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级稻是水稻育种的一项重大科技成果,被誉为继矮化育种和杂交稻问世以后水稻生产的又一次绿色革命。以超级杂交水稻为主导的超级稻在生产上大面积示范推广,使水稻单产大幅提高,并不断创造出新的纪录。近几年福鼎市超级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单产不断提高,并向高产、优质、高效方  相似文献   

2.
超级水稻是经改良后培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具有耐肥、抗倒伏、穗大粒多、产量高、米质优良等优势,现已经成为我国水稻种植中主要的栽培品种。湖南省泸溪县近年来积极推广超级水稻栽培,每年种植面积6667公顷以上,较超级稻"种三产四"项目实施前平均403kg,667m2均高出35%以上。经过近年来的规范化栽培种植,形成一套超级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3.
根据怀集水稻种植的基础条件确定,推广深优9516、深两优5814、五丰优615和天优3618等超级杂交稻品种,并配套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超级稻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等高产栽培技术,超级杂交稻种植面积及高产栽培技术累计种植面积达140多万亩,收到良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4.
我省超级杂交早稻示范"种三产四"(即种植3公顷超级杂交早稻,产出种植4公顷普通水稻的产量)工程,展示出超级稻巨大的增产潜力.据湖南省超级稻办公室综合各地测产情况,每667平方米超级稻产量将普遍超500公斤.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种植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超级水稻的栽培在豫南地区已经取得好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科学合理的进行种植促进超级水稻的增产增收,实现高效种植,本文对介绍了超级稻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广西南宁市超级水稻大面积推广种植取得令人欣喜的成果,说明提高科技投入对农业生产意义重大。本文从介绍南宁市超级水稻种植历史说起,主要探讨了超级水稻种植中的技术措施,重点总结了超级水稻种植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希望超级水稻种植推广工作能够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7.
华南型超级稻育种及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从农业部实施超级稻育种研究项目以来,经过10年的努力,中国超级稻育种获得全面成功。在国内基本形成了北方粳稻、南方籼稻、长江流域杂交水稻三个研究格局,其中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为代表的华南型超级稻品种选育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在经农业部确认的28个超级稻品种(组合)中,华南有5个,即Ⅱ优明86、特优航1号、Ⅱ优航1号、天优998和胜泰1号,这些品种(组合)已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推广。华南型超级稻品种选育技术为三系超级杂交水稻和常规稻选育技术。三系超级杂交水稻主要通过"强恢×强恢"选育恢复系,加强抗性筛选,通过航天育种选育超级杂交水稻;常规稻选育技术则通过"半矮秆、早长、根深"、大穗型和多穗广适应型超级稻品种选育取得成功。今后华南型超级稻研究提出"丰产、抗病、优质、广适"的综合提高,引进新抗源,加强抗性,提高水稻生物学产量,加强超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加强根系研究,提倡常规技术与生物技术的结合策略。  相似文献   

8.
固始县水稻种植面积达10万hm2,单产水平在550~600Kg/667m2。近几年,推广应用超级杂交稻品种,获得了大面积增产,种田效益明显提高。但是,由于农民对超级稻的生育特性、技术管理要求掌握不够,大面积超级稻种植产量效益不甚理想,超级稻的增产潜力没  相似文献   

9.
把握方向创新机制实现超级稻研究和推广的新跨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科学家吸取日本和国际水稻研究所超高产育种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提出了"理想株型塑造与强优势利用相结合"的中国超级水稻育种技术路线,获得一批超高产水稻育种材料,并成功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级稻新品种。中国超级稻今后发展要转变观念,科学把握超级稻的发展方向。发展超级稻主要是提高中国水稻的综合生产能力,以超级稻带动全国水稻的增产增收,带动水稻生产向高产、优质化方向发展。因此,要分稻区组建多学科、多单位联合协作的研究团队,进一步完善研究协作机制,要创新示范推广工作机制,建立激励机制;要整合资源,努力发挥项目的综合优势和叠加效应,实现超级稻研究和推广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10.
固始县水稻种植面积达10万hm2,单产水平在550-600Kg/667m2。近几年。推广应用超级杂交稻品种,获得了大面积增产。种田效益明显提高。但是,由于农民对超级稻的生育特性、技术管理要求掌握不够。大面积超级稻种植产量效益不甚理想,超级稻的增产潜力没有充分体现。近两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