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适合胡萝卜生长的生物菌肥用量,为胡萝卜高效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橙胡萝卜和华微生物氮磷钾A50为原料,研究不同浓度的生物菌肥对胡萝卜长势、胡萝卜素、叶绿素及肉质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在施加570 kg/hm~2生物菌肥时胡萝卜的长度、粗度与肉质根重量均达到最大值,但继续增加施肥量时其反而减少。胡萝卜中叶绿素与胡萝卜素的含量均在施加570 kg/hm~2生物菌肥时最高。[结论]最适合胡萝卜生长的华微生物氮磷钾A50的浓度是570 kg/hm~2,此时胡萝卜产量最大,营养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对种绳胡萝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5-氨基乙酰丙酸在胡萝卜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种绳模式播种的‘黑田5寸参’胡萝卜为试验材料,在胡萝卜生长季节向胡萝卜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5-氨基乙酰丙酸(10、25、50、100 mg/L),收获后通过测定胡萝卜的根长、根粗、根重、叶长以及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胡萝卜素含量等形态和生理指标来评价胡萝卜的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10~50 mg/L的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可以提高胡萝卜的株高和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与对照(不喷施5-氨基乙酰丙酸)相比,根重、根长、根粗和干物质含量分别增加73.05%、15.56%、18.75%和25.31%。此外,低浓度的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还提高了胡萝卜肉质直根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及胡萝卜素的含量,较高浓度的5-氨基乙酰丙酸则抑制了胡萝卜的生长,降低了胡萝卜肉质直根的品质。50 mg/L的5-氨基乙酰丙酸在促进胡萝卜生长和改善品质方面表现最好,可以为胡萝卜生产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试验对黄色、橙色和紫色3种根色的胡萝卜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发育动态及色素含量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为不同根色胡萝卜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黄色和橙色胡萝卜在播种60 d内为叶片生长盛期,播种后90 d为肉质根快速膨大期,紫色胡萝卜在播种45 d后叶片和肉质根增长速率均匀;相同时期紫色胡萝卜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含量最高,橙色胡萝卜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最小。不同根色胡萝卜种植过程中可根据重点发育时期进行合理水肥管理,橙色胡萝卜可充分利用不饱和散射弱光,适合设施低温弱光时期种植。  相似文献   

4.
一、选料。从外观颜色上由于色泽不同其含β-胡萝卜素量不同,有红色的、橙黄色、橙红色,甚至是白色,其中以橙黄或橙红色的胡萝卜营养价值高,含β-胡萝卜素也高。加工时应选取红色或橙红色原料。肉质木质化和黑心胡萝卜不要选用。  相似文献   

5.
胡萝卜瓣花型雄性不育系可以通过5代回交的方法获得,雄性不育保持率在89.7~100%;根据胡萝卜肉质根根形、木质部与韧皮部的颜色程度以及肉质根贮藏能力,回交得到的雄性不育系与相应保持系外部的主要品质性状相同。从胡萝卜素含量分析表明,胡萝卜一代杂交种的内部营养成分主要取决于父本营养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石榴杂种后代不同叶片颜色的成因。[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对8个石榴杂种单株和2个亲本对照单株生长期叶片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的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在生长初期,叶片表现红色的4个单株花青素含量均高于对照,其中5号单株花青素含量最高,达到4.12mg/g;叶片表现黄绿色的4个单株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变化趋势与对照基本一致,其中4号单株叶绿素的含量和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值最高,而3号单株叶绿素a/叶绿素b的值最低。在生长旺盛期,8个石榴单株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与对照无明显差异。经方差分析,不同石榴单株在不同的生长期其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石榴单株间花青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同石榴单株在不同的生长期其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值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石榴杂种后代间叶片颜色不同是由于生长期花青素、叶绿素含量和比值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石榴杂种后代不同叶片颜色的成因,采用分光光度法对8个石榴杂种单株和2个亲本(母本豫大籽、父本突尼斯软籽)对照单株生长期叶片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初期,叶片表现红色的4个单株花青素含量均高于对照,其中5号单株花青素含量最高,达到4.12mg/g;叶片表现黄绿色的4个单株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对照基本一致,其中4号单株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值最高,而3号单株叶绿素a/b最低。在生长旺盛期,8个石榴单株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与对照无明显差异。经方差分析,不同石榴单株在不同的生长期其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石榴单株间花青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同石榴单株在不同的生长期其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值无显著差异,可以初步得出石榴杂种后代间叶片颜色不同是由于生长期花青素、叶绿素含量和比值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正>1.选料。从外观颜色上看,橙黄或橙红色的胡萝卜营养价值更高,含β-胡萝卜素较多。加工时应选取橙黄色或橙红色的原料,肉质木质化和黑心胡萝卜不宜选用。2.处理。选料后将胡萝卜的尾部根须和青头去掉,洗净后去皮。去皮后将胡萝卜切成长4~5厘米、宽1厘米、厚0.5厘米的长条,浸没于浓度4%~6%、温度90~95℃的碱液  相似文献   

9.
胡萝卜别名红萝卜,是二年生草本植物,肥大的肉质根是食用部分,胡萝卜肉质根富含蔗糖、葡萄糖、淀粉、胡萝卜素等.其中胡萝卜素比番茄高5~7倍,胡萝卜素食后经肠胃消化分解成维生素A,可防止夜盲症和呼吸道疾病.胡萝卜耐贮藏,可炒食、煮食、酱渍、腌制,且其适应性强、易栽培、耐贮藏,是人们冬春季消费的重要蔬菜.  相似文献   

10.
胡萝卜别名红萝卜,是二年生草本植物,肥大的肉质根是食用部分,胡萝卜肉质根富含蔗糖、葡萄糖、淀粉、胡萝卜素等.其中胡萝卜素比番茄高5~7倍,胡萝卜素食后经肠胃消化分解成维生素A,可防止夜盲症和呼吸道疾病.胡萝卜耐贮藏,可炒食、煮食、酱渍、腌制,且其适应性强、易栽培、耐贮藏,是人们冬春季消费的重要蔬菜.  相似文献   

11.
一、果实套袋的作用1.增加果实色泽果品的色素主要由叶绿素(绿色)、胡萝卜素(黄色)和花青素(红色)3类组成,前2类在果实生长前期形成,后1类在果实成熟期形成,套袋后在暗光条件下生长,可显著抑制叶绿素合成,使果皮色泽变浅,促进花青素的形成。摘袋后7~8天,果面即会迅速呈现鲜艳的颜色。同时,果实套袋后在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以红花大金元、翠碧一号、大白筋599、NC82、K326和NC89共6个优质烤烟品种为材料,系统研究了6个品种的叶绿素、叶黄素以及β-胡萝卜素含量在生长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移栽后第50 d翠碧一号、K326和NC89等优质品种叶绿素含量较高,与其他品种达到极显著差异;翠碧一号、红花大金元和大白筋599的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的品种,这可能是上述优质烤烟形成的内在基础。  相似文献   

13.
甘蓝型油菜花瓣发育过程中 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颜色花瓣不同时期所含主要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及其与花色的关系,将甘蓝型油菜花瓣发育划分为5个时期,采用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对不同颜色油菜花瓣中总类胡萝卜素及其中3种主要胡萝卜素(叶黄素、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油菜花瓣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与其花瓣颜色变化一致,表明不同时期花瓣颜色变化与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密切相关;不同颜色花瓣中类胡萝卜素含量不同。黄色花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白花油菜花瓣中类胡萝卜含量最低;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随花瓣发育逐渐减少,与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一致,而番茄红素含量变化为先增加后减少;不同颜色花瓣之间,3种类胡萝卜素中差异最大的是番茄红素,其在黄花中含量最高,在白花中含量最少。初步推测,总类胡萝卜素对油菜花瓣颜色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而番茄红素则是花瓣颜色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金红5号"胡萝卜2007年10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植株生长势强,叶簇直立;肉质根圆柱形,表皮、肉、髓部均为橙红色,根长17~18厘米、横径5厘米左右,单根重250克左右。β-胡萝卜素含量96毫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碘对杜氏盐藻生长及品质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KI、KIO3处理杜氏盐藻,检测叶绿素a、可溶性蛋白、β-胡萝卜素、内源碘含量以及藻干重的变化。[结果]0.5~5.0 g/L的KI均抑制杜氏盐藻的生长,0.5~5.0 g/L的KIO3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杜氏盐藻中叶绿素a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增加了藻的干重。其中0.5 g/L的KIO3效果最明显,使叶绿素a和藻干重分别提高65%和42%。另外,KIO3处理也使藻细胞中β-胡萝卜素和碘的含量增高,0.5 g/L KIO3使β-胡萝卜素和碘的含量分别提高48%和430%。[结论]KI抑制杜氏盐藻的生长,KIO3不但能刺激杜氏盐藻的生长还能提高其内活性物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黑粒小麦籽粒发育过程中籽粒色素含量动态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黑粒小麦和白粒对照的籽粒发育过程中,籽粒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的含量随着发育天数呈直线下降趋势,到开花后25d时,含量已降到很低;3个黑粒小麦品种花青素的含量随着发育天数呈现曲线变化,在开花后25-30d达到高峰,即叶素和类胡萝卜降解比较充分时,花青素开始形成。在对照白粒品种说411中未检测到花青素的存在。同一时期不同黑粒小麦品种之间,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不大。漯珍1号和黑粒小麦76的花青素吸光值的变化曲线比较相似,可能含有类似的花青素成分,河东乌麦526花青素的变化曲线明显不同,表明其花青素成分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两个黑粒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7.
以5个不同的迷你胡萝卜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其抗逆性、商品性、产量、肉质根形态、品质性状等共25个指标,基于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法对5个品种进行综合评价,以期筛选性状优良的品种。结果表明,Propeel产量最高(178167.70kg·hm~(-2)),其次是Tastypeel(169351.90kg·hm~(-2)),二者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β-胡萝卜素含量无显著差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Slendercut最高(18.97%);Slendercut含水量最低,口感最好;根中粗、根肩粗、根长、虫害率、抽薹率等对迷你胡萝卜综合性状影响较大;综合性状最好的是Tastypeel,D值为0.722,其次是Crispycut和Propeel,分别为0.688和0.667。Slendercut品质和口感最好,但产量最低,可作为高品质胡萝卜栽培;若兼顾产量、品质及抗逆性,以Tastypeel最佳。  相似文献   

18.
对甘肃产不同颜色的番茄在加工过程中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紊和维生素E的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对番茄酱、番茄汁在不同加热时间取样,所得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析,检测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的含量,并分别总结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加热过程中由于水分的蒸发,湿基中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含量增加,干基中番茄红素含量的增减主要受番茄生长环境的影响,加工过程中β-胡萝卜素的含量变化较小。与番茄红素不同,β-胡萝卜素异构体的含量主要受温度的影响,而维生素E的含量在瞬时灭菌时显著增加。另外,维生素E含量的增加并不是由种子中的维生素E释放引起的,因为番茄籽中γ-生育酚含量甚高,维生素E的含量只占番茄中维生素E总量的2%。  相似文献   

19.
选取14个不同木薯种质的块根放置0~12 d,进行采后生理性腐烂观察,并检测不同时间点β-胡萝卜素的含量。结果显示,木薯块根中β-胡萝卜素含量与其采后生理性腐烂有一定的相关性,即β-胡萝卜素含量相对较高的种质其耐采后腐烂能力相对较强,但是不完全正相关;随着放置天数的增加,抗腐烂能力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放置6 d时其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随后块根的腐烂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桔红肉甘薯在块根膨大过程中鲜薯主要品质性状的变化动态及其相关性。于栽插后40、70、100和125d等4个时期分别挖根取样,测定鲜薯β-胡萝卜素、铁、锌、淀粉、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并分析其相互关系。β-胡萝卜素含量在整个生育期表现出"升高-降低"的单峰波动曲线;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趋势为"下降-升高";淀粉含量的变化动态与β-胡萝卜素相似,只是波动趋势较平缓;糖类物质的变化曲线与淀粉正好相反,表现出"降低-升高"的波动趋势;铁元素含量一直在降低,先是快速下降,然后缓慢下降;而锌元素含量则是直线下降。鲜薯蔗糖含量与β-胡萝卜素含量极显著负相关,与果糖含量显著正相关;淀粉含量与果糖含量极显著负相关,与锌元素含量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