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于一九七九年以草鱼♀×鳙鱼♂的杂交,获得杂交品种草鱼,这种杂交种草鱼已在整个佛罗里达州进行商业化生产。据一九八○报道,杂交草鱼多为三倍体不育品种,经该学技术检验有部分杂交种为二倍体。这种杂交种鱼苗期为杂食性,喜食无脊椎动物和浮萍属植物。实验室内以循环池养殖,进行轮藻属植物、南方茨藻、红线儿菹、金鱼藻以及巴西(艽木)等水草的食量、食性的试验。杂交品种日食草量较少于亲本草鱼,最喜食浮萍、轮藻,其次  相似文献   

2.
杂交草鱼种养殖试验目前,草鱼的养殖由于病多,死亡率较高,尤其是草鱼出血病与烂鳃、肠炎、赤皮三病并发,使草鱼成活率大大降低。草鱼种更是如此,成活率普遍在20%-30%左右。1995年,我场从湖南省水产研究所引进草鲤杂交草鱼种进行养殖试验,收到了较好的效...  相似文献   

3.
珍珠草鱼     
正珍珠草鱼又名水下珍珠、水底猪,其体型粗壮,长度较短,圆筒形,背部鳞片较粗,头部扁圆,尾侧扁,口上端位,呈弧形,无须。下咽齿二行,侧扁,呈梳状,齿侧具横沟纹。背鳍和臀鳍均无硬刺,背鳍和腹鳍相对。体呈珍珠白色、偶鳍微浅黄绿色。存活率高肉质口感好通过杂交技术珍珠草鱼获得父本母本优良的遗传性状,相比普通草鱼,它的抗病能力较强,经过两年的实验性养殖,在不打疫苗情况下,存活率可达到80%~85%。珍珠草鱼在杂交选育新品种的基础上再运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6-7月份,湖南省大通湖一家渔场的草鱼,不论是常规草鱼,还是杂交草鱼[赤眼鳟(♀)×草鱼(♂)];不论是池塘养殖的二龄草鱼,还是大湖养殖的三龄及以上草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白肝症状,特别是杂交草鱼因白肝病导致大量死亡。一、草鱼白肝病的发展与治愈过程1.大湖三龄草鱼白肝病6月16日与7月1日两次对大通湖草鱼进行了检测,发现大湖养殖的3龄和4龄草鱼,大多数的肝脏色泽较淡,呈灰白色或花斑色,少数为白色。但肠道充实、饱满,无肠炎、烂鳃  相似文献   

5.
《水产科技情报》1976,(10):25-25
“美国鱼类和野生生物局鱼类养殖试验站”科技人员研究草鱼同鲤鱼杂交中,用雄核或雌核发育,作为鱼类非繁殖群体生产的可能性。据报道,在杂交中是选用雌性草鱼与雄性鲤鱼进行,然后再通过正反杂交,孵化出杂种苗4300尾。在杂交过程中观察到雄核发育的草鱼和雌核发育的鲤鱼。试验表明,  相似文献   

6.
鲤和草鱼杂交中雄核发育子代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在鱼类远缘杂交中,有可能自发产生雄核发育子代,但机率很小。stanley等(1976)对以色列镜鲤♀×草鱼♂杂交中雄核发育草鱼的研究,是至今为止通过杂交获得存活的雄核发育子代的唯一报道,国内未见同类报道,只有刘汉勤等(1987)用移核手段获得过泥鳅雄核发育纯合二倍体幼鱼。吴维新等在1978年开始进行的兴国红鲤与草鱼杂交试验中,曾发现过具有草鱼形态的“草鱼型杂种”,但都在  相似文献   

7.
《淡水渔业》1974,(3):22-23
为了培育优良的养殖品种,我们作了草鱼和翘嘴鮊的杂交试验,培育出杂交鱼种一万四千尾。杂交种的选育及成鱼养殖,尚待继续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8.
赤眼鳟(♀)×草鱼(♂)杂交鱼种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杂交,近几年来在鲤鱼品种间杂交方面,有关科研部门和生产单位做了大量的工作。如丰鲤、岳鲤等杂交鱼已在生产上被广泛推广,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为鱼类杂交优势利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目前山鲢、塘养鱼,都以草鱼为主,搭配放养鳙和其它鱼,草鱼成活率的高低,对于鱼产量的丰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众所周知  相似文献   

9.
20世纪60年代初广东的钟麟和20世纪80年代初湖南省浏阳县农业局,先后进行过草鱼与赤眼鳟的杂交实验,但并无详细资料报导。20世纪90年代湖南农业大学水产系进行了草鱼×赤眼鳟杂交实验。现将草鱼×赤眼鳟杂种一代的主要生物学特征简介如下。1生活习性刚孵出的杂交鱼苗,身体纤细,游泳活泼。以池塘常规方法饲养,生长正常。食性与四大家鱼相似,开始以轮虫等浮游生物为食,鱼种阶段吃浮萍、麸皮和糠饼等。成鱼期,杂种鱼喜欢活动在水的上层,与草鱼和赤眼鳟的生活习性不相同。杂种鱼喜摄食浮萍、青草等青饲料,同时也喜食菜饼…  相似文献   

10.
三倍体草鱼鲂杂种与双亲性腺发育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思阳 《淡水渔业》1988,(4):27-28,45,F003
本文比较了草鱼、三角鲂及其杂交一代(简称草鱼、鲂杂种)早期的性腺发育状况,认为作为三倍的草鱼、鲂杂种,其性腺发育受到严重障碍,是一种两性完全不育类型。  相似文献   

11.
兴国红鲤×草鱼受精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野鲤×草鱼的杂种,BacuclbeB等报导是三倍体,三倍体是不育的。本所一九七八至一九九八二年进行的兴国红鲤×草鱼的杂种,经染色体鉴定为异源四倍体。为进一步了解杂种受精的生物学基础,于八一年至八二年进行了鲤草杂交受精细胞学的研究,本文报道鲤草杂交受精细胞学的研究结  相似文献   

12.
正为探讨1~+龄草鱼(♀)×赤眼鳟(♂)杂交F_1与草鱼生长速度的差异性,以及F_11~+龄群体中生长速度的分离现象。本研究设计了1~+龄草鱼和杂交F_1单养60天以及单养结束后混养60天的生长对比试验,对两种1~+龄鱼的生长特性进行评价,旨在筛选出与草鱼生长性能相当,甚至更优的F_1群体,为杂交F_1在养殖生产上的推广提供基础参考。一、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上林县地处亚热带、全县总养殖水面4.2万亩,多数养殖水面水深而清瘦,适宜放养草鱼。群众素有养殖草鱼习惯。池塘、山塘放养草鱼比例为总放鱼量15%-20%,但从渔获物看草鱼产量却占30%-40%,从产值看草鱼占总产值40%-50%,因而草鱼成了“当家鱼”。草鱼易生病。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草鱼生产中常用的青绿饲料主要包括禾本科饲草、豆科饲草、叶菜类和水生高等植物类,近来在草鱼养殖中添加美国矮象草、黑麦草、牛鞭草、墨西哥玉米、红三叶、狼尾草和浮萍等均有报道。梁英彩等用桂牧1号草、美国矮象草、杂交狼尾草分别进行网箱草鱼饲喂试验,结果表明,投喂桂牧1号草的试验草鱼日增重9.6克/尾,生长增重率为70.5%。金红春等用饲用芒麻喂鱼发现其具有适应性强、产量  相似文献   

15.
运用三种多元分析方法分析了赤眼鳟(♀)×草鱼(♂)及其杂交F1形态差异,结果表明:杂交F1的体长形、头部较尖偏向母本,眼的上部有一红色斑块来源于赤眼鳟母本.体色灰黄或灰绿色似草鱼.主成分分析共计构建了3个主成分,其方差贡献率分别为主成分1(51.6%)、主成分2(13.7%)、主成分3(12.4%).聚类结果显示杂交F...  相似文献   

16.
为了培育优良的养殖品种,我们作了草鱼和翘嘴鲌的杂交试验,培育出杂交鱼种一万四千尾。杂交种的选育及成鱼养殖,尚待继续试验观察。一、人工杂交: 一九七三年六月五日,我们在亲鱼塘内,捕获两尾雄翘嘴鲌,放于孵化缸内暂养。翘嘴鲌个体在半斤左右。同时选成熟的  相似文献   

17.
草鱼出血病     
<正>│病原│草鱼出血病是危害草鱼的主要病害,其病原是草鱼呼肠弧病毒,也称草鱼出血病病毒,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鱼类病害,对2龄以下草鱼鱼种危害特别严重,2龄以上草鱼少见出血病。│症状│按病鱼的症状,草鱼出血病大致可分为红鳍红鳃盖型、红肌肉型、肠炎型三种类型,三种症状可能单一出现,亦可能两种和三种同时出现。  相似文献   

18.
台湾水产试验所以武昌鱼,与当地草鱼杂交,培育出新品种,受精率和孵化率均高达95%,不久将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的目的是对草鱼传统品系(长江原种)和改良品系(长江与珠江杂交)在生长和抗病方面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草鱼改良品系较传统品系无论是在生长速度,还是成活率方面均有较大提高,经济效益也得以改善.现将该试验草鱼一龄鱼种养殖过程和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草鱼与赤眼鳟杂交繁殖及苗种培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草鱼为母本,赤眼鳟为父本的正交杂种子代其受精率为85%,孵化率为63.2%,而以赤眼鳟为母本,草鱼为父本的反交杂种子代其受精率为83%,孵化率为40%,正反杂交鱼种显示一定差异性,南县、沅江、湖南农大三地池塘中的苗种在培育期间还未发现病症,初步显示出比草鱼强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