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从英国进口的离子交换树脂膜和室内埋置法研究了取自河北玉田县的 4个土壤吸附土壤磷、钾、钙、镁和锰的动力学。结果表明 ,在 0 .5~ 2 4h的吸附时间内 ,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 ,树脂膜吸附的土壤磷、钙量和锰量显著增加 ,而吸附的钾量减少。  相似文献   

2.
土壤-烤烟矿质营养元素相互关系的主组分分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云南五种植烟土壤上烤烟三个品种、六个生育期烟叶中钾、磷、硫、钙、镁、铁、锰、锌、铜、硼浓度和烟株根区土壤中AB/D联合提取的养分含量及土壤pH、有机质和碱解氮的测试数据,用主组分分析(PCA)方法,讨论土壤─烤烟系统矿质营养元素的相互关系及交互作用。结果显示:①烟叶矿质营养元素浓度随烤烟生育期有规律的变化,受根区土壤化学性质影响的变异大于品种间的差异;②烟叶钾、磷、铜、硼表现明显的稀释效应,钙、镁表现积累效应;③烤烟钾、磷、铜、硼营养存在相互协同作用,钙对钾、磷、铜、硼营养有明显的拮抗作用。④增加土壤有机质,利用钾、磷、铜、硼的协同作用,减轻钙对钾、磷、硼的拮抗是改善烤烟营养,提高烤烟产量品质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3.
通过吸附试验,盆栽和田间试验系列研究,对河南烟区4个生态类型区的4种土壤,12种养分状态及钾肥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土壤烟株的生长发育首要限制因素是氮,磷,钾,其次是锌,锰;4种土壤对锌,钾,硫,铜,锌的吸附曲线受土壤和元素特性的影响,但不同土壤对同一元素吸附曲线变化的趋势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对经和分析方法研究了土壤与泡桐叶中养分含量、相互关系及其在丛枝病发生中的作用。土壤中磷、铜、锌、铁和钾的比值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918**),表明土壤养分含量的多寡对泡桐丛枝病的发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土壤低的磷和高的铜含量以及磷钾、磷铜、磷锌、铜锌、铁铜和铁锰等元素间的拮抗作用,使得泡桐树体内钾和铜的含量过高,磷和锰的含量偏低,树体正常生长所需的磷钾、铜锰、铁锰比遭到破坏,引起代谢紊乱,导致泡桐树的抗病能力下降而患上丛枝病。  相似文献   

5.
丁昌璞  潘映华 《土壤学报》2002,39(4):560-567
对铝、锰离子在红壤中的吸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离子交换能(或吸附能)的次序为铝>锰>钙>钾,但同一离子在不同固相中的交换吸附能力有异。离子的代入量和代出量随其加入量而递增,而代入量占所加数量的百分数则递减,遵守一般的离子交换规律。非等当量性为铝或锰离子参与交换所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是由于其水解产物的非电性吸附叠加于电性吸附所致,尤以在砖红壤体系中者为甚;非电性吸附量与平衡溶液浓度的关系符合Freundlish方程。  相似文献   

6.
采用盆栽与吸附试验,研究了镉污染赤红壤上,施用相同摩尔浓度的钙、钾与锌对小油菜生物量、镉吸收量及土壤镉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和高镉污染赤红壤上,施用锌明显增加小油菜地上部生物量,较对照分别增产21.1%和7.82%。不同阳离子(钠、钙、钾和锌离子)共存改变土壤吸附镉能力的程度不同,与钠体系相比,钙、钾和锌体系中土壤镉吸附量分别降低65.6%、72.0%和96.9%,共存离子降低土壤镉吸附量的次序为锌离子〉钾离子和钙离子,锌离子的影响最为明显。高镉污染赤红壤上,钙和钾使小油菜吸镉量分别增加5.5%和14.4%,低于低镉污染赤红壤上钙和钾使小油菜吸镉的增加量(分别为16.6%和19.6%);锌明显降低小油菜吸镉量,高和低镉污染赤红壤上,较对照分别减少45.8%和35.0%。3种阳离子与镉共存时,对土壤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差异取决于竞争吸附与竞争吸收的大小,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里骆杉木林区十二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分布、立地变化、季度变化以及杉木中各种元素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是强烈积聚钙、磷、锰的,属于N>Ca>K(Mn)型树种。林下植物的营养水平比杉木高得多,特别是钾。在二十四年生杉木中,每公顷贮存的元素公斤数是:氮277、磷29、钾196、钙263、镁53、铁24、锰11、锌0.66、铜0.22、硫22、氯55、硼0.23,元素总量近一半集中于林冠,树干占32%,树根占19%。杉木这十二种元素总贮存量相当于土壤0~80厘米土层相应的可给态元素总量的80%,杉木中的氮、磷、氯占的比例比土壤的速效氮、磷和水溶性氯的大得多,微量元素比土壤相应的可给态元素小得多,其它元素相差不大。同一山坡的土壤中、下中坡的大多数可给态元素显著高于上坡,夏春显著高于秋冬。同一山坡1~2年生杉木枝叶中,大多数元素差异不显著,但下中坡的钙和硼非常显著地高于上坡,夏春金属元素和微量元素显著高于秋冬。当土壤养分供应较好,杉木衰老枝叶向1~2年生枝叶转移的元素量多时,1~2年生枝叶元素含量高,各种元素比例比较协调,杉木生长较好。杉木中的钾、钙、镁、锰、氯、硼彼此之间以及氮—钾、氮—钙、锌—铜之间等都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云南玉溪柑橘园土壤养分状况与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南盘江低热河谷区、华宁山地丘陵区、元江干热河谷区和新平山地丘陵区4个柑橘生态区,选取一个月内未施肥的101个代表性柑橘园采集土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溪柑橘园土壤pH变幅在3.98~8.07,52.48%的土壤p H基本适宜柑橘生长,14.85%的土壤pH适宜柑橘生长;土壤有机质匮乏,59.40%的土壤低于15 g/kg。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钾、钙、镁、铁、锰、锌、铜、硼的平均含量分别为78.64、53.95、273.15、3240.37、233.39、23.21、43.82、5.67、2.89、0.50mg/kg。总体上,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硼含量不足(低量和缺乏),比例分别为78.22%和66.34%;有效钾、钙、锰和铜含量以超标(高量和过量)居多,比例分别为64.36%、51.48%、56.44%和83.17%;有效磷、铁、锌含量以丰富(适宜、高量和过量)为主,比例分别为67.31%、75.24%和88.12%;有效镁不足、适宜和超标的果园各占约1/3。在土壤养分状况的区域特征方面,华宁优于新平,新平优于元江。土壤pH与有效钙、镁含量的正相关性极显著,与有效锰、铜含量的负相关性极显著,土壤有机质与大部分养分含量正相关且达到显著水平。因此,云南玉溪柑橘园生产上应注意调节土壤pH,增施有机肥和氮、硼肥,适度少施钾、磷肥,注意钙、锰和铜肥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广东不同产地香蕉园土壤养分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广东省雷州半岛和粤西地区典型蕉园土壤进行土壤养分吸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雷州半岛砖红壤对磷、钾、硼和锌的平均吸附率分别为69.2%、24.3%、52.9%和26.7%,粤西地区蕉园土壤对磷、钾、硼和锌的平均吸附率则分别为43.9%、17.0%、39.8%和22.5%,整体上广东蕉园土壤对硫的吸附能力均很低。可见,蕉园土壤对磷、硼的吸附能力较强,对钾和锌的吸附较弱。但不同产区蕉园土壤对养分的吸附固定能力不同,雷州半岛蕉园砖红壤对磷、钾、硼和锌的吸附能力要强于粤西蕉园土壤。  相似文献   

10.
采取Mehlich3(以下简称M3法)方法和常规标准方法测定了41个土壤样品的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和有效硼。通过对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分析,探讨二者的相关性。土壤有效磷M3方法与常规方法相关系数达到0.9085,为最高,有效铜M3方法与常规方法相关系数为0.1556,为最低。有效铜、有效硼测定结果的相关性很差。M3方法与常规方法测定土壤养分在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锌上达到极显著水平,其数值可以通过回归方程相互转换利用。  相似文献   

11.
土壤速效养分的吸附特征与生物有效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化学分析、吸附反应和生物诊断方法,系统研究了六个土壤中养分的丰缺状况,确定了供试土壤存在的养分限制因子及其严重程度。结果表明,供试土壤普遍缺氮,部分土壤中磷、钾、硫、铁和铜供应不足,个别土壤中锌和硼含量偏低。在低锰浓度的吸附液中.土壤对锰的吸附强烈;铜、锌和硼吸附率不受相应吸附液浓度的制约;在高磷、硫浓度的吸附液中,各土壤对磷、硫的吸附率差距增大。三大土类的基础生产力不同,植株干重在2.73~5.55克/盆范围内变化,补充营养元素后,生产力显著提高,土类间差距缩小。 运用系统研究法得出的这些结论,针对性强,但个别环节尚需继续改进。  相似文献   

12.
丹江口柑橘园土壤和叶片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丹江口柑橘主产区42个柑橘园采集了土壤和叶片样品并进行养分测定,旨在研究土壤和叶片营养元素状况及相关性。结果表明,1)97.6%的柑橘园土壤pH值适宜柑橘生长;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硼、交换性镁、有效铁、有效铜、有效锌、交换性钙和有效锰处于缺乏或低量水平的柑橘园分别占71.4%、95.2%、64.3%、45.2%、100.0%、11.9%、16.7%、26.2%、14.3%、0.0%和0.0%。2)叶片氮、磷、钾、钙、镁、铜、锌、硼、铁和锰含量缺乏的柑橘园分别占31.0%、71.4%、81.0%、38.1%、83.3%、97.6%、95.2%、40.5%、0.0%和0.0%。3)土壤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铁、有效锰和有效硼的丰缺状况与叶片中对应元素显著正相关,其它土壤营养元素与叶片相应元素无显著相关性。因此,建议柑橘园在营养管理上应因地制宜,增施有机肥及硼肥,合理施用氮、磷和钾肥。  相似文献   

13.
不同有机废弃物对土壤磷吸附能力及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城郊农地是循环有机废弃物的重要场所,但长期施用畜禽粪和城市污泥可引起土壤磷素积累、磷饱和度提高,增加土壤向环境流失磷的风险。为了解施用不同来源的有机废弃物对城郊耕地土壤磷素化学行为的影响,选择4种不同磷含量的土壤,探讨在等量磷素情况下,施用KH2PO4、猪粪/稻草秸秆堆肥、沼渣、猪粪、鸡粪、生活垃圾堆肥和2种污泥等不同磷源时,土壤有效磷含量及磷吸附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施用有机废弃物增加了土壤有效磷和水溶性磷含量,降低了土壤对磷的吸附能力,但影响程度因有机废弃物来源而异。施用猪粪/稻草秸秆堆肥和猪粪降低土壤磷最大吸附量比例(9.03%~15.60%)与施KH2PO4(10.59%~16.63%)相当,但施用沼渣、鸡粪和生活垃圾堆肥降低土壤磷最大吸附量的比例(5.09%~9.84%)明显低于施KH2PO4;施用2种污泥降低土壤磷最大吸附量的比例(4.32%~6.77%)最小。不同有机废弃物对土壤有效磷的影响差异较小,但对水溶性磷的影响较大。施用有机废弃物后,土壤磷最大吸附量的下降值与施用有机废弃物中铁、铝、钙含量呈负相关;土壤水溶性磷的变化量与施用有机废弃物后土壤交换性钙的增加量呈负相关,表明有机废弃物中铁、铝和钙等矿质成分的增加,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有机废弃物在土壤循环处理时磷对环境的负影响。在农田施用有机废弃物时,不仅要考虑有机废弃物磷素状况,也应适当考虑其他矿质成分的组成特点。该研究可为城郊农地科学施用有机废弃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琯溪蜜柚园土壤肥力和叶片营养随树龄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福建省平和县板仔、文峰、霞寨、小溪、五寨、国强6个乡镇选择有代表性的26个不同树龄(4~10、10~20和20年以上)琯溪蜜柚园采集土壤及叶片样品,分析琯溪蜜柚园土壤肥力及叶片营养随树龄的变化。结果表明,26个琯溪蜜柚园土壤pH值为3.51~5.77,平均为4.26,处于极酸性;土壤碱解氮、速效钾、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均处于缺乏至极缺水平,土壤有效磷、有效铁和有效铜含量处于高量至过量水平,土壤有机质、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锰含量随树龄增大而显著降低,土壤有效硼含量整体处于缺乏水平且随树龄增大而显著升高。26个柚园叶片钾、钙和镁含量适宜,磷、锰、铜和硼含量偏高至过量,幼龄树(4~10年)叶片氮、铁含量偏高,而低龄(4~10)、成龄(10~20年)树叶片锌含量偏低。由此说明,琯溪蜜柚园土壤肥力随树龄变化明显,其中土壤有机质及有效钙、镁、锰含量随树龄增加显著下降;柚树叶片养分含量随树龄变化不明显,其中磷、硼、锰、铜含量普遍偏高或过量而锌偏低。因此,必须重视投产以及老果园土壤管理,改良酸性,增施有机质,补充钙、镁营养,以保障树体营养平衡和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5.
陕西土壤磷等温吸附特性及其测定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明岗  孙本华 《土壤》1997,29(2):109-112
以陕西省主要农业土壤为材料,研究选定了土壤磷等温吸附的测定条件:磷添加浓度0-70mg/L,水土比10:1,平衡时间6天,平衡介质0.01mol/L KCl。以此条件测定土壤磷等温吸附线,结果表明,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能满意地描述陕西土壤磷的吸附特性;由Langmuir方程获得的土壤磷最大吸附量(Xm)、磷吸附反应常数(K)及磷吸附最大缓冲容量(Mb)均呈现为黄褐土〉Lo  相似文献   

16.
磷酸盐吸附对可变电荷土壤正负电荷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安珍  张效年 《土壤学报》1997,34(2):123-129
本文研究了华南地区不同类型的可变电荷土壤,并对磷酸盐的吸附量和吸附磷后土壤的正、负电荷的变化,以及pH和游离氧化铁对这种变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吸磷量与土壤游离氧化铁含量成良好的正相关。土壤吸磷后正电荷减少,负电荷增加,土壤电荷量与吸磷量之间呈抛物线状相关。吸附1摩尔磷酸盐对土壤净负电荷的贡献在0.3-1.0摩尔之间。土壤中的游离氧化铁使吸附的磷对土壤负电荷的贡献减少。  相似文献   

17.
对铝、锰离子在红壤中的吸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离子交换能(或吸附能)的次序为铝>锰>钙>钾,但同一离子在不同固相中的交换吸附能力有异。离子的代入量和代出量随其加入量而递增,而代入量占所加数量的百分数则递减,遵守一般的离子交换规律。非等当量性为铝或锰离子参与交换所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是由于其水解产物的非电性吸附叠加于电性吸附所致,尤以在砖红壤体系中者为甚;非电性吸附量与平衡溶液浓度的关系符合Freundlish方程。  相似文献   

18.
不同类型的离子交换树脂对土壤速效钾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离子交换树脂膜在饱和溶液中的吸附曲线基本相同,但对钾的吸附数量差异很大,国产树脂膜对钾离子的平均饱和吸附量为8303.6μg/cm^2。而进口树脂膜对钾离子的平均饱和吸附量为2209.8μg/cm^2,仅是国产膜的26.6%,在土壤中,离子交换树脂膜对钾的吸附量随时间呈对数关系,在开始2小之内,雨过天青者的吸附量差异不大,以后随时间的延长,二者的吸附量差异逐渐增大,在钾离子的测定中,进口膜通过接触交换至膜上的钾离子数量占总比例为25%,而国产膜为38.5%,土壤含水量对土壤钾的测定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开州区李子营养元素分析及其施肥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重庆市开州区6个主要李子园采集的15个叶样的11种营养元素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李子叶片中氮、磷、钾、钙、锰和硼元素含量普遍偏高,镁、锌、铜元素含量大部分在适宜指标范围内,普遍缺铁元素。元素含量偏高的李子园氮占100%、磷占100%、钾占60%、钙占93%、锰占73%、硼占60%,缺铁元素的李子园占84%。根据叶片营养丰缺状况配方施肥,调整开州区李子园施肥措施,重点控氮、磷、钾、钙、锰、硼,补铁,从而全面提高开州区李子园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20.
我国北方主要土壤吸附外源钾的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动力学的原理和自行研制的连续流动交换仪,研究了从我国北方12 个主要土类采集的25 个土壤样品对外源钾吸附过程的动力学。结果表明,开始时土壤对外源钾的吸附速率最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吸附速率越来越低,至一定时间后吸附达到饱和。该吸附过程可以较好地用一级反应方程拟合。不同土壤的吸附动力学参数差异很大。吸附持续时间、总吸附量、最大吸附速率、平均吸附速率变幅分别为150 ~720 min 、138.7 ~2549.6 m gkg-1 、6.5 ~17.4 m gkg-1min-1和0.92 ~3.54 mgkg-1min-1。土壤对外源钾的吸附动力学参数与土壤粘粒含量、有机质含量及阳离子交换量之间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土壤吸附钾的能力按取土地点自西向东呈明显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