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阜新市花生种植面积已达200万亩,亩均收入近千元,效益已超过玉米。但花生生产现状不容乐观,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在农艺上存在着一些问题:1.地膜应用面积小,全市仅2万多亩。  相似文献   

2.
林口县地处森林茂密的老爷岭和张广才岭的峡口处,全县有林地677.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3%.在茂密的山林中,蕴藏着丰富的山野菜资源,蕴藏量可达到3.7万吨左右.目前开发利用较多的有蕨菜、薇菜、猴腿菜、刺嫩芽等十几个品种.近年来随着当地木材资源的逐渐枯竭,为了更好地增加林区职工的收入,林口县全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将山野菜推向国际市场的同时,也激发了林区职工发展山野菜人工栽培的积极性.2011年全县蕨菜种植面积达400余亩,亩效益在2 000元以上,比种大田效益高出6~8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土地耕种面积日趋减少.试验表明,采用保护地套夹种技术可提高土地利用率,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了一条新途径.2004年秋,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基地种植草莓30亩(1亩=1/15公顷),春季套种西瓜.草莓产量1750公斤/亩,收入1.4万元/亩;西瓜产量2500公斤/亩,收入1.25万元/亩,合计收入2.65万元/亩,扣除土地、租金、人工、种子、肥药等成本,草莓成本亩均3500元,西瓜成本亩均2300元,亩均净效益达2.07万元.……  相似文献   

4.
宜兴市张渚镇北门村1996年3户农户示范种植丝瓜2亩,亩效益达1000元以上.而后,丝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效益逐年提高.至2001年,该村的丝瓜种植面积扩大到200亩左右,占全村粮田面积的20%,亩收入达1700元以上,是种稻收益的2~3倍.但由于农民分散经营,丝瓜价格(批发价)只有0.8~1.00元/kg,亩效益难以提高.今年年初,该镇农服中心通过市场调查,认为只有实施规模化经营,才能进一步提高效益.为此镇农服中心首先建立以百亩丝瓜中心方为龙头,引导农户走规模化经营之路,其次抓培训、引新品、创品牌,培养经纪人等工作,使规模化经营能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草莓发展较快,全国保护地草莓种植面积在200万亩左右,草莓种植效益明显高于其他蔬菜作物,种植面积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山东省邹城市从2005年发展简易日光温室、大拱棚等越冬草莓生产,目前种植面积已经达到约2.0万亩,平均亩产值约3.0万元。  相似文献   

6.
2007年我镇西瓜种植面积520亩,其中大棚小西瓜达500亩,其亩产量一般在3000kg左右,平均售价以4.35元/kg计,每亩产值在1.3万元,减去生产成本,每亩可获净效益9000元.本文以"早春红玉"为例,简要介绍大棚小西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闵行区水稻生产通过最近3年的挖潜扩种,面积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生产规模稳定在1.6万亩左右,其中1万亩设施粮田已建成,亩产量在550kg左右。2007年水稻种植面积为1.66万亩,良种覆盖率达100%,杂优化率为73.7%;种植规模上,19家300亩以上的本地人规模经营面积达1:24万亩,规模经营比重达74.7%,其余0.42万亩水稻由1847产中、小散户经营,户均面积为2.27亩。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临沧市紧紧抓住国家高度重视林业发展的历史机遇,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依托退耕还林、云南防护林、速生珍贵用材林基地、干果基地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以核桃、木瓜、澳洲坚果等为主的特色经济林产业,为山区群众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广阔道路.截止目前全市特色经济林累计种植面积突破27万公顷,实现产值达15亿元.  相似文献   

9.
红辣椒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干椒在开鲁县已有十几年的种植历史。目前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0多万亩,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开鲁县红辣椒已名扬国内外,有北方“红干椒之都”之称号,红辣椒在开鲁县凡种植者亩效益均在2000元左右,最高亩效益达5000元以上,年创社会效益数亿元,红辣椒已成为开鲁县的支柱产业,目前已远销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10多个国家,经多年种植,现总结一套简单高产栽培方法,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垦区现有林地面积89.5万hm2,区域森林覆盖率达19.1%,有着生物资源比较优势,其中天然中草药材资源不仅丰富,而且人工种植也有成功经验.黑龙江垦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垦区发展中药材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腰堡街道办蒙古村因产香菜而美名远播。现如今,香菜种植面积达150亩。小香菜不打眼,但效益高。2007年,亩均纯收入1700元,并且销售市场也不再局限于哈尔滨和呼兰区市场,已远销至香港、澳门和台湾。  相似文献   

12.
米易县地处四川省西南角,是国家级南菜北运基地,全县早春蔬菜种植面积7万多亩.其中设施面积面积4.8万亩,大棚设施面积2.8万亩,苦瓜种植面积1万亩左右,亩产量5000~7000kg.按2012年5.0元/kg的价格,亩产值达25 000~ 35 000元. 一、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1.品种选择选用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性强、商品性好、适应冬春大棚栽植的品种,如蓝山长白苦瓜、成丰一号等.  相似文献   

13.
黄颜明 《福建农业》2006,(12):13-13
竹荪原始栽培以竹屑为原料,栽培产量低(20-30公斤/亩),从2000年起,全国首44采用谷壳为原料栽培并搭荫棚,亩产量提高到120-150公斤,效益提高45倍。从2001年起用大豆遮阳栽培,亩产量为100~150公斤,省去遮荫棚,可节约木材3—5立方米,亩均降低成本600元。2004年示范1000亩成功后在泰宁县大力推广,每年种植面积2000多亩,其中2005年产值达156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采用大豆遮阳栽培竹荪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4.
菜事     
充分利用地力资源松阳农民吊瓜棚下种野菜头顶是结果累累的吊瓜,脚底是生长茂密的山野菜,这是浙江省松阳县竹源乡小竹溪村农民潘安清在吊瓜棚下种植山野菜的场面。据他介绍,采用这种方式种植吊瓜和山野菜,既不影响两者产量,而且还具有优势互补的功能,种植效益更高,预计亩(1亩=1/15公顷)产值可达6000元左右。吊瓜种植是松阳县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全县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一般亩产值达3000元,但是,除了少数农民在吊瓜棚下种植大豆、蔬菜及养殖土鸡外,大部分吊瓜棚下仍然是空闲的,而马兰头、苦叶菜等是适宜荫凉环境生长的山野菜,目前全县…  相似文献   

15.
2002年-2004年,农民种植甜玉米的平均亩收入达3000元左右。诱人的效益促使农民在2005年扩大甜玉米的种植面积,导致甜玉米市场饱和、供大于求,平均亩收入降至800元左右。鉴于甜玉米生产中的成功与失误,对今年甜玉米的种植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16.
棉花西瓜间作是提高棉田效益的种植形式之一,东光县近几年棉瓜间作面积均在2万亩左右,平均亩产西瓜3 000~3 500公斤,亩效益1000~1500元,棉花平均亩产籽棉200~250公斤,亩效益800~1 000元,棉瓜总收入达1 800~2 500元.扣除500元左右投入,亩纯收入1200~2000元.该种植模式适宜黑龙港棉区且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壤土或沙壤土并有水浇条件的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17.
<正>一、泰兴小杂粮发展现状1、零星分散种植,面积逐年减少,面临物种灭绝境界小杂粮是我市传统特色农产品,上世纪70年代处于鼎盛时期,全县种植面积在65万亩以上,随着大面积推广稻麦高产品种,小杂粮没有产量优势、种植效益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在良种繁育、科技投入等方面失去支撑,种植面积逐年萎缩,目前主要集中在我市东部高沙土地区,常年种植面积在25万亩左右,平均产量在250公斤/亩左右,年效益在800元左右,远远比不上种植水稻、小麦、蔬菜和其他经济作物,严重挫伤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多数原泰兴小杂粮地方品种面临着绝迹的地步。  相似文献   

18.
随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土地耕种面积日趋减少.试验表明,采用保护地套夹种技术可提高土地利用率,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了一条新途径.2004年秋,我镇基地种植草莓30亩,春季套种西瓜.草莓产量1750kg/亩,收入14000元/亩;西瓜产量2500kg/亩,收入12500元/亩,合计收入26500元/亩,扣除土地、租金、人工、种子、肥药等成本,草莓成本亩均3500元,西瓜成本亩均2300元,亩均净效益达20700元。  相似文献   

19.
<正>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由2005年的5万亩逐步扩大到现在的10.05万亩,中药材总产量达2081.5万公斤,实现总产值8.53亿元,农民人均从中获得收益达1580元左右。  相似文献   

20.
一、原平市蔬菜发展的现状到2003年底,全市种植面积达3.6万亩(不含4.1万亩马铃薯),专业菜地面积达1.8万亩,复播蔬菜面积1.2万亩,蔬菜总产量达7.6万吨,平均亩产2600公斤,总产值5151万元,全市人均蔬菜占有量163公斤,每667平方米纯收入1034元,总纯收入3028万元。各类保护地面积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