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机采棉棉田中后期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促控结合,做到控旺、促晚、补弱,实现棉田均衡稳健生长,充分挖掘棉花增产潜力,抓好盖顶桃,夺取棉花丰收。机采棉株高78.6cm,果枝数7.8台/株,单株大铃4.6个,单株小铃3.2个,单株花数0.4朵,单株蕾数4.3个,第一果枝节位高度19.7cm,棉花生长较好。为实现棉田中后期管理的总体目标,阿瓦提县积极采取六项措施,狠抓机采棉中后期管理,确保机采棉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2.
中后期是棉花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个体与群体、棉株与环境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的时期.如管理不当,不是徒长.就是早衰。早衰易引起棉铃脱落.徒长易引起烂铃,因此,加强棉田中后期管理是夺取棉花丰收的关键。中后期棉田管理.要主攻伏桃.力争早结秋桃,以促为主,促控结合;认真搞好“三保”、“三增”、“三防”措施,即保根、保叶、保三桃,增蕾、增铃、增铃重,防早衰、防晚熟、防烂铃。  相似文献   

3.
棉花中后期是棉花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也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加强棉田中后期管理是夺取棉花高产的关键。其中后期管理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棉花中后期特别是花铃期是棉花一生中干物质积累最多,生长最快的时期,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矛盾突出,需肥水最多的时期,而吐絮期棉株营养生长衰退,生殖生长逐渐减缓,对肥水的要求逐渐减弱,故中后期管理不当易出现蕾、铃脱落、烂铃、早衰与晚熟等问题,因此加强中后期棉田管理是夺取棉花丰收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缩节胺在天津市棉花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缩节胺在棉花品种冀668和DP99B上的试验,确定科学应用缩节胺化控的技术路线和促控原则.砂壤土采取前控后促的技术路线,开花前加强化控,促根控上,促苗稳长,操作上应重视盛蕾期化控,花铃期以促为主,防止早衰.土壤较为粘重以及简化整枝的棉田,采取前期促、中后期控促结合的技术路线,开花前以促苗早发为主,培育壮苗,叶面施用植物生长促进剂,开花后加强化控,塑造株型,防止徒长,保花保铃.  相似文献   

6.
土壤水分含量与棉花各生育期灌水和棉花产量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时适量灌溉,是棉花夺取高产的关键。可采用在不增加灌水总量的前提下,增加灌水次数,即"分水"理论。在此基础上,正确认识滴灌棉田技术,在节水前提下,掌握"前少、中多、后少"灌水原则,保持田间湿润。  相似文献   

7.
中后期是棉花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也是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最容易发生矛盾的时期,如管理不当,不是徒长,就是早衰,早衰易引起棉铃脱落,徒长易引起烂铃,因此,加强棉田中后期管理是夺取棉花高产的关键。中后期管理任务,应当是促进生育健壮,充分延长结铃期,尽量提高成铃率和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南疆地区棉农对棉田开展化学调控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施用时间、激素含量、施用倍数、施用次数上不科学,盲目施用,导致旺而失控和控而过严的"高大空"与"黑矮小"等不良后果。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与品种、地力、水肥、棉花长势长相、密度、气候条件等因素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其增产增效作用。前期施用缩节胺具有促下控上的作用,中后期主要是控制棉花旺长,塑造理想株型,简化中后期管理,最终获得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9.
棉花进入蕾期以后,各地要因苗制宜,分类管理。一类棉田,棉株营养生长旺盛,要合理调控,塑造理想株形,促进棉株早结铃、多结铃、结大铃;二类棉田要促控结合,促使棉株早搭丰产架子;三类棉田发育晚、长势弱,应采取水肥齐促的办法,促使棉苗早发棵。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抓"四抢"管理麦田套种棉田收麦  相似文献   

10.
棉田灌水一般采取“头水晚、二水赶,三水连,末水看”的原则。棉花早现蕾、早开花,从而延长有效结铃期,以保证早熟、高产、优质的实现,同样是稳产、高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从时间、空间及生理三个基本观点出发,充分利用丰富的光热资源,科学施肥和合理灌溉,做到水肥运筹合理,棉花促控合理,最终获得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1.
<正> 棉花蕾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转折阶段,但营养生长仍占优势,加上此时气温逐渐增高,光照充足,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长都很旺盛。这个时期既是发展根系群建成根系的主要时期,又是棉株发棵稳长增蕾的重要时期,在棉田管理上应以控为主,做到控中有促,控上促下,促控结合,以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使棉株既有一个强大根系的营养体,又稳长不衰不旺,保持棉田透光通风良好,多现蕾、多结铃,搭好丰产架子。  相似文献   

12.
正进入6月份以来,随着温度升高棉花发育不断加快,我市大部分棉田于6月中旬进入蕾期,6月底至7月初将陆续进入开花结铃期。前段我市出现了干旱、强降雨等不利天气,影响了棉花生长。针对全市棉花苗情,我们要不失时机地抓好花铃期和后期管理,争取棉花高产夺丰收。花铃期棉田管理总的指导思想是:除涝防旱两手抓,立足抗灾夺丰收,以肥水为中心,以促为主,促控结合。综合防治病虫害,促根促棵保蕾铃,主攻伏桃、早秋桃,并要为分发挥后期增产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随着棉花单产的不断提高,化肥的连续大量施用,有机肥料施入量大幅减少,加上一些常年连作、浅耕等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许多棉田(尤其是高产老棉田)在中后期往往出现未熟先衰现象,进而造成棉花品质下降,产量降低,效益减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棉花的正常生产。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防治棉花中后期早衰,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一项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4.
正芒种时节开始,雷雨等强对流天气多发,棉农应抓好棉田管理工作,确保棉花生长良好。1.清沟排水,防止棉田受渍。疏通、加深棉田四周边沟,疏理垄沟,如果田块较大,要注意开通中沟。2.抓住晴好天气,适墒中耕培土。雨停转晴,待棉田基本收干水后,要及时中耕松土促通气,以提高棉株抗旱、抗倒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杨发琴 《农村科技》2010,(12):20-20
<正>棉花后期病害是我区最主要的棉花病害,受害棉田常造成叶片发红、干枯脱落,个别发生较严重的棉田上部1~3台果枝幼铃脱落,造成减产。棉花中后期,气候条件是导致棉花生理病害的主要原因。2009年8月中旬~9月中旬,我区平均气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资》2013,(28):23
<正>根据今年黄河流域棉区棉花长势良好,部分棉田棉花发育较常年稍晚的特点,应落实"以促为主、促控结合"的管理策略,采取以下中后期管理技术措施:合理施肥1.早施、重施花铃肥。施用底肥的棉田于7月上旬结合浇水或在降雨后,追施尿素10-15千克/亩,底肥中不含钾肥的棉田可同时追施硫酸钾5-7千克/亩。没有施用底肥的棉田可追施复合肥(氮、磷、钾各15%左右)40千克/亩。  相似文献   

17.
正棉花中后期主要是指花铃期和吐絮期两个时期。花铃期是棉花一生中干物质积累最多,生长最快的时期,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矛盾突出,需肥水最多的时期,管理不当易出现蕾铃脱落、烂铃、早衰等问题,因此,加强花铃期棉田管理是夺取棉花丰收的重要环节。1、花铃期主要管理技术要点1.1重施花铃肥。正常生长的棉花在棉株下部座住2个左右硬桃时重施花铃肥,追肥数量应根据底肥施用情况和地力水平而定,对磷、钾肥底施量大的棉田,每亩追施10~15kg尿素,对磷、钾肥底施不足的棉田,每亩追施10kg或20kg磷酸  相似文献   

18.
高金权  王景怀  王瑞卿  刘强  张贞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753-13754,13812
[目的]发现对棉花产量影响较大的化控关键时期。[方法]试验设置不同时期的化控处理组合,研究化控时期与棉花成铃结构和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棉花花铃中期时的化控对促进棉花中部果枝成铃至关重要,花铃后期的化控对顶部果枝成铃有利;从盛花期开始进入棉田化控的关键时期,盛花期及其以后时期的化控对棉花产量影响较大。[结论]盛花期以后是棉花化控关键时期,这可为棉田化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 棉花适期早播是促苗早发稳长,夺取优质高产的关键措施.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因春旱无雨,不能做到适期播种,或因造墒后遇雨推迟播种时间,造成出苗晚,开花结铃晚,优桃少,影响棉花品质和产量.为解决棉花晚播与优质的矛盾和高旱地棉花迟发、霜前花少、品质差等问题,我们于1987~1988年对晚播棉田和因干旱迟发的棉田,进行了密植早打顶栽培试验,取得了优质、低成本、高效益效果.一、基本情况试验地为砂壤土,地势高燥、平坦,肥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花新品种稼元216的植物学特性、产量表现、抗虫与抗病性、纤维品质等特征特性;从营养钵育苗,培育大壮苗、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化学除草、全程化控、灌水抗旱、适时整枝、综合防治病虫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稼元216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