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鱼种的秋季强化培育鱼种规格大小与体质好坏,直接影响其越冬成活率。生长实践证实,鱼种规格越小,越冬成活率越低。进入秋季,气温水温逐渐下降,鱼种生长由增加体长为主转入增加体重为主,大量积蓄营养物质,以备越冬消耗所需。因此,必须抓好鱼种的秋季培育管理,特别...  相似文献   

2.
鱼种秋季强化培育措施鱼种规格大小与体质好坏,直接影响鱼种越冬成活率。生产实践证明,鱼种规格越小、膘体越瘦,其越冬成活率越低。进入秋季,气温、水温逐渐下降,鱼种生长由增加体长为主转入到增加体重为主,大量积蓄营养物质,以备越冬消耗所需。因此,必须抓好鱼种...  相似文献   

3.
一、秋季强化培养培育健壮、肥满、规格大且整齐的鱼种,是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的首要措施。秋季鱼种大量摄食,积累营养以供越冬消耗。所以应进行强化培育,多投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如豆饼、菜籽饼等,使鱼种膘肥体壮。另外,在鱼种生产过程中,如果到了秋季,鱼种规格还小或大小参差不齐,体质差,那么,必须调整密度,适当稀放,对小规格鱼种进行强化培育,通过供应充足饵料,保持水质清新,注意防病治病等措施,使鱼种达到规格整齐、体质健壮。二、适时拉网并塘。越冬鱼种并塘时间不宜太早,太早水温过高,鱼种游动活跃,拉网并塘时容易受伤。同时鱼种还未停  相似文献   

4.
过去,为了追求产量,我培育的鱼种大部分在7厘米左右,结果越冬成活率甚低(鲢鱼成活率50—60%,草鱼只有10—20%),经济效益不高。近年来,由于认真总结经验,减少了鱼苗放养量,培育大规格鱼种,提高了鱼种越冬成活率。现把  相似文献   

5.
鱼种越冬问题是我国北方淡水养鱼的重要问题。近年来,一些北方省市利用网箱在水库进行鱼种越冬,获得成功。鱼种在水库网箱中越冬,不仅可提供大量春片鱼种和2龄大规格鱼种;还可以把当年培育的小规格鱼种再进行培育,而且鱼种越冬密度大、成本低、成活率高、方法简便易行,又可减轻越冬池塘的负担。鱼种网箱越冬的技术主要有:1.越冬水体的选择水质良好、冰下有效水深大于两米、冬季水位稳定的水库都可进行鱼种网箱越冬。设置越冬网箱要选择背风向阳、日照时间长、  相似文献   

6.
冬季既是水产养殖的收获季节,也是下一个养殖周期的开始。抓好鱼种管理,确保鱼种安全越冬,是鱼类养殖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环节,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强化鱼种秋季培育,促进摄食,使之膘肥体壮,积蓄能量,是提高耐寒力、抗病力、成活率的一项重要措施。进入秋季后,气候、水温适宜,应多投喂一些适口性强、富含蛋白质、淀粉较多的精饲料,日投饲量为池鱼体重的3%~5%,以提高鱼种的肥满度,使之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7.
2003~2006年,采用室外土池网箱、室内水泥池及海区网箱3种方式进行鮸鱼鱼苗越冬和鱼种培育试验,鮸鱼鱼苗越冬成活率可达60%以上,从越冬后的鱼苗培育至体重50 g左右的鱼种,成活率在90%以上.从越冬培育至体重50 g左右的鱼种,成活率可达54%以上.总结了3种方式的养殖管理方法、特点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高新梅 《内陆水产》1996,(12):15-15
如何提高池塘鱼种越冬成活率鱼种场生产鱼种,一般都需等到来年春时才能卖出。所以,如何保证鱼种顺利越冬,成为鱼种场养鱼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多年来的生产实践,我们取得了一套保证鱼种安全越冬的成功经验:一、培育体质健壮的鱼种,保证鱼种规格越冬前要加强鱼种...  相似文献   

9.
卫程亮  杨弘 《科学养鱼》2007,(11):21-21
每年秋季,自然水温下降到18~20℃时,罗非鱼就要进入温室越冬。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在10月底、11月初。越冬的主要是亲鱼、后备亲鱼和鱼种。罗非鱼越冬放养密度较高,极易患病死亡,在管理上一定要注意,因此在越冬前要进行强化培育,多投喂些营养丰富、配比合理的饲料,增强体质,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博兴县在保证鱼种安全越冬、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一是培育体质健壮、肥满度高的大规格鱼种;二是创造良好的越冬环境,越冬池面积以1000~3000平方米、水深在2米以上、冰下水不低于1米为佳,用生石灰清池后注入新水,再施适量尿素培育浮  相似文献   

11.
一、越冬鱼种进塘前准备 每年秋季,当自然水温下降到18~20℃时,罗非鱼就要进入越冬温室,我省一般在10月中、下旬。越冬鱼种体质好坏直接影响其越冬成活率,并且越冬鱼种处于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如果管理不当,易患病死亡。因此要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穆棱市位于牡丹江市区的东北部。冬季气候寒冷,结冰厚度平均达70公分,冰封期长达165天,漫长的冬季给鱼类越冬造成诸多困难。前几年因越冬缺氧,加之鱼种体弱多病而发生大批死鱼现象,严重制约着养鱼生产的发展。为此,就如何提高越冬成活率,保证鱼类安全越冬,我们进行了反复试验。几年来,我们在鱼种培育、越冬环境改造、生物增氧等方面规范技术操作,加强技术指导,使我市鱼类越冬成活率在牡丹江地区保持较高水平。鲤鱼的成活率在90%以上,花白鲢、鱼种越冬成活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3.
今年的鱼种,是明年养成鱼生产的物质基础,鱼种的数量、规格、品种和质量,无不关系到明年成鱼生产的产量。这几年来,各地养殖商品鱼生产发展起来了,但是培育鱼种和鱼种的越冬问题,尚未被广大的渔农民认识和掌握。有些单位和专业户甚至怕搞鱼种越冬,宁可来年买高价鱼种放养。主要原因是鱼种越冬的成活率比较低,有的仅有30%。于是,有些地区出现了越冬前鱼种不少,到翌年开春放养时,鱼种寥寥供不应求。其实鱼种越冬并不难,只要对这些温水性鱼类的生理特性认识了,掌握好投其所需,认真管理,越冬鱼种的成活率就能提高,根据我所了解的情况,现就怎样保护越冬鱼种的关键问题,作如下浅述。  相似文献   

14.
鱼种越冬是我国北方地区淡水养鱼薄弱环节之一。现行的越冬方法是将秋片鱼种按0.5斤/米。的密度投入越冬池内越冬。此方法效率低,成活率也不高,更主要的是现有越冬池数量太少,远远满足不了鱼种越冬的需要。况且越冬池对池塘条件要求又很严格。因此,想用池塘越冬方法彻底解决春片鱼种需要,是不现实的。目前,某些网箱培育的鱼种,也需经越冬后继续培育二龄鱼种。  相似文献   

15.
要提高越冬鱼种成活率,培育优质春片,必须做好下列几项技术措施(北方高寒地区只供参考):1、越冬池的选择越冬池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鱼种成活率。应选择水体较深、水质较好、池底淤泥少、保水保肥力强、不渗漏、向阳背风、管理方便的池塘,面积3-4亩,水深2.5-3米,靠近水源的池塘为宜。  相似文献   

16.
崔贵君  曹岩 《水利渔业》1994,(2):43-44,29
在大绥河水库越冬鲤鱼种14箱,计21336kg,与池塘越冬3.06ha,鱼种28861kg进行对比试验,结果网箱越冬鱼种成活率81.09%,鱼池鱼种成活率27.09%,网箱越冬费用仅为池塘越冬费用的22%,表明前者能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降低用,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根据现阶段气候特点和棘胸蛙养殖生长规律,本文对棘胸蛙越冬过程中影响其成活率和增重率的几个因素光照、强化培育、体重规格等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室内光照条件组棘胸蛙越冬后的体重减重率和死亡率显著地高于完全黑暗组;通过秋季强化培育,越冬棘胸蛙对比增重率差异不显著,越冬死亡率在A组间差异显著,B组差异不显著,小幼蛙通过秋季强化培育有利于棘胸蛙安全越冬;不同体重规格组越冬成活率差异显著,年龄越大,体重越大,成活率越高,表现为刚变态完成幼蛙越冬成活率较低。因此在棘胸蛙越冬过程中,可以使用黑暗的环境、减少人为的惊动、秋季强化培育来保证其成活率和增重率。  相似文献   

18.
张长竞 《水产养殖》2012,33(2):52-52
现在各地养殖商品鱼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培育鱼种和鱼种的越冬技术,尚未被广大渔民认识和掌握。其实搞好鱼种越冬并不难,只要根据实际情况,按其所需,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就能提高鱼种的越冬成活率。1适当投食保膘一般温水性鱼类,当水温下降到10℃左右,对其食欲虽有影响,但其消化机能并不很弱,对肥、饲仍有  相似文献   

19.
侯传宝 《内陆水产》1995,(10):16-16
秋季怎样给鱼种催肥追膘鱼种生长较差、体质瘦弱、规格偏小,则越冬成活率低。对此,可在秋季进行催肥追膘。秋季对鱼种催肥追膘,可采取下述措施。一、控制水质,保持水质清新水。是鱼类生活的环境,水质不好,鱼种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影响。为了保证鱼种正常生长,一定要控...  相似文献   

20.
李泽相 《内陆水产》2001,26(11):14-14
1培育体质健壮的优良鱼种越冬前期就应加强对池塘鱼种的饲养管理工作。对吃食性鱼投喂高质量的饵料,如谷芽、麦芽、营养全面的商品饵料;而滤食性鱼种应通过培肥水质,使池塘水体中有丰富的饵料生长,以满足鱼种摄食的需要。其次是调节好池塘水质,使水体有充足的溶氧,以达到提高鱼种的规格和肥满度。生产实践证明,在相同的水体条件,肥满度相同的鱼种,规格越大,成活率越高;相同条件下,鱼种规格相同时,肥满度大即鱼种体肥膘壮,越冬成活率也高。2为越冬鱼种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2.1鱼塘条件选择用作鱼种越冬的池塘,应具备水源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