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4 毫秒
1.
贮藏因素对核桃脂肪酶活性与油脂酸价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试验采用不同的贮藏方法,针对影响核桃脂肪酶活性与油脂酸价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核桃的水分含量、核桃贮藏温度对核桃的脂肪酶活性影响显著,核桃品种、核桃的水分含量、核桃贮藏形态及贮藏温度等条件对核桃的酸价有明显的影响,脂肪酶活性高时核桃油脂的酸价升高的速度快。核桃酸价超过7.5时酸败严重,核桃仁变色、变味。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叶城县6个核桃品种(温185、新新2、新丰、扎343、新光和温179)不同采收期果实品质和青果开裂率的变化规律,确定6种核桃在叶城县的适宜采收期,本试验测定了6种核桃样品的外观品质(三径、坚果单重、壳厚、出仁率、径仁率、含水率)和内在品质(脂肪、蛋白质、可溶性糖、维生素E和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时间的推迟,6个核桃品种的坚果三径、单果重、出仁率、径仁率呈上升趋势,壳厚、含水率均呈下降趋势,内在品质整体呈上升趋势。温185在9月4日、新新2在9月24日、新丰和扎343在9月14日、新光和温179在9月19日采收的核桃坚果质量、脂肪、蛋白质含量等已基本定型,过早或过晚采收对核桃品质均有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青果开裂率越大,则果实越大、内在营养物质含量越高,果实青果开裂率可作为判断叶城县6个核桃进入适宜采收期的重要依据。综合上述评价结果表明,温185、新新2、新丰、新光和温179的青果开裂率达75%,扎343的青果开裂率达55%为适宜的采收期。本研究结果为叶城县6种核桃采收后深加工、贮藏以及进一步划分果实等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广式腊肠干燥及贮藏过程中主要理化特性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准确把握和控制广式腊肠加工贮藏过程中脂肪氧化和水解反应引起的理化指标和风味等变化,本文系统研究了烘烤和传统日晒两种加工方式生产出的广式腊肠的酸价、过氧化值、含水率等理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加工过程中烘烤肠含水量、酸价及过氧化值的变化速度较日晒肠大,而贮藏过程中,日晒腊肠的酸价及过氧化值的变化速度高于烘烤腊肠。真空包装对酸价无明显抑制,但对过氧化值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贮藏温度与酸价和过氧化值呈正相关,但在100d的贮藏期内广式腊肠的过氧化值均未超过国家标准,而无论是日晒肠还是烘干肠的酸价,即使在10℃抽真空包装的理想贮藏条件下,在60d和80d时分别超过了国家标准。烘烤腊肠在30℃散装贮藏条件下保质期为20d,添加0.15%瓜尔豆胶及0.15%硬脂酰乳酸钠可使腊肠保质期延长到60d左右。  相似文献   

4.
四种特色品种小苹果采后生理及耐贮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究四个特色小苹果品种采后生理品质及质地变化规律,为制定特色小苹果最佳贮藏货架期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该研究以‘龙丰’‘金红’‘塞外红’‘乙女’4个特色小苹果为试验材料,在常温(20±1)℃条件下放置14 d,测定果实品质指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乙醇和乙醛含量、乙烯释放量)以及穿刺参数(果肉硬度、果肉做功、破裂力、屈服力)和质地多面分析(Texture Profile Analysis)参数(脆裂性、内聚性、弹性、胶黏性、咀嚼性)等指标的动态变化,并对以上指标进行综合评分。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小苹果果实的硬度、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随贮藏时间不断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较小,其中‘龙丰’果实硬度、维生素C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均较低,常温贮藏性能优良;‘塞外红’刚采收时品质高,但在常温贮藏期间,硬度下降最大,品质下降较快,常温贮藏性能较差。‘金红’和‘乙女’硬度、维生素C含量下降也较大,且‘金红’和‘乙女’果实的乙醇、乙醛含量出现峰值,而其他小苹果的乙醇、乙醛含量均大体呈缓慢上升的趋势。不同品种小苹果果实的乙烯释放量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均出现一个呼吸高峰,‘龙...  相似文献   

5.
辐照处理对冷冻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对冷冻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剂量为0、2、4、6和8 kGy,检测辐照前后羊肉中微生物、理化成分含量及酸价、过氧化值。结果表明:剂量为4 kGy的辐照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冷冻羊肉中微生物的污染程度,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变化不明显,氨基酸总量较对照有所增加,3种维生素的含量降低、脂质氧化程度加重。剂量为4kGy的辐照处理对羊肉的品质没有明显的影响,有利于冷冻羊肉的储藏保鲜。  相似文献   

6.
远红外烘烤咸酥花生的工艺参数优化及品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提高咸酥花生的烘烤品质,应用正交试验优化远红外烘烤咸酥花生的工艺参数,并研究其烘烤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远红外烘烤咸酥花生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烘烤温度130℃,烘烤时间2.5 h,物料量为0.312 kg/kW。咸酥花生的酸价、过氧化值随烘烤时间的延长而缓慢升高,在最优工艺条件下不会显著影响其品质;由于在烘烤过程中发生美拉德反应,还原糖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随烘烤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这有利于咸酥花生烘烤香味的产生;脂肪氧化酶(LOX)和抗营养因子花生胰蛋白酶抑制剂(PTI)的活性随烘烤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其中LOX活性在130℃烘烤 0.5 h可被完全钝化、PTI活性在130℃烘烤2.5 h可几乎全部被钝化。LOX和PTI活性的钝化有利于提高咸酥花生的贮藏稳定性和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春大麦营养器官游离氨基酸含量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关系,本试验以蒙啤1号、蒙啤3号、甘啤4号、垦啤7号4个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和播期处理下内蒙古东部灌区春大麦灌浆期间籽粒蛋白质含量与叶片、茎秆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灌浆进程,不同播期和氮肥处理下4个品种大麦叶片和茎秆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籽粒蛋白质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同一灌浆时期,随着播期推迟,叶片和茎秆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籽粒蛋白质含量均升高;随着施氮水平提高,叶片和茎秆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籽粒蛋白质含量均先升高后降低。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对成熟期籽粒蛋白质含量影响最大的是花后35 d的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和茎秆游离氨基酸含量。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对成熟期籽粒蛋白质含量影响最大的是花后7 d的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和花后21 d的茎秆游离氨基酸含量。本研究结果为优质高产大麦生产实践确定合理的农事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选择合适的包装措施以减缓山核桃仁中油脂在贮藏期间的氧化酸败,延长其贮藏期,研究了用聚乙烯塑料膜(Polyethylene,PE)和聚乙烯塑料铝箔膜(Polyethylene/Al,PE/Al)的普通包装与PE、PE/Al的真空包装,4种不同包装措施对山核桃贮藏过程中油脂氧化的影响。通过不同包装对山核桃油脂的酸价、碘价、过氧化值、p-茴香胺值和脂肪氧合酶活性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的影响,确定适合山核桃的包装形式。试验结果表明PE/Al真空包装能有效减缓山核桃油脂的氧化进程,从而延缓山核桃的品质的下降,延长其货架期。  相似文献   

9.
冬小麦籽粒品质评价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南北方冬麦区主要推广品种作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分期播种试验方法,采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对冬小麦籽粒性状和内在品质进行分析评价,利用线性相关、二次曲线相关和逐步回归等方法,选择影响显著的气象因子绘制品质响应曲线,构建冬小麦品质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各供试小麦品种均属中蛋白品种,其主要品质性状中,淀粉含量最高且变异程度最小,蛋白质含量次高变异程度居中,脂肪含量最低但变异程度最大;蛋白质、脂肪和产量区域差异显著,各品质含量地域分布总体呈北方较南方高而稳定的特点;蛋白质组分氨基酸品质可由3个主成分解释,一般非必需氨基酸谷氨酸含量最高,必需氨基酸蛋氨酸含量最低,北方麦区氨基酸品质优于南方麦区,表明北方气温日较差大更利于提高氨基酸含量;脂肪组分脂肪酸品质可由4个主成分解释,一般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含量最高,饱和脂肪酸十五碳一烯酸含量最低。温湿条件是影响冬小麦籽粒品质的主要气象因子,可通过调整开花-成熟期气温日较差和降低土壤湿度的方式提高蛋白质或氨基酸品质,通过调节开花-成熟期最低气温和土壤湿度的方式提高脂肪或脂肪酸品质。  相似文献   

10.
贮藏温度对冷破碎番茄浆品质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冷破碎番茄浆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以指导冷破碎番茄浆的贮藏,该文研究了其在0、25和37℃条件下贮藏150 d的品质变化,并对产品中主要指标的变化进行了动力学分析。25和37℃贮藏条件下冷破碎番茄浆中氨基酸、总糖、蔗糖、果糖、维生素C含量和颜色指标(亮度L*、红值a*和黄值b*)均显著下降,而5-羟甲基糠醛(HMF)含量、褐变度(BD)和总色差ΔE显著增加,其中总氨基酸、总糖、维生素C、HMF和BD的变化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而且HMF含量与BD变化呈线性关系,符合零级动力学模型。但是番茄红素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不显著,而酸度随温度和时间的增加呈增加趋势。0℃贮藏条件下,除维生素C含量显著下降外,上述其他指标均无显著变化。表明高温贮藏显著降低冷破碎番茄浆的品质,而低温贮藏可有效保护冷破碎番茄浆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存储时间对玉米秸秆理化性状及产甲烷潜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收割后的秸秆需要经过时间不等的存储后进入到厌氧系统生产沼气,而秸秆的存储时间不同对产甲烷潜力有一定的影响。该文对收割后的玉米秸秆分别经过0、2、5、10、20、30和45 d自然堆放存储,分析不同存储时间秸秆的理化性质变化以及对产甲烷潜力的影响。通过分析不同存储时间秸秆的感官性状、总固体(totalsolid,TS)、挥发性固体(volatile solid,VS)、pH值、木质纤维素、叶绿素、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 acid,VFA)等理化性质,发现秸秆存储20 d后各个性状趋于稳定。对不同存储时间处理的秸秆进行产甲烷潜力(biochemical methane potential,BMP)测试,结果显示,存储0、2、5、10、20、30、45 d的BMP分别为325.49、315.35、297.85、296.71、295.25、287.83、291.01 mL/g(以VS计)),随着存储时间的增加,BMP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且存储0~5 d的下降较快,存储大于5 d的秸秆BMP结果相近。试验得出,秸秆存储时间不同对产甲烷潜力有明显影响,主要由于受到多种原料性质的影响,尤其是木质纤维素、可溶性化学需氧量、还原糖、挥发性脂肪酸。研究结果可为工程化秸秆沼气项目和生物天然气项目的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微波热处理对山核桃贮藏品质的影响,将新鲜山核桃(500 g)在微波(2455 MHz,650 W)下分别进行1,2.5,3和5 min 热处理,然后置于温度:(2±0.5)℃,相对湿度:70%~80%的环境中贮藏120 d。贮藏期间对山核桃营养成分,品质变化,感官指标进行监测。结果显示2.5 min 的微波处理能够显著(P<0.05)延缓蛋白质、脂肪的降低,对脂肪酸和维生素 E 有较好的保存效果,此外,2.5 min 微波处理能够减慢贮藏期间山核桃水分和可溶性糖的流失速度,维持较好的感官品质。同时2.5 min 微波处理对脂肪酸败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在贮藏120 d,山核桃保持了较好的品质。与2.5 min 相比较,较短时间(1 min)和较长时间(3和5 min)微波处理没有提高山核桃贮藏期间的营养品质,1 min 的微波处理对贮藏期间山核桃脂肪、蛋白、脂肪酸、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生育酚等营养几乎贮藏无影响(P>0.05),3和5 min 处理显著(P<0.05)加剧了各项营养指标的衰败速度,因此2.5 min为适宜的微波处理条件。该研究为微波保鲜山核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抗氧化剂和包装材料对辐照如皋火腿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辐照可以延长火腿的保质期,但辐照过程会加速脂肪的氧化。本文对不同包装和不同组分抗氧化剂处理的火腿进行辐照处理,通过测定贮藏期间过氧化值的变化,研究辐照火腿的抗氧化保质的效果。结果显示:4和8kGy的辐照处理均可引起火腿脂肪的过氧化值普遍升高,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组的过氧化值都先升后降,峰值大约在100d左右出现,添加抗氧化剂可起到一定抗氧化作用。铝膜复合包装的抗氧化效果优于聚乙烯塑料袋,当抗氧化剂组分别为茶多酚0.5%、Vc 0.5%、柠檬酸0.5%、海藻酸钠5%时,4kGy辐照处理的过氧化值最低。  相似文献   

14.
为了降低花生收获后因未及时干燥而造成的霉变损失,本试验以天府9号新鲜花生为试验材料,采用热风、微波、微波热风联合干燥3种技术对花生进行干燥,对比了3种干燥方式对花生营养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风、微波及热风微波联合干燥将花生干燥至安全含水率耗时分别为24、14和10 h。微波热风联合干燥花生的氨基酸、脂肪以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热风、微波2种干燥方式(P<0.05),而酸价及过氧化值显著低于热风、微波2种干燥方式(P<0.05),且其色泽与花生自然果色最为接近,颜色均匀一致,红衣完整无皱缩脱落,风味较好。本研究结果为花生机械化干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花生产地减损领域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气调包装对松籽常温贮藏生理和品质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朝鲜红松带壳松籽和去壳松仁为试材,将其分别放在30 μm紫色聚氯乙烯袋、30 μm白色聚氯乙烯袋和40 μm白色聚乙烯袋中进行自发气调贮藏,研究了常温下(20~30℃)贮藏180 d期间松籽种仁的生理、品质和脂肪酸氧化变化。结果表明:与40 μm聚乙烯袋相比,30 μm紫色聚氯乙烯袋与30 μm白色聚氯乙烯袋可以形成相对低O2高CO2的贮藏条件,能有效降低带壳松籽和去壳松仁的呼吸速率和可溶性总糖的损耗,提高种仁的贮藏优品率;同时可以较好地防止总脂肪的降解,抑制酸价、过氧化值的升高和碘价的降低。综上所述,30 μm聚氯乙烯袋可以较好地保持松籽品质,相同气调包装贮藏下带壳松籽的贮藏品质优于去壳松仁。  相似文献   

16.
水资源匮乏与土壤肥力不足一直是阻碍新疆红枣果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探究不同氮磷用量对红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给红枣树合理施肥提供指导。在南疆阿里尔市枣园,以主干结果型灰枣树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滴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施磷量下灰枣果实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糖酸比、Vc等品质指标与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各施氮处理吊干枣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均明显高于鲜枣,但鲜枣的Vc含量和糖酸比却均明显高于吊干枣。随施氮量增加,吊干枣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均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其中以施N 690.0 kg/hm2时吊干枣可溶性糖含量较高,糖酸比较低;施N 495.0 kg/hm2时吊干枣可滴定酸含量较低,糖酸比较低;施N 592.5 kg/hm2时鲜枣Vc含量较高,糖酸比较高,吊干枣产量最高,为8 061 kg/hm2。各施磷处理鲜枣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明显低于吊干枣,但鲜枣的Vc含量明显高于吊干枣,糖酸比波动较大,变化无明显规律。随施磷量增加,鲜枣和吊干枣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和Vc含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可滴定酸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糖酸比鲜枣呈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趋势,吊干枣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施P2O5 517.5 kg/hm2时吊干枣可溶性糖含量和鲜枣Vc含量较高,吊干枣产量最高,为6 983 kg/hm2。施P2O5 435.0 kg/hm2时吊干枣可滴定酸含量较低。综合可见,施N 495.0 kg/hm2、P2O5 517.5 kg/hm2 为南疆枣园最优施肥量。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不同冷藏时间和不同低温处理对油菜薹营养品质的影响,以2个油蔬两用型油菜品种浙油51和浙油杂108为材料,以新鲜菜薹为对照,设置3个贮藏时间(4℃条件下贮藏1、2、3 d)和3种贮藏温度(-20、-40、-80℃贮藏10 d),分析贮藏期间油菜薹糖类、维生素、纤维素和木质素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4℃条件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两品种中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B1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维生素B6、果糖、蔗糖和纤维素含量则逐渐升高;维生素E含量在浙油杂108中呈上升趋势,而在浙油51中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淀粉含量在两品种中变化趋势相同,均为逐步降低。油菜薹石蜡切片结果显示,浙油51中纤维素面积和浙油杂108中木质化面积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不同贮藏温度下,除纤维素外各营养成分含量均在新鲜状态下最高,纤维素含量则在-20℃下达到最大;两品种的果糖、蔗糖和纤维素含量在-80℃下可达新鲜水平,而浙油51中维生素B1和维生素E含量则在-40℃下保存更好。综上所述,油菜薹在4℃下贮藏,货架期以2 d为宜;低温下,-40和-...  相似文献   

18.
本文叙述了γ射线对鲜兔肉品质的影响。试验测定了鲜兔肉辐照后各项品质指标,结果表明:1到60kGy的辐射剂量对鲜兔肉的基本化学组成和氨基酸的含量无明显影响,没有改变兔肉食品的营养结构。辐照后兔肉的挥发性盐基氮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但未超过规定的鲜兔肉标准(小于15mg/100g).γ射线对鲜兔肉的蛋白质分解和脂肪的氧化有一定作用,但作用程度很小,并且在适宜的辐照剂量范围内不能引起兔肉的变质。10kGy以上辐射剂量处理的鲜兔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味”,并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加重,但在低温下,“异味”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减弱或消失。密封包装的鲜兔肉用10kGy剂量辐照后,在2±1℃条件下贮藏3个月以上仍属于次鲜兔肉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