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外环林带森林结构的优化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城市森林群落结构和森林群落斑块的空间配置要求,调查和分析了上海市外环林带的森林结构,提出了有关城市森林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与程序,并针对观赏、环保、生产和文化休闲等城市外环林带的主导功能目标,提出了上海市外环林带优化森林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2.
县级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中数据更新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县级森林资源数据更新管理的需求,通过分析森林资源数据变化因子和变化原因,设计了森林资源小班变化数据的存储方法,研究了森林资源小班空间和属性数据的同步更新流程,并在县级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中实现了数据更新功能。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通道绿化带社会服务功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道绿化带社会服务功能评价过程存在广泛模糊性。为减少由于信息的模糊性带来的不确定性,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运用模糊数学思想评判山西省通道绿化带的社会服务功能,评价结果:山西省高速路通道绿化社会服务功能综合评价为优,国道绿化带为良,省道绿化林带在良和可之间。建议加强绿化树种的管理,且以植物及其配置形式展示地方文化特色,对山西省通道绿化林带工程建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汕汾高速公路汕头市澄海段生态景观林带主要植物品种的选择和应用分析,应用植物生态学等原理,根据景观林带主要植物的特性和区域立地条件,筛选出适合该景观林带绿化美化提升项目的植物品种,并对景观效果进行分析评价,以期为粤东地区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及植物品种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开源WebGIS的“三网”绿化工程信息服务系统研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省东营市“三网”绿化工程建设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需求分析,采用MapServer和OpenLayer等开源WebGIS技术研建了一个面向公众的“三网”绿化工程信息服务系统.该系统对工程中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实施统一管理并在网络中发布,为公众提供了“三网”电子地图展示和工程信息查询,造林绿化小班信息查询,各种统计信息...  相似文献   

6.
植物信息化技术日益发展,为植物信息的管理和维护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小区域植物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施,是面向小范围区域的植物,用更为精细的分类方式对植物信息进行管理,目前以华中农业大学数百种植物的信息为基础建立数据库,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平台上用C#编程语言及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数据库为技术支持,初步构成植物信息管理系统,以名称、植物特性等方式进行查询,为教学、科研以及植物爱好者对植物信息的获取等多方面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7.
武汉市主城区绿化植物滞尘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武汉市主城区常见绿化植物的滞尘效应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植物种类、不同区域和不同时段绿化植物单位叶面积滞尘量的异同,并估算了不同供试植物的饱和滞尘量以及武汉市主城区绿化植物每日总滞尘量。结果表明,在同一区域,不同植物种类滞尘能力差异显著;同种植物在不同区域也有着不同的滞尘能力;乔木中白玉兰与悬铃木的滞尘量较高,灌木中法国冬青与红花檵木的滞尘量较高;白玉兰的饱和滞尘量最大,达到27.77 g/m2;绿化树种的滞尘能力与叶片表面粗糙度及是否有毛有一定关系,与是否革质关系不大;武汉市现有的树种滞尘能力治理降尘还远远不足。  相似文献   

8.
屋顶绿化是节能减排、改善大城市环境的有效途径。对国内外屋顶绿化概况、屋顶绿化功效以及对居住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武汉市高效快捷的屋顶绿化设想,包括不同季节的覆盖式立体绿化植物组合与可移动容器绿化植物组合,并提出了对屋顶绿化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阐述开拓室内绿化空间的必要性,对其作用与功能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科学地提出了室内绿化的原则及形式,并对室内绿化植物的选择及管理作总结。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植物信息管理系统的初步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系统以Visual Foxpm为程序设计语言,结合SQL(Structure Query Language)语言,并且采用了对象的链接和嵌入技术OLE(Objeet linking and embedding),初步构建了内蒙古植物信息管理系统,系统设置了4种查询植物信息的方式,可以快速检索植物的中文名、拉丁名、科、属、生境特点、用途等信息,对植物资源实现了微机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