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正> 生活污水应用于养鱼,特别是培育鱼种,具有成本低,产量高,见效快等优点。北镇县沟帮子渔场利用生活污水养鱼,1981年8.4亩池塘亩净产成鱼520斤。1982年进一步进行了池塘成鱼养殖和培育鱼种试验,结果是:成鱼亩净产712斤,鱼种试验68天,亩产鱼种358斤,规格4.1寸,其中2号培育池亩产鱼种400斤,规格4.2寸。现将用生活污水培育鱼种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鱼种是成鱼养殖的物质基础,而大规格鱼种是稳产高产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市淡水养殖事业的迅速发展,大规格鱼种的放养量必然会大幅度增加,成鱼养殖的矛盾也将日益尖锐。大规格鱼种的短缺成为淡水养殖发展的严重障碍,只依靠一些生产单位的鱼种池培育,已不能解决和适应放养的需求。生  相似文献   

3.
池塘培育大规格优质鱼种,是发展淡水水产养殖的基础条件。特别是近年来,池塘成鱼养殖鱼种、饲料等生产成本高,养殖效益偏低。利用池塘培育大规格优质鱼种,可有效降低成鱼养殖成本,搭配混养南美白对虾,可合理利用水体,提高水体生产效率和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4.
大规格鱼种是成鱼高产的物质基础。目前我国鱼种培育水平总的说来还较低,有的虽然单产高,但鱼种规格却偏小,而有的却规格大、单产低,顾此失彼,对草鱼种的培育则更是一个薄弱环节,笔者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技术措施,兼顾了品种、规格、产量三者的关系,取得了草鱼种占43.1%,亩产405公斤一龄大规格鱼种的好成绩,为成鱼养殖的高产及养殖品种的优质化打下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水产科技情报》1976,(7):40-41
鱼种是成鱼养殖的基础,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提高成鱼成活率和单产的有效措施之一。目前,在大规格鱼种的生产中,较普遍地存在鱼种池水面不足,而且池小、水浅,单位面积产量较低,在鱼种培育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肥料及商品饲料,生产成本较大。为此,我场在水库中利用网箱培育大规格鱼种进行了试验,对鱼种生长速度、放养密度、成活率和网箱养鱼的生产能力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春夏季节是鱼种培育十分重要的阶段。良好的培育措施能促进生长。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为下一步成鱼养殖提供大规格、体格健壮的优良鱼种,实现增产、增效、增收。总结近几年的鱼种培育经验,笔者认为.春夏季节鱼种培育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鲤鱼是我国淡水中最主要的养殖品种之一,其鱼种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成鱼养殖的产量和效益。为了提高养鱼生产的经济效益,培育大规格鱼种尤为重要。由于我县群众养鱼基础薄弱,生产的鱼种质量一直不高,2000年我们在依山鱼种场进行了培育大规格鲤鱼鱼种高产试验,获得了成功,现将我们试养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大规格优质鱼种是影响网箱鲤鱼成鱼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池塘培育的鱼种因拉网操作和运输中损伤,以及入箱后不适应网箱环境,入箱初期死亡率较高,此外,网箱养鱼需要鱼种量较大,因此占用池塘面积较多;网箱培育鱼种则没有上述缺点,但以往培育的鱼种一般个体重在50克以下,在成鱼箱中当年很难达到0.5公斤以上的商品鱼规格。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省鲤鱼鱼种的规格和质量,促进成鱼养殖生产发展,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以下培育大规格鲤鱼种的技术措施,望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参照实施。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翘嘴红鲌大规格鱼种培育及成鱼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 鱼种是成鱼养殖的基础,大规格鱼种是成鱼高产的关键。我区的鱼种规格长期在2—2.5寸之间徘徊,原因除鱼种池饵肥不足及管理、技术水平较低外,主要是生产鱼种规格越大,经济收益越低,现就目前一亩鱼种池的一般生产水平看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2.
生活污水应用于淡水养鱼,不仅具有成本低,产量高、见效快等特点,而且鱼种生产的效果更为突出。北镇县沟帮子渔场利用生活污水养鱼,在八一年小面积(8.4亩)亩产成鱼630斤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进行了成鱼养殖的尝试和鱼种试验性生产,得到的结果是,成鱼小面积亩产量提高到760斤,鱼种试验68天,亩产350斤,规格4.1寸,其中一个培育池亩产鱼种400斤,规格4.2寸。对照池亩产鱼种100斤,规格2.2寸,现将鱼种试验性生产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广西水产科技》1979,(4):11-14
贵县鱼种场养殖成鱼的东湖,面积460亩,每年需要圭殳放3—4寸的大规格鱼种15万尾。为了培育这些鱼种,要占用鱼种塘14亩,同时需要大量的肥料和商品饵料。每生产1万尾3寸以上的大规格鱼种,生产成本要340元。  相似文献   

14.
黑尾近红鲌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安徽省引进黑尾近红鲌的可行性,探索该鱼的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技术,从武汉鲌鱼良种场引进夏花鱼种进行冬片鱼种培育和成鱼池塘养殖试验。试验结果:夏花鱼种育成冬片鱼种,培育成活率达到91.7 %,鱼种培育收益为2 191元·亩-1,投入产出比为1∶[KG-*1/2]1.58。成鱼养殖收益为7 658元·亩-1,投入产出比为1∶[KG-*1/2]2.91。试验结果表明,黑尾鲌能较好地适应安徽的养殖环境,鱼种培育、商品鱼养殖均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也是垂钓的好品种。综合评价认为,黑尾鲌养殖在安徽省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前,鱼种生产仍存在着规格小、质量差、产量低的问题,影响和限制了渔业生产的发展。挖掘现有池塘的生产潜力,提高鱼种产量和规格,适应成鱼养殖的需要,是应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多年来,我场不断地探索大规格鱼种的培育技术,产量逐年提高。1982年我场承担了地区水产局下达的亩产4寸以上鱼种900斤的试验课题,在2.74亩池塘进行高产试验。试验采用一茬培育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培育鱼种是养鱼生产的基础工作,因为鱼的生长发育,主要是由于内因的矛盾运动。池塘的水质、饵料是外因条件,都要通过鱼种自身的发展变化而起作用,“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只有培育好数量足,规格大,品种多,体健壮的优良鱼种,才能适应混放密养肥水养殖的要求,赢得成鱼的高产稳产。鱼种的培育对整个养殖生产也有直接链锁的影响,渔民说:“鱼  相似文献   

17.
目前池塘育种不仅数量有限,而且规格偏小,直接影响成鱼养殖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和放养面积的扩大。为了探讨在沿海平原地区利用冬闲田培育大规格鱼种的可能性。1983年冬,我所在晋江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和岸兜鱼种场的协作下,利用该场三块冬闲田地,  相似文献   

18.
<正> 利用网箱培育鱼种,做为大水面资源充实的有效途径之一,日益被人们广泛采用。可是由于北方鱼苗孵化时间较晚,鱼种在网箱的生长时间较短,常常有那么一部分鱼种达不到出箱规格(出箱规格为三寸以上),需要继续培育。利用网箱养成鱼也需要把头年的鱼种,经过越冬后,在第二年进行成鱼养殖。以上原因,鱼种在网箱越冬的试验,尤其是在冰天雪地的北方就显得更有必要了。去年冬天,我们在横山岭水库进行鱼种网箱越冬试验,初获成功。通过实践证明,鱼种  相似文献   

19.
<正> 大规格鱼种是缩短养鱼周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目前北方池塘培育鱼种,存在着单产低、规格小,直接影响成鱼单位面积的产量。随着养鱼事业的发展,各地均着手从事于培育大规格、高产量、多品种鱼种生产的研究工作。如八○年山东省水产研究所试验池,曾达亩产3.36寸鱼种911.9斤;八二年辽宁省锦州  相似文献   

20.
我国北方鱼种场的鱼种池,一般每年6至10月份培育鱼种,其余7个月闲置。为改变鱼种池半年闲,解决夏季成鱼供应困难,提高鱼种池复养指数,缩短养殖周期,达到增产、增收,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目的,在鱼种池闲置季节先生产一季以鲤鱼为主的成鱼,成鱼出塘后培育以鲤鱼为主的鱼种,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