响相对较小。因而,在大豆品种选育过程中,应注重单株粒数多和主茎分枝数多的品系选育。  相似文献   

17.
<正>中黄46审定编号:国审豆2013008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ti15176/Century-2.3特征特性:普通型夏大豆品种,黄淮海夏播生育期平均104 d,比对照品种冀豆12早1 d。株型收敛,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5.0 cm,主茎16.5节,有效分枝1.8个,底荚高度15.9 cm,单株有效荚数35.9个,单株粒数76.5粒,单株粒  相似文献   

18.
姜世波 《作物杂志》2007,23(2):87-87
大豆新品种绥农23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农业科学研究所大豆育种室1995年以绥农4号为母本,以(绥93-681×吉林27)F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5个世代系谱选育而成。2006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推广。1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北方春大豆,生育日数120d左右,需活动积温2450℃左右。株高90cm左右,有分枝,植株直立,秆强抗倒,株形收敛,无限结荚习性。抗灰斑病、霜霉病,中抗病毒病和细菌性斑点病,抗大豆食心虫,中抗豆荚螟。紫色胚轴,紫花,叶片是三出复叶、披针形、浓绿,具有落叶性,茸毛灰色。主茎节数中等,单株荚数多。荚微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不炸荚。种子圆形,种皮黄色  相似文献   

19.
半无叶型豌豆7个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及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半无叶型豌豆不同品系的株高(x1)、单株荚数(x2)、分枝数(x3)、百粒重(x4)、单株粒数(x5)、双花双荚数(x6)和单株籽粒产量(y)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个性状对产量的相对重要性排 序为单株粒数>百粒重>分枝数>单株荚数>双花双荚数>株高,其中,各个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 的直接效应中单株粒数最高,间接效应中单株荚数通过单株粒数对籽粒产量的间接作用最大。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利用半无叶型豌豆育种中,应以选择单株粒数、单株荚数为主,同时要注意增加双花双荚数,适当兼顾百粒重及其它。试验证明半无叶型豌豆在高产育种中有重要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对来自于中国黄淮海大豆产区、北方大豆产区和南方大豆产区的316个大豆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鉴定和比较。结果表明,育成品种的分枝数、分枝荚数、单株总荚数明显不及农家品种,而其它性状如主茎荚数、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和百粒重优于农家品种。以育成品种和农家品种分别所作的相关分析表明,主茎荚数、分枝荚数、单株总荚数均与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呈显著的正相关;主茎节数与株高、主茎荚数、单株总荚数、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呈显著正相关;分枝数与分枝荚数、单株总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或非显著正相关,但与主茎荚数呈负向显著相关;单株粒数与单株粒重显著正相关,百粒重与单株粒重正向显著相关,与单株粒数负相关显著。通过比较和分析,就百粒重、生育期和株高筛选出一些具有极端值的品种,可以用作品种选育的亲本和大豆分子育种如转基因受体或分子标记作图群体的遗传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