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高寒牧区当年生人工混播草地建植试验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通过试验证明,在碌曲县高寒草甸草地区建立一年生人工草地,采取禾本科与豆科牧草混播,可明显提高草地产革量和牧草品质。由于草层结构合理,促进了产草量的提高,混播草地产草量较单播平均提高26%,差异极显著(P<0.01);混播处理茎叶比明显低于单播,其中燕麦抽穗期降低0.56,完熟期降低2.55,说明随着牧草生长期的延长,混播草地叶量明显增加,主要是由于箭筈豌豆的介入而使茎叶比显著降低,牧草品质变优。  相似文献   

2.
通过飞播优良牧草,草地牧草质量和产草量提高,播区草地牧草饲喂育肥羊其经济效益比天然草地畜产品提高了55.8%,草地产草量提高了0.91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河南县高寒草句退化草地封育3年试验表明:轻度退化草地封育3年后的总盖度从78%提高到98%,增加了20个百分点,优良牧草产量增加52.8%,毒杂草产量减少33.1%;中度退化草地封育3年后总盖度从55%提高到79%,增加了24个百分点,优良牧草产量增加96.1%,毒杂草产量减少29.4%;重度退化草地封育3年后总...  相似文献   

4.
董宽虎  穆虎龙 《草业科学》1994,11(2):30-33,21
对条带式补播改良陡坡草地效果研究的结果表明,条带式改良草地可以提高产草量,较天然草地风干草产量提高176.30%-225.7%(P<0.01),且可以改善草群品质,草群中豆科牧草的比重由原来的24.04%增加到75..46%,有毒有害植物明显减少。草地植工由原来的42.5%提高到83.5%。改变了植物群落结构,将蒿属植物为建群的落变为沙打旺-野艾蒿-万年蓬组成的群落。改良草地地表径流比天然草地减少  相似文献   

5.
条带式改良陡坡草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条带式补播改良陡坡草地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条带式改良草地可以提高产草量。较天然草地的风干草产量提高170.30%-225.60%(P<0.01),且可以改善草群品质,草群中豆科牧草的比重由原来的24.04%增加到75.46%,有毒有害植物明显秒。草地植覆盖度由原来的42.5%提高到83.5%。改变了植物群落结构,将蒿属植物为建群种的群落变为沙打旺-野艾蒿-万年蓬组成的群落。改良草地地  相似文献   

6.
补播对草地植被影响效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综述了有关补播对草地植物影响方面的内容,分析了补播与草地植物之间的关系。补播能增加草层的植被种类成分、增加草地覆盖度、改善草群品质、提高草地产草量、增加优质牧草比例和减少有毒有害植物。经补播牧草尤其是补播豆科牧草,能使草地牧草的粗蛋白质、粗脂肪、钙等有所提高,使草地植物群落的营养成分含量发生明显变化,从根本上改善了草群的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7.
条带式改良天然草坡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条带式补播改良天然草坡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条带式改良地可以提高草量。较天然草地风干草产量提高176.30%-225.60%(P<0.01),且可以改善草群品质,草群中豆科牧草的比重由原来的24.04%增加到75.465,有毒植物明显减少。草地植被覆盖度由原来的42.5%提高到83.55。改变了植物群落结构,将蒿属植物为建群种的群落变为沙打旺-野艾蒿-万年蓬组成的群落。改良草地地表径流  相似文献   

8.
李宏  郭树栋 《青海草业》2008,17(3):36-37
2001~2005年,青海省累计飞播牧草面积1.4193×10^4 hm^2,播区草地植被盖度由治理前的20%~40%提高到70%~80%,草地产草量提高了4~6倍。  相似文献   

9.
通过草地资源调查,基本摸清了天然草地的特点,其主要表现为草地类型复杂、草地产草量空间差异大、牧草低矮耐牧,草地营养丰富,植物种类相对贫乏,豆科牧草少,草地以高寒草地类组为主,草地可利用面积占全省草地可利用总面积的87.41%。  相似文献   

10.
用8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绵羊,采用4×4拉丁方设计,利用尼龙袋技术,测定了青海高原天然草场三种不同草地类型一些主要优势牧草蛋白质的降解率。结果表明,三种不同草地间混合牧草蛋白质降解率差异显著,其中真草甸(54.81%)和草甸化草原(45.15%)间差异极显著。不同草地间同种牧草差异不显著。依据牧草蛋白质降解率,把牧草划分为三类,第一类(p≤40%)是垂穗披碱草;第二类(40%<p≤60%)是矮嵩草、异针茅、羊茅、扁穗冰草、赖草、芨芨草、针茅、混合草;第三类(p>60%)是早熟禾。三类牧草蛋白质在绵羊瘤胃消失率和干物质消失率呈强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