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农业清洁生产是从源头确保食用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推行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对于提高食用农产品质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质量兴农目标都具有积极意义。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利用中部地区615个农户调查数据,借助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探讨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调研区域内,近80.17%的农户对采纳清洁生产技术有较强烈的意愿。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主要受其安全认知水平和所在村庄村规民约的影响。其中,农户对农村环境污染关心情况、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关心情况、对安全食用农产品知识了解情况、对农残危害认知情况和村规民约制定情况正向显著影响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其他变量影响不显著。基于此,为增强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不仅要提高农户安全认知水平,还要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更要创新采纳清洁生产技术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消费者对食用农产品标识的认知及支付意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产品标识是传播农产品信息的有效途径,能够消除农产品信息不对称现象。广东省于2009年率先在我国颁布实施了农产品标识市场准入制度,因而其消费者具有较好的认知基础。通过对广州、湛江、东莞和惠州4市消费者进行实地调研,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重点研究消费者对农产品标识的认识水平以及影响其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加贴标识农产品的认知水平和支付意愿具有正相关性,即认识水平低,支付意愿也低;另外,年龄、收入、文化程度、支付能力和农产品价格也是影响消费者支付意愿的重要因素;其中,农产品价格与支付意愿负相关,其他影响因素与支付意愿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基于乡村旅游地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农户秸秆还田行为的调查数据,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秸秆还田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行为态度变量中农户对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性的认知、农户秸秆还田的意愿和了解程度对秸秆还田采纳行为产生显著影响.主观规范中农户与周边村民和亲戚之间的交流频率、将绿色农产品卖给游客的意愿、政府宣传力度和合作社的影响对农户秸秆还田采纳行为产生显著影响.知觉行为控制中家庭从事旅游业人数和文化程度对农户秸秆还田采纳行为影响极显著.因此,在村组织建设过程中应加强村民之间的交流,通过小组会议等形式提高农户认知水平,建立农田保护专业合作社,培育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业生产多样化、农村产业形式多样化,推动农业环境友好型建设.  相似文献   

4.
对甘肃省六盘山片区9个国家级贫困县共681位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运用Logistic模型研究分析了贫困地区农民参与合作社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民性别、受教育程度、对合作社认知、专业技术培训、收入来源、农产品收益等变量与农民参与专业合作社意愿呈正相关;农民年龄、家庭年收入、耕种基础设施等变量与农民参与合作社意愿呈负相关;而家庭耕地面积、合作社模式2个变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对甘肃省六盘山片区9个国家级贫困县共681位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运用Logistic模型研究分析了贫困地区农民参与合作社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民性别、受教育程度、对合作社认知、专业技术培训、收入来源、农产品收益等变量与农民参与专业合作社意愿呈正相关;农民年龄、家庭年收入、耕种基础设施等变量与农民参与合作社意愿呈负相关;而家庭耕地面积、合作社模式2个变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据了解,今后广东省农业部门将按规定逐步在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农产品零售商店、县级城区以上农产品集贸市场实行标识管理。即将出台的《广东省食用农产品标识管理规定》将给各种蔬菜标上一个明确的“身份证”。凡是进入市场的食用农产品必须标注产品名称、产地、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名称、生产日期;并鼓励经营者在标识中标注重量、主要成分、贮藏方法、保质期、产品执行标准、[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恢复盐碱区生态系统稳定,在节省自然资源投入的同时提高冬枣种植经济效益.通过对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冬枣种植户的问卷调研,利用多元有序回归方程和解释结构模型,考察农户对水肥一体化技术采纳意愿及影响因素间的交互关系.结果表明,农户对水肥一体化技术采纳意愿不强,其中农户受教育程度、家庭农业纯收入、参与合作社农户、经济效益认知、冬枣价格、技术试验与有机肥补贴是主要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之间存在层级结构及交互作用路径,作为深层根源因素的农户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农业纯收入对冬枣种植户水肥一体化技术采纳起决定性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8.
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天然的益贫性,能促进农户脱贫增收。通过对四川省秦巴山贫困片区5市11个样本县的320名农户进行实地调研,根据贫困地区独有特征,构建农户参与意愿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对贫困地区农户参与合作社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贫困地区农户参与合作社意愿不高,是否有非农或村干部经历、家庭务农人数、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对合作社盈利能力、发展前景认知有显著性正向影响,建档立卡贫困户相对非贫困户来说,参与意愿更不强烈。此外,地区之间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也存在差异。基于以上研究,在如何引导贫困地区农户参与合作社、建立长效脱贫机制以及促进贫困地区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元一 《安徽农业科学》2014,(9):2759-2760,2773
基于对湖北省荆州市和荆门市10个行政村200名村民的调查数据,对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文化程度、政策支持、外出打工经历和农产品特征等因素对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社的意愿有显著的影响,农民对专业合作社的认知渠道较为单一,且农民对专业合作社的期望越来越多样化.由此提出了加强宣传、强化政策支持、完善专业合作社功能等建议,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陈晨  杨欧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749-11750
介绍了创意农产品的含义及意义,分析了京郊四区农户生产创意农产品的现状,采用probit模型对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受教育水平、收入、对风险的态度是影响农户认知水平的显著因素;受教育水平、果树种植面积、对风险的态度及是否加入合作社是影响创意农产品技术采纳的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广东、四川等部分地区开始试行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为了解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的反响,以在全国率先建立耕地保护基金的四川省成都市为实证,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成都市农户参与耕地保护基金的满意程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49.76%的受访者对耕地保护基金的实施持满意态度,农民对耕地保护基金实施满意度呈中等水平;2)农民对耕地保护基金实施的满意度取决其个体特征、家庭特征、政策认识及政策影响感知等因素。其中,耕地保护补偿政策对农民家庭在耕地投入和养老保障等方面的影响感知对其满意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当其他变量一定时,相对于"极不满意",对养老保障的影响感知每增加1个单位,农民对政策实施的评价为"不满意"、"一般"、"较满意"、"非常满意"的可能性将分别提高69.1%;此外,农民家庭的耕地资源越破碎,其对政策的满意度越低;农户家庭生计多样性指数越大,农户对耕地保护基金政策越满意。  相似文献   

12.
胡宜挺  张宁 《广东农业科学》2015,42(14):175-180
首先提出了评价农民专业合作社营销能力的指标和方法,然后基于新疆75家合作社的调研数据,对其营销能力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合作社数量不断增长,但销售产品的宣传促销能力较差,合作社生产产品的深加工能力及分销能力不强,产品品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合作社经营过程中应加强农产品营销理念,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合作社营销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2013年国内外对虾产业市场供求现状,特别是广东省对虾产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价格等方面情况,对广东省2014年对虾业生产、市场需求、价格等进行总结;阐述了广东省对虾及相关产业科技进展和需求情况,并找出制约广东省对虾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得出了相关的建议与对策,以期为广东省对虾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猪消费国和生猪生产国,广东省是我国最大的生猪消费省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生猪生产省份之一,生猪行情关系着广东省的国计民生。分析了影响当前广东生猪行情的因素和未来将会对广东生猪行情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为广东养猪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和掌握养猪户环境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更好地促进养猪业环境风险的防控,实现养猪业绿色转型,通过对湖北省280个规模养猪户的实地调研,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养猪户环境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养猪户环境风险感知整体程度偏低,其中风险事实感知最高,而风险原因感知最低;2)养猪户个体、经营特征中养殖培训数量、养猪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养殖规模以及养猪户的生态环境态度和责任担当是影响其环境风险感知的重要内部因素;3)在外部情境因素上,粪污处理设施运行成本、政府环境监控的力度显著影响其环境风险感知。因此,政府应加强养猪户养殖培训、鼓励其专职养猪、适度扩大养殖规模、加大养猪户生态环境意识教育及污染责任担当教育、加大环境规制政策的宣传执行力度及粪污设施运行的补贴,还应充分鼓励周围农户对猪场污染的监督。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广东省高校瑜伽课开展的价值与取向 、影响广东省高校开展瑜伽课的因素以及广东省高校开展瑜伽课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研究表 明:广东高校开展瑜伽课的主要价值是塑造健康、健美的体形;广东省高校开展瑜伽课的主要取向是由高 校学生自觉参与瑜伽运动的方式来体现的;影响广东省高校开展瑜伽课的主要因素有思想与态度、宣传、 瑜伽教师、锻炼价值与动作等。广东省高校开展瑜伽课存在对于瑜伽的要义和价值认识不足、高校开展瑜 伽课的取向过于单调等问题。鉴于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旨在为促进广东省高校瑜伽课的开展提 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我国马铃薯的生产现状,并从马铃薯种植面积、产量、区域分布、种植品种等方面,对广东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当前广东省马铃薯产业存在品种单一、抗灾能力弱、种薯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种植积极性逐渐下降、生产技术较为落后等问题,提出了广东省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1985—2002年中国东西部农业统计资料为样本,对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七个东部省区以及四川、宁夏、新疆、青海、云南、甘肃、陕西、贵州8个西部省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经济解析,为制订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不同模式的农民合作社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将农民合作社的模式归纳为"中间组织引导型"、"龙头企业联合型"和"种养大户带动型"的基础上,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对3种不同模式农民合作社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并结合典型案例研究对影响机理进行解析。结果表明:生产过程对技术的要求、技术更新速度、购买生产资料频率、农户管理能力及当地有中间组织对"中间组织引导型"的形成有显著影响;生产过程中对技术的要求、技术更新速度、商品初加工资金投入、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与当地有龙头企业对"龙头企业联合型"的形成有显著影响;资产专用性成本、销售农产品频率、购买生产资料频率、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及农户种养(或养殖)规模及农户管理能力对"种养大户带动型"的形成有显著影响。基于以上研究,提出发展我国农民合作社应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禀赋资源发展不同模式的合作社,注重依托龙头企业与中间组织等优势资源、培养农村精英等引导合作社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