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张家口市葡萄产业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葡萄的起源以及在我国的栽培史,阐述了国内外葡萄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河北省葡萄产区的地理、环境条件及各区葡萄产业的发展规模。通过分析葡萄的营养价值、社会与经济效益以及张家口发展葡萄产业的优势条件,提出了河北省张家口市大力发展葡萄产业的必要性。提出了张家口市葡萄生产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而对张家口市葡萄产业发展和基地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日,由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主持申报的"葡萄绿色安全优质高效栽培及加工技术集成与示范"(编号:2012GA620003)被国家科技部列为2012年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河北省是我国葡萄、葡萄酒生产大省,但在标准化栽培、周年供应、产品质量、食品安全、保鲜运输、葡萄酒酿造、工艺设备等方面和世界葡萄生产仍有较大差距。该项目通过葡萄品种育、引、选、繁、推等措施,促进新品种种苗使成果转化顺利实施;集成露地、设施葡萄绿色安全、优质高效栽技术,搞好生产环境监测、标准化栽培、安全用药、调控生长环境条件,提早或延迟葡萄成  相似文献   

3.
葡萄栽培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果树中的大树种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葡萄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产量、面积迅猛增长,目前我国已一跃成为世界葡萄生产大国,尤其是葡萄总产量和鲜食葡萄产量均已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大国,栽培面积为世界第四位,葡萄干出口占世界第六位。近10年来,我国葡萄生产逐渐向资源禀赋优、产业基础好、出口潜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葡萄产业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简述了山东葡萄产业发展现状。从生产环境、产后环境和贸易环境 3个方面分析了山东葡萄产业在世界、中国所处的处境和发展前景 ,并据此提出了山东葡萄产业的发展应在良种区划、生产安全食品、加强产后处理、积极开拓市场和发展葡萄旅游产业等方面加大力度 ,确保山东葡萄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处于葡萄栽培的埋土防寒边缘区,在冀中南进行设施栽培可以无需埋土防寒而确保葡萄安全越冬,显著降低成本投入。近年河北省设施葡萄发展迅速,尤其是衡水市饶阳县,其设施葡萄栽培面积达到全国第一,饶阳县设施葡萄发展模式更为其他地区设施葡萄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模板。  相似文献   

6.
该文详细介绍了河北省葡萄的栽培现状和产区分布特点,论述了葡萄产业在河北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针对当前存在的理念、政策、技术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依托"品种、品质、品牌",融合"种植、加工、服务",结合产区、产业、产品发展,促进数量发展向效益转型,分散种植向规模集约化转变,达到实现农民增收、区域经济绿色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正>霍城县1996年引进红地球葡萄,1998年栽植80 hm~2。该产品1999年在昆明世博会上荣获金奖。2000年,霍城县大力发展红地球葡萄产业,栽培面积增至0.13万hm~2,获得红地球葡萄之乡的美誉。霍城县发展绿色健康红地球葡萄具有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空气和水无污染、干旱少雨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霍城县红地球葡萄已有20年的栽培历史,发展历程亦有波折。其生产初期不使用拉长剂、膨大剂,  相似文献   

8.
葡萄砧木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世界葡萄产业的发展,葡萄嫁接苗与嫁接栽培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葡萄砧木品种的选育与研究也得到了重视.为更好地了解国内外葡萄砧木研究概况,该文对葡萄砧木选育情况,主要砧木品种的特性,及其对嫁接葡萄品种果实与所酿葡萄酒质量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葡萄栽培历史、种质资源及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河北省葡萄栽培历史长达千年以上,主要分布在张家口的怀涿盆地、燕山南麓的唐秦以及冀中南产区,共有葡萄品种资源197个,其中地方品种包括怀来龙眼葡萄、宣化牛奶葡萄等;培育的新品种和优系优株包括昌黎培育的8611、金田玫瑰等;引进品种有红地球、赤霞珠等。河北省的葡萄栽培历史虽优久,但也存在着品种单一,品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应采取种苗良种化、产品优质化、栽培管理标准化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葡萄是世界五大水果之一,在我国广泛栽培且栽培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市场对优质无核葡萄需求量日益增加,这也将促进我国无核葡萄产业的发展。无核葡萄市场需求量大,开发前景广阔。张家口地区具有自然优势条件,生产的葡萄糖分含量高,品质优,是我国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因此很有必要对引进的无核葡萄品种进行筛选,从而推动张家口地区乃至北方地区无核葡萄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针对‘国光’苹果砧木繁育中出现的八棱海棠萌芽困难问题,进行八棱海棠种子催芽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赤霉素处理不能完全打破八棱海棠种子的休眠,但处理之后的种子发芽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低温层积催芽是打破八棱海棠种子休眠的最有效措施,最佳处理时间为77d,预期最高萌芽率90.99%。  相似文献   

12.
以石门核桃品种‘魁香’为研究对象,‘辽宁1号’为对照,分析比较坚果性状、蛋白质、脂肪、矿质元素及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魁香’坚果外形美观,种仁风味香而不涩,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矿质元素中,‘魁香’的钾含量极显著高于‘辽宁1号’,磷、镁、铁元素无显著差异。‘魁香’的亚油酸含量为466.9g/kg,极显著高于‘辽宁1号’,油酸含量显著低于‘辽宁1号’,其他脂肪酸含量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魁香’坚果香而不涩,脂肪、亚油酸和钾含量丰富,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3.
以7年生不同造林密度樟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林分平均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单株材积和蓄积量等指标,探究造林密度对樟树幼林林分生长及林分蓄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樟树林分平均胸径、冠幅和单株材积均呈现减小的规律,造林密度为833株·hm-2时平均胸径、冠幅和单株材积均最大;2)造林密度对林分平均树高的影响较小,枝下高随造林密度的增大而逐渐增高,造林密度为2 500株·hm-2时林分枝下高最高;3)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林分蓄积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造林密度为1 111株·hm-2时林分蓄积量达到最大值;4)各密度条件下林分胸径生长过程相似,但胸径生长旺盛期的持续时间随造林密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少,造林密度为833株·hm-2时胸径生长旺盛期持续时间最长;5)不同密度林分单株材积连年生长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林分单株材积快速增长期持续时间随造林密度的增大而减少;6)综合考虑,樟树人工林适宜造林密度为1 111株·hm-2,合理造林密度范围为1 111~1 667株·hm-2。  相似文献   

14.
以前期建立的紫胶桐酸HPLC-ELSD手性检测拆分条件为基础,开发了超临界流体色谱(SFC)法制备紫胶桐酸对映异构体的拆分条件:CHIRALPAK AY-H色谱柱(25 cm×3.0 cm,5μm),流动相组成为V(CO 2)∶V(EtOH)=70∶30,流速为7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为208 nm,进样质量浓度为77.78 g/L(溶剂为甲醇),进样体积为3.0 mL/次。通过以上方法从化学纯紫胶桐酸中分离制备得到A、B两种样品,以(±)-紫胶桐酸混旋体标准品为对照,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 H NMR和13 C NM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TG)和X射线衍射(XRD)等表征,证实了样品A、B均为紫胶桐酸的立体异构体;通过比旋光度和振动圆二色谱(VCD)测试,确定了A、B互为对映体关系。依据前人采用化学合成方法所得苏式和赤式构型的熔点测定结果,并结合本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强碱皂化法从紫胶树脂中提取所得的紫胶桐酸为苏式构型的一组对映体,即9 R,10 R,16-三羟基十六烷酸与9 S,10 S,16-三羟基十六烷酸组成的混旋体。  相似文献   

15.
16.
大明松(Pinus taiwanensis var.damingshanensis)是分布在广西、贵州高山地区的特有松类。本研究对4个大明松群体开展调查,分析黔桂两省区大明松的种质资源分布特征,为更为有效的保护利用大明松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大明松在广西、贵州两省呈散生分布。分布范围为23°30′11″~29°08′22″N,107°35′04″~110°33′10″E;海拔1134~2031m。大明松与马尾松是垂直方向的替代种。分析径级结构发现,4个种源均表现为异龄结构。不同种源的大明松群体因自然条件、人为干扰等因素,龄级结构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三聚氰胺包合法从混合脂肪酸中分离不饱和脂肪酸(UFAs),探讨了三聚氰胺/脂肪酸质量比、晶化包合温度、包合时间对包合效果的影响,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核磁共振(NMR)对三聚氰胺包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饱和脂肪酸可以在低温下被三聚氰胺包合;当脂肪酸20 g,96 mL 95%乙醇溶液,三聚氰胺/脂肪酸(M/F)质量比为0.9∶1,在75℃条件下溶解,并在9℃下晶化包合7 h,脂肪酸得率60.83%、不饱和脂肪酸纯度为93.75%、包合率为87.23%。采用气相色谱(GC)分析发现:与尿素包合法相比,经三聚氰胺包合后分离获得的不饱和脂肪酸纯度、包合率均较高,且可将单不饱和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同时分离。结构分析表明:与三聚氰胺晶体相比,饱和脂肪酸的三聚氰胺包合物晶体结构未发生改变,饱和脂肪酸能够进入三聚氰胺晶体片层之间形成稳定的结晶包合物,且三聚氰胺包合后可回收再利用,其分离不饱和脂肪酸的纯度仍可达86.28%。  相似文献   

18.
河北滦南南堡滨海湿地动植物资源丰富,野生植物230余种、淡水鱼类40余种、鸟类400余种,是东亚-澳大利西亚水鸟迁飞的重要驿站,其已具备国际重要湿地条件。当前,影响南堡滨海湿地的主要威胁因子是污染、围垦、过度捕捞和外来物种入侵。建立相应的保护管理体系,强化依法“治湿”,实施科学修复,不断提升湿地生态功能是改善当地状况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生产中常用的生长调节剂及微肥在富士苹果树上的应用效果,该研究以盛果期6a生富士苹果树为试材,通过叶面喷施的方法,进行了GGR6号、ABT4号、喷施宝、必多收4种生长调节物质的应用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4种物质均可促进苹果树新梢生长,增大叶面积,提高叶的质量,提高苹果坐果率和单株产量,改善果实品质,提高果型指数、单果重以及含糖量。但4种物质作用效果差异显著,以GGR6号最好,其次为ABT4号,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均可应用于富士苹果的生产。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套种对尾巨桉人工林及林下植被生长的影响,于2011—2014年在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西陂国有林场开展尾巨桉人工林林下套种(扁豆、乌绿豆×印度豇豆)试验。结果表明:套种豆科植物可促进尾巨桉人工林林分生长,生长量大小依次表现为:套种乌绿豆×印度豇豆>套种扁豆>对照。套种后3 a,套种乌绿豆×印度豇豆、套种扁豆的尾巨桉林分树高、胸径、材积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提高23.10%、20.35%,8.97%、5.08%,49.32%、36.32%;套种豆科植物的林下植被种类、丰富度均优于对照,其中套种扁豆处理在增加林下植被种类上有较大优势。表明尾巨桉人工林下套种乌绿豆×印度豇豆、套种扁豆既对尾巨桉人工林林分生长有促进作用,又有利于保护林地植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