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对不同温湿度时域对不育系花时的生态效应进行了报道。试验结果表明,当不育系砂曙高湿大时域抽穗开花时,不育系的花时相对提早且较集中,与恢复系花时相遇率相对要好,不育系的柱头外露率增加,花粉萌发率提高。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率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10个粳型光敏核不育系开花习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0个粳型光敏核不育系花时,花期明显表现为集中和分散两种类型。柱头外露率的差异更为明显,幅度为5.02% ̄53.14%,掌握不育系的开花习性,对制种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异交结实率有重要作用。对花时、花期集中型的不育制种每日超粉次数,超粉天数可少;而对分散型的每日赶粉次数,赶粉天数要多。选择柱头外露率高,花时,花期相对集中的不育系,可增强异交授粉能力和提高制种结实率。  相似文献   

3.
川油15核不育三系制种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菜显性核不育杂合型不育系8702AB及其转育的纯合型不育系38AB和全不育系38AC的不育株在苗期长势长相相似,物侯期基本一致,株型和花器官形态无明显差异,可恢性未发生变化。杂合型不育系8702AB及其纯合型不育系38AB的不育株率为50%左右,而全不育系38AC的不育株率为100%。不育系8702AB和38AC与同一恢复系(T1082)组配的杂交一代种在植株形态、花器官、恢复率、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上无明显差异,全不育系38AC的制种产量显著高于杂合型不育系8702AB,提高制种产量76.18%。  相似文献   

4.
当不育系抽穗5%和40%时,每公顷分别喷施花信灵450g.加水525kg:或在不育系幼穗分化第7期和第8期时,每公顷分别喷45g调花宝。对水600kg.结果表明。花信灵和调花宝均能明显增加不育系的午前花、柱头外露以及异交结实率等良好效应,提高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5.
籼型水稻野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元丰A是三明市农科所育成的水稻三系不育系。经专家考察,元丰A田间表现群体整齐一致,不育株率为100%,不育度达99.99%,不育系柱头外露率47.16%;保持系元丰B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12项指标中有9项指标达部颁一级优质米标准,3项指标达部颁二级优质米标准,2006年9月23日通过福建省科技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6.
水稻新型三系雄性不育系黔丰11A的选育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选三系雄性不育系黔丰A的各个性状分析,结果显示:该不育系的花粉败育率为99.9%,左右,株高60cm左右,分蘖力强,千粒重28克左右;柱头外露率为85.1%,高于各对照不育系,其组配的杂交F1的结实率(%)和单株产量都分别比对照种汕优63高。  相似文献   

7.
对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抗(避)、耐病性研究表明,90A比其保持系90B四年平均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49.8%和68.6%,年度间相关系数r=0.92;转育成新不育系92A后,其平均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分别比同核保持系92B低48.4%和51.8%。不育系的这种相对抗病性与其花瓣粘附率呈正相关(r=0.94),实质上是种避病性,而且能伴随着雄性不育细胞质所控制的小花瓣性状而遗传。人工接种  相似文献   

8.
对滇四型优质米不育系IR58025A的特征特性研究及优势分析,结果表明:IR58025A农艺性状优良,生育期适中,开花习性良好,育性稳定,花粉不育度达99.97%,不育株率达100.0%。配组7个组合的9个性状超亲优势都显著,单株产量超亲优势高达91.96%,但竞争优势不明显,只有组合IR58025A/德农215、IR58025A/408//明恢63相对竞争优势明显。滇四型IR58025A是综合性状优良的优质米不育系,值得利用。  相似文献   

9.
用双低品种对不育系转育测交后,在F2代分离出的不育株上再用其品种回交,然后在B1F2(回交种的F2)代群体中选可育株自交,自交株通过室内硫甙粗测分析淘汰种植B1F3的低硫株行,花期选择出现1/4不育株率的株系进行系内兄妹交,再种植鉴定,选50%左右不育株率的株系成对测交。用3年6代(含夏繁)育成了不育株率为51.8%、硫甙含量为31.2μmol/g的不育系-油研7号双低不育系。其选择群体在100-500株的范围,双低株系的入选株率在5%以上,不育系稳定的入选株系率可达60%左右。  相似文献   

10.
8087S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以本所育成的模型光敏核不育系7001S为母本,用从浙江省嘉兴市农科所引进的常规粳稻品种早107作父本,经一次杂交多代选育而成的模型光敏核不育系。1993年通过由安徽省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不育株率100%,花粉败育率99.98%.自交不实率99.99%.不育期30天以上。可育期自然结实率77.2%,育性转换明显。光敏不育下限温度约为23℃。在合肥地区4月底播种,播始历期112天,17叶。叶色淡绿,分蘖较强.落色好,米质较优。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生态遗传(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鉴定标准和方法。指出可供采用的生态遗传雄性不育系的育性表达必须在年隙间表现稳定,在雄性不育阶段其不育株率应达到100%,深不育单株不育度应达到99.5%以上,浅不育单株不育度应达到90%以上;在雄性可育阶段其可染花粉率应达到60%以上,异交经应达50%以上,不论是长日光敏感型,短日光敏感型,还是高温敏感型或低温敏感型的雄性不育系,其育性鉴定应当同时在自然光温条  相似文献   

12.
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湘5A微粉结实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隔离和敞开两种不同授粉条件下对不育系湘5A微粉的结实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完全隔离条件下,不育系微粉的自交结实为自然环境中不育系正常结实的18.4%。恢复系花粉对不育系微量花粉具有竞争优势,微量花粉与恢复系花粉同时授粉,恢复株率为91.2%,先授不育系微粉,再授恢复系花粉,随着间隔天数的延长,恢复株率虽逐渐下降,但至第5d仍可达到10.7%。  相似文献   

13.
楠丰9A为中熟籼型不育系。该不育系株高适中,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长势旺;柱头总外露率为71.62%,其中双外露率占30.95%;不育性稳定,花粉败育率99.99%,典败为主;开花习性好,配合力强;米质较优;抗性优于对照珍汕97A。2009年9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组鉴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6个油葵雄性不育系在兰州的主要性状表现。[方法]在田间将恢复系、不育系与保持系依次相邻播种,生育期记载物候期、植物学特征及农艺性状表现,开花后观察育性,统计不育株率。通过不育系自交,人工杂交和异交,测定不育系结实率、亲和指数和主要经济性状。[结果]6个不育系生育期为112~122d,不育株率均为100%,自交结实率为0,与恢复系杂交结实率为77.55%。91.76%,异交结实率为84.24%-92.12%,亲和指数为0.7830—0.9050,子实含油率39.58%-50.22%。[结论]6个不育系育性遗传稳定,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好;6个不育系的杂交亲和力差异显著,同一不育系与不同恢复系的杂交亲和力也存在差异。其中F15—2A综合农艺性状表现最突出。  相似文献   

15.
在冀东稻区自然条件下,对5个粳型光敏核不育系的育性稳定性和育性转换特性及其开花习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5个粳型光敏核不育系不育性稳定,不育期长达30左右,花粉败育率,自交结实率分别为95.72-99.12%和0.03-0.10%,育性转换明显,转换期自8/25-8/27日先后开始,可育期花粉败育率34.20-76.51%,自交结帝率6.29-21.45%,在本地区不仅可以制种,基本上也能  相似文献   

16.
利用自育的核三系艋保系新材料绵7MB-1,可以将油菜绵7AB类型、S45AB类型等臆性核不育两用系的不育株率从50%提高到90%以上。针对该材料在自交繁殖过程中,发生部分育性回复的现象,采用临保系植株茎段体细胞组织培养技术,实现了绵7MB-1的批量繁殖,将繁殖的临保系苗用于网室亲本不育系繁制,可使不育系亲本不育株率达到91.7%-93.5%。每繁制公顷不育系亲本,可供7500—15000hm^2杂交F1的制种生产使用。用高不育率不育系代替原核不育两系进行制种,大大减少了用工,同时使制种产量显著提高,制种质量也更有保证,形成了完善的繁殖与制种体系。  相似文献   

17.
籼型水稻优质不育系898A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898A是湖南金健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与常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7-2004年以中9Bx德山B的F7代制保材料与金23A多代回交转育而成的野败型早熟籼稻不育系.它米质优良,主要米质指标达部颁二级以上优质米标准;农艺性状好,株叶型好,穗粒结构合理;不育性稳定,2004年在海南经专家鉴定,不育株率100%,不育度99.99%,自交结实率0.1%,育性达到湖南省水稻三系不育系鉴定标准,开花习性好,花时早,柱头外露率高,异交结实率好,繁殖制种产量高;配合力好,所配组合优势强,于2005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生态遗传(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鉴定标准和方法。指出可供采用的生态遗传雄性不育系的育性表达必须在年际间表现稳定,在雄性不育阶段其不育株率应达到100%,深不育单株不育度应达到99.5%以上,浅不育单株不育度应达到90%以上;在雄性可育阶段其可染花粉率应达到60%以上,异交结实率应达到50%以上。不论是长日光敏感型、短日光敏感型,还是高温敏感型或低温敏感型的雄性不育系,其育性鉴定应当同时在自然光温条件下、自然变温控制光周期条件下和人工定温控制光周期条件下进行。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引自瑞典的大麦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为材料,用我国不同品种(系)与其测交,回交转育,结果筛选出932573、932574二个具开颖、抗大麦黄花叶病的保持系。育成了930753、930754二个自交不育率分别为98.17%和97.83%的不育系及948739、948718、948679、948720等4个恢复系。恢复结实率均在97%以上。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1993年-1995年对10份V型不育系及保持系的观察与测定表明,有9份不育系的不育度为100%,且年际间不育性彻底、稳定,最高异交率可达85%以上,保持系的主要生物学性状基本满足V型不育系的要求;并对杂种F1代进行了恢复度的测定,结果在100个杂交组合中,对V型不育系,约有45%的普通小麦可以保持,有55%的普通小麦可以不同程度的恢复其育性,恢复度最高可达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