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巴菌抗氧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chaal烘箱法诱导氧化,以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为参照,研究干巴菌干粉及乙醇、石油醚提取物抗猪油氧化的效果,用过氧化值(POV)抑制率分析抗氧化持续时间,并测试BHT、干巴菌乙醇提取物的还原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和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抗猪油氧化效果是乙醇提取物(0.2 g/kg)石油醚提取物(0.2 g/kg)BHT(0.2 g/kg)干巴菌干粉(10 g/kg)。抗氧化效果的持续时间乙醇提取物=干粉BHT石油醚提取物。乙醇提取物还原能力、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低于BHT,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高于BHT,用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反映抗油脂氧化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不同浓度乙醇对桦褐孔菌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样品的总还原力、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乙醇对桦褐孔菌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乙醇浓度为65%时,桦褐孔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较强,其多酚含量和总还原力分别为(12.04±0.53)mg/g、(124.56±2.81)mg/g(维生素C相当量),FRAP值为(1.42±0.04)mmol/g(FeSO4.7 H2O相当量)。提取物浓度为400μg/mL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8.05±3.41)%。  相似文献   

3.
桑椹醋提取物对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用DPPH法测定了桑椹醋的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与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进行比较。结果表明,4种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均有较强的清除作用,清除能力均高于TBHQ,其大小顺序依次为甲醇提取物>乙醇提取物>丙酮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TBHQ。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红曲霉发酵产物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分别用纯水、30%乙醇对红曲进行提取,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将30%乙醇提取物分为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和2个水相等不同极性部位,考察其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清除效果,比较红曲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红曲的纯水、30%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部位均有抗氧化活性,且与剂量有关。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有差异。相同浓度时,30%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性大于纯水提取物的抗氧化性,在浓度10 mg/m L时,石油醚萃取后的水相的抗脂质过氧化性最强,为57.18%,且与其他极性部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乙酸乙酯相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20.66%,乙酸乙酯萃取后水相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86.16%,且与其他极性部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
丹参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φ=70%的乙醇超声提取丹参粉末,减压浓缩得到乙醇浸膏,加蒸馏水制成悬浮液,依次用等体积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到不同溶剂萃取物。通过体外抗氧化试验,研究丹参不同溶剂萃取物清除DPPH.、H2O2、.OH和还原Fe3+的能力(以BHT为对照)。结果表明,丹参4种提取物均具有不同程度抗氧化活性,且抗氧化活性与提取物质量浓度呈量效关系。乙酸乙酯提取物清除H2O2、.OH的能力均较强,IC50分别为0.513和0.650 g/L;正丁醇提取物清除DPPH.能力最强,IC50为0.059 g/L。丹参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一种新的自由基清除剂和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穿破石(Radix Cudramiae)总黄酮抗氧化活性,采用不同方法(Fenton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DPPH法)测定了穿破石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以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穿破石总黄酮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比维生素C强,其EC50分别为2.33、2.15、0.27μg/mL,维生素C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EC50分别为12.88、7.76、11.23μg/mL。  相似文献   

7.
利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法考察麒麟尾(Epipremnum pinnatum)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并通过测定总黄酮对羟基自由基(·OH)和2,2-二(4-叔辛基)-1-苦肼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研究其抗氧化性。结果表明,麒麟尾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35 min、超声温度90℃、料液比1∶15(g∶m L)、乙醇体积分数85%,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3.04%;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麒麟尾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OH和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2.355和0.143 mg/m L。  相似文献   

8.
研究何首乌经过乳酸杆菌发酵后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用植物乳酸杆菌KCCM12116对何首乌进行发酵处理后,测定其总多酚含量、类黄酮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降解亚硝酸盐能力等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何首乌经发酵后总多酚和类黄酮含量均有所增加,其中乙醇提取液中的总多酚和类黄酮含量最大,分别为8.25、0.39 g/100 g,水提取物中分别为6.41、0.16 g/hg;何首乌发酵品提取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亚硝酸盐清除率均升高,其中乙醇提取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4.62%(高于BHT和BHA),亚硝酸盐清除率在p H为1.2时达到98.2%。结论:何首乌经乳酸杆菌发酵炮制后抗氧化活性增强,表明此发酵方法是一种值得开发及推广应用的何首乌炮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桑枝作为原料,研究其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表明,桑枝乙醇提取物的挥发性组分,主要由酯类(47.76%)、烷烃类(20.27%)、芳香烃类(15.84%)等化合物组成,GC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1.20%),GC含量较高的化合物为十一烷(20.27%)。桑枝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桑枝乙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抑菌圈直径为(11.77±0.54) mm。桑枝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桑枝乙醇提取物50%DPPH自由基清除率质量浓度(IC_(50))为1.570 mg/mL,维生素C IC_(50)为0.001 mg/mL。桑枝乙醇提取物50%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质量浓度(IC_(50))为68.437 mg/mL,维生素C IC_(50)为7.082 mg/mL。桑枝乙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火炭母95%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稳定性。[方法]采用室温浸提法对火炭母中有效成分进行提取,考察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羟基自由基(OH·)、总抗氧化能力(ABTS法)、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作用,并与VC进行比较,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以及p H和温度对提取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火炭母95%乙醇提取物对DPPH·的清除率可达92.5%。提取物对DPPH·、OH·、ABTS+·、O2-·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2.8、90.8、110.8、277.1μg/m L,清除能力均比VC强,且提取物还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耐弱酸弱碱性。[结论]火炭母95%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及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以玉米须为原料,以甲醇、70%甲醇、50%甲醇、乙醇、70%乙醇、50%乙醇以及蒸馏水为溶剂,采用超声辅助浸提法,研究不同溶剂提取物中活性物质的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70%乙醇提取物中的总多酚含量最高,为(0.79±0.01)mg/g,总黄酮含量也最高,为(0.65±0.10)mg/g;不同溶剂提取物对DPPH、超氧、羟基以及ABTS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对铁能起到还原的作用,其中,70%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最强。提取物中活性物质的含量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总多酚与抗氧化能力间相关性显著,而总黄酮与抗氧化能力间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分别用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丙酮、乙醇和蒸馏水提取白薇粉末,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法、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测定法研究其抗氧化活性;通过杯碟法测定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意大利青霉的抑菌效果;用生长速率法研究白薇乙醇提取物对其他15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抗氧化试验表明:白薇粉末蒸馏水、丙酮、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较好,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15.66、25.37、28.27 mg/m L,其总酚含量分别为70.19、63.20、53.84 mg/g,可见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含量密切相关。抑菌活性试验表明:白薇粉末乙酸乙酯、丙酮、乙醇乙醇提取物对意大利青霉有抑菌活性,且乙醇提取物抑菌圈直径最大,为31.50 mm;乙醇提取物对其他15种植物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对枣拟茎点霉、辣椒疫霉菌、西瓜尖镰孢菌活性最强,EC50分别为0.194、1.019、4.185 mg/m L。研究结果表明,白薇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和较强的抑菌活性,可用于植物源保鲜剂的开发。  相似文献   

13.
龙眼肉干品中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影响龙眼肉干品中活性物质提取率的因素,通过DPPH法测定活性物质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试验结果表明,以龙眼肉干品(含水量13.62%)为原料,采用80℃热水、料水比1:12提取2 h,龙眼多糖提取率为40.28%,总可溶性固形物提取率达73.24%;此外,龙眼肉干品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为2.2 g/L.  相似文献   

14.
用二苯代苦味肼自由基(DPPH)-TLC法和酶标仪法对地生枝顶孢发酵菌丝体和发酵液不同溶剂提取物清除自由基活性进行了分析,发现茵丝体和发酵液的各种溶剂提取物均具有清除自由基的活性,但不同溶剂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有差别,其中以75%乙醇提取物效果最佳,茵丝体和发酵液75%乙醇提取物在浓度为5.0 mg·mL-1,于37℃保温10 min时,对0.2 mg·mL-1的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到63.75%和91.23%.  相似文献   

15.
[目的]柳叶腊梅是我国特有品种,在民间常被畲族人民用于治疗感冒及肠胃不适,曾被誉为江西四大著名药材之一.柳叶腊梅叶中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柳叶腊梅叶中含量较高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之一.通过鉴定柳叶腊梅叶乙醇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成分组成,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确定其中主要抗氧化活性物质等,为柳叶腊梅叶的功能作用提供依据.[方法]柳叶腊梅叶经超声提取、聚酰胺树脂纯化得到柳叶腊梅叶乙醇提取物.利用LC-MS对柳叶腊梅叶乙醇提取物的成分进行分析,推测出可能的成分后,采用HPLC比对标准品,并通过加标实验确定其具体成分.体外抗氧化实验测定柳叶腊梅叶乙醇提取物清除自由基能力和还原力.利用HPLC测定柳叶腊梅叶乙醇提取物清除ABTS和DPPH自由基的主要活性物质.[结果]利用LC-MS和HPLC共定性及定量测出9种黄酮类物质,包括芦丁(2.612±0.275)μg/mg、金丝桃苷(5.308±0.093)μg/mg、异槲皮苷(13.301±0.072)μg/mg、山奈酚-3-O-芸香糖苷(1.321±0.097)μg/mg、木犀草素-5-O-葡萄糖苷(13.479±0.041)μg/mg、紫云英苷(13.959±0.025)μg/mg、阿福豆苷(9.781±0.033)μg/mg、槲皮素(45.489±1.206)μg/mg、山奈酚(51.293±0.715)μg/mg等9种黄酮单体物质.其中,山奈酚-3-O-芸香糖苷和阿福豆苷在柳叶腊梅叶总黄酮中首次发现.柳叶腊梅叶乙醇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体外清除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54.588±4.117)μg/mL和(28.053±1.778)μg/mL.柳叶腊梅叶总黄酮在20μg/mL至120μg/mL的选定范围内,铁还原能力呈剂量依赖性.利用HPLC测定出柳叶腊梅叶乙醇提取物清除ABTS和DPPH自由基的主要活性物质为槲皮素和山奈酚.另外,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和紫云英苷3种黄酮单体物质,也具有清除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作用,但活性作用明显弱于槲皮素和山奈酚.[结论]利用LC-MS和HPLC鉴定出柳叶腊梅叶乙醇提取物9种成分.柳叶腊梅叶乙醇提取物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且主要活性物质为槲皮素和山奈酚.  相似文献   

16.
香椿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世俊  胡永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807-6808,6810
[目的]为了研究香椿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用热水、95%乙醇及75%丙酮分别提取香椿叶中的抗氧化物质,比较了3种溶剂的提取物对O2-.、OH.、亚油酸、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香椿叶提取物对O2-.、OH.、DPPH自由基具有直接清除作用,对亚油酸脂质过氧化反应也有抑制作用。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加,其清除、抑制作用也增强,并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95%乙醇的香椿叶提取物对O2-.、OH.、亚油酸、DPPH4种体系的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热水及75%丙酮的提取物(P<0.05)。[结论]香椿叶提取物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添加浓度与抗氧化活性呈正相关。95%乙醇提取香椿叶中的抗氧化物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苹果酵素自然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阐明苹果酵素保健功能机理,研究了苹果酵素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H、总酸含量、乙醇含量、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pH逐渐降低,发酵90 d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为4.5 °Brix,pH下降至3.06,比发酵初期分别降低了70%和32%;总酸含量逐渐升高,发酵90 d时增加至42.9 g/L,较发酵初期增加了98%;乙醇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发酵90 d时为 1.0 g/L,符合QB/T5323-2018中有关乙醇的规定。发酵75~90 d时的抗氧化活性较好,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在发酵90 d时的清除率分别为86.16%和79.03%,较发酵初期升高了44.5%、45.53%;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发酵75 d时达到峰值,分别为65.06%和69.04%,较发酵初期分别升高了39.12%和46.47%。  相似文献   

18.
白芨不同极性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80%乙醇对白芨进行提取,醇提浸膏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运用羟基自由基(.OH)体系、二苯代苦味基肼自由基(DPPH.)体系对Fe3+进行还原能力试验,分析白芨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白芨不同提取物对.OH和DPPH.都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对.OH和DPPH.的清除作用最强,其IC50值分别为0.238 g/mL、0.076 mg/mL;各提取物对Fe3+均有较强的还原能力,乙酸乙酯提取物还原效果最为明显。初步表明白芨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在抗衰老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探究紫雀花(Parochetus communis)不同溶剂提取物及主要异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清除DPPH·法测定紫雀花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提物以及芒柄花苷、刺芒柄花素、维生素C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紫雀花的乙酸乙酯(IC_(50)=0.016 2 mg/m L)和正丁醇提取物(IC_(50)=0.045 9 mg/m L)显示显著的抗氧化活性,水提物其次,石油醚提取物最差;乙酸乙酯提取物的主要异黄酮刺芒柄花素和正丁醇提取物的主要异黄酮芒柄花苷的抗氧化活性微弱。紫雀花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而主要异黄酮刺芒柄花素和芒柄花苷不是两个提取物清除DPPH·的有效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20.
经液体富硒发酵培养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硒菌丝体,以此为原料制备富硒多糖(SPMP),通过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及还原力的测定,研究SPMP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SPMP具有一定的清除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亚硝酸盐能力和较强的还原能力,且与多糖的浓度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其清除效果和还原能力均比秀珍菇多糖(PMP)高。由此可见,SPMP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