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服务型农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发挥了联系农民、服务农民的功能,在推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推动农产品标准化、商品化和品牌化以及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是,截止目前为止,我国服务型合作社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对于种植和养殖业等的生产类合作社,服务型的合作社仅占8%。新常态下,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农业发展中的问题、推动农业闯关过坎,补齐短板,必须要研究服务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解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对此解读道:"推进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核心是围绕市场  相似文献   

3.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市场调节供需、配置资源的功能被扭曲,出现背离市场需求的无效供给,导致结构性供给过剩和结构性供给短缺的现状上提出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有力保障。因此,探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深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任务艰巨,而继续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却面临着农业高素质劳动力短缺的障碍.新型职业农民精准培育与农业供给侧改革之间存在耦合机制.当前应从加大对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宣传、根据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对新型职业农民实施精准培育、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着手,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精准培...  相似文献   

5.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生产主体和服务主体为一身。融普通农户和新型主体于一体,具有联系农民、服务自我的独特功能,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农民合作社具有明显优势。截至目前,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达5.7万多家,带动社员250多万户,占总农户数的近一半。合作社规模和数量在全国排12位,居西北首位。新常态下,加快推进甘肃省农业供给侧改革,破解农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动农业闯关过坎,补齐短板,必须要研究农民合作社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6.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农村发展思路的一个重大转变,必须按照党中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农村发展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向深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抓手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供给结构的优化,而供给结构的优化有赖于农业资本供给改善及其导向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可以有效增加农业资本供给、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本文分析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结合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利用投资基金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7.
正所谓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以改革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通过自身的努力调整,让农民生产出的产品,包括质量和数量,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产地与消费地的无缝对接。当前我国农业面临诸多矛盾和难题,如在粮食生产上呈现出生产量、  相似文献   

8.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基于襄阳市“十二五”期间农业生产基本情况及在农业供给侧改革实践方面的探索,对襄阳市农业供给侧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进而提出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未来农业发展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禀赋差、小规模分散经营"等特殊国情以及政府部门为了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目标而出台的相关政策导致农业发展出现供给结构性失衡。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已陷入成本"地板"仍在抬高、价格"天花板"近乎封顶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达到极限的"三重挤压"困境,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分析了农业"三重困境"的形成机理,并从创新驱动、结构优化与制度约束等方面深入阐释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农民增收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课题,农民增收问题关系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整体发展,农民增收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党中央和国务院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旨在解决农业发展中的问题,补足农业发展短板,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为更好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要了解和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掌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需要坚持的原则,切实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遭到严重破坏,人们的消费结构也发生巨大转变.面对这种情况,国家为了能够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以及巩固农业基础性地位,提出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农业结构性供给侧改革为指导,对我国发展农业生态有重要的启示,主要包括提高农民的生态观念,发展农林牧副渔的大农业,注重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大力培育纯天然无公害农产品;促进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相互融合,推进农业休闲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我国农业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3.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发展的针对性战略部署。它是中国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脱离金融参与和支持。通过阐述湖南省农业发展的现状,对湖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对湖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的竞争是农业产业链的竞争,从产业链角度开展供给侧改革更能实现供给侧改革的目标。以供给侧改革推动农业产业链发展应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培育能构筑农业产业链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农业产业链公共信息平台,营造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发展农业产业链物流体系。  相似文献   

15.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改变,主要矛盾由过去的农产品供给总量不足,转变为农产品供给的结构性短缺,农业供给侧改革大势所趋。从政策、历史、现实三个方面分析了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从萨伊定律、凯恩斯主义以及供给学派等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经济理论,结合我国农业面临缺乏有效农产品供应、库存过高、国内外价格倒挂、农产品价格上限、成本下限挤压以及农业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等农业现状,对农业供给侧改革理论启示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进步、逐渐提升,持续推进我国的经济发展,但是农业问题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短板。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有效供给不足和结构性过剩共存,因此,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以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高新区通安镇、相城区阳澄湖镇和常熟虞山镇为主要调研区域,通过深度访谈及分析,揭示了苏州市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苏州市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刘梅 《甘肃农业》2021,(1):43-44,49
张掖市甘州区农业经济不断发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甘州区农业经济的发展进行探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升农业竞争力、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首要任务是保供给,核心内容是调结构,关键环节是提品质,重要举措是促融合,顺应了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新形势和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是农业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去除库存、满足需求、降低能耗、促进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农户经营规模小、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产业链条较短、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农业补贴政策不完善等,已成为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障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等措施,以期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步伐,为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影响四川丘陵地区农民增收的物流因素,认为农民物流自组织体系不健全、农村物流信息化发展滞后、农村物流市场主体比较单一、农业区域市场建设滞后、农业供给侧矛盾、农村物流方式单一落后是制约农村物流发展的因素,进而影响农民增收,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发展农村物流的对策:应该加大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特色农业,建立区域性农业市场、大力发展农业物流,实现农产品物流增值、大力发展农业经纪人队伍,扶持农民销售合作社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相似文献   

20.
唐小平  周雄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2):203-205
从供给侧结构改革理念出发,根据贵州省现阶段农业供给现状,从农业规划、农产品品牌效应、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流通、农业生产成本和农业现代化程度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结构调整相结合的农业供给侧改革思路,通过加快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落实农业规划、加强职业农民培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大数据农业和农产品安全体系的建立等路径实施农业供给侧改革,为贵州省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