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数个1日龄实验或商品品系鸡群接种马立克氏病单价或多价疫苗,然后在1至10日龄接种禽白血病病毒。在16至48周龄监测淋巴白血病的发生情况。与非免疫对照鸡群相比,普遍使用过血清Ⅲ型火鸡疱疹病毒疫苗的几个品系鸡群无加重淋巴白血病发生的现象。然而,在单独接种马立克氏病血清Ⅱ型病毒疫苗或血清Ⅱ型与其他血清型病毒的混合疫苗的几个品系鸡群  相似文献   

2.
亚低温鸡马立克氏病 火鸡疱疹病毒活疫苗 疫苗性状:该疫苗为白色疏松团块,加入专用稀释液后即迅速溶解。 疫苗用途:用于预防鸡马立克氏病,注射各品种1日龄雏鸡最佳,2~3日龄雏鸡效果较次,免疫期为1年。  相似文献   

3.
马立克氏病Ⅰ型疫苗(CVI988/Rispens株)是我公司近年研制的、用于预防鸡马立克氏病的疫苗,也是目前免疫效力最好的疫苗之一。此疫苗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4.
对自行研制的马立克氏病疫苗保护与免疫增强复合剂进行了安全性、攻毒保护率及现场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复合剂应用于1日龄SPF雏鸡安全可靠;与鸡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联合应用,免疫1日龄SPF雏鸡可使其有效抵抗马立克氏病病毒强毒攻击;该复合剂在2℃~8℃下保存4年后仍然有效;其现场应用效果明显,可确实提高HVT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鸡马立克氏病一直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一些鸡场因此病死亡可高达50—60%。1980年前后,全世界每年因马立克氏病所造成的损失肉鸡达1.27亿美元,蛋鸡为7.26亿美元。为保证养鸡业的安全生产,减少经济损失,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应在完善实施鸡马立克氏病综合防制措施的基础上,采用鸡马立克氏病二价冷冻疫苗防制本病,可获得明显的效果。鸡马立克氏病二价冷冻疫苗,是由鸡马立克氏病Ⅱ型自然弱毒株及血型火鸡疱疹病毒联合组成,注射到1日龄雏鸡体内的二价鸡马立克氏病疫苗含有上述二种型的疫苗病  相似文献   

6.
鸡马立克氏病对养鸡业危害性甚大,截止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七十年代后,各国逐渐使用疫苗免疫,接种1—3日龄雏鸡,预防雏鸡感染马立克氏病,以减少本病对鸡  相似文献   

7.
用一免法防制蛋鸡马立克氏病的效果往往很不确实,给养鸡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胶州市某鸡场近年来采用1日龄和14日龄两次皮下注射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疫苗防制蛋鸡马立克氏病,取----得了满意效果1 基本情况该鸡场过去一直采用一免法防制蛋鸡马立克氏病,但大多是防而不止,发病死亡率有时竞高达45%;有些蛋鸡  相似文献   

8.
鸡马立克氏病活疫苗  鸡马立克氏病活疫苗(Marek’sDiseaseVac cine,Living)系用自然低毒力的马立克氏病病毒弱毒株,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收获感染细胞,加入适宜冷冻保护液制成。用于预防鸡马立克氏病(MD)。【性状】 淡红色细胞悬液。【用途】 用于预防鸡马立克氏病。各种品种1日龄雏鸡均可使用。注苗后8日可产生免疫力。【用法与用量】 肌肉或皮下注射。按瓶签注明的羽份,用稀释液稀释,每羽0.2mL。(含2000PFU)。【免疫期】 1年6个月。【注意事项】 ①疫苗必须在液氮中贮藏及运输。②从液氮中取出后应迅速放于37℃温水中,待完…  相似文献   

9.
用一免法防制蛋鸡马立克氏病的效果往往很不确实,给养鸡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胶州市某鸡场近年来采用1日龄阳14日龄二次皮下注射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疫苗的方法防制蛋鸡马立克氏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该鸡场过去一直采用一免法防制蛋鸡马立克氏病,但大多是防而不止,发病死亡率有时竟高达  相似文献   

10.
邢兰君 《中国家禽》2004,26(19):27-28
在生产实践中,对于马立克氏病常用如下防制方法:1日龄注射马立克疫苗;增加免疫剂量;在疫苗中添加免疫促进素;正确使用疫苗,预防早期感染等综合性防制措施。预防马立克氏病,应用上述常规防制方法常常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为了有效地控制马立克氏病的发生,在进一步完善常规防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笔者对雏鸡进行了二次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试验。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马立克氏病的防制中,各孵化场尽管对1日龄雏鸡普遍注射了马立克氏病疫苗(主要是火鸡疱疹病毒疫菌),但该病仍时有发生,有的鸡场甚至预防接种无效,因此有人认为国产疫苗质量不可靠,想方设法地购买进口疫苗。也有认为单价疫苗已不能抵抗马立克氏病病毒的感染,主张使用双价疫苗以至多价疫苗。对此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正(上接第6期第46页)13.6马立克氏病马立克氏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肿瘤性传染病,分为神经型、内脏型、皮肤型。传播途径主要靠羽毛和皮屑。感染鸡主要表现为贫血症状,呈渐进性消瘦。当前常见的主要是内脏型。马立克氏病常规感染发生时间在90日龄至110日龄前后。可是近年来,感染发生日龄大大提  相似文献   

13.
二次免疫法防制马立克氏病效果好刘忠琛张翠华赵珊珊(山东省胶州市畜牧局266300)用一次免疫法防制马立克氏病(MD)的效果往往不确实,胶州市某鸡场近年来采用1日龄和14日龄两次皮下注射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疫苗防制蛋鸡马立克氏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  相似文献   

14.
正所有的马立克氏病毒分离株可根据生物特性分为三个不同的血清型:1)血清1型:包括所有的致病性或致瘤性MDV及相应的致弱株。根据血清I型MDV诱发免疫鸡群MD病变的能力可将血清1型之MDV进一步分为:温和马立克氏病病毒(m MDV),强毒马立克氏病病毒(VMDV),超强马立克氏病病毒(VVMDV),超超强马立克氏病病毒  相似文献   

15.
用一免法防制蛋鸡马立克氏病的效果往往很不确实,给养鸡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胶州市某鸡场近年来采用1日龄和14日龄两次皮下注射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疫苗防制蛋鸡马立克氏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基本情况该鸡场过去一直采用一免法防制蛋鸡马立克氏病...  相似文献   

16.
针对鸡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的问题 ,采用了HVT、HVT +ACM 1、CVI988三种疫苗大面积免疫 1日龄雏鸡的观察试验。结果表明 ,CVI988疫苗免疫效果最好 (发病率为 0 2 2 % ) ,HVT +ACM1次之 (发病率为 2 4 8% ) ,HVT疫苗居第三 (发病率为 6 5 % )。为临床上正确选择和应用疫苗预防鸡马立克氏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1日龄雏鸡同时免疫新流法三联疫苗与马立克氏病活疫苗对马立克氏病活疫苗免疫效果是否有干扰,试验将1日龄雏鸡分为5组,第1组商品蛋鸡不免疫,第2组SPF鸡不免疫,第3组商品蛋鸡仅免疫马立克氏病活疫苗,第4组商品蛋鸡同时接种新流法三联疫苗与马立克氏病活疫苗,第5组空白对照鸡不免疫,于雏鸡8日龄时对第1~4组用马立克氏病超强毒Md5株进行攻毒,攻毒后90 d内连续观察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第1,2组鸡出现精神沉郁、肢体麻痹等临床症状并有部分鸡死亡,对死亡鸡只剖检可见,肝脏、脾脏肿大,全身器官出现肿瘤;对剖检鸡只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典型的马立克肿瘤病变。而第3~5组鸡则无任何临床病症出现。说明无论是单独免疫马立克氏病活疫苗或是与新流法三联疫苗同时免疫,均能对鸡只提供良好保护,同时免疫新流法三联疫苗与马立克氏病活疫苗不会影响马立克氏病活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肉鸡马立克氏病的流行特征,从6个集约化养殖场随机选择未免疫马立克氏病疫苗的20日龄和45日龄肉鸡各360只,分别采集其羽髓和血清样品,用琼脂免疫扩散试验和PCR试验进行马立克氏病检测。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检测结果为:20日龄肉鸡马立克氏病阳性率为3.33%~6.67%,45日龄肉鸡马立克氏病阳性率为5.00%~8.33%;PCR试验检测结果为:20日龄肉鸡马立克氏病阳性率为5.00%~10.00%,45日龄肉鸡马立克氏病阳性率为8.33%~13.33%。统计这两种试验均为阳性的数据,结果显示20日龄肉鸡双阳性率为3.33%~5.00%,45日龄肉鸡双阳性率为5.00%~6.67%。检测结果表明,所调查的肉鸡群存在一定的马立克氏病感染,提示要加强肉鸡马立克氏病防疫,降低其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用一免法防制蛋鸡马立克氏病的效果往往很不确实,给养鸡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胶州市某鸡场近年来采用1日龄和14日龄两次皮下注射马立克氏病火鸡抱疹病毒疫苗防制蛋鸡马立克氏病,取得了满意效果。试验证实,1日龄雏鸡对马立克氏病的易感性比成年鸡高1000~10000倍,但1日龄兔疫往往因母源抗体的存在而导致免疫失败。母源抗体滴度在雏鸡3日龄时达到最高水平,在3周龄时又降到最低水平,若在3日龄前进行二免,因母源抗体滴度较高而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若在3周龄时进行二兔,可能雏鸡已感染了马立克氏病,再进行免疫已于事无补。因此,…  相似文献   

20.
马立克氏病是一种急性、传染性肿瘤 性疾病,其免疫效果受母源抗体、疫源场、饲 养管理、其他疫病等因素的影响,常规在 第1日龄进行1次马立克病疫苗接种,保护 率仅在50%~80%,甚至更低。作者通过对 1日龄雏鸡进行第1次马立克病疫苗接种,到 11日龄或17日龄时再进行第2次加强马立 克氏病疫苗接种,其结果显著高于仅一次免 疫鸡群的保护率,大大降低了鸡群的死淘率。 尤其是被马立克氏病污染的鸡场,除严格采 取综合性的防制措施外,二次免疫接种疫苗 是控制马立克氏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