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研究半干旱地区不同耕作方式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研究常规垄作(传统)、留茬平作(留高茬30cm)、灭茬平作3种耕作处理方式对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和春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整个耕层中可以看出,在玉米生长发育时期内留茬平作的土壤含水量略高于常规垄作和灭茬平作。播种、苗期到拔节时期常规垄作不同土层的温度均高于留茬平作和灭茬平作。垄作的产量明显高于留茬平作和灭茬平作。常规垄作的20m2穗重比留茬平作和灭茬平作高13.2%和5.6%。垄作产量比留茬平作和灭茬平作高16.1%和7.3%。  相似文献   

2.
立足于高纬度地区采用的耕作方式,通过2009年和2010年在黑河地区的平作定点试验,比较常规垄作、灭茬平作和留茬平作3种不同玉米茬口处理方式对玉米产量和其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黑河地区气候具有特殊性,灭茬平作和留茬平作在该地区均无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完善保护性耕作技术,以玉米品种克单14为试验材料,研究常规垄作、灭茬平作、留茬平作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垄作可以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提高苗期地温,灭茬平作和常规垄作处理较留茬平作处理增产。  相似文献   

4.
吴士宏  郑会宇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4):24-24,103
探讨在不同耕作方式条件下,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垄作和平作不同耕作方式最大干物重由大至小的顺序:留茬覆盖留茬免耕灭茬免茬传统耕作。  相似文献   

5.
对比研究了玉米常规垄作、留茬平作、灭茬平作栽培模式的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及产量情况。结果表明:留茬平作和灭茬平作的出苗期、拔节期、吐丝期、成熟期分别比常规垄作的晚1~2d。5~20cm深处的土壤温度,常规垄作的较留茬平作和灭茬平作的略高。0~50cm深处,播前土壤水分,常规垄作的比留茬平作和灭茬平作的高0.2~0.3个百分点;苗期、拔节期、吐丝期、成熟期土壤水分,留茬平作和灭茬平作的高于常规垄作的0.9个百分点左右。玉米产量,留茬平作和灭茬平作的分别比常规垄作的低7.5%和3.3%。  相似文献   

6.
耕作方式对半干旱地区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完善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半干旱地区气候条件下,以玉米品种先玉335为试验材料,研究常规垄作、灭茬平作对耕层土壤水分状况、地温状况和玉米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垄作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提高苗期地温,灭茬平作土壤含水量高于常规垄作,灭茬平作处理比常规垄作处理增产3.6%。  相似文献   

7.
于2002-2004年进行了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保护性耕作种植方式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在不同耕作方式中最大叶面积指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留茬覆盖〉留茬免耕〉灭茬免耕〉传统耕作。  相似文献   

8.
比较了平作和垄作下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温度和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耕作方式中平作的平均产量都要高于垄作,其增产率在11.38% ̄15.20%之间。在相同的垄作或平作方式下,不同的保护性耕作方式的增产幅度不同,其中秸秆还田增产幅度最大。平作方式的出苗率、叶面积指数、根干重和干物重都高于垄作,但不同的保护性耕作方式其各项指标变化有所不同。平作下保护性耕作方式的土壤含水量高于垄作;垄作方式有一定的增温效应,尤其在苗期的土壤表层。  相似文献   

9.
以东北冷凉风沙区普遍采用的玉米垄作保护性耕作方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定点试验(2004~2007年),研究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玉米耕层土壤肥力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下的土壤微生物数最均大于传统耕作(CK),其中留茬覆盖(B2)>留茬(B1)>火茬(B3).灭茬方式(B3)的土壤脲酶活性最高,留茬覆盖(B2)处理前期土壤脲酶活性较低,但后期增长迅速.留茬覆盖(B2)措施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最显著.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高于传统耕作(CK),其中留茬覆盖(B2)比对照高1.58%,但差异不显著.同一种保护性耕作措施下土壤有机质含量都表现出随覆盖年限的延长而提高的趋势,留茬覆盖(B2)方式的有机质含量增加明显,2007年比2004年增加0.18g·kg~(-1).年际间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下的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均高于传统耕作(CK),且随着保护性耕作方式实施年限延长,同一种保护性耕作措施下的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的含量呈现增加趋势,其中留茬覆盖(B2)的增幅最大,2007年比2004年分别增加35.3%和32.7%.  相似文献   

10.
在甘肃省八一农场(金昌市)机播条件下,对免耕高留茬、免耕秸秆覆盖、免耕秸秆覆盖加播前耙耱、传统耕作等4种耕作方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保护性耕作方式与传统耕作的大麦产量无明显差异,但保护性耕作能有效保持土壤水分,减少土壤风蚀,节约生产成本,3种处理的纯收益比传统耕作处理增加448.1~509.1元/hm2,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