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农村中,公猪开始配种的年龄由于环境和饲养条件及猪种不同而相差很大。据东北、西北、中南、华南、华北9个省23个猪种的初步调查资料,公猪在3—4月龄已开始配种的有18个猪种(约占猪种的80%),在5—7月龄开始配种的有5个猪种(约占20%)。3—4月龄开始配种的公猪一般体重约为25—30公斤。如配种次数未加控  相似文献   

2.
一防:防止种公猪过肥或过瘦。种公猪的膘情以保持中等为好。对于过瘦的种公猪,应加强营养,减少配种次数。而对于过肥的种公猪可适当增加运动次数。此外,可每1d用刷子刷猪体1~2次,夏天可经常给猪洗澡。 二宜。喂种公猪的饲料宜稀、宜精。每1d给种公猪喂3次稠粥料,饮水1~2次。要合理搭配青绿饲料、精粗饲料,如有可能,可将母畜胎盘切碎后掺在麸皮中饲喂,或用适量煮熟后的蚯蚓喂种公猪,以提高种公猪精液质量。 三忌。使用种公猪时要忌小配、多配、亲配。一般本地公猪8~10月龄,良种公猪10~12月龄开始配种。初配公猪,每周配种2~…  相似文献   

3.
种猪的繁殖     
1猪的初配年龄
  我国地方猪种的性成熟早,公猪一般在7~8月龄,体重达70~80千克重时开始配种。培育品种,如哈白、黑花猪,要在8~9月龄,体重达90千克时配种。对引进品种猪,如长白猪、大约克夏猪、汉普夏猪、杜洛克猪等,在7~8月龄,体重达到100~110千克时方可配种。使用过早,影响公猪本身发育及配种效果;使用过晚,容易使公猪过肥,影响配种率,也影响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正1猪乙型脑炎防控猪乙型脑炎又称流行性乙型脑炎,其多发于秋季。1.1做好引种工作引种前必须进行疫情调查,以杜绝引进病猪。新引进的猪要做好隔离、检疫工作,确定无疫病的,方可混群饲养。1.2免疫接种猪乙型脑炎活疫苗的免疫保护期一般是12个月。疫苗按瓶签说明,用专用稀释液稀释,每头猪肌肉注射1 m L。种猪,包括所有后备母猪和种公猪,配种前20~30 d进行1次强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养好用好种公猪,对提高公猪精液质量,防止母猪空怀,扩大猪群数量,改进猪群质量,增加猪群效益,都将起到决定性作用。种公猪使用和饲养一般应做到“三三二”: 一、种公猪使用忌“三配”(小配、多配、亲配)。一般本地公猪8~10月龄,良种公猪10~12月龄开始配种较好,过早会影响小公猪生长发育和  相似文献   

6.
读编对话     
《养猪》2003,(3)
35编辑同志:我们对皮特兰猪的习性特点不了解,请问对皮特兰种猪的饲养管理应注意哪些问题?(河南省正阳钟振声)钟振声同志:皮特兰种猪的饲养管理与其它瘦肉型种猪基本一致,需要特别提出注意的饲养管理要点是避免应激、预防难产和减少腿病。1.避免应激①公猪配种时容易出现应激反应,在配种之前要让公猪先运动10分钟,然后再配种,避免公猪出圈后立即配种;炎热季节配种要在早晚进行;②转群时应按原窝同栏安排,减少争斗应激;③种猪运动时,应轻哄慢赶,不得强行驱赶或剧烈运动;④炎热季节应为种公母猪尤其是产仔母猪做好防暑降温,如采取通风、滴水、…  相似文献   

7.
1种公猪 1.1饲养 种公猪的日粮必须以精料为主,适当搭配青饲料,控制能量饲料,要限量饲喂,防止猪体过肥,也不要吃太多的粗饲料,避免造成"草包肚"妨碍配种。季节配种的公猪,配种期每天需要配合精料2.5千克左右。配种繁忙时,应每天补充鸡蛋、  相似文献   

8.
养好种公猪是提高母猪受胎率和产仔强壮、成活的关键。下面.就根据我们的养猪经验.谈一下如何提高种公猪配种能力的几项措施。1做好配种前准备要在配种前1个月开始加强对种公猪的饲养管理。一是要做好公猪剪牙。防止配种时打架咬伤;二是要做好精液品质的检查。通过检查改进公猪饲养管理.作好选种选配计划.制定配种方案和配种卡片。对个别瘦弱或过肥的公猪进行个别饲养.以便迅速恢复健康。在配种期使全部公猪投入配种。2要保证饲喂全价日粮日粮要按公猪的体重、年龄和配种季节配制营养价值不同的饲料。一是大型公猪比小型公猪需要较多…  相似文献   

9.
正1猪乙型脑炎猪乙型脑炎又称流行性乙型脑炎,猪的感染最为普遍,而且绝大部分病例发生在秋季。猪体内可长期带毒,怀孕母猪会突然发生流产,并产出死胎、弱胎、木乃伊胎。公猪常发生睾丸炎,病初睾丸肿胀,热痛感,几天后炎症消退,睾丸开始萎缩,变硬,性欲降低,精液中带毒,最终失去配种能力。1.1做好引种工作由于猪体可长期带毒,猪场需要引种时,必须首先搞好疫情调查,坚决杜绝引进乙脑病种猪。引进的种猪要做好隔离饲养和检疫,  相似文献   

10.
农村种公猪养殖户在种公猪的饲养管理及使用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公猪使用过度,运动不足,饲料营养不全等。轻者影响了种公猪生产性能的发挥,重者公猪易患繁殖障碍病,缩短使用寿命。1公猪的合理利用种公猪的配种能力、精液品质的优劣和使用年限的长短,不仅与饲养管理有关,而且与公猪的初配年龄和配种强度关系密切。1.1 公猪的初配年龄后备种公猪参加配种的适宜年龄,一般应根据猪的品种、年龄和猪的体重来确定。本地培育品种一般为9~10月龄,体重在100 kg左右。国外引进品种一般为10~12月龄,体重在110 kg以上。公猪过早参加配种,不仅影响公猪本…  相似文献   

11.
周成治  胡莲 《猪业科学》2009,26(2):84-85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直接关系到其生产成绩的好坏,首先要选好种公猪,因"公猪好,好一坡,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对其后代的各种性能影响很大,所以应特别重视种公猪的选留、培育,和利用和饲养管理工作. 1 公猪的科学饲养与管理 首先要对作为种用的公猪进行正确的选择:应该在3~4月龄到初配进行前期选择,参加配种后进行后期选择,另外应从遗传系谱、体质外貌、配种成绩几方面全面考察.  相似文献   

12.
1 提高公猪配种能力应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1.1 做好配种前的准备工作配种前一个月开始加强公猪饲养管理。首先进行选种,将老弱病残猪,不适于种用的予以淘汰。根据血统和公母猪的亲合力及生产目的制定出配种计划和方案,准备好配种记录。其次对公猪去獠牙,修整蹄子,检查公猪精液品质和猪体健康状况,依据检查的结果和存在的问题,相应地采取措施。一是加强与改进饲养管理,二是进行治疗。对于过肥有草腹的公猪进行限制饲养,  相似文献   

13.
《浙江畜牧兽医》2006,31(4):29-29
1常规预防免疫(1)猪瘟弱毒苗仔猪20日龄首免,55~60日龄第2次免疫,种公猪、繁殖母猪每年加强免疫2次。(2)猪口蹄疫灭活苗仔猪30~40日龄首免,60~70日龄第2次免疫,种猪每隔6个月免疫1次。2种猪必须预防免疫(1)猪伪狂犬病弱毒苗母猪配种前1月免疫,成年公猪每年免疫1次。(2)繁殖与呼  相似文献   

14.
种公猪饲养管理与使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其精液品质和配种能力 ,对猪的繁殖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提高种公猪精液品质和配种能力 ,必须经常保持其营养、运动和配种利用之间的平衡 ,三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若失去平衡 ,就会产生不良影响。如营养丰富、运动不足的情况下 ,会引起公猪过于肥胖 ,性欲降低 ,严重影响配种效果 ;如运动或配种利用过度 ,营养供给不足 ,公猪因过于清瘦 ,射精量少 ,精子活力低 ,配种效果亦不理想。1 种公猪的合理饲养为使种公猪经常保持体质结实 ,精力充沛 ,性欲旺盛 ,精液品质优良 ,必须进行合理饲养 ,喂给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5.
集约化猪场合理利用种公猪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地利用种公猪有助于延长种用年限,利用不当不仅缩短种用年限,也会增加种猪的培育成本。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秀种公猪的作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初配年龄和体重选择适宜的配种期,有利于提高公猪的利用价值,过早使用会影响种公猪本身的生长发育,缩短种用年限。过晚配种会引起公猪性欲减退,影响正常配种,甚至失去配种能力,且优秀公猪不能及时利用。适宜的初配期应以品种、体重和年龄来确定。我国地方猪种性成熟早于国外引进品种和培育品种,初配年龄为6~8月龄,体重60千克以上。引进品种和培育品种以8~10月龄、体重90千克以上为宜…  相似文献   

16.
瘦肉型猪因其瘦肉多、肥肉少的特点,十分符合人们对猪肉的消费需要。因此,大力发展瘦肉型猪的养殖是现代养殖业的必然趋势和方向之一。1.种公猪的饲养。选择约克、长白等优良种公猪,使其保持不肥不瘦的体况。口粮要求“控能\增蛋白、适量青绿饲料”。公猪应单圈饲养,每天驱赶运动1~2次,行程1~2公里。公猪的初配年龄以10月龄以后、体重70公斤以上为宜。成年公猪每天配种1次。。2种母猪的饲养。母猪的初配年龄为外引品种10月龄后、体重90公斤以上;地方品种为7~8月龄、体重70公斤左右。个别发请迟缓的母猪可采用公猪诱导、乳房按摩或…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我国大多数猪场都采取人工授精的方式对猪群进行配种,因为人工授精方式在母猪配种受胎率方面的优势比较明显。猪场内母猪的配种受胎率与产仔数量呈现正相关,并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猪场采取人工授精的方式,加可能够明显提高母猪的配种受胎率。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应该对种公猪的饲养管理工作,以确保种公猪精液的品质,同时在进行人工授精时操作要规范。1强化种公猪的饲养管理1.1种猪的选择选择种公猪时应优先考虑优良的品种和个体,而将品种  相似文献   

18.
一、公猪的饲养与管理(一)后备公猪的饲养管理1.后备公猪的饲养。100千克后(测定结束)、使用前的后备公猪,要注意控制膘情,肥瘦保持适中,并开始使用专门公猪料进行饲喂,因为需要不同,不能用哺乳母猪料。根据膘情,每天喂2~2.3千克/头;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经常饲喂一些青绿多汁饲料。2.后备公猪的调教。瘦肉型公猪一般4~5月龄开始性发育,7~8月龄左右进入性成熟。无论是自留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农户饲喂种公猪的积极性,帮助农户养好种公猪,笔者根据几位在场工作几十年的技术员的经验简述几项关键性措施。1后备种公诸的饲养管理农村从种猪场所购种猪约2月龄左右,体重15千克(刚断奶):因此养好断奶后2个月的猪,是培育后备猪的关键。1.正在饲养上:3~4月阶段的猪应保持较高的蛋白质水平和品质,到4~8月龄阶段逐渐减少精料增加青祖料基,直到配种前(8月龄)再给予较高营养水平,但整个阶段都应注意优质青饲料的给予。以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需要,使后备猪健壮而不过肥。后备猪阶段的配方:玉米50—60%…  相似文献   

20.
1使用原则 种公猪8-12月龄,每星期可使用3次,配1头母猪;12月龄以上,每星期可使用5-6次,配2头母猪。每次配种后,公猪都要休息1天。当母猪已经发情并配种1次或2次后,与配公猪拒绝配种,不能用另1头公猪替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