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农业科技》2016,(10):338-339
为了提升基层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实现市县两级农业气象信息产品系统化、流程化的收集处理、查询检索、分析加工及制作发布的及时性和针对性,特研发了"市县两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该平台是基于集合C/S数据采集存储服务端和B/S体系结构设计的Web应用系统一体的综合应用,采用Microsoft Office Access和MSSQL 2000作为数据服务层的数据库格式,利用asp动态网页技术构建信息发布模块,利用asp.net和C#控制台技术搭建土壤数据自动入库功能,实现了数据查询、现代农业气象预报、现代农业气象情报、农业气象灾害、特色设施农业气象、市县服务产品上传、农业气象指标等7大模块。  相似文献   

2.
基于云计算的农业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研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为了整合多源、异构、海量农业数据,基于云计算等技术设计并实现农业大数据开放共享平台,有利于农业数据资源的充分利用。【方法】文章依据科学合理的标准规范,以农业大数据资源编目元数据、大数据整合集成与建库、农业大数据共享服务为主线,利用Hadoop大数据技术,基于J2EE平台和构件化开发思路,构建农业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结果】该平台包括农业大数据集成管理、农业大数据共享服务管理和元数据管理,其中农业大数据集成管理实现了对各渠道所得农业数据进行整合集成、数据质量控制和更新管理,农业大数据共享服务子系统实现了对分散、多源、异构农业非空间数据的目录导航、查询检索与共享交换等服务,是用户查询访问和使用农业大数据的统一入口,元数据管理子系统实现了对多源大数据的统一描述、发布管理与权限控制。【结论】该平台在贵州省进行了开发应用,实现了贵州省农业数据资源的统一集成、统一管理、统一共享和统一服务,为贵州省农业云服务及其各类应用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3.
张福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4,(25):8687-8688,8723
农村农业气象减灾服务平台是深化气象为农服务、推进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信息时代的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平台的需求应以计算机网络运行环境为基础,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的农业气象数据库,实现对农业气象信息产品的系统化、流程化的收集处理、查询、分析并加工制作、发布等。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平台系统设计包括测报系统需求、数据上传系统需求、数据查询与统计需求、服务系统需求等;系统开发性强,界面友好,数据具有安全性和共享性,且系统中各个模块既可以单独运行,也可以与其他系统挂接,并兼具有通用性和可移植性,能实现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实现了农业气象数据库存储结构格式的统一和全省农业气象数据的共享。  相似文献   

4.
在美丽乡村建设和数字乡村战略双重背景下,乡村景观资源的数字化集成、管理、表达与应用是实现我国乡村生态和人居环境数字化管理提升的基础工作,本研究针对乡村景观资源数据多源异构、难以集成的问题,以乡村景观资源大数据应用平台构建为主题,应用3S与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明确乡村景观资源大数据应用平台的需求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景观资源大数据应用平台总体功能架构,并围绕多尺度乡村景观资源数据的融合与存储、乡村景观资源分类与评价、乡村景观资源数据可视化3个平台的核心模块的构建过程进行了叙述。通过构建分布式“空间-属性一体化”乡村景观资源大数据应用平台,实现国土-区域-地方-村域多尺度多源乡村景观资源数据的集成、分类、评价与展示。  相似文献   

5.
区域农业规划对地方现代农业发展起着重要的战略指导作用,但目前大多区域农业规划还停留在二维空间规划及效果图展示阶段,而对规划的二三维数据一体化、三维空间分析、三维动态效果、三维空间查询等还缺少系统研究。多源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统一处理、存储、查询、管理和分析是区域农业规划实现规划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基础。基于Super Map平台,详细介绍了区域农业规划数据获取与入库、分类编码、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建设过程,并对空间数据库的应用进行探讨,为区域农业规划多源海量数据管理和二三维一体化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Windows操作系统为平台,选用VB.net开发语言,结合Access 2007数据库系统,设计并初步实现了具有数据收集、处理及灾害等级判定等功能的农业气象灾害查询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指标公式和灾害等级划分标准,利用逐日气象资料来判断农业气象灾害的等级,为现代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与预防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现代设施农业的生产能力及农用气象预报预警的服务水平,创建了包头市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并投入应用。WEB站点采用SQL Server 2008数据库平台,使用Thinkphp框架和JQuery技术;手机APP应用基于Java 7平台开发,应用JSON语言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结果表明,建成了设施小气候观测站网数据库和监测数据显示平台、设施小气候预报系统、设施农作物气象指标库和设施小气候实况对各类作物生长发育影响评估系统、设施小气候预报结论对各类作物生长发育影响评估系统、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每日提示系统和设施农业气象预警信息系统;及时发布设施农业天气预报并提出生产建议。应用反馈表明,该系统切实提升了当地设施农业的生产能力,包头市农业气象服务实现了专业化与自动化。  相似文献   

8.
随着web网页技术的发展和数据库存储能力的提高,综合性网站系统在气象业务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各种气象业务类平台如雨后春笋般被投入使用,在给气象领域带来技术性革命的同时也给业务人员带来了监控困难。本文从监控平台入手,通过运用jsp编程技术对已有的业务系统进行智能化的数据收集,加工,存储和智能监控,从而最终建成支持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人机系统。  相似文献   

9.
《天津农业科学》2017,(8):67-71
农业大数据是运用大数据的技术和方法,解决农业或涉农领域数据的采集、存储、计算与应用等一系列问题,为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精细生产、产品溯源、生物感知以及农业科研等管理与研究提供科学支撑。本文论述了基于Resin系统的数据自动采集分析平台的建设方法,及其实现了数据采集、远程传输、数据筛选和环境分析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使农业气象数据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同时为省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系统提供基础数据支持,而进行了省级农业气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农业气象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中国气象局统一组织设计开发的大型业务软件“新一代省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系统”的子系统之一,已在全国省级气象业务单位推广应用。该系统针对省级农业气象数据的组成特征,分类设计农业气象数据库;选用当今流行的桌面分布式数据库语言——Microsoft SQL Server作为数据库系统开发平台,建立农业气象数据标准化存储格式、数据录入和转换方式。同时,基于C/S(Client/Server)模式,开发设计了具有建库、检索、复制、转换等功能的省级农业气象数据库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1.
农作物病虫害数据具有多源、异构和海量等特征,传统的数据存储方法和系统存在存储效率低和扩展性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设计与实现了一种基于HBase的农作物病虫害数据存储系统,并将其应用于山东省小麦和玉米病虫害数据存储中。该系统能够对病虫害数据进行持久化存储,对多源异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对新型数据可扩展性强,弥补了传统关系数据库的不足,为大数据环境下的小麦和玉米病虫害数据存储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元数据技术,针对具体的应用需求提出了元数据库的结构设计方案,并将其映射到关系数据库中进行存储。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多源空间数据的集成管理平台,以统一的数据接口为上层应用提供数据服务,克服了异构多源数据数据格式、存储位置、数据访问策略的差异给系统集成带来的困难,并为集成系统提供了平台支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于新兴的农业气象综合服务系统的设计思想、具体功能及应用前景进行了介绍,该服务系统对于省级农业气象服务具有很大的完善作用,信息的收集,数据的分析,工作流程的监控及相对统一的软件平台使得系统的实时性与实用性都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刀机交互性也相对较好,具有农业气象的农业气象情报、农业气象预报、数据库管理、农业的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农业气象的灾害预防监测评估、农业环境的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农业气象的相关信息服务等多种具有实用价值的应用功能都能够得到实现,本文对于农业气象综合业务服务系统设计和实现进行分析和讨论,对于农业气象综合服务体系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天津市"三农"大数据平台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市农业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数据不能有效整合、数据利用率低、分析模型缺乏等问题,导致增加了数据统一治理的难度和成本,降低了政府在服务水平和监管效率上的施政能力。本研究在充分分析数据资源和应用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天津市"三农"大数据平台的整体框架,设计了包括农业大数据中心基础子平台、数据仓库系统、基础管理服务子平台、数据开发开放子平台、可视化数据挖掘系统、智能检索系统、农业大数据"一张图"应用、运维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描述了基于J2EE平台的实现方式。通过建设天津市"三农"大数据平台,进一步加快实施针对农口各部门信息资源在基础数据元及共享业务元中的整理和挖掘,实现全市统一的涉农基础数据元管理体系,构建统一的大数据集中处理基础设施和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全面服务于天津农口各单位对大数据信息共享、数据挖掘和智能服务的需求,推动天津市农业农村大数据产业共建融合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气象云数据建设的智慧气象平台,在传统气象数据池等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气象预报服务智慧化,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推进了各行各业在气象数据方面的共享与融合。基于互联网的智慧气象服务平台,提高了气象信息预测的精确度,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防灾减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针对智慧气象服务平台的实际应用展开了深入探讨,并指出了平台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冯冼  李熠 《湖北农业科学》2022,(11):139-144
为推进湖南省气象业务监控的集约化与智能化,基于云计算、分布式、大数据等技术,设计了省级气象综合业务实时监控平台。该平台包括分层模型和功能结构,具有监控信息采集、数据处理与存储、全流程业务监控、集中告警等关键技术。该平台打通了气象业务、数据、基础资源一体化运维流程,实现气象业务监控运维上下游联动,初步解决了湖南省省级气象数据中心规模急剧增长带来的运维管理难题,提高了省级气象信息业务运维支撑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7.
农业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简称AgMODOS系统)已于2010年正式在全国气象部门业务应用,对于农业气象测报业务已经形成了全国统一的规范化业务流程。内蒙古生态气象观测业务是自治区气象部门自行建立的对牧草、森林、水体、沙漠化、灾害等特色观测业务,自2004年开始观测以来,一直采用Excel表格方式供用户填报和应用,在规范性、便捷性、实用性等方面均给业务和用户带来不便。鉴于生态气象观测与农业气象观测的相似性,基于AgMODOS系统,进行农业与生态测报业务的整合,实现内蒙古生态气象数据与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简称CIMISS系统)的统一数据环境对接,实现生态气象测报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8.
基于JAVA的气象日均数据处理系统利用江苏一体化平台提供的气象基础数据,采用JAVA语言开发、气象数据标准化处理、嵌入式数据库等关键技术,实现江苏省70个国家基本站的降水、温度、日照百分率等13种气象要素日均数据的实时处理与标准化存储,具有系统资源占用少、管理成本低、部署灵活性高以及数据实用性强等特点。气象日均数据处理系统可为江苏省农业气象业务平台及江苏农田旱涝监测预警提供有效、可靠的基础数据支撑,在全省旱涝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互联网+”的农业大数据平台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互联网+"可有效提高农业各个环节的运行效率。介绍了农业大数据发展现状,总结分析现阶段农业大数据发展过程中存在数据孤岛、数据系统扩容能力弱、数据服务类型单一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从设计原则、思路、框架及功能模块对农业大数据平台进行设计,根据多源接入、标准处理、分级使用、开放应用的原则,构建了历史数据提取、异源数据共享、数据直采的数据采集功能,数据标准化汇集、多源数据验证细化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应用功能应用,建立创新数据应用模式,为全面提升现代农业效率助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算机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农业信息化的程度不断提高,智慧农业的发展成为历史的必然。针对当前农业物联网功能单一和数据收集、利用不充分的现状,分析了在当前农业物联网,特别是发展大规模智慧农业的物联网基础上农业大数据收集、存储和分析利用的潜力,提出了1种切实可行的农业物联网大数据软件平台架构,解决了农业物联网大数据收集、存储、分析和展示的问题,对农业物联网数据的收集、存储和深度利用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