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达里诺尔湿地的小气候特征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利用实测达里诺尔湿地小气候资料与邻近的两个常规气象站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夏季,湿地有明显的降低气温作用;湿地的春季增温和秋季降温均比陆地慢,因此具有降低春季气温、提高秋季气温的作用,这不仅可以调节当地气候,同时也为该区域特有动植物的生存提供了特定的气候条件.在以考察月份为代表的三个季节内,湿地的相对湿度均比陆地高.因此该湿地的小气候特征表现为“冷湿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2.
三江平原湿地冷湿效应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湿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环境效益,冷湿效应是湿地的累积环境效应之一。研究湿地的冷湿效应有助于从水热角度进一步揭示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为湿地的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测试结果表明,三江平原湿地冷湿效应与湿地植被及其积水深度有关。选择漂筏苔草湿地、毛果苔草湿地、小叶章湿地以及农田4种类型进行对比研究,其中漂筏苔草积水最深,冷湿效应最大,其次为毛果苔草,小叶章最小。不同下垫面近地面气温和湿度变化不同,但基本趋势是一致的,即随着高度增加,温度升高,湿度降低。6月份和9月份的地温变化趋势明显不同。随着深度增加,6月份地温逐渐下降,9月份地温逐渐上升,这主要与不同季节太阳辐射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白林波  白明生  石云 《水土保持研究》2011,18(4):79-81,87,277
应用1991年的TM图像和2006年的ETM图像,将研究区湿地类型分为自然湿地(包括河流湿地、湖泊湿地、灌丛湿地)和人工湿地(包括水塘、输水渠、水产池塘),提取研究区两个时期的湿地景观,并应用斑块数量、斑块面积、斑块密度、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分维数指数分析了研究区的湿地景观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91-2006年银川市湿地斑块数量和面积减小幅度很大,但水产池塘的斑块数量与面积呈增加趋势。1991年研究区自然湿地比例远大于人工湿地,但到2006年两种湿地类型比例相当。从景观水平来看,研究区湿地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减小,优势度指数增加。  相似文献   

4.
半干旱区湿地植被群落结构与交错带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四儿滩湿地为例,通过2005—2010年7—9月份的野外调查,以重要值为基础数据,采用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生态优势度指数对四儿滩湿地植被群落结构年际间的变化以及湿地湿生带、交错带、旱生带这3带之间植被群落结构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研究了湿地—干草原交错带边缘效应。结果表明:(1)四儿滩湿地植被生长状态在2005—2007年呈现增长趋势,2008—2010年长势衰减,湿地出现退化情况。其中,2007年植被长势最好,2010年植被长势最差。(2)在湿地与干草原交错带中,出现明显的边缘效应。生态优势度(SP)、丰富度(R)和物种多样性(SW)均是交错带最大,其次是旱生带,湿生带最小。(3)铁路建设对湿地边缘靠近铁路的旱生带影响最大,而上游人工湖的建设对湿生带影响最大。(4)在四儿滩湿地,交错带的植被变化情况与降雨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黄河兰州段湿地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兰州段黄河湿地在其城市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采用样带和典型样方相结合的方法对黄河湿地3种生境系统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了兰州城市湿地的植物多样性。结果表明:(1)不同生境系统湿地植物群落以草本为主,乔木多以杨柳科的垂柳为主,灌木只调查到1科1种。过渡带湿地植物种类几乎涵盖了其他生境系统的所有物种。(2)近裸露湿地赖草、稗草、虎尾草的重要值分别达到16.336,14.112,11.723;过渡带湿地中芦苇的地位得到加强,近自然湿地中芦苇的重要值已达13.153,其常见伴生种如水芹、香蒲、罔草也具有一定的地位。(3)3种生境湿地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及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大小依次为:过渡带>近裸露湿地>近自然湿地,均匀度指数与之变化趋势不一致。近裸露湿地与过渡带β多样性小于近自然湿地与过渡带,不同生境间的相异性也表现为近裸露湿地与过渡带小于近自然湿地与过渡带。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半干旱区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变化,选取宁夏盐池县四儿滩湿地为研究区,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测得植被群落多样性,使用SPSS软件以植被重要值为要素进行聚类分析,分析研究区植被类型。结果表明:研究区共有14科41种植物,其中菊科、禾本科、豆科、藜科包含的植物种较多;研究区不同样线出现的植物种数不同,南样线出现的最多,西样线出现的最少;不同样线的植物频率分布存在差异,南样线出现于1个样方中的植物种数最多,西样线出现于9个样方以上的植物种数最多。四儿滩湿地植物分为4个群落,分别为盐爪爪群落、赖草+白刺群落、芨芨草+臭蒿+芦苇群落、猪毛蒿群落。研究区不同样线的多样性指数存在差异,北样线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为最高值,而西样线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均为最低值。  相似文献   

7.
以芦苇群落和西藏嵩草两个群落为对象,研究了两个群落的植物物种及组成特征。结果表明,芦苇群落以芦苇为优势种,以西藏嵩草为亚优势种,二者重要值之和为0.434 2;西藏嵩草群落以西藏嵩草为优势种,重要值为0.187 6。物种多样性分析表明,两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均波动幅度较大,优势度(D)值波动幅度较小;芦苇和西藏嵩草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与物种丰富度指数无明显相关,而与生态优势度指数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两群落H,D,J和丰富度指数(S)值的差异并不显著;芦苇和西藏嵩草群落的共有种有14种,相似性系数为51.85%,说明西藏嵩草群落和芦苇群落的群落组成相近,它们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半干旱区湿地植物生态位格局,采用样线法对宁夏自治区盐池县四儿滩湿地湿生带、交错带和旱生带的植被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各物种的重要值,并运用Levins生态宽度指数及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对植物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进行了计量。结果表明,湿生带以耐盐碱的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为绝对优势种,其重要值、生态位宽度远大于其它物种。说明湿生带盐碱度太高,只有极少数物种可以生存。在交错带和旱生带,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均是赖草(Aneurolepidium dasystachys)最大。旱生带与交错带相比,大部分物种的生态位宽度有所提高,说明旱生带更适宜植物生长。同时,分析3带的生态位重叠度结果表明,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度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城市湿地植被恢复的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格局,为城市湿地保护和恢复策略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样方法对天津临港恢复湿地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计算群落植物种重要值,并利用组平均法聚类,分析物种多样性格局。[结果](1)乔灌草各层主要优势物种分别为国槐(Sophora japonica)、刺槐(Robinia pseudocaacia);柽柳(Tamarix chinensis)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灌木层中的柽柳重要值最大。(2)植被划分为4组、17个群丛类型,过渡区广布种斑块频度最大(32.7%),以国槐+银杏群落(Sophora japonica+Ginkgo biloba)为主;滨水湿地斑块群落频度最小(17.3%),以柽柳—芦苇群落(Tamarix chinensis-Phragmites australis)为主。(3)Shannon-Wiener指数与Simpson指数总体变化趋势较一致,最高值均出现在金叶榆—紫穗槐(Ulmus pumila-Amorpha fruticosa)群落;Pielou均匀度指数≥0.8的样方占样方总数的53.8%;近水绿地斑块丰富度指数强度较大,物种复杂度高。(4)调查中发现有刺槐、旱柳(Salix matsudana)、火炬树(Rhust yphina)等乔木更新苗出现,出现明显的群落演替和自然更新现象。[结论]研究区植物种类丰富,近水绿地斑块物种多样性较高,但湿生植物群落总体优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若尔盖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国道213郎川段的回覆草皮进行植物群落人工恢复的野外定位试验和调查,对人工切割不同规格草皮植物群落及其α多样性指数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切割草皮试验样地物种丰富度S、Simpson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低于背景值;优势度指数高于背景值,优势种和建群种以禾本科、莎草科等为主,切割草皮上优势种的基本指标均高于背景样方;切割面积为30 cm×30 cm时厚度的增加会导致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的增加,面积为50 cm×50 cm、厚度为20 cm样地会保持较为稳定的多样性指标,且有利于保持较高的地下生物量密度和地上生物量.草皮切割面积Sq与物种丰富度S和Ma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