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结合1999-2003年间引种驯化试验和育苗造林实践及前人在西部荒漠区进行的大量工作,进行了人工植被重建中适宜物种筛选研究。根据植物的生态适宜性,运用恢复生态学中的限制性因子原理和生物多样性原理,初步筛选出31种塔里木河中下游生态脆弱带植被恢复重建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适宜应用的栽培和野生植物种,并将其中的一些物种应用到了当地生态工程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2.
浑善达克沙地植被恢复与重建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浑善达克沙地为研究对象 ,探讨土地沙化、退化的自然、人为原因 ,在近自然林业理论指导下 ,提出了沙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主要措施体系。沙地植被以自然恢复为主 ,辅以人工措施。为促进植被快速恢复 ,在实施生态移民的同时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经营方式 ,实现生态系统物质“生产”和人类“生活”的耦合。  相似文献   

3.
荒漠河岸生态系统退化与物种多样性恢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后植物群落及其环境因子的调查,采用聚类分析与多样性指数,分析生态系统退化程度与时空维上物种的恢复速率差异。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下游生态退化可以归为3类,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3种退化类型的地下水埋深依次增大,物种多样性与植被盖度依次减小,沙漠化指数也依次增强。物种多样性差异与环境水分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地下水埋深小于5 m时,物种恢复速率的发生率达100%,而在地下水埋深大于5 m时,多样性恢复速率达46%。根据退化程度的不同与物种多样性的恢复差异,提出该区域的生态恢复应分阶段进行。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河下游断流河道输水的生态响应与生态修复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14  
结合2000年以来对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生态监测等相关实测资料的分析,讨论塔里木河下游生态受损和实施输水工程后的地下水位变化与生态恢复过程.研究表明:塔里木河下游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类型以及物种多样性变化与地下水位埋深有着密切的联系.自塔里木河下游上段英苏至下游段考干,随着地下水位埋深变化,生态受损程度不尽一致,群落类型由上而下趋于简单、物种数也在减少.实施生态输水过程中,塔里木河下游浅层地下水位普遍抬升,主要物种的覆盖度增加,物种数增多,优势度也发生了变化.塔里木河下游的生态受损与恢复与水文过程密切相关,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对确保流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3S的石羊河流域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生态功能区划是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科学管理及持续利用的基础,可为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在综合分析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确定生态功能区划原则、依据、方法及命名,探讨利用3S技术进行生态功能区划的方法,分析各功能区的主要特征。对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青藏铁路沿线高寒草原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全面和客观评价青藏铁路沿线高寒草原生态环境质量以及生态恢复工程的质量,在实地测定大量样方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盖度、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物种数、优势物种分盖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深度等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制定了青藏铁路沿线高寒草原生态环境质量与生态恢复质量的评价指标值。该方法既反映了植被生态环境的量化指标,也考虑了与环境密切相关的植物生长立地表征指标,各项指标相互联系和相关,具有易获得性和实用性,符合当地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可以科学、客观地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对于指导青藏铁路建设中的生态建设与生态建设工程的质量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西部干旱区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重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干旱区振兴流域经济的主要保证 ,也是促使生态经济系统向良性方向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分析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系统特征、开发利用现状以及主要的水环境问题出发 ,得出干旱区生态恢复与重建必须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为核心的结论 ,同时提出了干旱区水资源利用优化途径与生态重建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8.
小叶锦鸡儿固沙群落草本种群重要值与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文以不同恢复阶段小叶锦鸡儿群落内的草本物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植被恢复过程中草本种群的重要值与生态位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在5年,10年和天然锦鸡儿群落中狗尾草的重要值最大,而在21年锦鸡儿群落中地锦占优势地位;狗尾草和烛台虫实在整个演替过程中生态位宽度值都较大,大多数物种的生态幅度较窄;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群落内种群之间生态位重叠的平均值呈下降趋势,群落的生态位配置得到改善,种间关系和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9.
基于水资源的坝上植被生态恢复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是植被生态建设的主要限制因子,也是农牧交错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根本。本文根据坝上各县水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水资源在坝上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光温资源的耦合程度;探讨了水资源的分布规律对植被生长与分布的影响。研究认为坝上应以自然恢复为主,林草植被恢复建设则应以地带性植被分布规律为依据,以水定草、定林,实现土壤水分的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新疆高等级公路路域植被恢复和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调查分析吐鲁番-乌鲁木齐-大黄山高等级公路和乌鲁木齐-奎屯高等级公路路域自然环境特点与植被自然恢复影响因素及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划分了路域生态区段,并提出人工定位辅助恢复和重建路域植被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干旱区绿洲荒漠交错带土地退化及生态重建   总被引:20,自引:15,他引:20  
由于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当这种压力超过了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就导致了土地退化的发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土地资源的退化表现为:土壤肥力降低,生物多样性降低,以及伴随的经济发展的落后。当前世界范围内对土地退化的治理,基本方法仍是基于生态学理论的生物方法。但对土地退化的恢复与生态系统的重建的研究,需要经过谨慎设计的长期实验。绿洲荒漠交错带的重要性,不仅表现为是绿洲的保护屏障,而且在绿洲经济的发展中也起到巨大的作用。通过对国内外大量研究的回顾,讨论了在不同地区进行的长期实验所采用的方法。有人为因素参与的退化土地恢复与生态重建,可以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效果。产生土地退化的原因,不仅仅是土地资源特点与自然环境这样一些自然因素,还包括一些社会与经济因素。因此退化土地的恢复与生态重建的成功,需要一种考虑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的综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高原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鄂尔多斯高原是一个极端受损的生态系统 ,对我国华北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从区域经济合理布局与定位的角度 ,探讨鄂尔多斯高原生态恢复的对策 ,为鄂尔多斯高原生态保育提供理论依据。分析伊克昭盟 5 3a来各项重要经济指标的发展趋势 ,提出度量经济发展趋势与稳定性的动态指标趋势系数与波动指数 ,利用各指标的趋势系数、波动指数与 1 999年的数据值对伊克昭盟 8旗、市的经济发展规律进行了聚类分析 ,提出伊克昭盟的区域经济分工布局与定位方案为 :工、商业与政治、文化中心型 (东胜市 ) ,农、商、工业型 (达拉特旗 ) ,黄土丘陵农牧型 (准格尔旗 ) ,沙地农牧型 (乌审旗、伊金霍洛旗、杭锦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 )。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西部区环境评价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邰生霞  何桥  毕佳 《干旱区研究》2007,24(3):364-368
以内蒙古西部的鄂尔多斯市、乌海市及阿拉善盟为研究区,针对这些地区自然生态的复杂性及存在的问题,采用综合评价法进行环境评价.结果表明:土地沙漠化、草场退化、土壤次生盐碱化、水土流失及城市空气污染是该地区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是以水资源为核心的生态问题,在西北草原牧区普遍存在,具有代表性.据此,提出了若干改善西北草原牧区环境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干旱区山地生态格局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我国干旱区以山地-绿洲-荒漠组成的独立的内陆自然体系为重要特征。在这个体系中,山地为绿洲区提供了几乎所有的水资源;山地是干旱区最主要的林业及牧业基地;山地是干旱区绝大部分矿产、旅游资源所在地;山地是干旱区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集中地。没有山区的生态稳定,就没有干旱区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多年来干旱区山地遭受森林破坏、草地退化、污染等影响,正侵蚀着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的根基。特别是干旱区在研究和政策上,重绿洲轻山地,使山区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概括出干旱区山地的四种生态格局:基本格局、草原-草甸优势格局、草原-荒漠优势格局及内部湿地中心格局。简要论述了干旱区山地森林稀有资源管理的“奥依塔克模式”、山地保护与发展相协调的“巴音布鲁克模式”、中国西部山地发展的一般模式,并首次提出了中山带发展战略,使干旱区形成绿洲-中山立体双带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对西部农业开发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发展的生态平衡观、生态农业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生态重建必须符合自然生态规律等几个科学问题,结合西部实际,从系统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和思维出发,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东北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恢复与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东北农牧交错带半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 ,草场退化与土地沙漠化发展加剧。文中分析综合治理的必要性与影响因素 ,提出促进生态环境恢复良性循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与产业布局 ,以及建立防沙型农牧业生态模式、生态适应性旱作模式及综合治理模式与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唐晓岚  杜瑶 《干旱区研究》2011,28(3):413-420
以塔里木河下游为例,通过对当前生态恶化、水资源的减少,以及绿色廊道景观格局变化的成因分析,提出自然的河水漫溢是造成下游"绿色走廊"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主要原因.根据生态修复的目标,对下游生态需水的范围进行界定,提出生态治理的机制模式,营造绿色基础设施,并把其构思运用于空间格局的规划中,通过人工湿地构建一个既有网络中心,又...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建设与政策创新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切入点。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严峻的地区 ,目前仍有 2 9× 10 4 km2 的土地有待治理 ,任务十分艰巨。本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阻力是生态系统脆弱、经济系统贫困、科技文化水平落后、生态建设效益滞后、投资巨大等。提出的对策是稳定落实“退田还林”补贴政策 ,完善多元化的生态建设投资体系 ,建立公平合理的资源开发政策体系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支撑作用 ,严格控制人口的快速增长等。强调排除阻力、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是调整思路 ,在各项政策和措施上都有所创新 ,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9.
京张区域生态与环境特征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张区域是中国首都圈的生态功能核心区域,通过分析认为,该区域环境具有区位特殊性、系统脆弱性、功能一体性、地域分割性、发展二元性等特征,存在有干旱缺水、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风沙危害、环境污染等突出问题。北京作为特大城市发展所依赖的周边环境与上海、广州等城市有本质不同,必须作为特殊情况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生态需水配置的额济纳绿洲恢复方案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简要分析额济纳地区水分-绿洲驱动演变的基础上,分析了额济纳地区未来供水条件,并从生态系统的需水机理出发,提出了基于生态功能考虑的干旱区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以《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提出的分水指标和生态恢复水平为依据,综合考虑绿洲规模和生态功能之间的竞争关系,以生态需水为主要配制指标,提出了近期2010年额济纳绿洲的恢复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