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选取抗TuMV的8407、河304和感TuMV的冠291和春月黄为试验材料,于苗期接种TuMV-C4,接种后测定24 d内叶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这3种过氧化氢代谢相关酶的活性以及过氧化氢H2 O2的含量。结果表明:接种TuMV后, POD、CAT的活性及H2 O2含量的变化在不同材料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抗病材料在接种后,POD、CAT的活性及H2 O2含量虽有变化,但均能逐渐恢复正常;感病材料在接种后,POD、CAT的活性及H2 O2含量均有较大变化,且始终无法恢复正常。总体而言,叶片中的H2 O2和CAT与大白菜的TuMV抗性关系较为紧密,其次是POD,而SOD与TuMV抗性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一氧化氮(NO)和过氧化氢(H2O2)与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抗性的关系,及作为信号分子调控玉米抵御弯孢菌感染过程中的生理机制。以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具有不同抗性的3个玉米种质478、齐319、农大108为试材,外源施用硝普钠(SNP)、2-4,4,5,5-苯-四甲基咪唑-1-氧-3-氧化物(c PTIO)、过氧化氢(H2O2)、抗坏血酸(As A),和接种玉米弯孢病菌,比较植株病情指数、NO和H2O2含量及寄主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外施一定浓度的NO供体硝普钠(SNP)和H2O2均可减缓玉米弯孢叶斑病菌侵染进程,降低感病率和平均病情指数,并且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植株防御酶活性,尤其抗性弱的玉米种质478植株内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β-1,3-葡聚糖酶(Glu)的活性,诱发了玉米过敏性坏死反应;接种玉米弯孢菌后3个玉米种质叶片中NO和H2O2含量均有猝发现象,而NO和H2O2的清除剂c PTIO和As A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玉米植株感病率和病情指数。NO和H2O2是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抗病的重要信号分子,可提高POD、CAT、SOD、PAL和Glu病程相关蛋白活性,进而增强玉米对弯孢菌的抗性。  相似文献   

3.
水杨酸对烟草抗黄瓜花叶病毒的诱导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外源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处理烟苗,研究了水杨酸处理的烟草接种黄瓜花叶病毒后,其病情指数及抗病相关酶活性和H2O2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CMV后21d,SA处理烟株的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对照;SA预处理的烟株在接种CMV前后叶片内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提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表明水杨酸具有诱导烟草抗黄瓜花叶病毒的效应。  相似文献   

4.
研究分析了水杨酸(SA)对20%聚乙二醇6000(PEG6000)引起节节麦幼苗根中活性氧(ROS)水平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PEG能够显著提高节节麦根中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的含量,明显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SA能明显抑制PEG诱导的MDA和O2-的积累,缓解PEG对SOD、GR和CAT活性的抑制作用,但对APX的活性没有明显影响。这表明SA可能主要通过影响SOD、GR和CAT的活性缓解了水分亏缺对节节麦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5.
两种除草剂胁迫对皇冠草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沉水植物皇冠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两种除草剂(乙草胺、氯嘧磺隆)胁迫对皇冠草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DA、O2-、H2O2、SOD、POD、CAT活性随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乙草胺胁迫下的各项生理指标峰值都高于氯嘧磺隆。  相似文献   

6.
逆境胁迫可引起植物体内H2O2升高,研究发现5 mmol/L的H2O2外源抑制剂二甲基硫脲(Dimethylthiourea,DMTU)可促进瓶插月季提早开放并显著增大了花朵直径.为明确DMTU如何通过影响瓶插月季花瓣生理变化进而提高其观赏价值的机理,对5 mmol/L DMTU处理下月季切花萨曼莎(Smantha)不同时间花瓣中抗氧化酶活性、蔗糖含量和蔗糖代谢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瓶插早期DMTU处理显著降低了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后期显著降低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了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推测APX和POD在瓶插早期起主要清除H2O2的作用,CAT和GR在后期起主要作用;DMTU显著提高了瓶插后期花瓣中的蔗糖含量以及早期蔗糖合成酶(SS)和磷酸蔗糖合成酶(SPS)的活性,推测DMTU可能通过维持瓶插月季花瓣的渗透压,维护花瓣内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进而提高其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探讨H2O2代谢与果树芽自然休眠解除的关系,检测了人工破眠过程中‘曙光’油桃芽内H2O2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选用的人工破眠处理分别为50℃高温(HT)处理、单氰胺(HC)处理和TDZ(TDZ)处理。结果表明,50℃高温和单氰胺效果相似,都能显著打破芽深休眠,并且抑制芽内CAT活性,引起H2O2含量增加,但2个处理对POD活性的影响都不大。TDZ打破深休眠的效果较差,对芽内H2O2含量、CAT活性、POD活性均未表现出显著影响。CAT活性抑制和H2O2积累可能是50℃高温和单氰胺打破自然休眠作用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水杨酸和水分胁迫对玉米苗过氧化氢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10mmol/L的水杨酸(salicylic acid,简称SA)喷施玉米幼苗,并用聚乙二醇(PEG600)对植株进行水分胁迫处理。结果表明,SA处理导致叶片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过氧化氢(H2O2)含量上升,丙二醛(MDA)含量增加。在之后的水分胁迫过程中,经SA处理的叶片较未处理叶片CAT活性提高,H2O2含量降低,MDA含量减少。因此SA处理可保护膜脂免于水分胁迫下的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汤菊香  高扬帆  王建华 《种子》2007,26(8):30-31
试验分析了H2O2(双氧水)和Ce(NO3)3.6 H2O(硝酸铈)浸种对棉花幼苗抗低温效应的影响。通过对幼苗长度、根系活力、POD(过氧化物酶)活性、CAT(过氧化氢酶)活性和PrO(脯氨酸)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H2O2和Ce(NO3)3.6 H2O混合液对棉花幼苗抗低温效应有比较显著的影响,其中以0.50 mmol/L H2O2 35μg/ml Ce(NO3)3.6 H2O混合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高温胁迫对重穗型水稻品种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朱雪梅  柯永培  邵继荣  林立金  杨远祥 《种子》2005,24(3):25-27,32
利用高温胁迫,比较研究了不同穗重型品种叶片的O-2产生速率、H2O2和MDA含量变化,以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P)、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歧化酶(SOD)的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水稻叶片中的O-2产生速率、H2O2和MDA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加速上升,且上升速率及含量呈现轻穗型品种E优540>中穗型品种D优68>重穗型品种II优162、冈优527;而保护酶SOD、CAT和ASP的活性则相反,呈现重穗型品种>中穗型品种>轻穗型品种.同时,从高温胁迫下各类型品种叶片中CAT和ASP的活性上升与下降的拐点比较,重穗型品种比中穗型和轻穗型的出现时间推迟1 d.由此认为,重穗型品种的这种抗逆性代谢优势,是该类型在高光强、高温和低CO2浓度下显示其高的净光合速率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水稻种子H_2O_2流速与种子活力的关系,为快速无损伤鉴别水稻种子活力方法提供依据。以粳稻日本晴、籼稻金农丝苗为材料,采用高温高湿人工老化方法处理种子0,7,10 d获取不同活力水平种子,测量3种类型种子的发芽率、根长、芽长、电导率、H_2O_2含量、CAT活性等性状,并利用非损伤微测系统(NMT)测量种子的H_2O_2流速。结果表明,老化处理造成水稻种子发芽率、根长、芽长和CAT活性降低,而电导率、H_2O_2含量及外排流速增加;老化处理10 d,老化程度加重,趋势更明显。H_2O_2流速与种子发芽率表现极显著负相关的线性关系。种子的H_2O_2流速大小及方向反映了种子内部的氧化还原平衡和细胞膜的状态,通过非损伤微测技术测定H_2O_2流速可以作为水稻种子活力判断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损伤后豌豆幼苗叶片内NO产生的途径及NO对其诱导的抗氧化系统的作用,以豌豆幼苗为试材,研究损伤胁迫下其内源NO含量、NR和NOS活性的变化,以及只有NO供体SNP处理和NO清除剂PTIO、NOS抑制剂L-NAME、NR抑制剂NaN3喷施后损伤处理过24 h 时对豌豆幼苗叶片内H2O2和O2 -·含量变化及对抗氧化酶SOD、POD、CAT、APX等的活性影响。结果表明,损伤处理后0~60 h 内豌豆幼苗叶片内NO含量呈双峰曲线;其中损伤处理早期(第1 峰值)NO的主要来源是NOS酶促途径,而后期(第2 峰值)NO的主要来源是NR酶促途径;损伤处理24 h 豌豆幼苗叶片内NO含量最高,此时H2O2和O2 -·含量接近对照水平,而SOD、POD、CAT、APX等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NO供体SNP处理时有类似的结果,NO清除剂PTIO 处理后H2O2和O2 -·含量升高,SOD、POD、CAT、APX等的活性降低。以上研究结果表明,NO可能通过增强保护酶的活性来降低损伤诱导的膜脂过氧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
抗锈小麦新品系89144接种锈菌后SA含量升高,同时CAT活性降低,H2O2含量升高,SOD活性升高,在不抗锈品种甘麦8号接种锈菌后SA含量也有升高,但并不伴随有CAT活性下降和SOD活性升高以及H2O2含量的升高.推测SA为CAT过氧化活性提供一个电子的过程中SA的量必须达到一定的阈值,并且与CAT的时序调节相配合.据SA结合态和游离态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外源抗坏血酸处理对胡萝卜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外源抗坏血酸(AsA)处理对胡萝卜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采用100 mg/L AsA处理‘京红五寸’与‘鞭杆红’品种的胡萝卜,于0℃条件下贮藏,测定贮藏期间胡萝卜的品质指标。通过测定100 mg/L AsA处理后的2种胡萝卜指标发现,外源AsA处理能够保持胡萝卜蛋白质含量及抗坏血酸含量,延缓胡萝卜糠心现象的发生、并能延缓胡萝卜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升高,外源AsA处理提高了胡萝卜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抑制了胡萝卜贮藏过程中H2O2含量的增加,有效保持了胡萝卜的食用品质。外源抗坏血酸处理能有效延缓胡萝卜在贮藏过程中的衰老进程,保持了胡萝卜的品质,有利于延长胡萝卜的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15.
冬小麦抗旱性与膜脂过氧化的关系及其氮素调控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苟升学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0):149-153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测定了两个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郑麦9023(水地品种,抗旱性差)和长武134(旱地品种,抗旱性强)在不同施氮量条件下拔节期叶片MDA、H2O2含量以及SOD、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抗旱性和小麦叶片的保护酶活性和膜质伤害物质的含量密切相关,而且受氮素营养的调控。抗旱品种相对不抗旱品种具有较高的SOD和CAT活性,而MDA和H2O2较低;MDA和H2O2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而SOD和CAT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白刺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白刺幼苗抗旱特性的生理学机制,期望为干旱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实验采用盆栽,用控制浇水的方法对不同强度的干旱胁迫梯度上对白刺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含量、超氧离子自由基产生速率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白刺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脯氨酸含量呈增加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含量在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时上升,在重度干旱胁迫时显著下降;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膜透性上升,丙二醛含量和超氧离子自由基产生速率增加。抗氧化系统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SOD、POD、CAT 3个酶能配合协同作用,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减少水分胁迫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农业废弃物提取纤维素的新途径,以稻根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Na OH-H2O2水解氧化法制备稻根纤维素,利用FT-IR、XRD、SEM等对稻根纤维素进行初步表征与分析。从而研究了微波功率、加热时间、Na OH浓度、固液比等因素对稻根纤维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 OH浓度6%、微波功率450 W、时间3.0 min、液料比1:25的条件下提取出粗稻根纤维;微波辅助条件下,以H2O2和12.5 g/L硅酸钠混合氧化漂白液处理粗稻根纤维素得到稻根纤维素提取率为89.3%。因此,采用微波辅助Na OH-H2O2水解氧化法制备稻根纤维素去除木质素效率高、对纤维素的结构损伤小,具有节能、高效、污染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