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在不同海拔高度设置4个点3个组的对比试验结果为:海拔400m以下A组年干均产鲁梅克斯鲜草128814.3kg/hm^2,B组均产107308.5kg/hm^2;海拔600-700的A组年平均产鲁梅克斯121310.6kg/hm^2,B组年平均产107558.6kg/hm^2;海拔400-500m的C组年均产125312.6kg/hm^2。鲁梅克斯第1年种植均是3次测产,牧草生长良好。其产草量均高于我区其他牧草产量。该牧草引种栽培试验成功,将为西部大开发,退耕还草,大面积推种植,改善生态环境,解决畜禽饲料,推动畜牧业的大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型高产牧草鲁梅克斯引种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不同海拔高程设备四个点三个组的对比试验结果为,海拔400m以下A组年平均hm^2产鲁克斯128814.30kg,B组年平均每hm^2产鲁梅克斯107308.5kg,海拔600-700m的A组年平均每hm^2产鲁梅克斯121310.55kg,B组年平均每hm^2产鲁梅克斯第一年种植均是三次测产,牧草生长良好,其产草均高于重庆地区其它牧草产量,该牧草引种载培试验成功,将为西部大开发,退耕还草,大面积推广种植,改善生态环境,解决畜禽饲料,推动畜牧业的大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8个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品种在黄河上游高寒草地建植人工草地引种试验的结果表明,各牧草当年均出苗且生长良好,但种子不能成熟,只能达到拔节期;第二年越冬率达90%以上,无芒雀麦、垂穗披碱草、多叶老芒麦、老芒麦的青干草产量均达3000 kg/hm2以上,冷地早熟禾、草地早熟禾的青干草产量在1 500kg/hm2左右;种子成熟好的有冷地早熟禾、多叶老芒麦、老芒麦、垂穗披碱草.说明供试的8个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品种在青海省黄河上游海拔3 400m左右的地区推广种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不同海拔、不同种植方式、灌水、施肥对光叶紫花苕进行了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其最佳种植区域为海拔2 200 m,每667 m2产鲜草可达3 200 kg;最佳种植方式为净作,每667 m2产鲜草3 528.42 kg;灌水、施肥对光叶紫花苕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自然条件试验点设在刚察县哈尔盖镇察拉村、青海湖农场、海晏县三角城镇西岔村。刚察县哈尔盖镇察拉村、青海湖农场平均海拔高度3 300~3 600 m,日照时间1 135~1 330 h,平均气温-0.2~-5.7℃,牧草生长季120~150 d;年均降水量320~520 mm;海晏县三角城镇西岔村海拔3 000 m以上,年平均气温1.5℃左右,年日照时数2 980 h左右,年降水量在400 mm。以上3个试验区牧草枯黄期由10月至翌年  相似文献   

6.
元谋县大部分地区位于海拔1 000~2 200 m地带,属南亚热带气候类型.海拔1 400 m以下地区,气候温热,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21.9℃,几乎全年无霜雪或偶有轻霜(多年平均霜期仅为2 d),年降雨量625mm左右.海拔1 500~2 200 m地区,年平均气温14~15.6℃,年降雨量800mm左右.土壤分布情况是:海拔1 300 m以下为燥红土;海拔1 300~1 600 m为燥红土与红壤过渡型的褐红壤土;海拔1 600~2 200 m为红壤和紫色土.据对全县不同地带的27个自然土壤剖面分析,平均有机质含量为2.48%,这样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有利于大多数热带-亚热带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长,也比较适合种植一些饲料作物和牧草.  相似文献   

7.
针对四川省攀枝花市二半山区肉牛养殖现状及饲草资源利用情况,引进3个青贮玉米品种和4个黑麦草品种,开展"青贮玉米+黑麦草"轮作模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参试的4个黑麦草品种中,"绿岛"的鲜草产量和种植效益均最高,分别为12 973.2 kg/667 m~2和5 189.3元/667 m~2;在参试的3个青贮玉米品种中,"YR12"的鲜草产量和种植效益均最高,分别为8 967.4 kg/667 m~2和3 587.0元/667 m~2元;筛选出的最佳轮作品种组合是"绿岛+YR12",年产鲜草21 940.6 kg/667 m~2,其次是"特高+YR12",年产鲜草20 762.2 kg/667 m~2。在攀枝花市二半山区海拔1 400~1 600 m区域内推广"青贮玉米+黑麦草"轮作模式,可大幅增加土地单位面积牧草产量,显著提高了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本次试验共引种8个牧草品种,其中豆科3个品种,禾本科4个品种,菊科1个品种。结果表明,各品种在南北气候过渡带的秦巴山区适应性良好,抗逆性较强,在生长期内可刈割4~6次。新型皇竹草产草量最高,达17.7万kg/hm~2;紫花苜蓿(42iq)产草量最低,亦达到4.55万kg/hm~2。该8个牧草品种适宜在秦巴山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安排三水平三因子复壮试验,通过除杂、深切根、施肥等方式,对建植3~4年的旱地紫花苜蓿进行更新复壮。试验结果:施肥结合深切根是最有效的复壮措施,施用尿素150kg/hm~2、普钙105kg/hm~2、硫酸钾30kg/hm~2,深切根15cm为最佳技术组合,2年平均牧草产量比对照组高1.3倍,草地营养结构也大为改善。  相似文献   

10.
以苏尼特右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对象,运用L_(16)(4~5)正交试验设计,采用直观分析、最优母序列关联和全信息模型研究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多样性对施肥的响应。结果表明,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群落多样性对肥料的响应程度:尿素磷酸二铵有机肥;最优处理组合为施尿素225kg/hm~2(A4)、磷酸二铵112.5kg/hm~2(B2)、有机肥15000kg/hm~2(C3),即A4B2C3组合;潜在的最优处理组合为施尿素150kg/hm~2(A3)、磷酸二铵225kg/hm~2(B3)、有机肥15000kg/hm~2(C3),即A3B3C3处理组合;施肥能够明显增加群落的α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皇竹草是多年生直立型丛生性耐刈割的禾本科牧草,在西昌市海拔1500m、1 760m、2000m地区年总产鲜草分别可达2.48×105kg/hm2、1.98×105kg/hm2、1.81×105kg/hm2,日平均生长高度分别为3.26 cm、3.00cm、2.85 cm,结果表明皇竹草产量高,适应性广,生长快,可在西昌市海拔1 500~2 000m范围内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青海草地早熟禾是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从海拔4000m的达日县生长的野生种经多年栽培驯化而成的一个栽培品种,具有抗逆性极强、叶量丰富、适口性好、根茎发达、耐牧性强等优良特性。在海拔3800m的大武地区旱作条件下种植,第2~4年平均可产青干草6564kg/hm2,产籽323.7kg/hm2,青海草地早熟禾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花期粗蛋白质含量12.68%,比冷地早熟禾高2.04%。  相似文献   

13.
皇竹草是多年生直立型丛生性耐刈割的禾本科牧草,在西昌市海拔1500m、1760m、2000m地区年总产鲜草分别可达2.48×105kg/hm2、1.98×105kg/hm2、1.81×105kg/hm2,日平均生长高度分别为3.26cm、3.00cm、2.85cm,结果表明:皇竹草产量高,适应性广,生长快,可在西昌市海拔1500~2000m范围内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为了大面积推广农区耕地复种优良牧草箭筈豌豆,笔者在青海东部农区进行了不同地区不同海拔范围的最佳播量种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青海省东部农区1700m~4300m海拔范围内种植饲草型箭筈豌豆的最佳单播播量为90kg/hm2~120kg/hm2。  相似文献   

15.
为阐明近15a三江源区草地植被生长状况及其产量动态特征。利用该区2003~2017年生长季(6~8月)牧草产量及其同期气象资料,基于统计学方法较为系统地分析了该区生长季牧草产量变化趋势及其与同期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近15a来,三江源区牧草生长季年平均产量呈不明显的波动变化,其中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牧草产量的最大值均出现在2010年,分别为3095.7kg/hm~2和1439.3kg/hm~2;最小值出现在2015和2006年,分别为2188.8kg/hm~2和491.4kg/hm~2。从产量的空间分布来看,三江源区牧草产量时空分布具有明显的异质性,自西北向东南依次递增。其中,东南部河南县牧草产量最大,局部地区甚至超过3500kg/hm~2;随着青海省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项目的逐步实施,虽个别干旱年份草地植被生长状况较差,但整体呈稳定恢复状态。三江源区不同草地类型牧草产量之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牧草产量表现为:高寒草甸(2703.49kg/hm~2)全区(1775.64kg/hm~2)高寒草原(1013.68kg/hm~2)高寒荒漠、戈壁(383.33kg/hm~2)。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除高寒荒漠、戈壁对气温和降水不敏感外,高寒草甸草原对气温的敏感性更高,高寒草原对降水的敏感性则更强。由此可见,三江源区牧草生长季高峰期产量不是由单一气象条件决定的,而是气温和降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西藏高寒地区饲草产量与品质,筛选适宜羊八井镇海拔4 500 m生长的箭筈豌豆+燕麦最佳混播比例,试验设置箭筈豌豆+燕麦7种混播组合(8∶2、7∶3、6∶4、5∶5、4∶6、3∶7和2∶8),以二者单播为对照,测定牧草产量、茎重、叶重、粗蛋白、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等指标,计算茎叶比和相对饲用价值,并利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对牧草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箭筈豌豆+燕麦播量为54 kg/hm~2+135 kg/hm~2(4∶6)时,牧草产量最高,鲜草和干草产量分别为13 703.3 kg/hm~2和6 817.5 kg/hm~2,干草产量较单播箭筈豌豆(4 662.2 kg/hm~2)、燕麦(5 217.4 kg/hm~2)分别增加了46.2%和30.7%;单播燕麦粗蛋白含量最低(6.7%),混播处理较单播燕麦粗蛋白提高了2.0%~5.0%,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分别降低了1.9%~3.3%、4.7%~9.0%。通过灰色关联度评价得出,混播中箭筈豌豆所占比例为30%~50%时,综合排序在2~4位,优于其他混播处理。说明最适宜在羊八井镇推广的箭筈豌豆:燕麦种植混播比例为5∶5。  相似文献   

17.
鲁梅克斯k-1对梅花鹿增茸效果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用3~4岁雄性梅花鹿26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13头,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生茸期内饲喂精料、青贮和榛树叶,实验组在精料不变的情况下,每天加喂1.5kg鲁梅克斯鲜草替代榛树叶。结果表明,试验组每头鹿比上一年平均增茸203g,增加10.6%,差异极显著(<0.01)。与对照组比较,每头鹿增茸162g,增加8.3%,差异显著(<0.05)。利用鲁梅克斯牧草,每头鹿可增收64.8元。  相似文献   

18.
试验地点在青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技术推广站牧草组实验地,海拔3 280.0 m,年平均降水量429.8 mm,年平均气温0.2℃,大于0℃的活动积温1 503.0℃,牧草生长季内的活动积温1 309.0℃.地势平坦,土质为暗粟钙土,土层厚度70~15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相似文献   

19.
对引进的27份象草.采用茎节无性繁殖.经观测:象草适宜在海拔1000m以下种植.气温在14℃左右开始生长,25~35℃生长迅速,生长期250d左右;平均株高2.89m,单产42318.75kg/hm~2,利用期7~9个月;可作为草食家畜及鱼类的青饲料,加工处理后还可作草食动物越冬饲草,是一种优质高产牧草.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上游高寒地区建植人工草地引种试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对8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品种在黄河上游高寒草地进行人工草地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当年均出苗且生长良好,但种子不能成熟,只能达到拔节期;第2年越冬率达90%以上,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垂穗披碱草Elymus mutans,多叶老芒麦E.exceisns,老芒麦E.sibiricus青干草产量均达3 000 kg/hm2以上,冷地早熟禾Poa crymphila,草地早熟禾P.pratensis青干草产量在1 500 kg/hm2左右;种子成熟好的有冷地早熟禾、多叶老芒麦、老芒麦、垂穗披碱草,说明供试的8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品种在青海省黄河上游海拔3 400 m左右的地区推广种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