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将‘大白’和‘中白’番木瓜果实贮藏于20℃、湿度80%条件下,研究番木瓜果实贮藏期间果实品质、果皮色泽、色素等的变化规律,为番木瓜贮藏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大白’和‘中白’的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以及Vc含量均呈增加趋势;果皮颜色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果皮颜色由绿逐渐转黄,果皮a值(红绿色差)由负转正,b值(黄蓝色差)和L值(亮度)增加,h值(色调角)减少,贮藏期相同的情况下,‘中白’的果皮颜色变黄的程度高于‘大白’;贮藏8 d时‘大白’的叶绿素总量比‘中白’高;色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番木瓜果皮颜色与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总酚、类黄酮及花色素苷含量关系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果袋对宁夏风沙地‘红地球’葡萄品质及果皮色素形成的影响,并对苯丙氨酸裂解酶(PAL)活性与花色苷合成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套袋可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SSC)和可溶性总糖质量分数,提高维生素C质量浓度,对果实含酸量无显著影响,对单穗质量影响显著;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这3个指标在果实解袋后快速降解,但其综合质量分数整体上高于对照。不同处理均可降低果实花色苷的质量分数,PAL与花色苷呈正相关性。综合分析得出,不同果袋处理对‘红地球’葡萄品质和果皮色素形成有显著影响,PP果袋(无纺布果袋)有利于改善葡萄果实品质及着色,白色无纺布果袋(D处理)综合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3.
以晚熟葡萄品种红地球为试材,对延迟采收期间红地球葡萄果实品质变化、糖代谢、树体营养等进行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①延迟采收对红地球葡萄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提高效果显著,增加了单果质量和纵径,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减少了可滴定酸含量,但对横径、硬度和Vc含量没有影响.②延迟采收期间,红地球葡萄符合双S型果实生长发育特征,淀粉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各种可溶性糖(总糖、还原糖和蔗糖)含量不断上升,积累最快的时期出现在果实完全成熟期以前,且成熟时以积累还原糖为主.③与露地相比,延迟采收枝蔓的糖含量极显著降低,而根系的总糖、蔗糖和淀粉含量极显著升高.总体上来看,延迟采收对树体营养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研究以‘瑞香红’及其亲本‘富士’、‘克氏粉红’为试验材料,分析各品种的果实品质和果肉香气成分的差异以及套袋对‘瑞香红’果实的影响,为‘瑞香红’栽培和推广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瑞香红’果形高桩,色泽鲜艳,果形指数1.02和果皮红色度a~*值34.77显著高于双亲,果实硬度8.12 kg/cm~2略低于‘克氏粉红’,维生C 9.05 mg/g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4%)显著高于亲本,可滴定酸0.28%低于‘富士’;套袋提高‘瑞香红’果皮色泽参数a~*值,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瑞香红’果肉中有35种香气类物质,脂类物质种类21种,醛类物质含量4种,醇类物质含量3种,烯烃类物质3种,其他类物质2种,脂类物质的相对含量最丰富,醇类物质和其他类物质相对含量较少,果肉中不含有酮类物质。‘瑞香红’果肉脂类物质相对含量为68.25%,显著高于‘富士’56.77%。结论:‘瑞香红’果皮红色度a~*值高,果形指数1.02显著高于亲本,外观品质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显著高于亲本,可滴定酸含量低于‘富士’,果肉中香气物质种类丰富,口感香甜。套袋对‘瑞香红’果实品质没有影响,可进...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红羽1号’油茶新品种的营养成分动态及其相关关系,以‘红羽1号’油茶果实近熟期的叶片与果皮、种壳、种仁为材料,测定其还原糖含量、黄酮含量、总酚含量及果皮与叶片中原花青素含量。结果表明,‘红羽1号’油茶中各部位还原糖含量、黄酮含量、总酚含量、原花青素含量具有极显著性差异;在果实近熟期,果实相对成熟,叶片与果皮、种壳、种仁各营养成分动态变化规律明显,但变化幅度不大。叶片原花青素含量与总酚含量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叶片原花青素含量与黄酮含量和果皮原花青素与总酚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曲线关系,种壳中总酚含量与黄酮含量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不同颜色茄子果实的若干营养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白色、绿色、白绿、紫色和黑紫共5种颜色的茄子果皮、果肉的营养品质。结果表明:紫色茄子的果肉可溶性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最高,白绿色茄子果肉的Vc含量和芦丁含量最高,黑紫色茄子果肉的花青素和类黄酮、总酚含量均最高。茄子果皮的花青素和类黄酮含量与果色呈正相关。茄子的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果肉芦丁和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和Vc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果皮的花青素和类黄酮素、总酚呈极显著正相关,总酚和类黄酮素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以4年生紫金红1号为对象,研究不同透光率果袋对油桃果皮色素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套袋处理降低油桃果皮花青苷及叶绿素含量,随着透光率的减少,果皮呈现深红、鲜红、黄红相间、黄色4种颜色,其中透光率为0处理的果实花色素苷和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分别下降926%和917%。套袋处理可增加果实可滴定酸含量,但对可溶性糖、还原糖、Vc含量影响不一致。小林单层袋(Columbia和1 LP)处理显著提高果实外观品质,但同时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生产上应加强栽培管理。  相似文献   

8.
以盛果期10a生中晚熟品种‘重阳红’桃为试材,在大田条件下,以不追施钾肥(K0)为对照,设置单株施钾肥(K2SO4)量0.47kg(K1)、0.70kg(K2)和0.93kg(K3)3种处理进行生育期试验。研究在膨果期追施不同水平钾肥对果实产量和品质及采果前树体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重阳红’桃膨果期增施钾肥可增产10.58%~23.58%,K2处理产量最高,其增产效应符合"报酬递减"规律;增施钾肥可不同程度提高桃果实内在品质,其中K2处理可显著增加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淀粉、N及K的质量分数,且分别为对照的1.14、1.78、1.22和2.18倍;增施钾肥还可促进果实成熟前树体营养的积累,K2处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氮、可溶性淀粉、还原性糖、可溶性糖的质量分数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且分别为对照的1.37、1.45、1.84、1.34、1.46、1.19和1.21倍,枝条的N和P质量分数分别是对照的1.43和1.50倍,而其他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可见,膨果期追施钾肥可提高桃的产量和果实品质,也可促进采果前树体营养的积累,且以单株施钾肥(K2SO4)0.70kg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常温贮藏下不同蓝莓品种的果实品质差异及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蓝莓品种常温条件下的耐贮性,以8个蓝莓品种为试材,测定了果实好果率、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Vc含量、总酚含量、类黄酮含量、花青素含量9项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常温贮藏时,不同品种果实的耐贮性逐渐下降,品种间差异较大。好果率70%时,贮藏期为3~8 d(‘布里吉塔’贮藏期最长);果实硬度50%时,贮藏期为3~6 d。常温贮藏7 d后,各品种失重率为8.95%~17.5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6.94%~12.77%、可溶性糖为3.78%~11.36%(‘布里吉塔’含糖量始终最高)、Vc为7.01%~12.93%(‘蓝金’含量最高)、总酚为102.59~253.75 mg/100g、类黄酮为33.67~73.01 mg/100g、花青素为45.13~132.23 mg/100g。隶属函数综合分析显示:采后当天,‘莱克西’品质最好,其次是‘伯克利’和‘蓝丰’;常温贮藏7 d后,‘布里吉塔’品质最好,其次是‘莱克西’和‘瑞卡’。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沙糖橘在留树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及树冠覆膜对沙糖橘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沙糖橘适时采收和品质调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经树冠覆膜和未覆膜的留树贮藏沙糖橘进行单果重、果皮重、果皮厚度、色泽及可溶性固形物、糖、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Vc)含量等的连续测定.[结果]在留树贮藏过程中,沙糖橘单果重降低、果皮重增加,果皮亮度、红度值和色调角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略有上升,可滴定酸和Vc含量逐渐下降,糖酸比和固酸比上升.树冠覆膜可增加果皮红度值,降低色调角,延缓可滴定酸下降速度,对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果实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留树过程中果实综合评价得分逐渐下降,而树冠覆膜可延缓得分下降速度,提高果实综合评价得分.[结论]树冠覆膜技术可延长沙糖橘果实的采收期,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果实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11.
覆盖透湿性反光膜对桃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蜜桃品种‘湖景蜜露’和油桃品种‘紫金红1号’为材料,研究覆盖透湿性反光膜后对不同时期桃果实可溶性糖、有机酸,主要生物活性物质(总酚,花青苷)含量变化的影响,同时采用DPPH法,FRAP法二种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比较处理与对照果实抗氧化能力差别。结果表明,覆盖透湿性反光膜提高了成熟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TA)含量,提高了桃果实总酚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相关性分析表明,果实总糖含量与蔗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TA含量与奎宁酸和异柠檬酸呈显著正相关。由此认为反光膜处理下桃果实TSS升高主要是蔗糖含量增加所致,果实TA含量下降主要是降低了奎宁酸和异柠檬酸含量所致。结果还表明,总酚含量与果糖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均呈显著正相关。由此推断覆膜提高了果实果糖含量且促进酚类物质的合成,提高了果实抗氧化活性。覆膜还提高了果皮中花青苷含量,促进了果实着色,提高了果实光亮度,表现为覆膜后果实L*值,a*值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红羽2号’油茶主要营养成分在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差异及其变化规律,并为合理开发利用和生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以‘红羽2号’油茶果熟期的叶片与果皮、种壳、种仁为材料,测定其还原糖含量、黄酮含量、总酚含量及果皮与叶片中原花青素含量。结果表明,‘红羽2号’叶片与果皮、种壳、种仁各营养成分动态变化规律明显,种仁中还原糖含量和总酚含量相对稳定,变化幅度分别为0.87 mg·g-1和2.00 mg·g-1,果皮中还原糖含量、黄酮含量、总酚含量、原花青素含量均最高,变化幅度分别为6.32~6.58、31.83~59.26、62.89~65.96、1.32~1.47mg·g-1,叶片及果实各部位还原糖含量、黄酮含量、总酚含量、原花青素含量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叶片原花青素含量与叶片还原糖含量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种壳中总酚含量与种仁还黄酮、叶片还原糖含量与叶片花青素含量、叶片黄酮含量与叶片总酚含量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黑美人’、‘蓉紫芋5号’2个紫色马铃薯品种的营养品质,以四川地区栽培的2个品种马铃薯为试验材料,分析测定及评价其质量参数(单薯重、薯块形状、表皮颜色、芽眼深浅和个数、果肉硬度、干物质含量)和营养参数(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总酚、花青素、和抗氧化能力)指标。结果表明:‘黑美人’和‘蓉紫芋5号’为紫皮紫肉倒锥形薯肉块茎,干物质率约19%,其中‘蓉紫芋5号’平均单薯重较重,‘黑美人’质地较硬,但两者差异较小;‘蓉紫芋5号’的淀粉、可溶性糖、总酚及花青素含量高于‘黑美人’,而‘黑美人’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抗氧化值高于‘蓉紫芋5号’。‘黑美人’和‘蓉紫芋5号’是适合大众食用的高营养低成本且富含抗氧化物质的粮食作物,本试验为科学利用紫色马铃薯提供依据,为紫色马铃薯的产品研发提供理论支撑。#$NL关键词:紫色马铃薯;营养成分;品质评价  相似文献   

14.
对不同拉枝角度富士苹果叶片营养物质和果实品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拉枝角度的增大,富士苹果果实单果重、果形指数、总糖和Vc含量增加,酸含量降低。叶片中氮含量随着拉枝角度的增大而减小,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拉枝角度110°~120°时,叶片磷含量最高。对果树叶片营养物质含量与果实品质各指标进行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果树枝条经不同拉枝角度处理后叶片氮营养含量与果实单果重、果形指数、可溶性总糖、Vc含量呈负相关系,与果实硬度和有机酸含量呈正相关系;叶片磷营养含量与单果重、果形指数、可溶性总糖量、Vc含量呈正相关系,而与果实硬度、有机酸含量呈负相关系;叶片钾营养含量与单果重、果形指数、可溶性总糖、Vc含量呈正相关系,与果实硬度、有机酸含量呈负相关系。  相似文献   

15.
套袋对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研究了苹果套塑膜袋和纸袋形成的微域环境对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果实硬度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变化。果皮中SOD活性升高,而POD活性则相反;矿质元素的变化为:Mg含量套纸袋较塑膜袋和对照显著升高;Fe含量各处理间无差异;Ca、Zn含量对照极显著高于套袋果。同时套纸袋能明显提高果皮中花青素含量、果实含水量和可滴定酸含量,但可溶性固形物减少,可溶性蛋白和Vc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套塑膜袋对提高果皮花青苷含量没有明显作用,果实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对照相比相差不大,可滴定酸含量明显下降,可溶性蛋白和Vc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16.
利用单、双层纸袋和自制新闻纸袋对“八月桃”、“北京24号”桃果实进行套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套袋后果实纵横径生长速度减慢,单果重略有下降,以双层纸袋影响最显著;套袋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Vc含量均低于未套袋果,总酸含量略高于对照,仍以双层纸袋影响效应最显著.套袋果实在成熟时果皮中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花青素含量增多,颜色较对照鲜艳,双层纸袋和单层纸袋作用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为提升湖北地区‘鸡尾’葡萄柚品质,以‘鸡尾’葡萄柚为材料,研究设施栽培和露天栽培(CK)模式下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显示:设施栽培下‘鸡尾’葡萄柚果实单果质量、横纵径、果形指数大于CK,果皮硬度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差异不显著,花后227 d设施栽培和露天栽培果皮硬度出现显著性差异;设施栽培可显著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至10.43%,可滴定酸、Vc含量高于露天栽培;通过GC-MS测定发现,设施栽培可提升果实蔗糖含量至49.63 mg/g;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设施栽培可能通过上调CsSPS2、CsSUS2和CsSUS4的表达水平来提高果实中蔗糖的含量。结果表明设施栽培可以提高‘鸡尾’葡萄柚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8.
以‘豫甜'桃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包装处理室温贮藏及采后钙处理低温贮藏对其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贮藏条件下,聚乙烯膜包装袋中加入KMnO4(乙烯吸收剂)的贮藏效果明显优于其它2种处理.与对照相比,果实的呼吸速率减小了5.0 mg*kg-1*h-1,果实硬度增加了2.6 kg*cm-2,Vc含量增加了10 μg*g-1,可溶性酸含量增加了0.07 g*kg-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了2.1 g*kg-1,总糖含量增加了2.8 g*kg-1;经ρ为4%的 CaCl2溶液处理后,装入加有KMnO4(乙烯吸收剂)的聚乙烯膜包装袋中,在0~5 ℃的低温下贮藏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果实的呼吸速率减小了1.0 mg*kg-1*h-1,果实硬度增加了2.1 kg*cm-2,Vc含量增加了1.3 μg*g-1,可溶性酸含量增加了0.17 g*kg-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了-0.25 g*kg-1,总糖含量增加了0.5 g*kg-1;综合比较认为采后钙处理再低温贮藏能较好地降低桃果实的呼吸速率,保持果实的硬度,抑制Vc的降解,较长时间地维持果实的营养成分,保持其品质不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比较 5 种不同果袋处理的‘翠冠’梨果实品质,选出可改善果实外观品质并对果实内在品质影响较小的果袋,为生产上‘翠冠’梨套袋种类的筛选提供依据。【方法】选用 5 种不同的果袋对‘翠冠’梨果实进行套袋处理,以不套袋果实作对照,分析 5 种不同果袋处理对‘翠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5 种不同果袋处理对‘翠冠’梨果实的单果质量、横径、纵径、果形指数、硬度、果皮 L* 值、果皮 b* 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较小,变异系数均在 10% 以下,但套袋可使‘翠冠’梨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降低 21.9% 和 23.9%,对果实的内在品质产生负面的影响。与对照相比,套袋后‘翠冠’梨果实的叶绿素含量下降 73.6%,果面的绿色度降低导致果面颜色变浅,L* 值上升 20.6%,显著提高果面的亮度和光洁度,使其外观品质与商品价值提高。套袋会影响‘翠冠’梨果皮中的香气物质含量,使果皮中 α- 法尼烯、正己醛、乙酸乙酯的含量上升,2- 己烯醛含量降低,香气更加浓郁。【结论】主成分分析和综合性分析表明,外黄内白双层纸袋可增加‘翠冠’梨果皮 L* 值和果皮 a* 值使果面的光洁度上升,提高‘翠冠’梨果实的外观品质,综合排名较高,可在提升果实外观品质的同时减小套袋对其内在品质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了比较桃新品种在天津盐碱土壤上的果实品质差异,试验以3个晚熟桃新品种(‘国庆桃王’‘巨红冠’‘巨黄金’)为试材,测定了果实硬度、果形指数、单果重、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糖酸比,维生素C等指标,并进行了隶属函数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巨红冠’的单果重(414.50 g)、可溶性固形物(14.56%)、可溶性糖含量(8.12%),糖酸比(47.76),维生素C含量(8.12 mg/100 g)均最高,而‘巨黄金’均最低,但其果形指数(1.00)、含水量(87.21%)、果实硬度(1463.33 g/cm2)和可滴定酸含量(0.19%)均最高。综合分析显示,果实品质为‘巨红冠’‘国庆桃王’‘巨黄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