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周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021-18022
[目的]研究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总碱光分解情况及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其光分解抑制情况。[方法]将苦豆子总碱置于太阳光及紫外光下照射,研究光分解情况。[结果]苦豆子总碱属于光易分解物质,其光分解半衰期不超过1h运用抗氧化剂TBHQ能有效抑制苦豆子总碱光分解。不同浓度TBHQ对苦豆子总碱光分解的抑制效果不同,处理浓度越大,其抑制苦豆子总碱光分解的作用越强。[结论]为寻找合适的抑制苦豆子生物碱光分解的稳定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苦豆子总碱防治菜青虫及对蔬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苦豆子总碱500~1000倍液对菜青虫的防治效果较好,药后3d的杀虫效果达78.4%~81.1%;在喷施苦豆子总碱500~3000倍液1、4、7、10d后均未检出其在蔬菜中的残留;喷施苦豆子总碱后蔬菜叶绿素的含量显著增加,亚硝酸盐和维生素C的含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
对苦豆子种子中生物碱进行了提取、分离及苦参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研究。将苦豆子粉碎后,在室温下分别用0.4%盐酸、95%乙醇、1%氨水氯仿、无水乙醇溶剂冷浸7天共4次,经脱脂、酸化、碱化、萃取,得到生物碱;通过薄层层析(TLC)法进行单碱的分离,气相色谱(GC)法进行苦参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以上4种提取方法出碱率分别为3.67%、2.73%、2.47%和1.60%;薄层层析(TLC)检查,以上4种方法提取的苦豆子生物碱中至少含有四种单一生物碱;气相色谱检测证明了以上4种方法提取的苦豆子生物碱中均含有苦参碱,其百分含量分别为8.460%、7.553%、5.675%、0.893%。其中0.4%盐酸冷浸提取法提取率明显高于其他溶剂提取率,为苦豆子生物碱优选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4.
苦豆子生物碱对番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测定植物源农药苦豆子生物碱对番茄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探讨苦豆子生物碱对番茄形态及发育的调控效应,全面了解苦豆子生物碱的生物学效应,为其科学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番茄为供试植物,阿维菌素为对照药剂,测定苦豆子生物碱不同浓度(333.0、166.5和111.0 mg·L-1)处理对番茄植株形态、果实产量及品质指标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测定苦豆子生物碱对番茄幼苗株高、茎粗、叶片总数、最大叶长和宽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测定苦豆子生物碱对番茄产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苦豆子生物碱对番茄植株生长及果实品质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66.5 mg·L-1处理对番茄幼苗的刺激生长作用最为明显,与空白对照(清水处理)相比,每次施药后第7天,番茄的株高相对生长速率分别增加55.07%、103.03%和60.60%,茎粗净增长量分别增加31.54%、225.80%和185.45%,但叶片形态无明显变化;在333.0和166.5 mg·L-1浓度下,与空白对照相比,苦豆子生物碱处理后可使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升高6.16%-13.79%和6.89%-17.12%,而111.0 mg·L-1浓度处理的番茄叶绿素含量较空白对照却下降0.60%-9.40%。田间小区产量测定结果表明,333.0、166.5和111.0 mg·L-1的苦豆子生物碱处理后,与空白对照相比,番茄第一穗果实平均单果重分别增加13.07%、20.92%和9.15%,第二穗果实平均单果重与空白对照均无显著差异,第三穗果实平均单果重分别增加12.23%、20.86%和17.27%;且166.5 mg?L-1浓度下,番茄前期产量较对照增加16.48%,而333.0和111.0 mg·L-1处理下,产量无显著增加。田间小区试验果实品质测定结果表明,在浓度为333.0和111.0 mg·L-1的苦豆子生物碱处理下,与空白对照相比,可溶性糖含量平均值明显下降,而166.5 mg·L-1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在333.0、166.5和111.0 mg·L-1浓度下,可滴定酸含量平均值分别较空白对照增加37.01%、23.88%和27.16%;333.0、166.5 mg·L-1浓度的苦豆子生物碱处理后,与空白对照相比,番茄第一穗果实的维生素C含量分别下降28.06%和21.91%,第二穗分别下降27.37%和26.34%,而第三穗分别增加7.28%和7.69%,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111.0 mg·L-1浓度下,第一、二穗果实维生素C含量较空白对照显著下降,第三穗果实维生素C含量与空白对照无显著差异;苦豆子生物碱处理后番茄果实中硝酸盐的含量与空白对照相比显著增加,且浓度越高,硝酸盐积累越多,但仍远远低于中国蔬菜硝酸盐允许量。【结论】在田间常用浓度(166.5 mg·L-1) 下,苦豆子生物碱能够在番茄营养期促进生长,生殖期促进果实增产,对果实品质无不利影响,作为一类新型、安全的植物源农药,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苦豆子渣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为苦豆子再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NaNO2-Al(NO3)3-NaOH分光光度法测定苦豆子渣中黄酮的含量。[结果]回归方程为Y=11.403X+0.0021,R=0.999 8,表明芦丁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8.67%~100.33%,RSD为1.65%(n=9);测定苦豆子渣中黄酮的平均含量为3.90 mg/g。[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成本低,可用于苦豆子渣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苦豆子总碱对菜蚜、桃蚜和棉黑蚜的防治效果,采用浸渍法测定苦豆子总碱对菜蚜、桃蚜和棉黑蚜的室内毒力。用SPSS软件分析求毒力回归方程及LC50和LC95,计算死亡率及校正死亡率。室内测定结果表明:苦豆子总碱对棉黑蚜的内吸毒力较高,其次是菜蚜,桃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植物甲醇提取物对小麦萌发及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筛选出生长调节活性较好的新型植物源提取物并确定适宜的浓度范围。【方法】以推广春麦品种新春44号为材料,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将16种农业药用植物甲醇提取物浸膏分别制备成4种不同浓度(10%、1%、0.1%、0.01%)的溶液。采用发芽试验筛选与盆栽试验验证,测定小麦幼苗的叶长、茎粗、地上部分干鲜重、内源激素含量以及光合特性等指标,运用隶属函数法与主成分分析法评价效果最优的植物源提取物并确定适宜的浓度范围。【结果】与对照比较,0.01%苦豆子、苦草和孜然甲醇提取物浸种发芽势分别增加10.00%、8.83%、7.62%;根长分别提高23.44%、21.88%、18.75%。筛选出0.1%苦豆子、0.01%苦豆子、0.01%孜然、1%苦草、0.1%苦草、0.01%苦草、10%曼陀罗和0.01%大戟提取物,0.01%苦豆子和苦草提取物叶长分别提高16.62%、15.91%;0.01%孜然与苦豆子提取物处理的小麦鲜重分别增加14.78%、5.15%。综合评价前3位分别为0.01%苦豆子、0.01%苦草和0.01%孜然提取物,对小麦具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8.
正河南盛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产业集聚区,成立于2011年5月,注册资金5500万元,占地106亩。公司利用自主研发的苦豆子生物总碱提取技术和配方工艺,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提取设备,生产出了0.3%苦豆子生物总碱水剂生物杀虫剂及苦豆子生物总碱系列产品。苦参碱杀虫剂获得国家专利,填补了我国纯植物源生物农药杀虫剂的空白。经多个国家和我国权威部门实验检测确认,该产品不含任何有害于人体健康的化学物质,对人畜无毒害;对农作物无药害、无农药残留、无环境污染;对人体无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是一种广谱、高效、环保、施用方便、  相似文献   

9.
苦豆子生物碱对乳草蝽的杀虫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新疆若羌县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L.)植株不同器官部位总生物碱的含量及其对乳草蝽(Oncopeltus fasci-atus)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苦豆子生物碱在根、茎、叶、籽等不同器官均有分布,其根、茎、叶、籽中总生物碱的含量分别为:1.02%,0.51%,1.93%,2.55%;自根、茎、叶、籽提取的总生物碱对4龄乳草蝽若虫的触杀毒力LC50分别为:4.0344 mg/mL,3.5588mg/mL,11.739mg/mL,0.7155mg/mL。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4种浓度的苦豆子发酵液对黄瓜、西瓜、甜瓜、西葫芦4种葫芦科植物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豆子发酵液对4种葫芦科植物种子萌发及其萌发后的幼苗生长发育均产生了抑制性干扰影响,且这种影响随苦豆子发酵液浓度的增加而表现的愈发强烈。  相似文献   

11.
以0.3%苦豆子总碱水剂为试药,在三个地区的枸杞蚜虫上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稀释800倍药液防效好于1000倍,药后7d三地防效均达90%以上,持效期长达15d。与对照相比,不产生药害,且有一定的增产作用,是理想的防治枸杞蚜的无公害药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可降解螯合剂谷氨酸二乙酸四钠(GLDA)以不同浓度施加时,对狼尾草镉(Cd)吸收、富集及转运的影响,为充分利用螯合剂与植物联合修复Cd污染的土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狼尾草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法,分析不同浓度GLDA[0(对照)、1、2、3、4和5 mmol/kg]处理下狼尾草生长特性、生理指标及狼尾草各部位对Cd的富集量,并进行GLDA浓度与狼尾草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相比,随着GLDA浓度的增加,狼尾草株高、根长和总生物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GLDA浓度为2 mmol/kg时分别增加8.23%、4.41%和7.75%;狼尾草叶绿素a含量、总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也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GLDA浓度为2 mmol/kg时达最大值,分别为对照的1.16、1.09和1.19倍。在GLDA处理下狼尾草富集系数(BCF)与对照相比明显升高且表现为根>叶>茎;在GLDA浓度为2 mmol/kg时,狼尾草转运系数(TF)高于1.00,植物修复系数(PRF)达最大值,为1.93。相关分析表明,螯合剂GLDA处理浓度与狼尾草株高、叶绿素含量、地上部生物量及地下部生物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下同),而与地下部Cd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低浓度GLDA可通过促进狼尾草叶绿素的生成提高光合效率,促进其生长,提高其富集及转运能力,高浓度则抑制狼尾草生长。GLDA对狼尾草修复Cd污染的最适浓度为2 mmol/kg,可显著提升狼尾草修复Cd污染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宁夏苦豆子中产苦参碱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宁夏野生苦豆子中分离内生真菌,筛选能够产生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或槐定碱4种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的内生真菌。【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分离菌株显微形态进行观察,根据形态对各菌株进行初步分类;应用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酸性染料比色法检测各分离菌株的生物碱成分。对能够产生生物碱的真菌ITS和SSU rDNA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根据序列信息进行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育树构建;结合形态特征,对其进行种属分类。【结果】从苦豆子中共分离到27株真菌,其中23株分属于青霉属、曲霉属、链格孢属、镰刀菌属、Simplicillium属真菌,4株为不产孢菌;筛选出E1、E3和E5这3株能够产生苦参碱的内生真菌,均属于Simplicillium属真菌,其菌丝中苦参碱的含量分别为20.4、17.4和37.6 μg•g-1。【结论】根据真菌形态特征、同源性比较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确定该3株产苦参碱内生真菌均为Simplicillium lanosoniveum。  相似文献   

14.
苦豆子绿肥对甜瓜生长及营养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苦豆子绿肥不同施肥量水平的盆栽试验,研究了苦豆子绿肥对立架甜瓜干物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仅施用化肥(M0)处理相比,化肥与苦豆子绿肥配施处理均能提高立架甜瓜的干物质量、叶中氮与钾的含量、整株氮磷钾积累量、果实纵横径以及单果重,其中整株干物质量、氮和钾积累量在苦豆子施用量为200~300 g/株(M2和M3)时增效最显著,分别较M0处理增加了20.40%~42.41%、35.65%~89.58%和30.86%~62.62%;叶中氮和钾含量在苦豆子施用量为200~400 g/株(M2~M4)时增效最显著,分别较M0处理增加了8.22%~75.45%和2.72%~34.33%;果实纵径、横径和单果重均在M2处理时达到最大值,分别较M0处理增加了32.65%、23.82%、48.48%。立架栽培条件下栽培甜瓜,推荐苦豆子绿肥的施用量为200~300 g/株。  相似文献   

15.
狼尾草对铬的积累及其抗氧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狼尾草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在不同质量分数Cr~(6+)胁迫强度下(0,300,600,900,1 200,1 500 mg·kg~(-1)),以POD,SOD,CAT活性作为观测指标,对狼尾草富集Cr~(6+)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进行测定,从而研究Cr~(6+)胁迫下狼尾草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趋势和机制。结果表明,随着Cr~(6+)胁迫质量分数的增加,狼尾草POD活性呈上升趋势,SOD和CAT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在Cr~(6+)质量分数为300 mg·kg~(-1)时达到最高。在不同质量分数Cr~(6+)的胁迫下,狼尾草对Cr~(6+)的富集系数均0.8,转运系数均0.6,体现了狼尾草对Cr~(6+)有着良好的富集和转运能力。在过高质量分数水平的影响下,酶活性普遍受到抑制,狼尾草生长会出现明显受胁迫症状,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6.
半仿生法提取细叶小檗总生物碱及抑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文通过对细叶小檗果实中生物碱的研究,为细叶小檗的有效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本实验以细叶小檗总生物碱提取量和抑菌圈直径为考察指标,用10%、20%、30%、40%、50%、60%、70%的乙醇作为溶剂提取细叶小檗中的总生物碱,得出27%乙醇为较好的提取溶剂。以27%乙醇为提取溶剂,进行液料比、温度和超声时间的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最速上升试验以及中心复合实验响应面设计建立数学模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含量27%(V/V)、液料比32mL/g、温度52℃、超声功率800W,提取液的pH值为2.2时,对应提取时间为50min;提取液的pH值为7.6时,对应提取时间为25min;提取液的pH值为8.5时,对应提取时间为25min。在此条件下,细叶小檗中总生物碱的提取量为(16.24±0.54)mg/g,比单一超声波辅助法的提取量提高了1.31倍;抑菌圈直径为(91.21±0.37)mm。结论采用超声波辅助半仿生法比单一采用超声波法对细叶小檗中总生物碱的提取效果更好,提取量提高了1.31倍;抑菌效果提高了1.07倍。相比较国内目前对于小檗属植物小檗碱的平均提取量(16.6±0.6)mg/g相接近,在抑菌活性上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