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姜堰市甜菜夜蛾在棉花上发生为害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堰市甜菜夜蛾在棉花上发生为害特点及防治对策王生元张银贵缪荣蓉俞扬凤钱晓萍江苏省姜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2552姜堰市自从1992年在棉花上发现甜菜夜蛾后,发生量逐年增加,1995、1996两年均大发生,三、四代百株虫量在100头以上,严重的田块达1...  相似文献   

2.
棉铃虫在伊犁地区为常发性害虫 ,但没有对除棉花以外其它作物造成为害的记录。进入 90年代 ,尤其是 1 995~ 1 999年 ,随着气候的变化和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 ,为害逐年加重。 1 998年棉田偏重发生 ,百株 3龄以上幼虫 6~ 1 5头 ,最高达 58头。 1 999年大暴发 ,全区发生面积 3万公顷 ,其中严重发生面积达 80 0 0公顷 (棉花面积 ) ,占全区棉花面积的 85%。据 7月 2 1~ 2 5日田间调查 ,棉花百株虫量达 1 0 0~30 0头 ,并且对玉米、高粱、油葵等也造成不同程度为害 ,为害株率达 70 %以上。1 发生情况 棉铃虫在本区 1年发生三代 ,主要以二代幼…  相似文献   

3.
斜纹夜蛾是一种间歇性发生的害虫,在新余每年发生5-6代,历年以为害蔬菜为主,棉田仅有零星发生。但2003年在棉田严重发生为害为历史少见,8月下旬.9月中旬第四代斜纹夜蛾在棉田暴发,并迅速扩展为害。造成蕾铃大量脱落。据调查百株幼虫一般为250—726头,最高的1株上百头,通过近几年的田间观察、调查、分析得出斜纹夜蛾在新余市棉田大发生的主要原因和防治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4.
棉铃虫是棉花生产上的一种重要害虫.自1991年以来,该虫在安阳县7次暴发,暴发年份二代百株累计卵量均在1000粒以上,最高达5525粒,给棉花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成为发展本县棉花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5.
甜菜夜蛾 ( Laphygma exigua Hübner)俗称青虫 ,属鳞翅目夜蛾科 ,是一种间歇性大发生的杂食性害虫。 1 995年开始在当地局部棉田发生为害 ,近年来发生为害呈逐渐加重趋势 ,1 999年甜菜夜蛾在当地棉田大发生 ,对棉花生产构成严重威胁。1 生活习性1 .1 成虫。甜菜夜蛾成虫昼伏夜出 ,白天隐藏在土缝内、杂草丛里、枯叶内以及茂密植株的阴凉处等场所 ,夜间进行取食、交配、产卵活动 ,没有月光的夜里活动最盛 ,夜里以 2 0~ 2 3时活动最盛 ,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和趋杨柳枝把性。在没有补充营养的条件下 ,成虫存活 6~ 1 0天。1 .2 卵。甜菜夜蛾…  相似文献   

6.
甜菜夜蛾的发生为害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甜菜夜蛾的发生为害与综合防治夏志贤山东曹县植保站274400甜菜夜蛾〔Laphygmaexigua(Hubner)〕在曹县棉田属偶发、暴食性害虫,近年来常与棉铃虫混合发生,为害棉花日趋严重,已成为棉花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如1992年8月23日三代大发生...  相似文献   

7.
甜菜夜蛾以前是棉花病虫防治上的兼防害虫,也就缺少筛选对路农药防治,而近年来甜菜夜蛾在各地的发生趋势上升(2009年8~9月就在江西省九江县的江新洲大发生),成为棉花病虫防治上的主防害虫.为更好地了解不同试验药剂对棉花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筛选出对路农药,更好地防治甜菜夜蛾,2009年9月江西省九江县农业局植保站在九江县江洲镇槐洲村用100 g/L甲维盐·毒死蜱乳油等8种药剂进行了防治棉花甜菜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为防治甜菜夜蛾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茶园发生甜菜夜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春华  黄浩章 《茶叶》1995,21(1):43-44
甜菜夜蛾(Lapygma exigua Hubner)是一种杂食性的害虫,在浙江主要为害蔬菜。1994年在杭州市西湖区、新昌县等茶地发生此虫为害,其中西湖区发生面积达5000亩,为害较严重,甜菜夜蛾为害茶叶未见有过报道。 一、形态特征 成虫体灰褐色,体长8~14毫米,翅展19~25毫米,头及胸部灰褐色有黑点;前翅肾状纹与环状纹黄褐色,外缘有一列黑色斑点;后翅银白色,翅缘灰褐色。卵淡绿色,上覆白色茸毛,单层或双层排列,产于茶树叶背面  相似文献   

9.
2003年江苏姜堰市棉田斜纹夜蛾大暴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猛  王生元 《中国棉花》2004,31(2):42-43
斜纹夜蛾 ( 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属鳞翅目夜蛾科 ,又名斜纹夜盗蛾或莲纹夜蛾 ,俗称五花虫 ,是一种间歇性害虫。历年在本市均以为害蔬菜为主 ,棉田偶有零星发生 ,但 2 0 0 3年洪灾后发生量之大 ,危害之重 ,实属罕见。1发生概况棉田 8月 8日始见斜纹夜蛾卵块 ,系统观察至9月 2 0日百株累计落卵 38块 ,其中 8月 8~ 9日百株累计落卵 3块 ,9月 5~ 7日百株累计落卵 6块 ,形成了两个产卵高峰。2发生特点2 .1暴发性强。棉田斜纹夜蛾自 8月 8日见卵后 ,迅速扩展危害 ,暴发成灾 ,9月 1 0日普查 ,全市2 1 2 6.33公顷棉花 ,受害较重的达 72 6.…  相似文献   

10.
防治甜菜夜蛾药剂田间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苏沿海垦区秋播采种甜菜自1991年以来连续多年大面积遭受暴发性甜菜夜蛾的危害。一般发生田块百株有虫500~800头,严重田块百株有虫1500~3000头,各农场针对甜菜夜蛾的危害,都曾突击防治4~5次,使用药剂达10多种,但防效均不理想,造成大面积...  相似文献   

11.
甜菜夜蛾是一种间歇性大发生害虫 ,1 999年本市棉田 7~ 8月份甜菜夜蛾为害严重 ,商丘市历史上罕见。一般棉田为害株率 60 %左右 ,严重地块达1 0 0 %,群众一时感到束手无策 ,为解决棉田突发的严重问题 ,采取了以下有效防治措施。1 筛选有效药剂 ,迅速组织防治针对甜菜夜蛾为害的严重性 ,在 7月初进行了化学药剂防治甜菜夜蛾的药效试验 ,结果表明 ,米螨、2 0 %杀得快、90 %万灵、2 5%棉虫杀 DDV对棉田甜菜夜蛾都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但效果最好的属米螨 ,48小时虫口减退率为 96%,明显好于其它药剂。分析其原因 ,主要是甜菜夜蛾幼虫具有…  相似文献   

12.
甜菜夜蛾在苏北每年发生5代。幼虫4龄、5龄后进入暴食期,一生食甜菜叶约45cm~2左右。幼虫历期约11.5天。暴发原因与气候、天敌、药剂有关.防治指标初拟百株留种甜菜有虫170~180头为宜。幼虫抗药性较强,防治适期在卵孵前或初孵期。防治药剂以杀虫双、抑太保、多来宝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棉盲蝽象属半翅目盲蝽科,河南省周口市棉田盲蝽象的种类主要为绿盲蝽、苜蓿盲蝽、三点盲蝽。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果树苗圃和温室大棚作物面积扩大及抗虫棉大面积推广应用,棉盲蝽为害面积逐年扩大,为害程度加重,已上升为棉田主要害虫。2006年在扶沟、西化两县调查,7月~8月虫田率达100%,虫株率60%以上,百株虫量180头~350头,林木苗圃附近地块棉田百株虫量达620头。盲蝽象的为害往往造成棉花产量下降品质降低。1为害特点棉盲蝽象对棉花为害期长,从幼苗一直到吐絮期均有发生,主要为害期在6月~8月,以7月第3代绿盲蝽为害最为严重。盲蝽象以剌吸式…  相似文献   

14.
对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进行了定点调查与监测。结果表明,海南6个调查点冬季均有草地贪夜蛾为害玉米,为害偏向于苗期、小喇叭口期和大喇叭口期,植株受害率分别为15.59%、13.16%和12.67%,抽雄期后为害显著减少;不同地区草地贪夜蛾幼虫发生程度不同,三亚和东方较为严重,峰值出现在2月,百株虫量分别为33.32头和30.72头,海口和儋州发生较轻,虫态以3龄幼虫所占比例最高;诱捕监测到草地贪夜蛾成虫出现2个峰值,三亚和东方诱虫数量(16.09头和15.07头)显著高于儋州(5.27头)。本研究明确了海南部分冬季玉米种植区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动态,南繁区和东方市发生为害较为严重,西部和北部区域种群数量相对较低,研究结果为海南草地贪夜蛾的监测与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是多食性潜叶害虫。该蝇1993年最早在我国海南省的蔬菜田严重发生,次年6月山西省棉花所首次在棉花上发现此虫的严重为害,受害严重的棉田虫株率为100%,单株受害叶片数36.6%,单叶虫量最高达92头。10多年来,美洲斑潜蝇在我国的分布日益扩  相似文献   

16.
苏沿海棉区棉盲蝽象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苏北沿海棉区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应用,棉铃虫的发生得到了有效的遏制,由以往作为棉花主要害虫逐渐转变为次要害虫,但同时,由于转基因抗虫棉的一些自身特点以及广大植棉群众对转基因抗虫棉的虫害防治认识上存在着一些误区,使得以往作为次要害虫的棉盲蝽象种群增长,为害加重,逐步上升为主要害虫。1为害程度近年来,棉盲蝽象在苏北沿海棉区普遍发生,造成较重为害。据调查,平均百株虫头数可达20头~30头,高的可达40头~50头,棉花平均株受害率达60%~70%以上,叶片平均受害率超过50%,蕾铃脱落中的40%左右是由盲蝽象造成的,棉株早期受害形成…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甜菜病虫草害种类分布及化学防治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甜菜三北产区,苗期发生的主要害虫有5种,其中以象虫为害最重,东北产区的优势种为蒙古土象,华北、西北产区的优势种为甜菜象;生长中期发生的主要害虫有8种;生长后期发生的主要害虫有7种,其中以甘蓝夜蛾、甜菜夜蛾为害最重。各甜菜主产区普遍发生的病害种类有:立枯病、根腐病、丛根病、褐斑病;普遍发生的甜菜草害种类有:稗草、柳叶刺蓼、反枝苋。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甜菜病虫草害的防治应以化学防治为主,生物防治为辅;化学防治应以高效低毒农药为主导;应加强种衣剂的研制、开发、应用,提倡混合施药。  相似文献   

18.
1991年江苏省沿海垦区秋播采种甜菜大面积遭受暴发性甜菜夜蛾的危害。据田间调查,一般发生田块百株有虫50~150头,严重的田块百株有虫1500~2000头。农垦沿海各农场虽然对该虫害突击防治4~5次,使用农药达10多种,但大部份常规药剂的杀虫效果均较差。为了有效地防洽该虫害,我们进行了室内养虫、田间定点观察和药剂筛选试验,结果如下。生活习性及危害特点  相似文献   

19.
棉粉虱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抗虫棉大面积推广种植,棉田用药量大幅减少,棉粉虱呈逐年加重为害趋势。2008年棉粉虱在南阳市暴发,棉田普遍发生严重,虫田率85%~100%,虫株率50%~100%,重田块百株虫量超过50万头,造成大面积严重减产。应引起棉农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巴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阴山南麓,黄河北岸的河套平原,土壤肥沃,水利资源丰富,雨量少,昼夜温差大,很适宜甜菜生长。近年来,播种面积增加很快。到1984年已发展到28.1万亩。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甘兰夜蛾的发生也随之加重。1981—1984年连续四年大发生,一般每株甜菜上有虫3—10头,高的每株有虫达200多头,成了甜菜生产的大敌。为了控制该虫的为害,保证甜菜稳产高产,1982—1984年我站对其发生规律系统地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