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2004年起,重庆市科委、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农办、市农业局六部门联合开展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以来,连续三年共选派10名首席科技专家,100名市级科技特派员,1000名区县(市)级科技特派员到农村,开展"十、百、千科技特派员下农村活动"。目前,1000余名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农村基层,在科技服务与农民需求之间找到了一个契合点,通过带技术、育品种、引项目,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于2004年实施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开展了“十、百、千科技特派员下农村行动”,即组织10名科技领域首席专家、100名市级科技特派员、1000名区县级科技特派员,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该项工作实施四年以来,通过将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管理等先进的生产要素导入农村,促进了农村科技进步、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科技体制改革等,在探索城乡统筹、推进政府公共资源应用于农村及培育农业技术服务市场发育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实践,大大加快了重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科技》2008,(6):74-75
自2002年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以来,新疆自治区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龙头企业+科技特派员+基地+农户”、“科技特派员+农业示范区+农户”、“协会+科技特派员+农户”等10多种科技特派员工作模式,建立了科技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实现了科技特派员与农民的“互动”和“双赢”,促进了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  相似文献   

4.
科技特派员作为科学技术的供给者,对乡村产业振兴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对农村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进行了分析,凝练了“科技特派员+N”的服务模式,总结了科技特派员与驻点、产业和地区“点线面”结合的方式,探讨了科技特派员构建新农村服务基地的做法与优势,并提出了注重产业选择、注重农民培训、推进“科、农”融合以及完善“校、农、所”融合等建议,以期为进一步助推特色产业发展、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宁夏模式——科技与金融相结合 2002年9月,宁夏启动实施了“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2004年,全国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现场会在宁夏平罗召开,科技部领导和与会代表高度评价了“宁夏模式”。 “宁夏模式”受到南平经验的启发,在科技部的指导、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集中了自治区上千名科技特派员的群策群力,成为全国科技特派工作的典范。 “宁夏模式”特点有三:第一,以科技项目为出发点,突出创业,形成了“公司+基地+科技人员+农户”、“协会+科技人员+农户”等多种创业模式。五年来,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已在全区26个市、县(区)全面推开。2006年年底统计的数字,大概是千人特派员、十五万户农户、百万农民受益,占宁夏农民总人娄400万的25%。“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成为宁夏建设新农村的重大实践。第二,体制机制创新,注重金融推动。注重金融推动,是宁夏模式的核心。科技要跟金融结合,要跟融资的办法想结合。平罗县科特办与农村信用社创新金融服务品种,为科技特派员授信发放“金卡、银卡、铜卡”,无需抵押和低保,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使产业化成为可能,对于规模大的创业项目开辟“绿色金融通道”,成功探索出一条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新路子。第三,市场导向,三线推进,构建起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工作合力。三条线是政府、社会和市场,我们形象地称为“星星、月亮、太阳”。需要政府的推动,把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形成长期的良性循环。 宁夏模式将创新和创业联系在一起,在良好的金融机制支持下,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生命力在于不断完善和创新。我们期待宁夏的农村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6.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特点就是将省、市、县的农业科技人员作为"特派员",派驻到农村,直接参与农村经济建设,在科技推广、项目开发、市场营销、基地示范等方面为农  相似文献   

7.
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在山东 山东省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于2004年4月首先在全省30个欠发达县开展。几年来,山东省注重围绕地区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起点高、规模大、有创新。截至2007年年初,全省累计派出科技特派员6109名,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1363个,推广引进新技术、新品种4117项,年项目总投资197704万元,实现年利润94609万元,安置农村劳动力36万人。 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有力带动了全省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县、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农业良种和科技培训等各项农业科技工程,在重点突破品牌农业、特色农业、高技术农业和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培育方面,加快了全省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山东省在实施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中,转变观念,不断创新工作模式,主要体现在:一是项目带动,由科技特派员提出实施项目,专家评审,科技主管部门立项,县财政拨款,通过项目进行示范带动;二是工程拉动,试点县拨款,开展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三是基地推动,建立科技项目示范基地,推广新技术,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干,消除农民后顾之忧;四是创新选派形式,不仅选派个人特派员,还要选派法人特派员,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开放性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此外,山东省还整合本地科技力量,建立特派员激励政策,加强和高校院所战略合作,实施“项目、人才、基地”一体化的服务体系,保障机制健全和优质高效的作风,动员广大的有识之士来投身科技兴农事业。 山东省科技特派员工作机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完善,农村经济取得了更为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科技》2008,(6):70-73
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在宁夏已开展了五个年头,五年来此行动紧紧抓住创业这一核心,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实现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一千多名科技特派员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在各自的创业基地里演出了一部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科技特派员收益的现实剧,这些“千里沃野的守望天使们”在这里走出了一条科技兴农的崭新道路,  相似文献   

9.
在2002年我国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安排之前,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与服务模式主要有三类:一是政府“包办”型,即以乡镇“七站八所”为主要依托的组织形式;二是企业主导型,即以“公司+基地+农户”为框架的组织形式;三是农民合作型,即建立专业性协会或合作社的组织形式。自2002年之后,又出现了“科技特派员”型这一新型科技组织与服务模式。就其与当前改革发展的趋势的适应性来分析,农民合作型和科技特派员型这两种是较为合理的,值得推介。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磐安县现有科技特派员20名,其中省级9名,市级3名,县级8名,实现了“乡乡都有科技特派员”的目标。近几年来,科技特派员利用自身的专业特长,依托母体单位的技术优势,建基地、抓示范、强服务,共组织实用技术培训389期,现场指导190多次,培训农民2万多人次,直接增加农民收入达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科技》2008,(10):74-75
马英贵从1986年下岗后,潜心从事灵武长枣苗木繁育、栽培技术及优良种鸡的繁育、养殖研究,创办了灵武市新兴种鸡场。2005年6月被选派为科技特派员,他通过“科技特派员+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基地+农户”的科技创业模式发展壮大自身养殖产业,带动农民致富增收,年均实现个人纯收入25万元,带动周边1000多农户从事优良鸡的养殖。  相似文献   

12.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新时期农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实践中涌现出的新生事物,是贯彻和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重庆市江津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改革的实践中,以龙头企业为载体,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优势和作用,并不断地拓展科技特派员队伍,延伸服务领域,促进了花椒产业的长足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科技》2008,(12):68-69
在陕西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地方,农民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给钱给物不如派个特派员”。科技特派员融于农民之中,做农民群众最需要的事情,帮助农民科技致富,初步解决了农民群众“想干不敢干,敢干不会干”和农技人员“会干没条件干”的瓶颈问题,已经成为农村科技工作、特别是基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亮点,成为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省科技特派员工作逐步由探索试点、区域推广迈向全面推行,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4.
首创于福建省南平市的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新时期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创新与补充,是解决目前基层科技力量不足与科技服务“缺位”的成功实践,此项工程以项目为载体,以科技人员为纽带,以广大农牧民为主体,用市场经济的体制重组农村科技服务网络,将农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是一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村经济、使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是新时期建立的以科技特派员为纽带的新型农村市场化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创新。  相似文献   

15.
《杭州农业科技》2005,(4):22-22
全面实施农村指导员和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市委、市政府加强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重要决策。根据杭州市委组织部、杭州市科技局“关于做好全市第二批农村工作指导员和农村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的通知”精神,市农科院选派了9名科技骨干到淳安、建德、富阳、临安、萧山、西湖等市(区)担任科技特派员。  相似文献   

16.
近日,重庆市组织召开科技特派员工作座谈会。重庆市科委、市教委、市农委、市工商局、市林业局、共青团市委、重庆银监局、重庆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回顾了近年来全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的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多部门联合实施"双十百千"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行动,创新建立了"双向选择、市县结合"的选派方式;二是出台了《重庆市支持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十条举措》和《重庆市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建立了支持科技特派员为农村创业服务的制度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由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提出、倡导推进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农业农村工作创新机制。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安徽省宁国市通过宣传发动,健全选任机制;部门协同,强化组织领导;激励引导,加强考核评价;助推发展,突出按需选派;突出“三农”,强化示范带动等举措,纵深推进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取得了科技特派员队伍选优配强、服务提升、示范带动的成效。同时,针对实施科技特派员工作中存在科技强农机制不完善、农业科技创新资源有限、特派员创新创业后劲不足等问题,提出突出“一对一”定位,实施精准对接;推进“一张网”建设,实施精准服务;树立一面旗帜,实施精准发力等建议,深化科技强农,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8.
制度萌芽,思想蒙启。改革开放年,制度创新30年。1999年以来,南平市委、市政府根据新时期农村工作特点,抓住当前农村基层群众亟需科技服务这个特点,建立了“科技特派员”下乡驻村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制度。此后,这棵制度嫩芽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 至今,这项制度走出南平已经8年,走进聊城已经4年。它让南平成了名,让聊城得了好。 白驹过隙,时不待我。从实施科技特派员工程开始,聊城市委、市政府就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这一工程的生命线来抓,把科技特派员“下得去、留得住,特别是能带动农民致富”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探索符合市场市场经济规律和现阶段农村实际泊农业科技推广新路子。体制创新,为聊城农村挖通了一条与城市相连的管道。通过此道,农村急需的各种资源源源不断地流向农村。 《能者多劳》、《众人划桨》这两篇对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思考文章,或许为您找到一点头绪……  相似文献   

19.
自2003年麒麟区被确定为云南省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区以来,云南省麒麟区委、区政府立足农村工作实际,围绕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目前全区共选派100名科技特派员进村入户,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服务活动,初步呈现出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农民收入增加、锻炼技术干部、密切干群关系的多赢态势。  相似文献   

20.
对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在推动和引领农民创业实践中采用的主要模式,即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基地、实体承包、自办企业4种模式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在指出各种模式的特点、主要做法、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就科技特派员引领农民创业的模式选择提出了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