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农田防护林作为农田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完善的农田防护林至少可增加粮食产量1O%~15%,但同时影响耕地使用面积8%左右,也就是说按500 m的每条林带,每年可导致至少1 hm~2农作  相似文献   

2.
结合永济农业综合开发实际,针对当前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农田防护林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出当前制约农田防护林建设的主要因素,并对如何提高防护林建设水平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根据农业综合开发中农田防护林建设的理论研究,位于鄂尔多斯市北部黄河南岸的达拉特旗从农田防护林的结构、林带配置、主要造林技术、建后抚育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提高农田防护林建设成效的一些对策和先进技术,值得在沿河平原地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4.
陶学竹 《现代农机》2022,(2):108-110
农田防护林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在农田周边建立起来、为了保障农田正常生产作业的一种防护林类型.主要的营造模式就是将具有一定宽度及结构和走向的林木,依照规划在农田四周进行种植,从而通过林木对农田周边的气流温度及水分和土壤等因素的影响,有效地改善和优化农田的自然环境,减少其他不利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农田的生产构建起更加良好...  相似文献   

5.
耕作技术与农业绿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作技术与模式影响农田生产能力和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绿色发展息息相关。合理的耕作技术有利于农田保育,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并降低农业投入品施用和作业能耗,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本文辩证分析耕作技术与农业绿色发展的内涵,阐述我国不同历史阶段二者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作用关系,揭示影响我国耕作技术的主要因素及其内在联系,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现代土壤耕作技术构建方法与长效机制,形成与农业绿色发展相辅相成的机械化耕作技术体系,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柴达木盆地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已十分突出,防治荒漠化,恢复植被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已显得十分重要.本区的限制因素是"水".因此通过几种灌溉方式的试验研究提出柴达木盆地荒漠化地区灌溉模式:①退化农田、草地进行植被恢复宜采用畦灌 绞盘式喷灌的灌溉模式;②行道树、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的灌溉采用畦灌 滴灌或直接采用滴灌的灌溉模式;③行道树、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的灌溉采用渗灌的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7.
从我国农业机械化不足的现实问题出发,分析影响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制度困境.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本农地制度、农地产权制度、户籍制度以及农地制度相关联的融资制度,是制约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制度因素.并提出增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的制度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8.
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水稻机插秧集成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水稻机插秧集成技术是农田保育与轻简稻作的一项农机农艺集成创新的技术。其作业流程图如下所示:  相似文献   

9.
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研究,对于科学合理地调动农户农地流转积极性、解决目前耕地经营过于分散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矛盾、促进我国农地流转市场的规范和农地制度的改革及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户农地转入转出意愿、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研究方法等的研究现状表明,为更深入认识农户农地流转意愿以及其影响因素,揭示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变化特征和趋势,支持政府农地流转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促进农地流转和农地制度的改革,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研究应重视以下方面:①提升到城乡统筹发展宏观背景之中进行研究;②深入农户对各种农地流转形式的意愿研究;③加强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时间序列研究;④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及空间差异研究。  相似文献   

10.
由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院和哈尔滨市三利工矿设备公司联合设计生产的1DSG—70型林带断根机,已通过了省级鉴定。1DSG—70型林带断根机是用来切断农田防护林伸向农田根系的专用农机具。该机可与东方红—802/75、菲亚特—90型拖拉机配套使用。其断...  相似文献   

11.
发展苎麻产业推动南方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概括总结了苎麻在南方坡耕地突出的水土保持效果和可观的经济效益,分析了目前苎麻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发展对策,阐述了只有将苎麻民族产业发展壮大,使得企业增利,农民增收,从而形成种植开发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经济共同发展,企业与农民共同致富的良性循环,才能更好地促进南方坡耕地的水土流失治理步伐,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2.
刘洋洋 《农机化研究》2022,44(5):264-268
河道防护林往往以单一的杨树为主,容易受到病虫害侵蚀,采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方法,治理病虫害,可实现防护林生态平衡.首先,对目标林场进行病虫害分析,找出影响树木健康的关键病虫害为天牛;其次,建立树木病虫害损伤等级,采用株均羽化孔数建立损伤等级模型;最后,建立防护林健康阈值,株均羽化孔数为3.当株均羽化孔数大于3时,表明防...  相似文献   

13.
Field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to study the effect that wind shelterbelts has on irrigation uniformity of hand move sprinkler irrigation system located in northwest Kenya. Catch can tests were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distribution of applied water using coefficient of uniformity and distribution uniformity for plots with shelterbelt and without shelterbelt scenarios. Three medium pressure twin nozzle sprinkler head types were tested to determine their water distribution uniformity at varying wind speed and working pressure and obtained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sed. The analysis was used to ascertai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edium pressure sprinklers under varying wind conditions for the two scenarios. Results indicate that uniformity is improved by wind for wind speeds below 1.4?m/s. Analysis of data from sheltered and unsheltered plots show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uniformity parameters on sheltering with coefficient of uniformity for sheltered plots averaging 84?% compared to 74?% for unsheltered plot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efficient of uniformity values were higher than the distribution uniformity values although both had a strong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a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above 0.96 in both scenarios. It is concluded that shelterbelts improve sprinkler irrigation performance under windy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地使用权流转呈现的新特征,并分析影响农户参与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因素,利用CGSS(2006)对河北和山西两省共6个区县的农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了不同区域的农地使用权流转现状和特征差异,以及农户承包的旱地、水田和山林等不同类型的农用地使用权流转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农户参与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因素,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户对农地经营的依赖、农地分配不均、农业比较收益低下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等都是影响农户参与农地使用权流转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为定量评价沙棘造林后的水土保持效益,文章以沙棘造林的典型县域为研究对象,基于3S技术与RUSLE土壤侵蚀模型,分析评价了该县沙棘造林前后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吴起县实施沙棘造林后10年来,水土流失明显减少,较高强度土壤侵蚀的土地面积大幅度减少。①沙棘造林后土壤侵蚀分布以中度侵蚀最多,其面积占吴起县国土总面积的43.62%,而沙棘造林前土壤侵蚀以极强烈侵蚀为主,占吴起县国土总面积的42.76%。②沙棘造林后全县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5285t/km2.a,属于强度侵蚀,其沙棘造林前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9779t/km2.a,属于极强烈侵蚀,为沙棘造林后的1.85倍,沙棘造林后全县每年可减少土壤侵蚀量1402万t。  相似文献   

16.
查干浩特旅游经济开发区是吉林省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生态条件最差的地区,也是世界三大盐碱地之一。近几年来,随着气候恶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防护林出现退化现象,干旱、病虫害侵蚀,造成林木枯死、长势衰减。因此必须精选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的造林树种,采取合理的抚育和改造措施,逐步淘汰退化防护林,使森林面积、森林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新疆旱地移栽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旱地移栽能够提早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延长农作物生长周期,增加农作物单产,并可以有效抵御大风、低温、霜冻等自然灾害。旱地移栽可以降低劳动成本及劳动强度,提高移栽效率及移栽质量。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旱地移栽机的发展状况,进而引出新疆旱地移栽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张万顺  乔飞  彭虹  李兰涛  张斌 《节水灌溉》2005,(5):15-16,19
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和营养物质质量守恒定律,考虑作物生长过程中农田水循环和氮,磷循环特征,建立农田灌溉退水水量水质模型,模拟农田灌溉退水的营养物质浓度,以分析灌溉退水水质的变化幅度。应用该模型对引江济汉工程东荆河灌区农田各水期灌溉退水的氮、磷浓度进行估算,得到与实际情况相一致的数值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研究农田灌溉退水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定量评价风洞中心风速、留茬高度、植被盖度及交互作用对保护性耕作农田风蚀的影响,按均匀试验设计方案,采用野外风洞原位测试方法,完成了保护性耕作农田抗风蚀效应多因素试验。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理论,建立了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风蚀模型。分析表明:各因素对输沙率作用的主次顺序依次为:中心风速、植被盖度、留茬高度;对截留率作用的主次顺序依次为:留茬高度、植被盖度、中心风速;各因素对输沙率、截留率交互作用规律相同,由主到次为:留茬高度×植被盖度、中心风速×植被盖度、中心风速×留茬高度。结果证明,保护性耕作农田的抗风蚀机理,不仅受单因素的影响,还与中心风速、留茬高度、植被盖度间的交互作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基于耕地质量评价和局部空间自相关的高标准农田划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优化农田空间布局,改善耕地基础设施,提高耕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而科学合理地划定建设区域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环节。以河南省焦作市为例,构建了耕地综合质量评价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各个评价指标赋权。再结合理想点逼近法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分区及时序提出了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焦作市耕地整体质量较好,且在空间分布上体现出了较强的正相关性;利用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可将耕地分为4个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