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古浪县良种场马铃薯生产基地土壤的铅(Pb)、铬(Cr)、汞(Hg)、砷(As)和镉(Cd)含量,并参照国家颁布的土壤质量标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条件NY/T391—2000和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5010—2002)对其重金属污染做出了评价。结果表明:良种场马铃薯生产基地土壤均在2级以上,适宜发展无公害马铃薯生产;但在此地上发展绿色食品马铃薯生产,则必须采取汞污染治理措施,降低土壤的汞含量,待达标后方可。  相似文献   

2.
无公害马铃薯的品牌打造是农业发展关注的重点。分析了马铃薯生产的常见问题,包括科研和推广力量不足、优良种薯缺乏、政府不够重视等,并从问题的成因着手,探究无公害马铃薯的品牌打造策略,包括提升农民科学素质、建设马铃薯市场体系、建立农业风险避险机制、提升栽培质量、加强马铃薯产业科技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三峡库区兴山县开发无公害马铃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峡库区、鄂西南山区开发无公害马铃薯的有利条件及优势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开发无公害马铃薯的一些主要技术措施和设想,对开发三峡库区绿色食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无公害马铃薯生产操作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马铃薯在国际上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是有发展前途的农产品。为适应国际市场的发展,提高马铃薯产品的竞争力,发展无公害马铃薯是一个较好的途径。讷河市是马铃薯产区,年种植面积4万hm^2,近年来大力发展无公害马铃薯生产,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无毒无公害种植新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铃薯在生产开发新技术的需求上,结合国内外对马铃薯的生产技术进行分析。马铃薯无公害的种植技术需要不断地创新,就马铃薯的产业技术和加工工艺等方面的新技术进行研究,为马铃薯日后培育和筛选的技术工作给予建议和示范。  相似文献   

6.
无公害马铃薯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亦名土豆、山药蛋、地蛋、洋芋、荷兰薯、爪哇薯等,在食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高产的粮食作物和优质的蔬菜作物。中国加入WTO以后,提高农产品品质,发展无公害食品已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1生产基地无公害马铃薯要选择在生态条件好、远离污染源、地势高燥、土松地肥、土层深厚、易于排灌的沙质土壤。土壤微酸性、以pH5.5~6.0为最适宜。前作以小麦、亚麻、玉米、谷子等为好,不易与茄科作物轮作。基地环境质量(空气、灌溉水、土壤)指标符合A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T391的要求。2整地与施肥无公害马铃薯是块茎作物,为使植…  相似文献   

7.
从土壤中分离获得对马铃薯晚疫病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假单胞菌HC5。采用皿内涂布法、平板对峙法和平板渗透法分别评价了HC5菌株发酵液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能力,采用平板渗透法进一步研究了菌株HC5发酵液在不同温度、pH以及紫外线照射时间下对马铃薯晚疫病菌抑制的稳定性。结果显示,不同方法下,菌株HC5对马铃薯晚疫病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病原菌几乎不生长。菌株HC5发酵液在温度50 ℃以下,pH为5~11时,紫外线照射120 min均对马铃薯晚疫病菌具有抑制作用,即菌株HC5的耐受稳定性较强。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在互联网络下,基于ASP.NET技术的马铃薯质量安全管理及溯源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信息系统分为马铃薯质量安全管理系统和马铃薯质量安全溯源系统两部分。结合常见的面向对象开发模式,开发分为前台网页专业模块开发和后台数据库开发,溯源数据来源于已有的马铃薯无公害生产基地,为马铃薯生产加工企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生产管理和质量追溯平台,同时也为我国农产品安全信息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第五批无公害农产品于2003年3月5日在太原通过专家认证,经山西省农业厅批准取得了无公害农产品证书。这批无公害农产品是:阳泉市小杂粮基地有限公司生产的“西回牌”谷子、大豆;阳泉市枣园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玉田牌”西红柿、西葫芦、结球甘蓝、匠菜;阳泉市理家庄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理家牌”富士苹果、秀水苹果;阳泉市西南舁乡果品基地有限公司生产的“青红牌”红富士苹果;烦县富康有机食品加工厂生产的“珍利来牌”甜糯玉米;娄烦县开然参补有限公司生产的“晶乐牌”马铃薯、胡萝卜、结球甘蓝、莜麦、荞麦、绿豆、谷子;…  相似文献   

10.
论八角无公害产品质量评价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八角的特点,参照有关无公害食品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论述我国无公害八角干果和八角茴油的质量评价指标。无公害八角干果质量评价指标应包括感观指标、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卫生质量指标等,无公害八角茴油质量评价指标有感观指标、理化指标和卫生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11.
为评价天薯12号、定薯4号、庄薯3号、希森6号和青薯10号5个马铃薯品种的综合品质,以同一条件下生产的品种为试材,采用分级指数法对参试品种的单株块茎数、单株质量、单薯质量、商品薯率等经济性状和干物质、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还原糖进行综合分级评价。结果表明,同一条件生长的不同马铃薯品种其田间表现和采后营养品质均存在较大差异,参试的5个品种中,青薯10号的综合评价指数最高,说明其综合品质最好;其余品种按综合评价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定薯4号、天薯12号、庄薯3号、希森6号。研究结果可为马铃薯的贮藏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土壤通报》2015,(3):556-561
为降低云南冬春干旱给旱区农作物带来的农业损失,在云南省马铃薯种植面积较大的曲靖市开展了免耕覆盖栽培试验,试验设置了5种处理:翻耕种植(CK)、翻耕地膜覆盖(处理2)、免耕+玉米秸秆覆盖(处理3)、免耕+玉米秸秆覆盖+宽行地膜覆盖(处理4)、免耕+玉米秸秆覆盖+套种玉米(处理5),分析不同处理对耕层土壤含水率、土壤储水量、马铃薯出苗率、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马铃薯主要生育期覆盖栽培模式的耕层土壤含水率和土壤储水量都高于CK;覆盖栽培模式的马铃薯出苗率均显著高于CK,处理4的马铃薯出苗率最高,为96.7%。处理4和处理5马铃薯株高与CK及常规种植模式处理2差异显著;处理3、处理4和处理5马铃薯地上部生物量显著高于CK及常规种植模式处理2;处理3和处理4马铃薯商品率显著高于CK,处理4和处理5马铃薯商品率与常规种植模式处理2差异显著;单株结薯数未达到显著水平。马铃薯增产顺序依次为:处理4处理3处理2处理5,其中处理4增产率最高为71.10%。从经济效益来看,5种处理中马铃薯收益最好的是处理4,净收益为12425.07元hm-2,常规种植模式处理2净收益为765.04元hm-2,处理1净收益最低,亏损5941.24元hm-2。综合考虑,马铃薯免耕+玉米秸秆覆盖栽培模式对提高土壤含水率(5.67%)、增加土壤储水量(4.09 m3hm-2)、缓解季节性干旱效果最好,免耕+玉米秸秆覆盖+宽行地膜覆盖栽培模式增产和增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选择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养分含量、降水量、海拔、气候(无霜期及≥10 ℃有效积温)、坡度7个评价因子,对天祝县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将天祝县马铃薯种薯繁育的生态适宜性分为3个等级,分别为马铃薯种薯繁育最适宜种植区域、马铃薯种薯繁育适宜种植区域和马铃薯种薯繁育不适宜区域。  相似文献   

14.
不同马铃薯品种对Cd、Pb吸收累积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法,以中南地区主要种植的11个马铃薯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马铃薯植株各部位重金属Cd、Pb含量,探讨不同品种的马铃薯对Cd、Pb的吸收累积差异,为马铃薯的安全种植提供实践参考。结果表明:Cd—Pb复合污染下,马铃薯块茎鲜重、茎叶鲜重以及根、茎叶、块茎中Cd、Pb含量在品种间均表现出显著差异。11个马铃薯品种块茎Cd含量范围为0.39~0.67 mg/kg,超标率100%,块茎Pb含量为0.16~0.43 mg/kg,超标率81.8%。马铃薯各部位Cd、Pb含量均呈现根茎叶块茎的分布特点;马铃薯对Cd的富集系数为2.35~5.56,对Pb富集系数为0.11~0.22,马铃薯富集转运Cd的能力大于Pb。尽管复合重金属靶标危险系数(TTHQ)法评价显示,金湘等5种马铃薯的TTHQ值1,对人体健康风险较小,但结合块茎Cd、Pb含量,建议污染区种植的马铃薯作为工业原料使用更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不同工艺马铃薯粉物化特性及氨基酸组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马铃薯渣粉、以马铃薯渣为原料的马铃薯复配粉与马铃薯全粉、马铃薯冻干粉以及高筋小麦粉成分和性质的差异,本研究对其基本成分、物化及感官特性、氨基酸组成进行比较,并以FAO/WHO氨基酸模式为评价标准,采用模糊识别法、氨基酸比值系数评分法、氨基酸评分、必需氨基酸指数、生物价和营养指数多种方法对各样品蛋白的营养价值进行全面评价及对比。结果表明,在样品吸水性方面,马铃薯全粉马铃薯渣粉马铃薯复配粉马铃薯冻干粉高筋小麦粉;氨基酸比值系数最高为马铃薯复配粉(100.00),其次是马铃薯全粉(81.00)和马铃薯薯渣粉(72.25),马铃薯冻干粉和高筋小麦粉最低(68.89);必需氨基酸指数和生物价最高为马铃薯复配粉和马铃薯渣粉,其次为马铃薯冻干粉和马铃薯全粉,高筋小麦粉最低;营养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高筋小麦粉、马铃薯全粉、马铃薯冻干粉、马铃薯渣粉及马铃薯复配粉。马铃薯复配粉的成本低,吸水性、加工性能等优于马铃薯全粉,但营养指数暴露出马铃薯复配粉蛋白含量较低的缺陷,后续的加工过程中可以通过向马铃薯复配粉中添加营养价值较高且与马铃薯蛋白氨基酸组成互补的蛋白质,弥补马铃薯复配粉蛋白含量较低的缺陷,这为解决薯渣利用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不同马铃薯品种的不同加工产品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中国是世界马铃薯生产和消费大国,2015年初,国家农业部因势而谋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对提升马铃薯重要地位和推进马铃薯加工进步具有积极作用。系统研究马铃薯原料性状与制品品质间关系,对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和升级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试验采用最大-最小归一化处理方法将马铃薯油炸薯片、油炸薯条及雪花全粉各个品质指标转化为一维的综合评价指标,分别与44个马铃薯原料品种的特征指标进行拟合并建立回归模型,建立的马铃薯油炸薯片综合品质评价模型决定系数R2=0.802,调整后决定系数R2=0.776,随机误差估计值σ=0.101;马铃薯油炸薯条综合品质评价模型决定系数R2=0.731,调整后R2=0.704,随机误差估计值σ=0.141;马铃薯雪花全粉综合品质评价模型决定系数R2=0.705,调整后R2=0.682,随机误差估计值σ=0.170;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将44个品种按加工用途划分为最适宜、较适宜和不适宜3类,得出最适宜加工油炸薯片的15个品种,最适宜加工油炸薯条和雪花全粉各10个品种。结果表明,3个综合品质评价模型拟合度较高,误差较小,模型效果可靠,可用于实际马铃薯加工制品品质评价;K-means聚类结果与实际应用情况相符,可为筛选加工专用品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拟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明溪县4个梨生产基地的空气、灌溉水和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检测,采用重金属(Hg、Cd、Cr、Pb)及有害元素As等污染物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对照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分级标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梨生产基地的空气、土壤和灌溉水的环境质量安全、清洁,评价指标均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条件要求,可作为无公害梨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8.
无公害茶叶高效种植技术要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公害茶叶的高效种植是保证无公害茶叶质量,提高无公害茶叶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工作。从无公害茶叶的评价标准入手,对无公害茶叶高效种植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根据管理工作的要求,制定了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9.
利用岷县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地力评价成果,选取9个影响马铃薯生长的评价因子,将岷县马铃薯适宜性生长区域分为高度适宜、适宜、勉强适宜、不适宜4个等级。其中高度适宜区面积达21 665.24 hm2,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43.27%;适宜区面积为21 567.96 hm2,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43.08%;勉强适宜区面积为5 146.49 hm2,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10.28%;不适宜区面积为1 688.5 hm2耕地,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3.37%。高度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洮河沿岸的中寨镇、梅川镇、茶埠镇、岷阳镇、十里镇、清水乡、西寨镇、寺沟乡、禾驮乡,宜建立马铃薯产业化生产区,特别是脱毒种薯繁育区及专用型薯生产开发区。  相似文献   

20.
选择马铃薯品种大西洋和甘农薯5号的悬浮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在5 ℃、20 ℃及40 ℃环境下的细胞相对生长量、质膜离子渗漏率、细胞活力值、渗透调节物质质量分数、光合系统ⅡFv/Fm来阐明马铃薯在温度胁迫下的生理适应机制。结果表明,不同马铃薯品种对温度胁迫的适应性不同,环境温度为5 ℃时马铃薯悬浮细胞的生长状态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