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河南省夏播花生主要数量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河南省夏播花生的8个主要数量性状与单株生产力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饱果数、生育期与花生单株生产力达极显著正相关;结果枝数、侧枝长与花生单株生产力达显著正相关;主茎高、饱果率与花生单株生产力相关性不显著.而百果重与花生单株生产力为负相关,其中百果重与单株生产力达显著水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8个主要数量性状与单株英果生产力的直接通径系数顺序依次为:侧枝长>结果枝数>饱果数>生育期>饱果率>百果重>总分枝数>主茎高.在夏播花生育种工作中,要注重花生饱果数多、生育期长、结果枝数多、饱果率高的花生材料的选育,这样才能选育出产量高的花生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福建新育成花生品种主要性状表现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筛选出最适合本地推广应用的花生新品种,对福建省新育成的17个花生品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泉花551’平均荚果产量4873.5 kg/hm2,居参试种首位,比对照‘泉花7号’增产15.58%,增产极显著,比对照增产极显著的品种还有‘莆花4号’、‘福花8号’、‘泉花8号’和‘闽花8号’。对各性状与产量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产量与各性状的相关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百仁重、百果重、总分枝数、侧枝长、主茎高、出仁率、单株结果数、公斤果数;各性状对产量的直接贡献从大到小依次为:总分枝数、侧枝长、主茎高、百果重、单株结果数、出仁率、公斤果数、百仁重、结果枝数。  相似文献   

3.
花生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2017年河南省联合体花生品种区域试验的10个参试花生品种(系)的11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明确了各主要农艺性状与花生产量的主次关系,为花生的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花生产量与各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生育期﹥饱果率﹥出米率﹥单株生产力﹥主茎高﹥总分枝数﹥侧枝长﹥结果枝数﹥千克仁数﹥百果重﹥千克果数。说明生育期、饱果率、出米率、单株生产力、主茎高对花生产量的影响较大,而总分枝数、侧枝长、结果枝数、千克仁数、百果重、千克果数对花生产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花生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花生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花生产量的农艺性状依次为百果重>百仁重>单株生产力>侧枝长>千克果数>饱果率>出米率>结果枝数>主茎高>市斤仁数>单株结果数>总分枝>生育期.在花生高产育种中,应以百果重、百仁重和单株生产力三个影响花生产量的主导因素为主攻目标,提高花生后代的有效选择,加速高产育种进程.在高产栽培中通过选用优良品种,合理密植,采用增加百果重、百仁重和单株生产力等栽培技术措施达到高产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高油酸花生开农 1768 在国家北方片花生区域试验中的表现,对其产量及主要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探讨开农 1768 主要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变异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小为单株饱果数 > 结果枝数 > 主茎高 > 侧枝长 > 总分枝数 > 百果重 > 百仁重;相关分析表明,侧枝长和结果枝数与产量呈显著相关,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且百果重、百仁重和出仁率两两之间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主茎高(X1)、侧枝长(X2)、总分枝数(X3)、结果枝数(X4)、百果重(X5)、百仁重(X6)、单株饱果数(X7)、出仁率(X8)、生育期(X9)与小区产量(Y)的多元回归方程为 Y=-7535.67+52.14X6+96.47X8+61.32X7+23.01X2;通径分析结果显示,侧枝长、结果枝数、百果重、百仁重、单株饱果数和出仁率对产量都有直接的正效应。因此,在开农 1768 推广种植过程中,应当侧重提高品种的结果枝数、单株饱果数、百仁重和出仁率,一定量的地上部结果枝数和地下部单株饱果数是确保高产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花生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花生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模型,试验以6个花生品种组配的15个完全双列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进行3次重复的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主茎高和饱果数的遗传符合加性遗传模型;果枝数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模型;侧枝长、总分枝数、秕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出米率和单株果重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侧枝长和总分枝数表现为部分显性到完全显性,秕果数、百果重和百仁重的遗传表现为完全显性到超显性,出米率的遗传表现为部分显性,单株果重的遗传表现为超显性。此外,还分析了各亲本中控制各性状遗传的显隐性基因比例。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利用花生种质资源进行育种工作,对300份花生种质资源在江淮区域的农艺性状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并结合SPSS 20.0软件进行相关性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花生种质8个农艺性状中,有效分枝数与单株结果数极显著正相关;主茎高与单株生产力极显著负相关;主茎高与单株结果数显著负相关。采用Ward法在平方欧式距离D2=4时,将供试种质材料划分为三大类群。同一类型的种质其地理来源有不同,同一地理来源的种质其类型有不同,同一类型或者同一地理来源的花生种质亲缘关系非最近。江淮区域花生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结果为江淮区域花生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30份贵州保存的红皮花生资源为材料,对1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单株果数和总枝数变异系数较高,分别为36%和33%;相关性分析表明,主茎高、总分枝与单株结果力呈极显著负相关,单株结果数与果型大小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10个农艺性状可简化成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1.025%,第一主成分以百果仁重和百果重影响为主,第二主成分以主茎高和侧枝长影响为主,第三主成分以百仁重影响为主。系统聚类分析表明,可将30份红皮花生资源分为4类,第Ⅰ类为小果资源,第Ⅲ类荚果空隙大,可用于加工,第Ⅳ类属大果资源。筛选出百仁重<50 g的小果种质3份(JS166红花生、广顺红皮花生和ICG86699)。  相似文献   

9.
利用150Gy60Co-γ射线对大豆品种的干种子加以辐照处理,对其M3及M4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研究,结果表明:1) M3及M4变异系数最大的分别是:有效分枝始节、主茎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产量.2) 相关分析表明:百粒重与荚长、荚宽、单株产量和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主茎节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株高与主茎节数、结荚高度、单株粒数和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3) 对M3及M4遗传力平均值的分析,遗传力最大的分别是株高、主茎分枝数、结荚高度、单株粒数.  相似文献   

10.
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大豆M3、M4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150Gy60Co-γ射线对大豆品种的干种子加以辐照处理,对其M3及M4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研究,结果表明:1) M3及M4变异系数最大的分别是:有效分枝始节、主茎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产量.2) 相关分析表明:百粒重与荚长、荚宽、单株产量和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主茎节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株高与主茎节数、结荚高度、单株粒数和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3) 对M3及M4遗传力平均值的分析,遗传力最大的分别是株高、主茎分枝数、结荚高度、单株粒数.  相似文献   

11.
Morpho-agronomic traits and microsatellite markers were used to survey genetic diversity in 115 common bean genotypes that included 70 Indian landraces, 24 released varieties and 21 exotic accessions. Twelve morpho-agronomic traits, namely, days to 50% flowering, leaflet length, leaflet width, pod length, pod width, number of pods per plant, days to maturity, seed length, seed width, number of seeds per pod, 100 seed weight and seed yield per plant were studied. Field data of two consecutive years were subjected to multivariate analysis as proposed by Mahalanobis’s D2-statistics, Tochers method of clustering and combined analysis of variance. Seventeen microsatellite markers were also used to examine genetic diversity at molecular level that showed polymorphic information content (PIC) in the range of 0.00–0.684. Dendrograms based on Euclidean distances and UPGMA analysis showed the presence of majority of released varieties into single cluster, which pointed toward their low genetic base in comparison to indigenous landraces and exotic germplasm.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existed between morphological genetic distance and microsatellite genetic distance tested by Mantel test (r = 0.876).  相似文献   

12.
对122份国外普通菜豆资源的熟性、生育日数、生长习性、出土子叶色、叶形、花旗瓣色、花翼瓣色、株高、株型、主茎节数、单株分枝数、结荚习性、单株荚数、每果节荚数、荚色、荚形、荚面、荚长、荚宽、单荚粒数、粒形、种皮光泽、种皮斑纹、粒色、百粒重、单株产量、小区产量15个质量性状和12个数量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22份国外普通菜豆资源聚为四类,其中来自葡萄牙的91号资源单独为一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26个性状提取了8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4.37%,包括颜色因子、百粒重因子、产量因子、形态因子等主要因子。该研究旨在充分挖掘国外菜豆种质资源特性,为资源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筛选出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南缘花生引种中对产量贡献率较大的影响因子,为该地区花生引种和育种提供依据。以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南缘引进的20个国内主栽花生品种为材料,采用DPS对产量与农艺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和聚类分析。9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大小排序为分枝长>百果重>百仁重>饱果率>主茎高>出仁率>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单株总果数,其中分枝长、百果重、百仁重、饱果率、主茎高等与产量的关联度高,说明在品种筛选上应注重分枝长和百果重等指标的选择;聚类分析可将20个引进花生品种分为3类,其中第Ⅲ类具有主茎高、分支长、果大、仁大、产量好等优良的农艺性状,适合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南缘种植,也进一步印证了花生籽粒大小与产量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旨在了解河南省育种现状和筛选适宜推广的花生品种。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27个参试花生品种的11个主要性状: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结果枝、单株结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饱果率、单株生产力、荚果产量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度分析能准确判断参试品种优劣,筛选出适宜推广的参试品种;加权关联度值更为真实反映品种的综合表现,19个参试品种的加权关联度值比对照‘豫花15号’大,占参试品种的70%以上,其中‘商花17号’加权关联度值和产量排名第一,表现最好。河南省麦套花生整体育种水平较高,‘商花17号’、‘洛花3016’、‘濮花43号’、‘远杂14号’综合性状和产量表现优良,最适宜本省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研究绿豆新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及其在产量构成中的作用,为绿豆高产体系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以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绿豆新品种(系)联合鉴定试验(2016-2017年)的25份绿豆新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对其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等8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变异、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荚粒数变异系数最小,仅7.30%(2017年),产量变异最广泛,变异系数为35.86%(2016年);产量除与荚长(r=0.609)、荚粒数(r=0.679)呈极显著正相关外,与其他性状相关不显著;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荚长>株高>荚粒数>单株荚数>百粒重>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并且株高、单株荚数、荚粒数、荚长和百粒重对产量的直接作用为正值,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为负值;综合分析表明,在绿豆高产育种中,荚粒数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与产量的相关性最大,且直接与间接效应均表现优良,应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荚长和百粒重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正值,也应作为主要筛选对象,同时还要兼顾其他性状的相互影响与均衡发展,充分挖掘种质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6.
豇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相关性、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给豇豆育种中品种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对41份豇豆品种资源15项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枯萎病发生程度的变异系数最大,与豇豆产量关系密切的单荚重和单株嫩荚数2个农艺性状,与株型、嫩荚长、单株花序数和单荚种子粒数都呈现显著正相关,单株嫩荚数与开花期、叶宽和单株分枝数呈现显著负相关。15个主要农艺性状可以归纳为5个主成分,第1主成分包括株型、初花节位、嫩荚长、单荚重、单荚种子粒数、单株花序数、单株嫩荚数和单株分枝数;第2主成分包括开花期、叶长和叶宽;第3主成分包括种皮颜色和嫩荚宽;第4主成分包括嫩荚颜色;第5主成分包括枯萎病发生程度。41份豇豆种质资源在遗传距离为25处分为2大类,在遗传距离为15处分为Ⅰ、Ⅱ、Ⅲ类,其中第Ⅰ类的品种优势明显,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用GGE双标图分析种植密度对高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花生群体密度直接影响花生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系统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花生产量和性状差异,可为花生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高产高油花生冀花4号为材料,设置5个密度处理,分别为每公顷7.5、10.5、15.0、19.5和24.0万穴,探索种植密度对高产花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形成因素和经济产量的影响,并用GGE双标图法对结果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指标对种植密度的敏感程度表现不一,单株开花数、单株结果数、单株产量和荚果产量表现最敏感,而主茎高、侧枝长、出米率、籽仁含油量及蛋白质含量表现相对较稳定。随花生密度增大,单株开花数、单株结果数、百果重和单株产量显著降低,荚果产量则逐渐提高,但提高幅度逐渐降低。冀花4号种植密度每公顷10.5~15.0万穴时可获最大经济效益。GGE双标图为研究不同密度下花生生长状况和产量反应提供了更为直观有效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8.
以引进的103份鹰嘴豆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12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中7个数量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为鹰嘴豆种质资源的创制与新品种的选育工作打下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2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6584~2.0333,其中,株高、单株粒数、百粒重和单株荚数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均高于2.0000;株型、种子表面、粒形和花色遗传多样性指数较低,均低于1.2000。103份鹰嘴豆种质资源主要分为5个类群,类群Ⅰ包含24份材料,可筛选出丰产且适宜机械化收获的品种;类群Ⅱ包含13份材料,可筛选出高产、高秆和中籽粒型的品种。7个数量性状的前3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44.92%、19.25%和15.82%,累计贡献率为79.99%,主成分1的主要因子是单株产量、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综合评价值(D值)均介于0.136~0.874,排名前20的D值均高于0.600。根据聚类分析和D值可初步筛选出20余份具有不同优良特性的潜力材料。  相似文献   

19.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新疆17个引种花生品种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旨在为筛选适宜新疆栽培的花生品种提供依据。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引种17 个花生品种的11 个农艺性状:单株生物学产量、主茎高、总分枝数、第一侧枝长、有效枝长、茎粗、单株结果数、单株产量、百果重、百仁重及500 g 果数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关联度由大到小排序为:‘0215A’>‘豫花9327’>‘HZ-224’>‘潍花8 号’>‘开农37’>‘阜花11’>‘天府9 号’>‘海花1 号’>‘新会小粒’>‘潍花11 号’>‘白沙1016’>‘冀花4 号’>‘开农黑花生’>‘湛红2 号’>‘潍花12 号’>‘粤油四粒白’>‘远杂9307’。‘0215A’、‘豫花9327’、‘HZ-224’、‘潍花8 号’、‘开农37’品种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新疆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