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探究不同生物菌剂对烟草虫害的影响,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研究防控虫害的生物菌剂苦参·印楝素+苏云金杆菌(T1)、金龟子绿僵菌+苏云金杆菌(T2)、微生物菌W-1(T3)对烟草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对烟草害虫防治的常规方法为试验对照,分析不同生物菌剂处理后烟株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生物菌剂对烟草的促进效果不同,与对照相比,3个处理皆具有提升叶长和叶宽的作用,但有效叶片数下降,其中微生物菌W-1处理对株高、叶长、叶宽促进效果最大;3个处理皆有促进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效果,而其他抗氧化酶及生理生化指标则各不相同,但相比较而言以微生物菌W-1效果较好,以处理苦参·印楝素+苏云金杆菌较差;烟草农艺性状和叶片酶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株高与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呈正相关,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呈负相关,叶宽与丙二醛(MDA)呈正相关,有效叶片数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正相关。综合分析本研究中微生物菌W-1处理烟草生长和生理指标最好。  相似文献   

2.
常年连作会导致水稻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理化性质逐年失调。为明确微生物菌肥对水稻农艺性状、田间病害发生率和质量的影响,探究适合水稻土壤的微生物菌肥施用种类和方法,以探究功能微生物菌剂对水稻土壤及品质的影响,采用同田对比的方式,以水稻宁88为试验材料,在余姚市青港村稻区开展试验。试验以水稻种植土壤养分变化、稻株长势长相以及水稻品质等作为评判指标,分别对比出功能微生物菌剂A、B、C的优劣性,最终通过研究发现,功能微生物菌剂B对水稻土壤效果最好,旨在通过试验改善水稻农艺性状、外观质量和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提高水稻抗病性和产量,并且为余姚市青港村稻区保育提供技术支撑,给种植人员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3.
陈越  李虎林  朱诗苗  闫寒  郎彬  姬文秀 《作物杂志》2020,36(2):176-7633
为获得用于烟草的优良微生物肥料菌种资源,探讨其对烟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从延边地区烟草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具有产吲哚乙酸(IAA)能力的菌株并进行分子鉴定,研究该单一菌及混合菌剂对烟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鞘氨醇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 sp.)m-53与咸海鲜球菌属(Jeotgalicoccus sp.)m-60产IAA效果较好,m-53、m-60及二者混合菌剂的最佳培养时间分别为24、48和48h,其对应的IAA产量分别为98、41和141mg/L。与对照相比,单一菌和混合菌剂均能促进烟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尤以混合菌剂的效果最佳。m-53和m-60可单独施用或混合施用均作为烟草微生物肥料的备选资源。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烟稻轮作土壤主要养分含量与三大微生物(真菌、细菌、放线菌)种群数量间的灰色关联关系,以烟草品种K326(烤烟)为材料,开展了枯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3个不同的施用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枯草芽孢杆菌菌剂施用量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呈现下降趋势;碱解氮和速效磷钾含量则呈现由低到高再到低的变化规律,烤烟移栽后45d达到最大值;土壤三大微生物种群数量均呈现出由低到高再到低的规律性变化,烤烟移栽后60d达到最大值,且数量上表现出“细菌>放线菌>真菌”;通过对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钾含量与三大微生物种群数量间的灰色关联分析,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对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种群数量影响最大时期分别在烤烟移栽后90、30和45d;随着枯草芽孢杆菌菌剂施用量的增加,碱解氮和速效磷钾含量随之增加,有机质含量则随之降低。本研究结果表明,基施枯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对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和三大微生物种群数量有着良好的影响,这为枯草芽孢杆菌在植烟土壤改良上的应用及烤烟生产中养分资源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黄土风沙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剧烈,土地沙漠化严重,影响了区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针对沙地土壤肥力低下及农业和生态利用潜质较差的特征,中国学者开展了大量研究,采取了大量措施对风沙土结构和化学性质进行改良。经过几十年的综合治理,沙地土壤结构和肥力得到了有效改善。笔者对砒砂岩、风化煤、有机肥、绿肥及覆盖耕作技术改良沙土的现状、作用机理和效果作了简要阐述,认为土壤改良工作应以不同农艺措施进行优化组合,同时实现沙地土壤理化及生物性质的整体改良,促进土壤的发生发育,实现对沙地土壤的快速、有效培肥。提出黄土风沙区未来亟待加强构建绿色化的沙地土壤培肥技术体系、强化沙地土壤培肥技术生态效应的监测、研发具有可推广的绿色土壤培肥产品,以期为沙地土壤培肥和生态恢复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6.
高付威 《种子世界》2021,(12):0096-0098
为了进一步明确微生物菌剂对于夏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本文选择以先玉 335 品种作为试验对象,利用随机区域试验方法,于 2018~2020 年连续三年接种固氮类芽孢杆菌菌剂 1—18、芽孢杆菌菌剂 L—56 以及 1—15 和 L—56 的复合菌剂。试验结果表明,2018 年,接种菌剂 1—18 的增产率为 16.05%,高于接种 L—56 的增长率 7.10%,接种复合菌剂的最高增产率为 18.50%;2019 年,接种菌剂 L—56 的增产率为 12.18%,高于接种 1—18 的增长率 5.04%,接种复合菌剂的最高增产率为 14.52%;2020 年,接种菌剂 L—56 的增产率为 9.10%,高于接种 1—18 的增长率 6.52%,接种复合菌剂的最高增产率为11.74%。由此可见,不同微生物菌剂在不同年份中的影响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但是都能够提高夏玉米产量,且接种 1—18 菌剂和 L—56 菌剂都能够提高夏玉米的农艺性状,同时复合菌剂的影响提升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菌剂对烤烟根际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旨在为微生物菌剂在烟草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以‘云烟85’和‘红花大金元’为供试材料,采用育苗基质添加微生物菌剂的试验方法,研究了微生物菌剂对烤烟根际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胶质芽孢杆菌促进‘云烟85’根际土壤脲酶活性较佳,EM菌剂或胶质芽孢杆菌提高‘红花大金元’根际土壤脲酶活性显著;EM菌剂和胶质芽孢杆菌剂混合处理提高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在旺长期和成熟期提高了10.31%和50.26%;与对照相比,添加微生物菌剂,显著降低了‘红花大金元’烤烟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胶质芽孢杆菌剂促进‘云烟85’和‘红花大金元’根际土壤脲酶活性,EM菌和胶质芽孢杆菌混合菌剂对提高云烟85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添加有机质和施用微生物菌剂对连作苦荞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以‘川荞2号’和连种三季苦荞的土壤为试验材料,设置添加有机质(T1)、施用微生物菌剂(T2)和对照(CK) 3个处理,分别测定3种处理下苦荞的农艺性状及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两种处理均能促进连作苦荞的生长,其中添加有机质处理的效果更好;测定的4种土壤酶活性中,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脲酶均呈增加趋势,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相比,两种处理下的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均显著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降低,且添加有机质的增加和降低程度更高;而对脲酶活性的影响,只有施用微生物菌剂的处理存在显著差异,虽然添加有机质处理下的脲酶活性也高于对照,但未存在显著差异。就苦荞暂时的整体长势而言,添加有机质的效果比施用微生物菌剂更好,且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土壤酶活性,除碱性磷酸酶活性外,其他3种酶在两种处理下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说明两种处理对连作苦荞均有促进作用,本研究结果为减缓苦荞连作障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绿肥套作对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Biolog技术研究了套作绿肥对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为绿肥与烟草套作栽培模式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团棵期和成熟期表征土壤微生物碳代谢活性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均为套作草木犀套作黑麦草对照,说明套作绿肥对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的能力影响显著。土壤微生物均匀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为套作草木犀套作黑麦草对照,且套作草木犀的土壤微生物均匀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为最大值,说明套作绿肥影响了植烟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了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不同碳源的代谢强度分析表明,不同绿肥及不同生长时期土壤微生物对氨基酸类、羧酸类和糖类的利用程度明显高于氨/胺类、其他化合物类和聚合物类碳源。主成分分析表明,套作绿肥及不同生长期植烟土壤的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具有明显的差异,糖类、其他化合物类和羧酸类对微生物碳代谢差异起主要作用。套作绿肥增强了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提高了植烟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群落功能多样性,并且套作草木犀的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不同的耕作方式和微生物菌剂施用下土壤化学性状的动态变化特征,在玉米秸秆还田的基础上,于冬小麦季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旋耕和深耕2种耕作方式以及添加不同外源微生物菌剂条件下,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种耕作方式下对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小麦季不同生育期对这些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旋耕方式下,施用(沼液+根际促生菌)和EM菌分别对土壤速效磷、土壤速效钾效果最明显;深耕方式下,施用(沼液 根际促生菌)和沼液分别对土壤速效磷、土壤速效钾效果最好;2种耕作方式下施用根际促生菌降低了土壤碳氮比值,有利于秸秆的腐解。土壤速效钾在小麦季收获期根区较非根区含量分别增加了44.31%(旋耕)和32.61%(深耕)。2种耕作方式下的根区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显著高于非根区,且添加EM菌均能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  相似文献   

11.
为得到对番茄晚疫病原菌有更好抑制作用的生物药剂,对15种中药进行筛选,并进行配伍抑菌研究,得出最佳三配伍抑菌组合为青蒿∶五味子∶乌梅=1∶4∶1,抑菌圈直径达到了56 mm,最佳配伍液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7.82 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为31.25 mg/mL,对生长曲线的抑制作用明显。将该中药配伍液稀释500~1 000倍时,其抑菌率明显高于典型化学抑菌剂。  相似文献   

12.
地方本科院校如何使培养的人才符合地方产业发展的需要,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传统的生物技术类人才培养模式过分强调理论课程的专业和研究的深度,由此造成了学生的知识面窄、实践操作能力不强,即"h"型,由于"h"型人才不能适应当今社会企业发展的需求。针对这一现状,以德州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去和现在实际运行状况为对象,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并以此论证了推行"H"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必要性。近年来,德州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对实行新的"H"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基于自主设计的集萃取、过滤和转移功能为一体的样品萃取瓶,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烟草中的吲哚乙酸和吲哚丙酸的分析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2.1×50 mm, 1.7 m)色谱柱,流动相为30%乙腈(0.01 mol/L的乙酸水溶液),样品经80%的甲醇高速匀浆萃取、MCI-GEL CHP 20 P反向树脂净化和过滤后,通过UPLC-FL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自主设计的样品萃取瓶可缩短前处理时间,吲哚乙酸在1.0~210 ng/m L、吲哚丙酸在1.0~240 ng/m L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0.999);吲哚乙酸、吲哚丙酸的检出限分别为0.20 ng/mL与0.25 ng/m L;在不同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在90.5%~103.8%之间,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3.8%,具有较好的重复性。该方法能够满足烟草中吲哚乙酸和吲哚丙酸的快速、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14.
2018年4-5月在贵州省余庆县松烟镇进行了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施芳)不同使用量对茶叶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含氨基酸水溶肥料使用量75mL/667m^2、100mL/667m^2、150mL/667m^2三个处理的茶叶产量均比空白对照高,同时降低咖啡碱和总灰分,增强茶树的抗逆性,对茶树安全,可大面积推广使用。建议使用量100~150mL/667m^2,在采摘前10~15d施用。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婴幼儿配方食品中胆碱和左旋肉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样品通过水提取后,用冰乙酸沉淀蛋白质,再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离测定。胆碱和左旋肉碱在相应含量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5。当胆碱加标200~800mg/kg时,回收率为80.3%~107.9%,相对标准偏差3.6%~7.5%;左旋肉碱加标20~80mg/kg时,回收率为75.4%~95.7%,相对标准偏差6.0%~8.2%,方法检测限为1.0mg/kg。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中胆碱和左旋肉碱的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6.
长农2A是以隆801B/川香29B的杂交后代作父本,以金23A为母本进行测交,经过连续多代择优回交选育而成的早籼型野败水稻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花粉败育彻底、异交结实率高、抗稻瘟病、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等特点,2016年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安徽省种子管理站组织的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河沙粒径、不同光照条件对牛大力萌发的影响,以探探牛大力种子快速繁殖技术。结果表明,种子在(能过20目但不能过40目标准筛的河沙)85份+(能过10目但不能过18目标准筛的河沙)15份基质中发芽所需天数最短(7d),15d发芽率最高达到95.6%;在以(远红外保温灯照射保温24h/d)光照条件下,播种后7d就开始发芽,种子15d发芽率达97.8。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应用亚硫酸法养茎杂交过程中穗茎节数和溶液更换周期对开花结实的影响。选择2个甘蔗易开花亲本,调查其开花习性,并设置不同的穗茎节数和亚硫酸溶液更换周期,对各组合处理的自交发芽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个亲本自交的克平均发芽数都较低;穗茎节数和亚硫酸溶液养茎更换周期对亲本开花结实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穗茎节数为15节、亚硫酸溶液养茎更换周期为7d的组合处理的发芽效果最好。表明穗茎节数和亚硫酸溶液养茎更换周期对亲本开花结实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可为甘蔗亚硫酸法养茎杂交中开花亲本的保存、生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杨升  张桂芝  王岭  田丽美  李德泽  李响 《种子》2019,(10):122-123,131
耐寒绿美是2009年从北京井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进的黄瓜杂交种。该品种为早熟密刺型。主蔓结瓜,瓜条长棒形,腰瓜长24~26cm,节成性好,刺瘤密,瓜条顺直,瓜把短、瓜色深绿油亮、无瓜棱,瓜腔小,果肉淡绿色,口感清香,平均产量80439.5kg·hm^-2左右。适宜在黑龙江省日光温室春抢早栽培。  相似文献   

20.
通过2年田间试验,研究了滴灌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对烤烟生长发育、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内在品质及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条件下减施氮肥能够促进烤烟生长,提高中部叶烤烟还原糖、总糖、糖碱比和钾含量。降低总氮含量、总植物碱含量,协调中部叶内在化学成分,增加烤烟产值及产量,改善了烟叶的感官质量。2015、2016年度内在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均以采用滴灌施用纯氮60 kg/hm2处理最佳。在滴灌条件下,施用纯氮60 kg/hm2是文山地区烤烟生长、品质及产值方面最佳的组合,达到了节水、节肥与最佳种烟收益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