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吐鲁番市2006—2015年的甜瓜产业种植面积有关数据为基础,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多元线性回归法对影响吐鲁番市甜瓜产业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5年吐鲁番市甜瓜产业种植面积整体呈上升趋势,10 a间甜瓜产业种植面积年均净增加126.2 hm~2;具体来看,吐鲁番市甜瓜种植面积2006—2008年属于平稳型增长期,2008—2012年为波动型增长期,2012年以来属于快速型增长期。影响吐鲁番市甜瓜产业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归纳总结为4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生产规模及甜瓜价格,人均纯收入、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作物播种面积等驱动因子对甜瓜产业种植面积变化的影响较大。建议通过提高人均收入及农业机械化水平、完善价格体系和市场监管、加强甜瓜品牌建设、扩大优质甜瓜种植规模等方面稳定并增加甜瓜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比了不同覆膜方式(旧膜直播、春季揭旧膜覆新膜播种、露地直播)对旱地胡麻各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旧膜直播、春季揭旧膜覆新膜播种分别较露地直播产量增加365、435 kg/hm~2,但考虑节能减排及投入产出比等,旧膜直播是干旱半干旱区胡麻种植的适宜方式。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人工直播技术在中国南方大量采用带来的效果,基于中国南方4省420个农户574个水稻生产周期的投入产出数据,从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技术效率3个角度,多维度考察直播技术对水稻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直播技术采用显著提高水稻劳动生产率;2)直播技术采用对水稻土地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3)直播技术采用降低水稻技术效率,但是在区分农户种植规模情况下,随着水稻种植规模的增加并达到一定的临界值,该影响变得不显著。因此,水稻直播技术采用是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背景下的重要应对策略,该技术变化是中国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的重要体现。另外,种植规模小的农户为了节约劳动力,可以承担一定程度的产量损失,表明水稻生产方式已经从集约式完全转变为粗放经营的生产方式。为发挥人工直播技术对水稻生产效率的正向影响,应挖掘该技术的优势和潜力,着重完善其配套设施和条件,如平整土地和土地互换,并进一步推动直播技术在达到一定水稻种植规模的农户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基于黑龙江省271个玉米种植户投入产出数据,运用DEA-Tobit模型探究农户经营规模与生产效率的关系,测算比较传统小户(0~2 hm~2)、传统大户(2~6.67 hm~2)和规模经营农户(6.67 hm~2以上)的生产效率,考察不同规模农户的组织化程度、规模化经营水平、土地特征等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农户经营规模与生产效率呈"U"型关系。规模经营农户技术效率高于传统小户技术效率,传统小户技术效率高于传统大户技术效率。不同规模农户生产效率差异主要受土地经营规模、土地块均面积、土地租金和农户组织化程度影响显著。因此,建议通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户组织化水平、降低耕地流转成本等方式提高农户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5.
水稻是霍山县主要粮食作物,水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85%以上,近年来水田耕种逐步由分散到相对集中,土地由分散农户流转到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随着水稻生产规模的扩大,部分大户水稻种植方式由传统的低效的人工作业,发展到高效的机械化生产,但是还有40%的水稻生产大户,由于生产条件的限制,仍然采用水稻直播栽培方式,但直播栽培的重点难点及核心技术是播种技术,本试验主要探讨直播稻种子处理技术,提高直播稻产量,为种粮大户提供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6.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种植规模是影响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不同的种植规模和不同的种植作物,经济效益不同。本文对2015—2017年东昌府区5个镇(街道)新型经营主体的规模和效益进行调研发现,0.3 hm~2以下的大棚蔬菜种植效益最高,其次是0.7 hm~2以下的食用菌(平菇),在13.3 hm~2以上的种植规模中种植玫瑰的效益最低,种植粮食作物规模>13.3 hm~2且机械化程度较低的,单位面积效益较低。  相似文献   

7.
利用2012—2016年江苏省物价局微观农户农业生产成本收益的抽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农地流转规模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计算不同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结果表明:(1)样本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均值达到0.907,说明我国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处在较高水平。(2)农地流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但这种提升效应主要体现在适度规模的土地流转上,过小规模以及过大规模的土地流转都会拉低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平均而言,当土地流转规模在0.67~13.33 hm~2之间时,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3)农地流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优化劳动力配置,有效增加劳动力的产出率,且该趋势在流转规模为(0.67,3.33]、(3.33,13.33]hm~2时体现得更明显。另外,普通农户和小规模农户都存在过度使用劳动力的现象,而(13.33,+∞)hm~2的转入户存在过度使用机械的现象,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2017-2019年,互助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承担实施了第九批国家蚕豆种植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2017-2019年,累计建立标准化核心示范基地403.00hm~2。示范区采用机械化技术节本增效明显,每公顷节省人工51个,节约成本4080元(按80元/人工计算);实现总产量187.17×10~4kg,总产值947.25万元;新增产量31.63×10~4kg,新增产值159.12万元。同时,通过项目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农户标准化生产面积4000.00hm~2,辐射农户4.8万户。  相似文献   

9.
基于甘肃省岷县425户当归种植户实地调研数据,首先构建生产函数模型对不同兼业化行为下农户当归最优种植规模进行测算,其次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当归种植规模的因素。结果显示,纯农户、农兼型、兼农型和非农户家庭当归最优种植规模分别为0. 92、1. 33、1. 23、0. 74 hm~2,其中纯农户和非农户处于规模报酬递增,农兼型和兼农型处于规模报酬递减;受教育程度、农业收入占比、土地流转经历、电商平台、加入合作社和地形因素对农户当归种植规模有促进作用;离当归交易市场的距离和在银行贷款的困难程度对农户当归种植规模有制约作用。农户现有种植规模与适度规模存在一定差距,提出应该建立信息交流平台、鼓励农户进行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促进各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0.
一、适期播种选择水位1.5米以内、涨落平稳、风浪较小的湖边、浅滩、沼泽低塘或排灌方便的低洼田块种植。播种方式可分为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紫花芡因是栽培品种,适宜精细栽培,多采用育苗移栽法。(1)直播。于4月上中旬播种,大田亩用种量1.5~2公斤。方法有穴播、泥团点播和条播等多种。穴播应选水深0.3米以内的浅水湖荡,每隔3~3.5米挖一浅穴,每穴播种3~4粒,覆盖泥土1厘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水平、种植方式和密度对糯玉米鲜产及构成因素的影响,为糯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以鲜食糯玉米品种泸玉糯9号为材料,基于"3414"肥效试验,增设2种种植方式(直播、移栽)、3种密度(45 000株/hm~2、52 500株/hm~2、60 000株/hm~2)处理。【结果】(1)与秸秆钵育苗移栽相比,直播鲜苞产量和鲜穗产量较秸秆钵育苗移栽分别平均增产6.12%和1.61%,穗长、行粒数、千粒重,平均分别增加5.28%、3.70%、20.31%;(2)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鲜食糯玉米鲜苞产量和鲜穗产量呈增加趋势,穗长和千粒重呈下降趋势;(3)直播低密度(45 000株/hm~2)、中密度(52 500株/hm~2)条件下,随着不同施肥模式中施氮量的增加,鲜食糯玉米鲜苞产量和鲜穗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结论】较大的行粒数、穗长、千粒重是鲜食糯玉米直播种植方式获得高产的重要原因;泸玉糯9号在密度60 000株/hm~2和施肥N_2P_2K_2处理下获得最大的鲜苞产量和鲜穗产量。  相似文献   

12.
基于辽宁省新民市一手调研数据,通过构建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3个规模区间的玉米生产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并对影响各规模区间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外生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重点考察耕地细碎化对不同规模区间农户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目前辽宁新民市不同规模平均玉米生产技术效率在85%以上,玉米生产技术效率随规模扩大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2)耕地细碎化对各个规模区间技术效率影响存在较大差异。耕地细碎化对1.00 hm~2以下小规模农户影响不显著,对1.00~2.00 hm~2小规模农户和2.00 hm2以上大规模农户这两个区间均有正向影响。(2)年龄变量对小规模玉米种植户技术效率有负向影响,受教育程度变量对大规模玉米种植户技术效率影响为正,受农业培训情况变量对大、中、小3个规模区间玉米种植户技术效率均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红枣种植农户的技术效率,为新疆红枣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基于新疆红枣主产区180户种植农户的问卷调查,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不同产区、不同经营主体、不同种植模式和不同种植规模下的农户技术效率进行细分,运用Tobit模型对影响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2010 ~2012年间,各类型红枣种植户的技术效率均呈现明显的技术进步,平均技术效率由0.853 6提高到0.9064;(2)技术效率产区差异表现为若羌>泽普>皮山农场>温宿>麦盖提;外来承包大户的技术效率高于本地种植户;建园式种植的技术效率大于间作模式.(3)年龄、受教育程度、红枣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红枣种植年数以及信息获取渠道等多个外生变量均对农户种植红枣的技术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结论]不同产区、不同经营主体、不同种植模式和种植规模下的技术效率在存在显著差异,农户技术效率受年龄、受教育程度、红枣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红枣种植年数以及信息获取渠道等变量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植方式密植对花生开花结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珍珠豆型花生远杂6号为研究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调查了夏直播花生在不同密度和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开花物候、群体开花规律、群体成针、成果特性及产量性状等指标的变化,探讨了合理密植对花生群体生殖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25×10~5穴/hm~2密度种植比1.80×10~5穴/hm~2始花时间晚1~2 d;第一对侧枝基部10 cm内节数减少了10.29%;有效分枝比率提高8.50%;饱果率和出仁率分别提高3.81%、2.25%。宽窄行种植比等行距种植始花时间提前2~3 d,饱果率和出仁率分别提高3.03%、1.58%。双粒播种比单粒播种有效分枝比率提高10.60%,饱果率和出仁率分别提高3.70%、1.43%。2.25×~穴/hm~2宽窄行双粒种植的群体开花总量最高(1 873.31万朵/hm~2),群体果针数和结果数也最多,分别达1 365万个/hm~2和488万个/hm~2。远杂6号为耐密品种,夏直播种植,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有效提高产量,改善荚果商品性。  相似文献   

15.
<正>信阳市平桥区甘岸、平昌、明港、长台、肖店等乡镇,为淮河冲积平原,以沙壤土为主,适于蔬菜种植,常年种植蔬菜0.33万hm~2,其中早春保护地种植0.13万hm~2以上。抓好早春蔬菜育苗是蔬菜保护地生产的基础。经过笔者多年观察、试验,现将平桥区早春蔬菜育苗中常见问题及措施总结如下:一、常见的问题及措施(一)徒长弱苗与幼苗老化1.产生原因。一是光照不足,温度过高,氮肥和水分过多造成徒长。二是播种密度过大,秧苗拥挤。三是床土过干、床温过低造成老化  相似文献   

16.
采取生理生态指标调查、田间试验和示范验证相结合的方法,选用大京九26、豫青贮23、郑青贮1号、北农青贮208和雅玉青贮8号(CK)青贮玉米杂交种,设置品比试验以及播期、密度、氮磷施用量、青贮收获期试验,研究豫东平原夏直播青贮玉米高产形态生理指标及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实现18 t/hm~2生物干质量,群体最大叶面积系数在吐丝期达4.9,后期缓慢下降,到青贮收获期为3.2;青贮收获时保持13片以上绿叶,植株含水量65%~70%,生物鲜质量51~60 t/hm~2;以大京九26为主栽品种,搭配种植豫青贮23和郑青贮1号,实现上述产量需在6月15日以前播种结束,种植密度6.75万~7.50万株/hm~2,施纯氮315.5 kg/hm~2(尿素677.0 kg/hm~2)、P2O5123.1 kg/hm~2(过磷酸钙769.5 kg/hm~2),氮磷配比为1∶0.39,乳线位置达3/4时收获;2015—2017年连续3 a示范验证,平均生物干质量分别为18 052.0、18 692.0、19 295.0 kg/hm~2,较临近一般生产田分别增产13.9%、16.4%和20.9%。根据青贮玉米的生理特性,遵循高产形态生理指标动态规律,采取适宜的栽培技术措施,是实现青贮玉米高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完善辽宁锦盘滨海稻区直播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于2016、2017年连续2年以不同水稻品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通过设置不同穴距、不同播种方式、播前是否水耙再进行直播,测定不同处理对直播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探讨与机插秧处理相比水直播处理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2016年水稻机械穴直播播前水耙地比2017年播前不耙地的出苗率平均低5.45百分点,倒伏率高1.35百分点;尽管2016、2017年这2年在水直播处理中表现最好的机械穴直播处理2(行穴距为25 cm×16 cm)的产量分别比同一年机插秧处理的低13.93%、13.69%,但经济效益最高,分别比同一年机插秧处理的高1 125.57、1 542.09元/hm~2,分别比人工撒播处理的高1 467.68、1 330.04元/hm~2。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将农业生产效率和环境影响有机结合在一起,以农业生产碳效率为核心工具进行分析。基于农户调研数据,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对不同设施类型蔬菜生产的碳投入产出及碳足迹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运用DEA分别与Tobit模型及CLAD相结合,分析了不同设施类型蔬菜生产的碳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设施类型蔬菜生产碳足迹的测算值均为负数,表明设施蔬菜生产整体上对生态环境具有正的外部性;2)设施蔬菜生产碳效率偏低,表明在碳视角下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其中,大棚生产碳效率高于温室生产,纯技术碳效率较低而规模碳效率较高,表明农户生产规模接近最优规模,而技术和管理水平偏低,此外温室生产农户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低于大棚农户;3)经营者从事设施蔬菜生产年限、家庭年收入、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碳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蔬菜生产设施类型、劳均蔬菜种植面积对碳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师宗蔬菜产业发展现状1.到2003年上半年止,我县商品蔬菜生产遍及9个乡(镇) ,种植面积二万亩,总产量12万吨,总产值达2400万元。整个蔬菜生产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要求,结合各地实际,在技术措施上坚持做到“三个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播种,统一病虫害防治。实行产业化经营,规模生产,做到统一市场销售,统一包装标识,统一产品认证。2.种植品种。丹凤、彩云、大同、葵山、竹基等乡(镇)主要以白菜类(83—1 ,津绿55、60 ,春夏王等)洋蓟、青刀豆、西兰花(玉冷、玉冠)甜椒为主;五龙、龙庆、高良主要以甜椒、白芦笋为主。目前,结合云南王国公司凤凰…  相似文献   

20.
石家庄市栾城区农地经营规模与农业生产效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农户调研数据,运用DEA-Tobit模型探究不同类型农户农业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随着农业经营规模的增大,单位面积均资本投入和均毛收入增加,而单位面积均劳动力投入和均净收入减少,说明扩大耕地经营规模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土地由劳动力密集型生产方式向资本密集型生产方式转变。2)不同种植类型的规模效应呈现出不同的规律:粮食作物和核桃在中等规模型(0.67~3.33hm2)生产效率最高,而草坪种植则在小规模型(0~0.67hm2)生产效率最高。3)影响不同种植类型的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不同:户主受教育程度、劳动力数量与粮食作物、草坪生产效率均呈显著正相关;是否从事其他工作与粮食作物、草坪生产效率均呈显著负相关性;化肥农药投入与粮食作物生产效率呈负相关性,与草坪生产效率呈正相关性;年龄对草坪、粮食作物生产效率影响均不显著。因此,适当推动土地流转、确定合理的生产规模、加大农业先进技术投入等有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