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不同辊齿对甘蔗收割机辊轮输送影响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收割机辊轮输送结构输送能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整个物流系统的通畅性能,是评价甘蔗收割机整机性能优劣的关键因素。为此,对不同辊齿做了比较分析,并进行了仿真与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梯形软齿型辊齿能有效提高辊轮的甘蔗输送能力。由此为小型甘蔗收割机整机完善的物流输送系统的研制提供了方案。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加剧以及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量转移,农业用工难问题日益凸显,农业生产成本大大增加。为此,广西建工集团建筑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最新研制了一款整杆式甘蔗联合收割机4Q-85KW,采用四轮行走,可进行整杆式收割、断尾、剥叶及收集,大大降低了甘蔗收获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甘蔗机械化收割效率。该收割机通过偏心扶直装置对倒伏的甘蔗进行扶直,然后采用无间隙切割刀片对甘蔗根部进行切断,同时胶圈弹力装置进行断尾处理,此后,甘蔗进入立式剥叶系统和收集系统。该收割机在甘蔗收割过程之中能很好地保护宿根,降低破头率,而且不会产生甘蔗堵塞问题,大大提高了收割效率。  相似文献   

3.
小型整杆式甘蔗收割机剥叶系统功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剥叶系统是整杆式甘蔗收割机的核心部分。为研究剥叶系统功耗的影响因素,通过在自制的小型整杆式甘蔗收割机上进行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甘蔗喂入量、甘蔗弯曲程度、甘蔗直径等3个因素对剥叶系统功耗的影响,并进行田间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甘蔗喂入量及甘蔗直径对剥叶系统的功耗有显著影响,应综合蔗地实际种植密度、蔗杆直径等因素来匹配剥叶系统的功率。此试验为小型整杆式甘蔗收割机剥叶系统的机械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整杆式甘蔗收割机收获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堵塞严重、含杂率高、切割质量差、生产效率低等。通过理论分析表明机收时甘蔗的重叠量与甘蔗喂入速度、甘蔗种植密度和甘蔗植株高度有直接关系,提高甘蔗的喂入速度可以减小甘蔗的重叠量,减少甘蔗收割机出现堵塞的概率。为提高切断后甘蔗的喂入速度,该文对自制的整杆式甘蔗收割机的切割及喂入系统等进行了改进并进行了田间试验。田间试验表明,改进后样机工作时甘蔗宿根破头率由原来的8.7%降低为4.7%,蔗茎头部的完好率由原来的50.0%提高到了61.4%,含杂率由4.1%降低为2.9%,生产效率由原来5.5t/h提高到9.8t/h。  相似文献   

5.
以甘蔗联合收割机应用液压技术为基础,论述了甘蔗联合收割机液压系统中的液压工作模块构成,分析了液压控制单元在甘蔗联合收割机液压系统应用特点及功率计算方法。试验表明,各液压控制单元能满足收割机各执行机构的动力性能要求,操作简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河北农机》2015,(3):60
<正>约翰迪尔3台C H 330新型甘蔗收割机参与了广西融资租赁支持项目。C H 330切断式甘蔗收割机,是针对中国甘蔗种植模式专门推出的适用型甘蔗收割机型。它的推出将有助于推进中国甘蔗机械化收获步伐。近年来,约翰迪尔公司作为甘蔗收割机领域的领军者,为满足中国甘蔗机械化收割需求,深入到广西、云南等中国主要甘蔗产区进行系统调研,走访蔗农、农机管理部门、糖厂和其他相关机构,实地采  相似文献   

7.
针对原甘蔗收割机物理样机切割系统存在的问题,通过理论研究、仿真分析,对切割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研制新型甘蔗收割机样机,并改进了切割系统。同时,对样机的切割系统进行试验研究,通过改进样机与原样机的试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新型甘蔗收割机切割系统的刚性明显提高,破头率低于10%,有效提高了切割系统的切割质量。  相似文献   

8.
单圆盘甘蔗切割系统不漏割运动学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小型甘蔗收割机单圆盘切割系统运动方程、单圆盘切割系统不漏割以及刀盘与甘蔗不接触的一般条件式,结合甘蔗收割要求,建立了仿真试验模型;并对切割系统不漏割在ADAMS中进行运动学仿真,为小型甘蔗收割机切割系统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小型甘蔗收割机单圆盘切割系统运动方程,单圆盘切割系统不漏割以及刀盘与甘蔗不接触的一般条件式,结合甘蔗收割要求,建立仿真试验模型。同时,利用模糊控制模型对切割系统不漏割在ADAMS与MATLAB中进行联合控制仿真,为小型甘蔗收割机切割系统控制参数和运动参数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甘蔗收割机剥叶系统对甘蔗收获后的含杂率具有很重要的影响。为了降低甘蔗的含杂率,对剥叶液压系统采用了闭环控制,所设计的剥叶液压系统可以针对不同的剥叶情况,通过输入指定信号自动调节剥叶辊的转速和垂直距离来优化剥叶效果。利用AMESim软件进行建模仿真,结论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剥叶液压系统可以很好的跟踪输入的指定信号,并且可以得到稳定误差小的转速和位移量,对设计实际的甘蔗收割机剥叶液压系统和甘蔗收割机智能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甘蔗收获机扶蔗机构的概念设计与创新设计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对甘蔗收获机的扶蔗机构进行概念设计,采用构思一设计法(Beitz)构建部件的功能原理解和设计过程模型,并对原理解进行功能分解;对概念设计所产生的概念样机进行发散性创新设计,建立满足功能要求的虚拟概念样机;针对传统螺旋扶蔗机构,采用TRIZ创新设计方法,提出了能够解决传统螺旋扶蔗器对严重顺倒伏和较小程度的侧顺、侧逆倒伏的甘蔗较难扶起的问题的新型扶蔗机构。  相似文献   

12.
模态综合法和ANSYS在甘蔗收割机切割系统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划分小型甘蔗收割机主子结构,建立了子结构的运动方程并进行子结构的模态分析;综合主子结构与刀盘结构,建立了广义坐标下的整体系统动力学模型.同时,基于此模型对甘蔗收割机切割器进行了模态分析,讨论利用ANSYS在改善系统动态性能和优化结构上的可行性,从而达到快速求解、提高切割器动态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傅隆政  蒙艳玫  汪楠 《农机化研究》2012,34(6):62-65,100
针对丘陵地区甘蔗收获机械整机开发中缺乏复杂系统多学科综合设计优化方法和技术的难题,研究甘蔗收获机械合理的优化体系,分析学科间相互的耦合关系;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研究基于虚拟样机环境的甘蔗收获机械多学科优化建模方法,以及数据、信息的传递和交流。采用产品数据管理(PDM)系统实现对设计优化各类数据、模型和信息的统一管理,构建甘蔗收获机械多学科智能设计优化平台。  相似文献   

14.
采用虚拟仪器技术,构建机械振动测试系统,通过对小型甘蔗收获机车架的FRF的测量,研究车架的结构在改变工况的情况下具有的运动特性;同时,分析了车架的固有动态特性.结合试验结果,对其进行了评价,找出了车架设计中的缺陷,为小型甘蔗收获机械车架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小型甘蔗收获机物流防堵机构的设计与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多根甘蔗同时进入小型甘蔗收获机剥叶机时,存在卡死剥叶辊,使剥叶机不能正常工作的现象.为了防止小型甘蔗收获机物流堵塞,保证剥叶机正常工作,运用螺旋传动原理,设计了小型甘蔗收获机物流防堵机构,并且在Pro/E软件中建立防堵机构的三维模型,导入到ADAMS多体动力学软件中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甘蔗通过防堵机构作用后,由原来的拥挤状态变成了分散排列.得出防堵机构在物流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分散甘蔗、提高物流通过性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针对蔗梢在榨糖过程中会降低甘蔗的出糖率,以及蔗梢部分进入甘蔗收割机物流系统不利于物流系统的正常运转、堵塞物流通道等问题,在原有物理样机上加装切梢装置。通过对切梢装置运动要求的分析,设计了切梢装置的液压传动系统,并用AMESim软件对系统进行了建模仿真分析;同时,试验分析了切梢装置马达的动态特性,并得到马达在不同状态下的动态特性变化,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最后,通过田间试验测试了切梢装置液压系统流量及压力的变化,并获得了其在田间实际工作时消耗的功率。  相似文献   

17.
在开发小型甘蔗收获机的过程中,本文利用Pro/E建立了一种台架机构的虚拟模型,此台架采用平行四边形的提升机构和独立刀架,导入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后,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其可行性和实用性,并在ANSYS中建立了砍蔗刀片的有限元模型,对刀片进行了结构静力学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些有用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小型甘蔗收获机械的台架机构进行动态分析发现,台架的横梁、耙轮轴和液压缸等3个零件对刀盘的垂直方向的振动影响较大(主要影响砍蔗的质量指标破头率).为此,对这3个部件进行了动态仿真分析,并通过分析它们对万盘的作用和影响,提出了结构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由于缺少考虑根土因素影响,目前甘蔗收获切割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精度较低。为此,首先以4GZQ-260型甘蔗收获机切割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和有限元方法(Finite Element Method)的耦合方法,建立甘蔗茎秆-根系-土壤-切割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对茎秆-根系-土壤系统和茎秆-切割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进行试验,验证所建立的收获切割系统仿真模型建模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建立的甘蔗茎秆-根系-土壤-切割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精度较高,该系统构建方法可用于甘蔗收获切割的动力学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