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06年,我省将继续推广适宜我省种植业的13项重点技术,各地可结合当地实际,按照“因地制宜,效益最大”的原则安排试验、示范工作,全面提高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推广的普及率。  相似文献   

2.
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是农技推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引进与推广的必经之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步骤。建立完善的科技试验示范园区,引进、开发、示范、推广农业高新技术,推进实现农业产业化、效益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互助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是在原县农技推广站、县农科所的基础上,于1986年成立的.现下设四个专业站,一个办公室,二个经济实体,1个试验基地.有职工42人,其中专业人员35人,研究员1名,高级农艺师2名,农艺师16名,助理农艺师16名.多年来,中心严格遵循农技推广工作试验、示范、推广三步走的原则,坚持把基础研究和大田生产相结合;示范与推广相结合;常规技术与新技术相结合;技术推广与经营服务相结合.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围绕全县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推广实用的农业技术,为全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统计数据对农业生产的理论指导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新技术能够有效地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是一个在试验示范推广实践中所记载的数据和观察到的各种现象进行严格对比为基准。结合变化过程中新发现的特殊现象加以科学分析判定,尊重科学应用程序的动态反映,它以多学科的基础知识为前提,将所有相关科技知识集合从计划制定、试验方案实施到扩大示范,依据有明确目标要求的观察记载的对比性强的标准化数据分析中,择优选择最优实施方案,逐渐走向农业产业化、走向市场流通而获得农业产出效益。  相似文献   

5.
从选准突破口、试验示范、宣传和技术培训、发挥农业职能部门的作用、以市场为导向组织推广等方面总结了西部山区农村农业技术推广持续发展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是示范推广的功能 高新科技示范项目的选择与定位,一定要因地制宜,讲究实效,便于农民掌握,具有实用价值,既充分体现本地区农业生产的最高水平和发展方向。又体现出最佳的开发效益。通过项目的正确定位,立足于项目的示范与推广,在示范中摸索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运行模式。从而总结出适合当地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农业高新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福建农业》2014,(4):8-8
<正>2014年,我省将建立健全县、乡、村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网络,全面完成全省871个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招聘500名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充实到县乡农技推广机构;各农业县遴选和认定2-3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每个行政村遴选和培育3-5个科技示范户,每个示范户示范辐射带动周  相似文献   

8.
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本文阐述了当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加强农技推广工作的建议与对策,对促进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实施的“5310”工程(五项科技新产品示范推广、10个优质品种示范推广、10项优质高效实用新技术示范推广、10个农业示范园区和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效益。2001~2002年,甘肃省农科院依托国家项目,在甘肃全省累计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1740.45万亩,日光温室5.80万亩,果园68.22万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农业推广,通常称为农业技术推广,它与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并称为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它以普及技术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的产量和效益为目的,以"技术示范+行政干预"为基本推广法。搞好农业推广工作,对于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发挥农业科技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