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肖守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472-5473
[目的]为完善湘南烤烟质量和工业可用性评价体系,提高湘南烤烟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湘南烟区优质烤烟的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湖南省湘南烟区和从津巴布韦、巴西进口的烤烟样品为材料,进行了烤烟多酚含量的测定与分析,并与国外烤烟进行比较。[结果]研究表明,湘南烤烟多酚含量平均值在5%以上;3个品种间烟叶多酚含量差异显著,其中云烟87〈K326〈云烟85;不同等级烟叶多酚含量是B2F〉X2F〉C3F;不同年度的多酚含量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湘南两市烤烟多酚含量是郴州市〉永州市,且都低于津巴布韦烟叶,高于巴西烟叶。[结论]湘南烟区烤烟烟叶多酚含量平均值在5%以上,属正常范围。湘南烟区烟叶多酚含量都低于津巴布韦烟叶,但都高于巴西烟叶,说明湘南烤烟多酚含量较高,这是湘南烤烟香气浓郁,吃味醇和的成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以毕节主产烟区59份烤烟样品为材料,研究了毕节烤烟总糖、多酚类物质含量的分布特征及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毕节地区烟叶样品中总糖含量略高于烤烟总糖适宜值,平均值为28.43%,变幅为23.53%~36.77%;多酚物质含量的平均值为45.92 mg/g,变幅为27.37~75.09 mg/g;(2)毕节烤烟总糖含量与多酚类物质含量存在密切关系,高总糖类群烟叶原料的多酚物质含量明显高于中糖类群和低糖类群;多酚类物质中除芸香苷在不同类群间的差异未达到差异显著外,其余各项指标在类群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3)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毕节低总糖类和中总糖类烤烟中总糖含量与多酚物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高糖类烤烟糖含量与多酚物质含量的负相关未能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苏强  刘阳  过为民  李许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083-13085,13091
[目的]了解国内主要烤烟产区初烤烟叶多酚类物质含量及组成情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来自18个烟叶产区的65个初烤烟叶样品的6种多酚类物质含量,并对样品进行烟叶感官质量评价。[结果]我国烤烟烟叶样品的多酚总量均在20mg,/g以上,最高达43.80mg/g,其中总绿原酸占多酚总量的比例在54%~80%,芸香苷次之,而茛菪亭含量不到3%;不同地区的烤烟样品多酚类物质含量和组成存在0.05水平显著差异,云南和贵州烟叶多酚含量在0.05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云南烟叶多酚中的芸香苷含量及比例均最高;感官质量评价结果显示,多酚含量高的烟叶,烟叶香气质量较好。[结论]初步明确了国内烤烟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和组成状况及其对烟叶香气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掌握西南烟草种植区烤烟中主要多酚化合物含量的差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该烟区364个陈化烤烟样品中主要多酚化合物的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四川烤烟中的绿原酸和多酚总量最高,云南烤烟中的绿原酸含量最低,贵州烤烟中的芸香苷含量最低;(2)绿原酸和多酚总量在四川上、中、下部烟叶中含量均显著高于云南烟区相应部位的烟叶(P<0.05);(3)相同年份烟叶中绿原酸和多酚总量四川要普遍高于云南;(4)云南烤烟C3F中的绿原酸和多酚总量要明显低于四川烤烟C3F。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烤烟生长旺长期和成熟期喷施有机酸对烤后烟叶特征值、类胡萝卜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影响.试验共设5个有机酸处理,分别为处理1(CK,喷施清水),处理2(喷施柠檬酸),处理3(喷施柠檬酸+檬酸钠),处理4(喷施苹果酸),处理5(喷施苹果酸+苹果酸钠).结果表明:喷施有机酸可提高烟叶的蛋白质、总氮和烟碱含量,而总糖、还原糖、钾含量则有所减低,其中处理5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要高于处理3;处理3和处理5烟叶颜色量化参数指标中的黄蓝轴色品指数饱和度、明度,类胡萝卜素及其降解产物和香味物质总量均高于其他处理.综合分析认为,当有机酸和有机酸盐一起喷施时,烤后烟叶特征值、类胡萝卜素及其降解产物和香味物质总量要高于单施有机酸处理.  相似文献   

6.
探索不同生态环境与烤烟中质体色素及其相关降解产物的关系,以及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与烟草香型、香气质和香气量的关系,以我国不同生态条件的烤烟产区烟叶为材料,对烤烟样品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其相关降解产物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云南、贵州、重庆等产区烤烟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普遍高于东北和福建等烤烟产区;不同烤烟产区之间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的含量存在很大差异;并且云南烤烟独特香气风格的形成与其烟叶中各种质体色素降解产物的协调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曲靖烟区气候和土壤因素对烤烟多酚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效应。【方法】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法,在曲靖烟区典型植烟生态区(罗平县和马龙县)开展了客土置换种植烤烟试验,并对不同气候和土壤下烤烟多酚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进行方差分析和相似性分析。【结果】气候对烤烟绿原酸、芸香苷、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为高度影响效应;土壤对烤烟绿原酸、芸香苷、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均为中度影响效应;气候与土壤互作对烤烟叶黄素含量为中度影响效应,对烤烟绿原酸、芸香苷和β-胡萝卜素含量为低度影响效应。气候、土壤、气候与土壤互作对烤烟多酚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总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42.39%、32.72% 和24.89%。马龙气候条件下烤烟绿原酸、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罗平气候条件,芸香苷含量也高于罗平气候条件;马龙土壤上烤烟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高于罗平土壤条件,罗平土壤上烤烟绿原酸和芸香苷含量高于马龙土壤。烤烟多酚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值相似和形相似程度大体呈现相同气候>相同土壤>不同气候及土壤的趋势。【结论】气候和土壤对烤烟多酚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同样气候条件下的烤烟多酚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值相似程度为高相似或较高相似,影响曲靖烤烟多酚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主导生态因子为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8.
硫酸铜对烤烟中部叶多酚物质以及色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叶面喷施硫酸铜溶液的方法,研究了0~3.6 mmol.L-1硫酸铜对烤烟中部叶多酚、多酚氧化酶、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2.4 mmol.L-1硫酸铜溶液处理的多酚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均高于其它浓度处理;以硫酸铜浓度为3.6 mmol.L-1处理的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含量高于其它浓度处理,而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比值最小,表明喷施硫酸铜可以改善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认识云南曲靖红大品种烤烟的香气特征,以C3F等级烟叶为材料,采用HPLC方法测定了636个烟叶样品的绿原酸、芸香苷和莨菪亭含量,并对不同品种、产地、海拔高度、地形和土壤类型的多酚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红大烤烟多酚含量平均为37.65 mg/g,其中绿原酸、芸香苷和莨菪亭含量分别为23.97 mg/g、13.58 mg/g和0.09 mg/g。2红大品种绿原酸和多酚总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3不同自然环境下的烟叶多酚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其中不同产地红大多酚总量以会泽最高、陆良最低;在低海拔种植的红大绿原酸、芸香苷、莨菪亭和多酚总量极显著高于中、高海拔;河槽红大的绿原酸和多酚总量显著高于其他地形;紫色土红大的绿原酸和多酚总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土壤类型。4灰色关联分析表明曲靖红大烤烟多酚含量主要影响感官评吸质量指标中的灰色、劲头和成团性。  相似文献   

10.
烤烟两品种采收成熟度对色素和多酚化合物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试验分析了K326和红花大金元两品种上、中、下3个部位不同成熟度烤烟叶质体色素(下简称“色素”)和多酚化合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各类色素均随着部位和成熟度的提高而降低,而且叶绿素比下降快,且烤后,红花大金元不同部位烟叶的类胡萝卜素含量高于K326;各种多酚化合物含量则随着部位和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只有采收适熟烟叶,才能保持烟叶内有适宜的类胡萝卜素和多酚化合物含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水田与旱地烤烟生长及品质特征的差异。[方法]以湖南桂阳烟区水田和旱地为材料,研究两种土壤上种植的烤烟各时期生长率和初烤烟叶的理化特性。[结果]水田烤烟生长周期长,成熟期生长率过高,脱氮困难,以致烟叶总氮含量过高,烟叶含梗率和含水率高;旱地烤烟长势不如水田烤烟,进入成熟期早,烟叶干物质累积多,烟叶结构紧密,总糖和钾含量高。感官评吸结果表明,旱地烤烟好于水田烤烟。可见,两者生长规律有所不同,理化品质也有较大差异。[结论]该研究可为提高典型浓香型烤烟的品质奠定理论与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2.
烤烟潜香型物质动态变化及相关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对河南省5个烟区在生育期间取样测定潜香型物质以及相关酶活性,以明确典型浓香型烤烟主要潜香型物质在大田生育期的形成规律及其与相关酶活性的关系。结果显示:酚类化合物和石油醚提取物的含量在烤烟成熟过程中总体都表现为逐渐积累的趋势,而类胡萝卜素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均缓慢下降;PPO活性在烟叶成熟期达到最高值,在整个生育期为一单峰曲线,POD活性在不同试点的变化趋势不一致,郏县和襄县试点为双峰曲线,PAL活性在烟叶成熟之前整体呈上升趋势。同时,PPO和POD活性与酚类化合物以及石油醚提取物含量为正相关,其中PPO活性与它们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POD活性与芸香苷和总酚含量也达到了显著水平,PAL活性与绿原酸含量达到显著水平;3种酶都与类胡萝卜素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呈负相关。研究表明,在相同品种和栽培技术下,典型浓香型烤烟不同产区潜香型物质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是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含量差异较为显著;PPO和POD活性对烤烟多酚类化合物的含量有显著的影响,其在生育期间活性变化对多酚类化合物的积累有较大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不同种植方式植烟土壤养分及烟叶化学成分的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湖南部分烤烟主产县烟稻复种连作和一年一熟连作植烟土壤养分含量和烟叶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烟稻复种连作,土壤pH值高于一年一熟连作,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氯和钙的含量均显著高于一年一熟连作,全钾、速效钾含量显著低于一年一熟连作;烟叶总糖、还原糖、总氮含量均高于一年一熟连作,烟碱含量低于一年一熟连作,但差异均不显著;烟叶氯、钾含量均显著高于一年一熟连作.  相似文献   

14.
磷素营养供应不足或过剩都会影响烤烟正常生长。本试验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有效磷水平的植烟土壤对烤烟生长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有效磷含量为13.29mg·kg-1、土壤磷最大吸附量Xm为67.3mg·kg。的潮砂田上,施磷1.35g·盆-1(P4)的烤烟农艺性状处于较高水平,干物质积累与P5处理差异不显著,可满足烤烟正常生长需求。在土壤有效磷为28.66mg·kg、土壤磷最大吸附量Xm为168.2mg·kg。的黄泥田,施磷2.00g·盆“(P5)处理的烤烟农艺性状水平最好,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且全株干物质含量最大(79.03g·盆_1),与P4处理差异极显著,说明P5处理可满足烤烟正常生长需求。在土壤有效磷为54.50mg·kg、土壤磷最大吸附量Xm为104.0mg·kg。的灰泥田上,施磷1.35g·盆。(P4)处理的烤烟农艺性状水平最好,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且全株干物质积累最大(95.04g·盆。),说明P4处理能满足烤烟生长。在同一施磷水平条件下,烤烟的农艺性状及干物质累积量大小为:灰泥田〉黄泥田〉潮砂田,说明植烟土壤的有效磷水平及磷最大吸附量不同对烤烟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国内外112个卷烟样品中多元酸和高级脂肪酸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除苹果酸外,其他多元酸及多元酸总量国内卷烟要明显低于国外卷烟,高级脂肪酸及其总量国内卷烟明显高于国外卷烟.2)苹果酸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国内混合型、国外烤烟型、国内烤烟型、国外混合型;柠檬酸含量国内外混合型最高,国外烤烟型次之,国内烤烟型最低;草酸以国外混合型含量最高,国内烤烟型最低;多元酸总量国内混合型最高,国外烤烟型和混合型次之,国内烤烟型最低;高级脂肪酸及其总量国内烤烟型含量较高.3)不同价位国内烤烟型卷烟中苹果酸含量和多元酸总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四类、三类、二类、一类;柠檬酸在四类卷烟中的含量要明显高于一、二、三类卷烟;高级脂肪酸及其总量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土壤类型对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协调性的影响,提升不同土壤类型上烟叶的品质。[方法]以云烟87为材料,在四川省会理县南阁乡选取5种不同土壤类型(红壤土、黄壤土、紫壤土、沙质土和水稻土)进行烤烟大田栽培,研究不同土壤类型对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协调性的影响。[结果]不同土壤类型上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存在差异,沙质土和紫壤土上烤后烟叶钾含量较高,水稻土、红壤土和黄壤土上烤后烟叶的钾含量较低,符合优质烟叶质量指标;沙质土和紫壤土上烤后烟叶烟碱和总氮含量均较低,与优质烟叶的质量标准相差不大;红壤土和水稻土上烤后烟草烟碱和总氮含量较高,且符合优质烟叶的质量标准;5种土壤类型上烤后烟叶的氯含量均符合优质烟叶的质量标准;烤后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较高,沙质土上烤后烟叶的总糖含量最高,红壤土上烤后烟叶的总糖含量最低,水稻土上烤后烟叶的还原糖含量最高,沙质土上烤后烟叶的还原糖含量最低,较接近优质烟叶的质量标准。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烤后烟叶的糖碱比、氮碱比和钾氯比完全符合优质烟叶的质量标准,水稻土上烤后烟叶的糖碱比最高,黄壤土上烤后烟叶的糖碱比最低,水稻土上烤后烟叶的氮碱比最高,紫壤土上烤后烟叶的氮碱比最低,沙质土上烤后烟叶的钾氯比最高,红壤土上烤后烟叶的钾氯比最低;两糖差基本符合优质烟叶的质量标准。[结论]该研究可为不同土壤类型上烟叶品质的提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四川凉山10个烟叶主产区64份烤烟C3F等级烟叶为样品,采用最优曲线回归拟合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凉山烤烟钾含量状况及其与有机酸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凉山烤烟叶片钾含量平均值为1.84%,整体钾含量偏低;烟叶钾含量与乙二酸、丙二酸、苹果酸、十七酸含量的回归方程决定系数均达到了显著水平,且均表现为烟叶钾含量越高,以上有机酸含量就越高;烟叶钾含量与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间的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并分析云南大理红大品种烤烟的总挥发酸和总挥发碱含量。[方法]以云南大理红大品种C3F等级烟叶为材料,采用连续流动法测定了108个烤烟样品中的总挥发酸和总挥发碱含量,并对不同品种、烟田类型、海拔、生态区域的烤烟总挥发酸和总挥发碱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研究表明,云南大理红大品种烤烟总挥发酸含量平均为955.84μg/g,总挥发碱含量平均为1 098.23μg/g。红大品种的总挥发酸含量较高,总挥发碱含量较低。旱地种植的红大烤烟的总挥发酸含量显著高于水稻田;稻田种植的红大烤烟的总挥发碱含量高于旱地烟,但差异不显著。高海拔烟区红大烤烟的总挥发酸含量显著高于中、低海拔,低海拔烟区红大烤烟的总挥发碱含量显著高于高、中海拔。滨湖流域和红河源流域的红大烤烟总挥发碱含量显著高于澜沧江流域和金沙江流域。[结论]研究可为提高烤烟的香气质和香气量的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依据,也为大理红大烤烟在卷烟配方中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苹果酸对烤烟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苹果酸处理对烟叶中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和组分的影响。[方法]以烤烟NC 89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烟苗移栽后分别于204、0和60 d时用1 L浓度2 g/kg的苹果酸溶液进行灌根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烟叶中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和组分的影响。[结果]将烟苗移栽后20 d施用苹果酸可增加上、中部叶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移栽40 d施用可增加中部叶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移栽60 d施用则降低了中部叶含量;各处理均提高了上、中部叶中二元或三元羧酸的含量和比例,降低了高级脂肪酸的含量和比例,且处理越早这种作用越明显。[结论]烤烟移栽后早期用苹果酸对其进行灌根处理,可提高和改善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不同耕地利用方式下烤烟生长及品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四川泸州烟区典型田、地烟生产条件,分析不同耕地利用方式(水旱轮作、旱地轮作)对烤烟生长速率、农艺性状及化学物理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株高、茎围生长速率在各生育期均表现为水旱轮作田大于旱地轮作地;伸根、团棵期(49 d以前)旱地轮作烤烟叶片长、叶宽大于水旱轮作,进入旺长期后水旱轮作烤烟叶片生长加速,逐渐超过旱地轮作。水旱轮作烤烟成熟期农艺性状及物理性状表现整体优于旱地轮作。相比水旱轮作,旱地轮作明显提高了烤烟的还原糖、烟碱、钾、氯等化学指标。水田、旱地烤烟生长及品质特征在不同生育期有较大差异,可为水旱轮作和旱地轮作条件下,不同生育期栽培措施的合理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