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6 毫秒
1.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中增殖最佳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中增殖的最佳条件,将不同毒株、不同接种量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接种MDCK细胞单层,接毒后直接加入或吸附lh后加入含有10 μg/mL胰蛋白酶的DMEM维持液,每隔24 h观察细胞病变,并测定细胞上清液中HA滴度.结果表明,分离株HN04在MDCK细胞中增殖能力较其他2株强...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H5亚型禽流感病毒rFJ56株在MDCK全悬浮细胞上的增殖规律,确定100 L生物反应器工艺的最适接毒量和收获时间,对H5亚型禽流感病毒rFJ56株敏感的MDCK全悬浮细胞进行单克隆筛选和全悬浮驯化,筛选出对该毒株最敏感的MDCK单克隆细胞株;在摇瓶工艺的基础上,将该细胞在100 L生物反应器中接种H5亚型禽流感病毒rFJ56株,检测接种后不同时间病毒HA效价和病毒滴度(EID_(50)),确定最适接毒量和收获时间。共筛选出22株MDCK全悬浮细胞单克隆细胞株,其中5株对H5亚型禽流感病毒rFJ56株最敏感,接种后病毒HA效价均可达到9 log2;对MDCK单克隆细胞株按0.01%体积比接种H5亚型禽流感病毒rFJ56株,在100 L生物反应器中培养60 h,HA效价可达10 log2,病毒含量可达10~(8.17)EID_(50)/0.1 mL,可为H5亚型禽流感病毒无血清全悬浮培养放大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Re-7株在MDCK细胞上的增值规律,确定最适的接毒量与最佳收获时间。将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Re-7株接种至100 L生物反应器全悬浮无血清培养的MDCK细胞进行增殖试验,检测不同病毒感染量,接种后不同时间病毒的HA、TCID50以及EID50。根据确定的最佳增值条件将病毒接种到MDCK细胞中进行大规模增殖培养。确定最适接毒量MOI为10~(-2),最佳收获时间为60 h。在100 L生物反应器中进行重复验证,获得稳定的试验结果,病毒HA达到1∶1024,每1 m L病毒含量达到107.33TCID50,每0.1 m L病毒含量达到106.83EID50。研究为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Re-7株的全悬浮规模化生产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参数指标。  相似文献   

4.
为获得对H9亚型禽流感病毒敏感的纯悬浮MDCK细胞株,通过逐渐降低血清的方法对贴壁依赖的MDCK细胞进行了无血清纯悬浮驯化,最终获得了一株对H9亚型禽流感病毒敏感的纯悬浮细胞株MDCK-sus。通过测定表明,该细胞株能够迅速增殖,倍增时间为24h,使用H9亚型禽流感病毒BX13株感染该细胞,培养72h,培养液的病毒HA价可达到1∶512,每0.1mL病毒含量达到108.5EID50,为利用生物反应器大规模悬浮培养制备H9亚型禽流感病毒抗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国兽医学报》2016,(4):579-584
克隆鸡ST3GalⅠ基因并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 IRES中,构建重组质粒p IRES-ST3GalⅠ,鉴定正确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MDCK细胞,用G418抗性筛选稳定表达的重组细胞R-MDCK。PCR及RT-PCR鉴定表达阳性的单克隆细胞株。将不同H_9亚型禽流感病毒毒株按相同滴度接种R-MDCK细胞和空白MDCK细胞,通过HA试验和TCID_(50)试验,检测不同H_9亚型禽流感病毒毒株在R-MDCK细胞上的增殖效果。结果发现,所有H_9亚型禽流感病毒毒株在RMDCK细胞HA和TCID_(50)结果均显著高于空白MDCK细胞。ST3GalⅠ基因在第12代R-MDCK细胞中仍能稳定表达,R-MDCK细胞可显著提升H_9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培养的滴度,可以替代鸡胚用于H_9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生产。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由悬浮培养的MDCK细胞制备的H9亚型AIV抗原所制备的灭活疫苗的免疫剂量,在生物反应器中悬浮培养MDCK细胞,接种H9亚型禽流感病毒WD98和HN04种毒,收获抗原液,以2种抗原液分别制备2个毒株的单价油佐剂灭活疫苗。每种疫苗均按照0.3、0.2、0.1、0.05mL/只(107.5 EID50/只~105.52 EID50/只)的剂量接种21日龄SPF鸡,免疫接种后3周采血测定AIV的HI抗体,采血后分别用与制苗株同源的H9亚型AIV种毒静脉注射攻毒,测定疫苗保护率。2种疫苗不同剂量免疫接种后21d的AIV HI抗体水平达到3.8log2~5.6log2,对照组鸡AIV HI抗体均为0log2。攻毒试验证实,以105.52 EID50/只~107.5 EID50/只剂量进行免疫接种,免疫鸡只获得了80%以上的保护。按照兽药典H9亚型禽流感疫苗攻毒保护率90%为合格的标准,悬浮培养MDCK细胞制备的H9亚型禽流感疫苗的最小免疫接种剂量为106.82 EID50/只。  相似文献   

7.
将传代MDCK细胞以8×104/cm2的密度接种于6孔细胞培养板,H9亚型禽流感病毒以不同剂量0(对照组)、10-3(高剂量组)、10-4(中剂量组)、10-5×EID50(低剂量组)分别接种,检测H9亚型禽流感病毒对MDCK细胞内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H9亚型禽流感病毒接种MDCK细胞使细胞内过氧化氢(H2O2)和羟基自由基(·OH)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均显著下降(P>0.05),细胞内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说明H9亚型禽流感病毒可显著提高MDCK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含量,并降低抗氧化酶活力,阻碍ROS在细胞内的清除机制,引起细胞脂质过氧化作用,从而损伤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在MDCK中增殖规律,确定最佳增殖条件。方法将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接种到6孔板培养的MDCK细胞进行增殖试验,检测不同病毒感染量、不同浓度TPCK-胰酶,接毒后不同时间病毒的HA滴度。根据确定的最佳增殖条件将病毒接种到微载体培养的MDCK细胞中进行大规模增殖。结果:最佳病毒增殖条件接毒量MOI为5×10-4、TPCK-胰酶浓度为4μg/mL,在5 L生物反应器中重复验证,获得稳定的试验结果,病毒血凝价最高为8 log2。结论:本研究为禽流感疫苗的生物反应器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CBL蛋白是一种E3泛素连接酶,在免疫调控、信号传导调节和对多种刺激的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真核表达的CBL蛋白对H9N2禽流感病毒增殖及感染细胞的凋亡情况的影响。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真核表达重组载体EGFP-CBL在MDCK细胞内正常表达,qPCR结果证实禽流感病毒H9N2亚型感染的转染EGFP-CBL重组载体的MDCK细胞内病毒滴度明显少;Western blot结果证实禽流感病毒H9N2亚型感染的转染EGFP-CBL重组载体的MDCK细胞36 h,其凋亡蛋白Bcl-2/Bax比值较大;流式分析结果显示转染EGFP-CBL重组载体的MDCK的早期凋亡细胞的比例少,暗示CBL蛋白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MDCK细胞的凋亡。该结果表明CBL蛋白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H9N2禽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的扩增,并且抑制细胞的凋亡,为深入研究CBL蛋白抗病毒细胞机制提供了重要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构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Chicken/Shandong/LY1/2017的反向遗传操作平台,通过RT-PCR技术分别扩增该毒株的8个基因片段,并分别克隆至双向转录表达载体PHW2000中.8个质粒共转染293T/MDCK混合细胞,96 h后将细胞板反复冻融3次收获细胞悬液,将其接种10日龄SPF鸡胚,96 h后收集尿囊液并将拯救毒株命名为rH9N2,测定其HA效价为1:256.rH9N2在HA、MDT、EID50、TCID50以及病毒生长曲线、空斑等方面保持了与亲本毒株一致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成功构建了A/Chicken/Shandong/LY1/2017的感染性克隆,为今后通过基因替换、定点突变技术研究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致病性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H9亚型HP株禽流感病毒接种非免疫鸡胚后病毒的繁殖规律,试验用H9亚型HP株禽流感病毒接种非免鸡胚,记录不同时间段死亡的鸡胚数量,并分别收获各时间段死亡鸡胚的尿囊液,测定不同时间段尿囊液的病毒效价。结果表明,接种H9亚型HP株禽流感病毒后,非免鸡胚死亡高峰期出现在60~84 h,死亡数量占接种鸡胚数的80%以上,而该时间段死亡鸡胚尿囊液的病毒滴度也处于最高峰,最高到达109.63EID50/mL,直到96 h病毒仍维持较高水平(109.50EID50/m L),而96 h后病毒滴度开始衰减。  相似文献   

12.
禽流感病毒CH02株(H9)的鉴定及其NS 基因分子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疑似感染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病鸡内脏组织中分离到1株能凝集鸡红细胞的病毒,通过血凝抑制试验、鸡胚中和试验、RT-PCR鉴定,确认其为H9亚型禽流感病毒,并命名为CH02株。该病毒HA效价为27.67±0.58;其血凝性可被抗H9亚型禽流感病毒阳性血清完全抑制,HI效价为7log2;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为10-8.68 EID50/0.1 mL;最小致死剂量致鸡胚死亡的平均时间(MDT)为85.6 h;1日龄鸡脑内致病指数(ICPI)为0.625;其NS基因与香港株、南京株、北京株、汕头株、韩国株、巴基斯坦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8.6%~100%,经进化分析CH02株与香港株(A/duck/Hong Kong/Y280/97)同属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13.
旨在建立H3亚型犬流感病毒(canine influenza virus,CIV)荧光定量PCR方法,利用该方法对病毒在犬肾细胞(MDCK细胞)上增殖特性进行研究.根据CIV的血凝素(HA)片段上的HA2基因保守区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引物,构建CIV-HA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经过条件优化,建立H3亚型CIV荧光定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S145N变异株致病性及抗原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近年来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 HA蛋白S145N点突变对病毒毒力变化和抗原性变异的影响,笔者对从全国不同地区分离的12株H9N2亚型AIV HA蛋白S145N变异株和HP疫苗参考株进行了半数鸡胚感染量(EID50)、半数鸡胚致死量(ELD50)、平均鸡胚致死时间(MDT)、雏鸡脑内致病指数(ICPI)、鸡静脉致病指数(IVPI)和8周龄SPF鸡感染排毒试验,并与抗H9N2亚型AIV HP参考株HA蛋白单抗2A4和F6的血凝抑制(HI)和中和反应特性进行测定.结果发现,H9N2亚型AIV HA蛋白S145N变异株毒力偏强,能引起部分SPF鸡发病和死亡,感染8周龄SPF鸡排毒时间更早,排毒期更长.单抗2A4和F6不能抑制H9N2亚型AIV HA蛋白S145N变异株的血凝特性,也不能中和病毒感染CEF细胞.研究结果表明,H9N2亚型AIV呈现变异趋势,有毒力增强和抗原性变异毒株出现.S145为H9N2亚型AIV HA蛋白的1个抗原位点,是血凝抑制抗体结合的位点,但有该位点漂变导致抗原变异毒株出现,并可逃避免疫作用.这提示该病的防控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在哺乳动物间的传播能力,本研究以豚鼠为模型评价了5株H9N2亚型AIV在豚鼠体内的复制能力和水平传播能力,并分析了5株病毒血凝素(HA)蛋白的分子特征。结果表明,5株病毒均属于CK/Beijing谱系,其中2株病毒的HA具有人样受体特征(Lys226),2株病毒具有禽样受体特征(Gln226),而A/Chicken/JN/Li-2/2010(H9N2)株在该位点的氨基酸残基为苯丙氨酸(Phe226)。裂解位点分析表明,5株病毒均具有低致病性AIV特征。个别病毒的潜在糖基化位点存在增加或缺失现象。感染试验表明,5株病毒均能够在豚鼠呼吸道复制。并且在鼻甲骨处复制稳定,平均病毒滴度为2.01 Log EID50/mL~4.5 Log EID50/mL。传播试验表明,所有病毒株的人工接种豚鼠的鼻洗液中均能够检测到病毒,最长排毒期为接毒后第8 d,而接触组豚鼠鼻洗液中未检测到病毒。本研究表明,5株H9N2亚型AIV均属于CK/Beijing谱系,部分病毒株的HA蛋白已具备人样受体结合特征,并且关键氨基酸位点(226位)处出现新的突变。5株病毒均能够在豚鼠呼吸道复制并通过上呼吸道排毒,但不能在豚鼠间同群传播。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干扰素在动物上的运用,笔者利用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与不同剂量干扰素(IFN)一起接种鸡胚,运用HA方法测定病毒效价,研究了干扰素干扰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在鸡胚内增殖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高中低剂量干扰素都有抑制病毒增殖的作用,而3个试验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是在一定的时间内,高剂量组干扰素与中低剂量组相比能够明显的抑制病毒增殖,表明高剂量组干扰素在一定时间内抑制H9N2禽流感病毒的作用比较明显,这在生产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