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生活史:大地老虎始蛾期一般在9月14日至10月4日,10月中旬进入发蛾高峰。成虫发生期长,约1个多月,有的年份在11月中旬还可见到少量蛾子。10月中旬末为产卵高峰,11月上旬为孵卵高峰,以低龄幼虫越冬。秋末冬初除少量危害蚕豆、三麦等冬作物外,田间危害高峰出现在翌年的4月中下旬。6月中旬末开始滞育越夏。9月中旬进入化蛹高峰。2.生活习性:①成虫。成虫趋光性强,在黑光灯下可诱到大量蛾子。也有一定的趋化性,在设置的糖醋盆内可诱到大量蛾子。成虫于晚上交配产卵,每头雌蛾可产卵34-1084粒,平均为4…  相似文献   

2.
为了缓解蚕种供应与市场需求的矛盾,对两广二号原蚕种茧进行后期低温抑制保护,结果表明:在两广二号一代杂交种繁育过程中,对交的中系原种(932·芙蓉)在21℃的温度下抑制保护2~6 d,或者在16℃的温度下抑制保护2~4 d,母蛾产卵量均不减少,不良卵率也没有明显上升;在16℃的温度下抑制保护6 d,或者在7℃的温度下抑制保护2 d,母蛾产卵量略有下降,不良卵率略有上升;在7℃的温度下抑制保护4~6 d,母蛾产卵量略有下降,不良卵率明显上升。日系原种(湘晖·7532)在21℃的温度下抑制保护2~6 d,或者在16℃的温度下抑制保护2 d,母蛾产卵量均略有下降,不良卵率上升不明显;在16℃的温度下抑制保护4~6 d,或者在7℃的温度下抑制保护2 d,母蛾产卵量均下降明显;在7℃的温度下抑制保护4~6 d,母蛾产卵量明显下降,不良卵率明显上升。因此,生产上应尽量不用低温抑制两广二号日系原蚕种茧。  相似文献   

3.
<正>蜜蜂在越冬期,靠取食蜂蜜及增加运动维持蜂团所需要的温度,其代谢物粪便在大肠中逐渐增加。到了冬末,由于外界气温逐渐上升,蜜蜂腹中粪便负担加重而引起蜂群不安,增加活动量,可能导致蜂团中间的温度上升,蜂王开始产卵。因此,早春蜂王产卵不是从有了蜜源才开始的,而是在越冬后期就开始了少量的产卵。蜂王一经开始产卵,蜜蜂就要将蜂巢中温度提高到34~35℃,从而要多消耗饲料,促使腹中的积粪增多。因  相似文献   

4.
抑制天蚕雌蛾产卵温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蚕蛾在羽化时其个体之间开差非常大,由于雌雄蛾不能同时羽化,在制种期雌雄蛾性比例容易失调,致使部分雌蛾未交尾产不受精卵,影响了制种的数量和质量.为探索抑制未交尾的天蚕雌蛾产卵的温度及效果,我们进行了不同温度及不同抑制天数的试验调查,结果表明:抑制天蚕雌蛾的温度以低温效果好,抑制后的雌蛾交尾、产卵均正常,对受精卵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两广二号不同用种期别不同温度下有效产卵时间,调查分析不同用种期别不同温度下各产卵时段蚕种的产卵量、良卵率、实用孵化率和点青经过时间等。经综合分析得出:滞育种正交品种产卵时间延长至18 h在生产上可行,但温度应该控制在24℃至26℃之间;反交品种产卵时间不应超过12 h。冷藏浸酸种正交品种有效产卵时间在产卵温度低于26℃可以延长至12 h,产卵温度高于26℃时应控制在10 h以内;反交品种在产卵温度低于26℃可以延长至10 h,产卵温度高于26℃时应控制在8 h以内。即时浸酸种正交品种有效产卵时间在产卵温度低于26℃应控制在10 h以内,最长不应超过12 h,产卵温度高于26℃时应控制在8 h以内,最长不超过10 h;反交品种有效产卵时间在产卵温度低于26℃应控制在8 h以内,最长不应超过10 h,产卵温度高于26℃时应控制在8 h以内。  相似文献   

6.
比较家蚕在恒明,恒暗及明皓交替下的产卵,则恒明的产卵迟,恒暗的产卵早,明暗交替的在明时产卵被抑制。这个倾向因蚕的品种不同多少有些差异。如果在明暗交替照射中,行明1小时暗2小时或3小时,则产卵几乎完全在暗时进行;而暗1小时明  相似文献   

7.
日本鹌鹑育成期环境温度对生长,温度和光照条件对睾丸发育的影响,以及产卵期的环境温度和光照时间对产卵的影响,已有报道。然而在育成期的光照时间对产卵的影响,Abplanalp等和wilson等仅进行了日周期的光周期研究。鸡是通过光照时间渐减渐增法和抑制渐增法确定了育成期和  相似文献   

8.
王庆忠 《北方蚕业》2006,27(2):38-39
在柞蚕制种过程中,雌雄蛾交配往往会出现羽化时间不同步的情况,在生产上常常容易出现雌蛾提前大批出蛾而无雄蛾交配,对此一般种场只能将先出的雌蛾淘汰,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产卵量,浪费了资源。针对这一情况,我所2005年春季主要对柞蚕雌蛾在冷藏中温度、时间、产卵量作了调查,结果表明柞蚕雌蛾完全可以在7℃的温度中保存72h,并且在产卵上比正常雌蛾交配产卵要高,卵质要好。  相似文献   

9.
为鉴定男性不育药和有些驱虫药对寄生蠕虫的不育作用,对培养在试管内的鸡蛔虫和卵胚,以及人工感染蛔虫的鸡分别进行了体内和体外试验。棉酚和硝基呋喃类的呋喃唑酮、呋喃西林、S_(73031)和S_(72055)均无抑制产卵和卵胚发育的作用,苯并咪唑类的丙硫咪唑、甲苯咪唑和噻苯咪唑以及吩噻嗪均有抑制产卵和卵胚发育的作用,它们的EMIC_(50)分别为0.006,1.326,0.029和0.052ppm。抑制产卵所需浓度远大于抑制卵胚发育所需浓度。吡喹酮和硫双二氯酚也不具有抑制产卵和卵胚成熟的作用。放线菌酮仅对试管内蛔虫有抑制产卵作用,但对体内蛔虫却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戴元高 《蜜蜂杂志》2005,25(10):25-25
中蜂,其生物学特性与西方蜜蜂不同,因而在越冬过程中(特别是越冬期长的地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高温中蜂飞翔的临界温度一般为7℃左右;越冬最佳温度为0~4℃,在这样的温度下,蜜蜂呈半蛰伏状态,运动微弱,耗蜜量少,寿命较长。若箱内温度增高,蜜蜂将增强运动、加大耗蜜量,促使蜜蜂早衰和死亡。如:当温度长期处于5~7℃,西蜂仍能安全越冬,而中蜂群就有部分群出现蜂王产卵。2长期低温中蜂在-10℃以下低温的适应方法是加强蜂团的紧缩。随着外界温度下降,工蜂活动量减弱,蜂团内部温度下降。在长期低温的情况下,蜂团无法向饲料区转移而出现全群冻…  相似文献   

11.
陈萍  刘劲  朱勇 《蚕学通讯》2004,24(2):9-13
不同温度之间夏sch产卵性能差异主要是常温与极端温度之间,产卵效果以常温最好;不同湿度之间夏sch产卵性能差异是常湿与极端湿度之间的差异,产卵效果仍以常规湿度最好.由此认为,雄蚕品种夏sch雌蛾正常发挥产卵性能的产卵环境与常规品种无异.  相似文献   

12.
<正>喷施宝作为桑树叶面肥,对桑叶的增产效果已被确认,在农村丝茧育桑树上应用较多,但在种茧育桑树上使用未见过报道。1991年春蚕期,我们在海安蚕种场四区苏5×苏6品种用叶桑园中试用,结果除对桑树有增产作用外,还发现该批蚕发蛾后,蛾子比较活泼,交配困难,散对增加,产卵不安定,不受精卵多。为查明这种现象是否与桑树使用喷施宝有关,进而探讨喷施宝能否适宜作为种茧育桑树的叶面肥,笔者于1991年中秋进行了种茧育桑树使用喷施宝对家蚕产卵及卵质影响的试验。  相似文献   

13.
作为探索增加产卵量的途径之一,调查了23个保存品种和17个生产品种自拆对后每隔2小时的产卵情况,并绘出累计产卵率曲线,据此曲线提出半数产卵时间的概念,作为衡量产卵快慢的标记,并提出半数产卵时间的估计方法。发现半数产卵时间与不受精卵率呈显著负相关,而和残留卵率无相关。家蚕产卵的快慢,既与品种有关,也与环境有关。如雌蛾的成熟程度,交配时间的长短,产卵时的温度,产卵时的光照,交配前的短时低温处理,斜面产卵等都影响产卵的速度~(1.2)笔者为探索增加产卵量的方法,研究了家蚕品种产卵的快慢,并分析了产卵快慢与不受精卵率及残留卵率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以云蚕7、云蚕8为试验材料,调查在不同温度下雌雄蛾的不同交配时间对雌蛾产卵数和卵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交配温度24~25℃,交配时间是4 h左右时,雌蛾的产卵量最多,良卵率最高。在其它温度下,交配时间少于3 h或超过5 h都影响雌蛾产卵数和卵质。  相似文献   

15.
对柑桔木虱成虫的产卵习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柑桔木虱的产卵前期和温度密切相关,在田间有新梢的情况下,产卵前期为3~16天,在平均气温为25.2℃时,产卵前期最短,为3~5天;在没有新梢时,柑桔木虱成虫的产卵前期随新梢芽发时间而定,可以是20~61天不等,如一直没有新梢,柑桔木虱至死不产卵;柑桔木虱成虫将88.04%的卵产在腋芽和叶长短于2cm的叶片上;在产卵始盛期,85.8%的成虫在柑橘新梢嫩芽上活动,因而防治柑桔木虱的适期为柑桔木虱成虫产卵始盛期。  相似文献   

16.
高温对家蚕蛹期生殖细胞与产卵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蚕种生产过程中,蛹期的保护温度与产卵质量的关系极为密切。过去国内外学者从保护目的温度与产不良卵,不受精卵数量方面研究,至于高温对蛹期的雌雄生殖细胞的影响与产卵质量方面的研究甚少。因此,本试验进一步研究了不同蛹期接触高温后,引起生殖细胞的变化与产卵质量的关系,并调查其内外生殖器官是否正常,俾能更确切地了解蚕种生产过程中雌雄蛹不宜接触高温的发育阶段及其原因。 广东6—9月,自然温度常超过32℃,特别是7月有时超过36℃。因此,在蚕种生产过程中,经常因遇到高温的冲击而影响蚕种的质量。所以,采用35℃为接触温度。  相似文献   

17.
桑蚕新品种桂夏一号属二化性品种,它产卵后,在自然高温放置的时间长或接触较高的温度,则为满足孵化所需要的冷藏时间就要长.反之产卵后在自然温度放置时间短,接触温度低则为所需要的冷藏时间也比较短.  相似文献   

18.
金前元 《蜜蜂杂志》2003,(12):13-14
在《蜜蜂杂志》 2 0 0 3年第 7期 1 6页《西蜂也有“工蜂移卵”育王的习性》 (以下简称为《习性》)一文中 ,作者认为 :王浆框空台基内的卵是工蜂所“移”。笔者认为其实不然 :《习性》一文所述情况 ,虽然蜂王是没有离开控产区 ,但在蜂群中除了蜂王有产卵能力外 ,还存在着大量有产卵潜力的工蜂 ;只不过在正常的蜂群里 ,工蜂的这种产卵行为受到“蜂王物质”的抑制而已。中蜂群中发生的“工蜂移卵”现象 ,我认为不应该是“移卵” ,而应是工蜂“产卵”。因为中蜂群失王后 ,容易引起工蜂产卵 ;当蜂群内蜂王质量差、衰老而造成“蜂王物质”不足时 …  相似文献   

19.
养蜂问答     
答:种族延续是生物的本能之一,蜂王产卵是蜜蜂延续种族的组成部分。当蜂群过小,工蜂恐其灭族,便积极促使蜂王产卵繁殖;生理异常的蜂王也怕其绝种而拼命产卵繁殖。天气越冷,蜂群越小,蜂王越产卵。秋季停产早的蜂王和秋后培育的新王冬季也易产卵。冬季蜂王产卵,工蜂饲喂幼虫,尽力维持巢内温度而消耗饲料和精力,寿命缩短使成蜂提前死亡。气温低新蜂不能繁殖出来,若不及时采取措施,蜂群会很快衰亡。我们在养蜂生产中常用的方法有:1.越冬前合并弱群,减少弱群越冬。除掉老劣蜂王。在组织越冬群时,将花粉脾提  相似文献   

20.
(一)如何繁殖公甲鱼一般来讲,鱼类孵化时的温度会影响性别,温度偏高(一定要在孵化适宜温度范围内)则孵化出的鱼苗多雄性,甲鱼就是这样。甲鱼产卵大都在4月中旬至10月。1只甲鱼1年可产卵3~4次,经过50天后,小甲鱼就会破壳出世。在自然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