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猫脂肪肝是由于肝脏细胞聚积大量脂肪而造成肝脏功能紊乱的疾病.其特征为肝脏正常脂肪代谢出现异常,大量的甘油三酸酯蓄积于肝细胞内.对猫而言,由于其具有特异性的在肝脏中储存脂肪的功能,最容易发生肝细胞损伤和肝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在健康和感染大肠杆菌的SD大鼠肝脏、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中的分布特点和mRNA表达水平.选用健康成年SD大鼠20只,随机分成健康对照组和大肠杆菌感染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了MRP2在大鼠肝脏和肠组织中的定位与表达.结果显示:MRP2在健康和感染大鼠不同组织中均有分布,主要见于肝脏的胆管面(肝脏毛细胆管的细胞膜)、肝脏门静脉区和各肠段的肠黏膜层,但蛋白表达水平不同.健康组大鼠MRP2在肝脏毛细胆管的细胞膜分布比门静脉区附近广泛,在肝脏毛细胆管的细胞膜和门 静脉区表达均为强阳性;在十二指肠和空肠的表达为强阳性,在回肠和结肠表达为阳性;与健康组相比,MRP2在感染组大鼠的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弱,主要表现为十二指肠和空肠为阳性,回肠和结肠中为弱阳性,肝细胞的胆管面为阳性,肝脏门静脉区附近呈弱阳性.MRP2的mRNA在健康和大肠杆菌感染大鼠的肝脏和肠组织中均有表达,但表达水平也存在差异.与健康组大鼠相比,MRP2 mRNA表达量在大肠杆菌感染组大鼠肝脏和小肠中显著下调(P<0.05).SD大鼠感染大肠杆菌后可引起肝脏、小肠组织中MRP2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3.
在正常猫,胃、肠、胰腺、脾脏的静脉回流汇聚为门脉血液进入肝脏,占肝脏总血流量的3/4.门脉血液中既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供肝脏利用、储存和转化,同时还将带来的小肠、胰腺产生的毒素由肝脏破坏而清除.  相似文献   

4.
问:怎么才能彻底治疗脂肪肝破裂? 答:先了解一下脂肪肝的发病原因:(1)高能量低蛋白饲料的过量使用.脂肪在肝脏合成必须和蛋白质结合,才能运出肝脏,如饲料内能量过多,一部分不能和蛋白结合,就沉积在肝脏,形成脂肪肝,脂肪压迫肝脏血管和肝细胞,使其破裂,就出现了死亡;(2)饲料缺乏胆碱,VB、VE,这些都是和脂肪结合的蛋白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乐果(Dimethoate)对大鼠的毒性作用,探讨乐果中毒的氧化应激机制.将24只SD大鼠分成对照组和3个染毒组,分别以0、1、6、30 mg/kg体质量剂量灌服乐果,连续灌服30 d后,测定血浆和肝脏胆碱酯酶(ChE)活性及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肝脏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乐果染毒后大鼠血浆和肝脏ChE活性均极显著降低(P<0.01);大鼠肝脏SOD活性呈上升趋势,而GSH-Px、CAT活性随染毒剂量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各染毒组肝脏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检查显示肝细胞脂肪变性、凋亡等.结果表明.大鼠乐果持续染毒可以诱导机体脂质过氧化增强,并导致肝脏结构损伤,说明氧化应激在乐果的肝脏毒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胆碱对鸡脂肪代谢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胆碱的重要作用之一是抗脂肪肝.它一方面通过合成卵磷脂,将脂肪以脂蛋白的形式从肝脏运输出去,从而减少脂肪在肝脏的沉积;另一方面提高脂肪酸在肝脏的氧化利用,降低脂肪的形成.胆碱的抗脂作用与日粮中蛋白质、蛋氨酸、甜菜碱、叶酸和维生素B_(12)等营养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犬肝脏大部分位于肋弓内侧,在胃和膈肌之间,被分为7个肝叶,分别为乳头突、左外叶、左内叶、方叶、右内叶、右外叶、尾状叶,左侧后缘通常与脾脏接触,右侧尾状叶可以延伸到右肾处.右侧最后肋骨的后方,拇指在前上方压可以触摸到肝脏,肝脏疾病时,可感知到肝脏肿大.  相似文献   

8.
霉菌毒素主要是指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现已知道的霉菌毒素有300多种,通过污染饲料或食品,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损害机体的肝脏、肾脏、造血组织等,对人和动物健康造成危害.其中黄曲霉毒素(AF)和玉米赤霉烯酮毒素(ZEN)是在饲料和食品中检出率最高、毒性较强的两大霉菌毒素.肝脏是AF和ZEA的主要靶器官,如何消除或控制AF和ZEN对人和动物肝脏的危害是目前饲料安全和食品安全的重要问题.笔者就黄曲霉毒素B(AFB)和ZEN对动物肝脏氧化损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鹅LXRα基因的克隆及填饲对其mRNA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填饲对LxRα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本试验以四川白鹅和朗德鹅为试验对象,通过RT-PCR方法克隆了鹅肝脏X受体α(LXRα)基因部分序列,并采用SYBR-Green法研究了填饲对LXRα基因在肝脏和脂肪组织中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获得了1005 bp的鹅LXRα部分序列,且与其它物种有较高的相似性,但存在8个氨基酸变异位点.LXRα基因在肝脏、腹脂和皮脂中都有表达,但在肝脏中的表达量最高.填饲引起鹅皮脂、腹脂和肝脏的LXRα mRNA表达丰度的显著增加.对照组中,LXRα在朗德鹅肝中的表达量高于四川白鹅(P<0.05),而在皮脂、腹脂中朗德鹅的表达量低于四川白鹅(P<0.05).填饲组,在肝和腹脂中LXRα的表达量四川白鹅显著高于朗德鹅(P<0.05),皮脂中表达量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填饲后LXRα mRNA表达丰度与皮脂、腹脂和肝脏的相对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并且朗德鹅的相关性要强于四川白鹅.结论:填饲引起鹅肝脏和脂肪组织的LXRα mR-NA表达丰度的显著增加,填饲对LXRα mRNA表达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品种差异.  相似文献   

10.
围产期奶牛脂肪肝等营养代谢性疾病的防治和调控是提高生产性能和效益的关键.胆碱作为一种动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素,在奶牛肝脏脂肪代谢调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饲粮中适当补充胆碱可以有效降低肝脏脂肪含量和预防脂肪肝,并维持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胆碱主要通过上调脂肪分解和下调脂肪生成途径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来调节脂肪代谢,从而减少脂肪沉积,缓解脂肪肝.本研究在已有文献报道基础上,阐述了胆碱的特性和功能,围绕胆碱对动物肝脏脂肪代谢的调节作用及机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奶牛维持机体健康、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肠道微生态平衡对于肠-肝轴稳态至关重要,一方面肠道微生物影响着肝脏功能,另一方面肝脏亦塑造了肠道微生物组成.一旦肠道菌群紊乱打破肠-肝轴平衡,便可以造成肠黏膜屏障受损以及细菌性产物移位,进而加剧肝脏炎症及损伤,最终引发多种肝脏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表明,动物肝脏疾病和肠道微生物的关系密切.现基于肠-肝轴综述近...  相似文献   

12.
脂肪肝是泌乳初期高产奶牛易患的一种主要代谢病,当肝脏吸收的脂质超过其氧化和分泌的量时就会形成脂肪肝.过量的脂质以甘油三酯(TG)的形式储存在肝脏内,降低肝脏的代谢功能[4].目前只有通过肝脏活组织检测来准确诊断脂肪肝,因而脂肪肝引起的损失还不能确定[3].深入了解脂肪肝的病因和防治对实现奶牛健康和高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将72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对照组、内毒素(ET)致病组、阳离子A(CA)保护组.3组动物经相应处理后分别在3、4、8、12 h采集肝脏作为检测样本,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损伤,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肝脏中硫化氢(H2S)含量.结果显示,NS组肝脏组织未见异常.ET组出现微循环障碍与细胞变性坏死等病变,CA保护组则病理变化程度较弱,出现的时间较迟;ET能够使肝脏组织中H2S水平显著升高,而CA保护组H2S在肝脏组织中的含量均显著低于ET组.结果表明,H2S参与了ET致肝脏损伤的病理过程,而CA通过下调肝脏组织中H2S的水平从而对ET的炎性损伤发挥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稀土元素的肝脏蓄积性及毒性危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合论述了稀土元素在机体肝脏的蓄积性及其毒性效应,分析了稀土农业应用对生态环境和人群健康的危害.稀土元素被长期低剂量摄入,可在肝脏中蓄积,导致肝脏形态和病理组织变化、肝细胞损伤、肝代谢紊乱引起脂肪肝;高于2 mg·kg-1剂量的农用稀土(常乐)仍能通过胎盘屏障引起肝细胞和发育中的红细胞DNA损伤.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日粮中加入菜籽油和猪油调和油对小鼠肝脏PPARα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将雄性KM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在日粮中添加3.8%和6.5%调和油,8周后称量体重,取完整肝脏组织,计算肝指数,H.E.染色进行病理观察,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肝脏PPARα水平。结果表明:与正常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小鼠肝脏病理剖检无眼观病理变化,体重、肝功能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PPARα水平极显著上升(P0.01)。说明饮食中过量摄入菜籽油和猪油调和油极显著上调小鼠肝脏PPAR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高铜日粮对肉鸡肝脏TrxR2基因mRNA表达和还原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旨在了解高铜日粮对肉鸡肝脏TrxR2基因mRNA表达和还原活性的影响。200羽1日龄Cobb商品代肉鸡随机分为4组,各组日粮中铜含量分别为:对照组(Ⅰ组)11mg.kg-1、试验Ⅱ组110mg.kg-1、试验Ⅲ组330mg.kg-1和试验Ⅳ组550mg.kg-1。饲养至10、30、50d时每组各取5只鸡用于采集肝脏样品,提取肝脏线粒体用DTNB法测定肝脏TrxR2的还原活性,提取肝脏总RNA用RT-PCR法测定TrxR2mRNA在肝脏中的表达量。结果显示,饲喂铜含量为550mg.kg-1日粮50d时还原活性降低(P<0.05)、TrxR2基因mRNA的表达量降低(P<0.05),饲喂铜含量为330mg.kg-1日粮30d时TrxR2的还原活性升高(P<0.05)、50d时降低(P>0.05),表明饲喂高铜日粮(330~550mg.kg-1)可导致TrxR2mRNA在肝脏中的表达量降低,还原活性先升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17.
在新西兰大白兔日粮中添加10%的高硒、高钴、高硒钴等3种高微苜蓿草粉,研究其对新西兰大白兔产品品质和营养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新西兰大白兔日粮中添加10%高硒和高硒钴苜蓿草粉,能显著提高家兔产品中肝脏、肾脏和心脏和中硒的含量,其中肝脏硒含量最高,其次为肾脏.随着硒量的增加,更多的硒首先富积在肝脏和肾脏中.而高硒钴苜蓿...  相似文献   

18.
奶牛肝脏内脂肪代谢受阻,使脂肪在肝脏中蓄积,并超过肝脏中正常含量的5%时,即称为脂肪肝.由于此病常发生于围产期的奶牛,所以又叫围产期奶牛脂肪肝.患病后由于肝功能障碍,常导致胆汁分泌不足,影响消化功能;同时还容易伴发其它围产期疾病,如胎衣不下、生产瘫痪和子宫内膜炎等,从而使患牛的产奶量、繁殖力和免疫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高铜日粮对肉鸡肝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玉米-豆粕型日粮研究铜(源于硫酸铜)对肉鸡肝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在对照组(Cu 11 mg/kg)基础上设3个高铜组(110 mg/kg、220 mg/kg和330 mg/kg,分别对应为:试验组Ⅰ、Ⅱ、Ⅲ),试验60 d,在不同时间点(12、24、36、48、60日龄)采集肝脏提取线粒体.随着饲养时间的延长,对照组和试验I组肝脏线粒体呼吸功能有增强的趋势.在48日龄之前,试验Ⅱ和Ⅲ组肝脏线粒体呼吸功能也有增强的趋势,但幅度较小,48日龄以后,肝脏线粒体呼吸功能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60日龄的试验Ⅲ组.高铜日粮能影响肉鸡肝细胞线粒体的呼吸功能,日粮铜浓度为110mg/kg时,能增强线粒体的呼吸功能,但较高的铜浓度日粮则损害线粒体的呼吸功能. 、220 mg/kg和330 mg/kg,分别对应为:试验组Ⅰ、Ⅱ、Ⅲ),试验60 d,在不同时间点(12、24、36、48、60日龄)采集肝脏提取线粒体.随着饲养时间的延长,对照组和试验I组肝脏线粒体呼吸功能有增强的趋势.在48日龄之前,试验Ⅱ和Ⅲ组肝脏线粒体呼吸功能也有增强的趋势,但幅度较小,48日龄以后,肝脏线粒体呼吸功能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60日龄的试验Ⅲ .高铜日粮能影响肉鸡肝细胞线粒体的呼吸功能,日粮铜浓度为110mg/kg时,能增强线粒体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开发利用夏南牛脏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夏南牛肝脏和心脏为试验材料,普通黄牛为对照,对其心脏和肝脏的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夏南牛肝脏亮度(L*)为29.62,比普通黄牛高7.29%,但差异不显著,心脏的L*值略高于普通黄牛;夏南牛肝脏红色度(a*)极显著低于普通黄牛(P<0.01),心脏红色度(a*)显著低于普通黄牛(P<0.05);夏南牛肝脏黄色度(b*)为5.38,显著低于普通黄牛(P<0.05),心脏黄色度(b*)比普通黄牛低16%.夏南牛肝脏pH为5.96,略高于普通黄牛,心脏pH略低于普通黄牛,但均在正常范围内.夏南牛肝脏和心脏的熟肉率均极显著高于普通黄牛(P<0.01).夏南牛肝脏和心脏中的水分含量均略高于普通黄牛,灰分含量均显著高于普通黄牛(P<0.05);脂肪含量方面,夏南牛肝脏中的含量比普通黄牛高25.5%,心脏中含量显著高于普通黄牛(P<0.05);蛋白质方面,夏南牛肝脏和心脏中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普通黄牛(P<0.05).[结论]夏南牛心脏、肝脏具有蛋白、脂肪含量高,矿物质丰富的特点,是一种优质的肉品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