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皱皮木瓜果实可入药,有舒筋活络与和胃化湿的功能。湖北省长阳县种植皱皮木瓜历史悠久,尤以榔坪镇种植面积最大。2019年全县挂果树10万亩、新发展幼树10万亩。为解决皱皮木瓜长期种植过程中出现的大小年、缺素及抗性降低等问题,湖北宜施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依据木瓜需肥特性,结合农户种植习惯,配制出木瓜专用肥料,并多点进行试验示范,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主要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农村地区推进水环境友好型的土地利用模式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以沙颍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访谈农户调研获得210份调查问卷,分析农户土地利用的投入行为和种植行为特征,并从农户家庭因素、农业经济因素、环境意识和政策认知因素中选取变量,分别构建农户土地利用的投入行为和种植行为模型,分析各因素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影响。【结果】农户土地利用的投入行为特征表现为农业生产劳动力人数减少、投入农业生产时间缩短、生产资金投入增加。农户学历、农作物总产量、农业收入、土地流转状况与其对土地的劳动力投入负相关;农业劳动时间和耕地质量与其对土地的劳动力投入正相关,耕地面积、家庭总收入、农业收入及其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与其对土地的劳动力和资金投入均正相关。农户土地种植行为特征表现为种植规模有限、种植作物种类以粮食作物为主、土地利用强度大。户主年龄、农业劳动力数量、农业收入、粮食作物产量和价格对农户选择种植粮食作物有正影响;户主学历、农业劳动力数量、油料作物产量、农业是否污染水环境对农户选择种植油料作物有负影响;蔬果作物产量和价格对农户选择种植蔬果作物有正影响。【结论】在耕地面积和劳动力数量有限、农业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的现实条件下,农业经济因素对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影响最大,其次是农户家庭因素,环境意识因素影响较小,政策认知因素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主要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农村地区推进水环境友好型的土地利用模式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以沙颍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访谈农户调研获得210份调查问卷,分析农户土地利用的投入行为和种植行为特征,并从农户家庭因素、农业经济因素、环境意识和政策认知因素中选取变量,分别构建农户土地利用的投入行为和种植行为模型,分析各因素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影响。【结果】农户土地利用的投入行为特征表现为农业生产劳动力人数减少、投入农业生产时间缩短、生产资金投入增加。农户学历、农作物总产量、农业收入、土地流转状况与其对土地的劳动力投入呈负相关关系;农业劳动时间和耕地质量与其对土地的劳动力投入呈正相关关系,耕地面积、家庭总收入、农业收入及其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与其对土地的劳动力和资金投入均呈正相关关系。农户土地种植行为特征表现为种植规模有限、种植作物种类以粮食作物为主、土地利用强度大。户主年龄、农业劳动力数量、农业收入、粮食作物产量和价格对农户选择种植粮食作物有正影响;户主学历、农业劳动力数量、油料作物产量、农业是否污染水环境对农户选择种植油料作物有负影响;蔬果作物产量和价格对农户选择种植蔬果作物有正影响。【结论】在耕地面积和劳动力数量有限、农业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的现实条件下,农业经济因素对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影响最大,其次是农户家庭因素,环境意识因素影响较小,政策认知因素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木瓜主要病害包括炭疽病、轮纹病及叶斑病的危害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以期为农户种植木瓜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新疆昌吉市182个番茄种植户的实地调查,分析农户不同时期番茄种植选择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统计分析和Multinomial logit多元选择计量模型.[结果]农户选择种植不同时期番茄面临不同的产出、价格及风险因素,农户基本特征、农户家庭基本特征和番茄种植基本特征使得农户选择种植不同时期的番茄.[结论]相比种植晚期番茄而言,户主年龄、文化程度、种植规模等因素对农户选择种植早期番茄有负向显著影响;而户主年龄、种田经验年数、番茄采用灌溉方式、是否参加番茄订单等因素对农户选择种植中期番茄有正向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水果型木瓜肉质嫩滑,味甜清香,具有较高的营养与保健价值,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具有较广阔的市场前景.广西2002年开始从台湾引进水果型木瓜进行小面积试种,2004年种植面积达到300hm2,成为我国水果型木瓜的主产区之一.种植水果型木瓜给许多农户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农业机械化对农户主粮种植面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 667个农户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内生变量归并模型(IVTobit)和无条件分位数回归(UQR)探究农业机械化对农户主粮种植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业机械化对农户主粮种植面积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不同类型主粮种植面积的影响有所差异,影响效果从大到小依次是马铃薯、水稻、玉米和小麦。2)农业机械化对各类型主粮种植面积的影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倾向,即农业机械化对不同类型主粮种植面积的影响随着分位点的提高而不断增加。3)从作用机制分析可知,农业机械是通过替代成本相对较高的农业劳动力,降低主粮生产成本,进而诱致农户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建议进一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机装备生产企业,深入推进地块“宜机化”改造,切实降低农机作业成本和增加主粮收益率,从而提高农户主粮种植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8.
采用1 667个农户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内生变量归并模型(IVTobit)和无条件分位数回归(UQR)探究农业机械化对农户主粮种植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业机械化对农户主粮种植面积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不同类型主粮种植面积的影响有所差异,影响效果从大到小依次是马铃薯、水稻、玉米和小麦。2)农业机械化对各类型主粮种植面积的影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倾向,即农业机械化对不同类型主粮种植面积的影响随着分位点的提高而不断增加。3)从作用机制分析可知,农业机械是通过替代成本相对较高的农业劳动力,降低主粮生产成本,进而诱致农户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建议进一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机装备生产企业,深入推进地块“宜机化”改造,切实降低农机作业成本和增加主粮收益率,从而提高农户主粮种植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和掌握农户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重庆市403份农户样本的调查数据,运用相关分析法,层次回归分析法检验农户环境意识对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并引入农村社区环境作为调节变量,分析社区环境对农户环境意识与环境友好行为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环境行动技能、环境保护态度对农户环境友好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村社区内的环境公共服务、环境政策执行均对农户环境意识—环境友好行为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结合农村需求提出如下促进农户环境友好行为的政策建议:1)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和鼓励,培养农户的环境保护态度;2)加强对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农户环境行动技能;3)创造生态文明型社区环境,营造环境友好的农村社区氛围,促进农户对环境友好行为的采纳。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要以农户意愿为基础。以农户成为种植大户的意愿为例,基于粮食主产区的农户样本数据,运用Logit模型与联立方程组模型,分析农机社会化服务在不同作物和不同生产环节间的差异,探讨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户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样本农户中,40.27%的农户有成为种植大户的意愿,农户在耕地、播种/插秧和收获三大生产环节的农机服务利用比例分别为66.55%、50.68%和63.82%,小麦种植户的农机服务利用比例较高,水稻和玉米种植户成为种植大户的意愿较高。综合来看,耕种收综合农机服务对农户成为种植大户的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分环节来看,机收环节的农机服务对农户成为种植大户的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分作物来看,与小麦相比,水稻和玉米种植中的农机服务对农户成为种植大户意愿的影响更加明显。控制内生性后,农机服务对农户成为种植大户意愿的影响仍然正向显著。此外,生产决策者的健康状况、种植面积对农户成为种植大户的意愿也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提出积极引导农户成为种植大户、鼓励扶持农户利用农机社会化服务和提升薄弱环节与重点作物农机服务质量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蒲江县农户扩大柑橘种植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此促进蒲江县柑橘产业发展。以蒲江县208份柑橘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户扩大柑橘种植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农户种植年限,参加柑橘种植技术培训,柑橘销售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占比,购入农业保险,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了解政府政策对农户扩大柑橘种植规模有显著影响。提出强化柑橘种植技能培训,提升农户科学种植水平;增强农户参保意识,提高农户投保积极性;加强合作社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加大农业政策的宣传力度,推动支农政策落实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厘清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主观影响因素,基于甘肃省795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在“意识—情境—行为”模型的框架下,通过构建有序Logit模型,探讨亲环境意识各维度及其交互效应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进一步分析约束型规制与引导型规制在“亲环境意识—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关系中存在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1)在亲环境意识的各维度中,环境情感和环境知识对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环境情感与环境知识、环境责任与环境态度的交互项对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有显著正向影响。3)约束型环境规制和引导型环境规制均在“意识—行为”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且调节作用的发挥因具体路径而异。亲环境意识和环境规制是影响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议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手段进行创新,有效提升农户的环境知识和环境情感;丰富宣传活动的形式,充分发挥亲环境意识内部各维度间的“放大器”作用;强化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潜移默化地带动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进一步优化环境规制政策,通过营造宽严相济的环境政策情境来促进农户更广泛和深入地参与到生活垃圾分类的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马关县古林箐乡健康农场把木瓜作为产业扶贫的有力抓手,坚持建管结合,在抓好原有示范园管护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发展规模,让木瓜成为农户稳定增收的一项重要产业。目前,健康农场种植有木瓜面积千余亩,主要分布于一队和六队,年产量达3200余t,按目前市场价2.3元/kg计算,可实现年产值700万元余。  相似文献   

14.
《台湾农业探索》2005,(1):25-25
台湾很早就着手进行基因改造产品的研究开发,台湾中兴大学从事基因改造木瓜研究已超过10年,与美国康乃尔大学及夏威夷大学研究团队同步,共同合作。但到目前为止,台湾市面上所售的合法基因改造食品均是由岛外输入,并没有本土产品。美国的基因改造木瓜在1996年即取得联邦政府许可在美国超市公开贩卖,台湾则仍由于各种限制与安全风险评估所需的经费问题,无法顺利在台湾取得合法贩售资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微观层面的农户作物选择行为过程及其机制研究对于农业或农村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农户调查数据,重点分析研究农户自身的家庭属性对其作物选择和作物种植更替的影响。【方法】以中国东北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性、黑龙江省的宾县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农户调查,获取了384户农户调查数据;将调查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导入SPSS统计分析系统,利用单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法解析农户家庭属性对选择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及其它经济作物等五类作物的影响。【结果】总的来说农户的年龄、教育程度、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人数和承包耕地类型条件等家庭属性因素对农户选择种植作物具有重要影响;年龄相对越大并且家庭劳动力较少的农户更趋向选择种植玉米,劳动力较多的农户更愿意选择种植大豆,当地种植小麦可能会对农户家庭收入有负面影响,传统的农民在耕地条件合适更加愿意选择种植水稻,家庭总人口多、劳动力丰富并且有文化的农户更加愿意选择种植经济作物。【结论】农作物实际种植过程中农户受到种植作物的工时量、种植作物所需农业知识水平、种植环境要求或资金投入产出比等各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直接导致农户家庭属性中相应的属性因素对农户选择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盐池县的中草药种植情况以及中草药种植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查,认为在发展特色农业过程中首先应该多考虑农户的不同种植结构,并且根据市场行情,制定不同的推广政策。其次,要注重公平性,加大对贫困农户的扶持力度。再次要注意培育农户的自我发展意识,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17.
现在种植红薯的农户非常多,在种植过程中很多农户发现红薯经常出现表皮粗糙斑点多的现象,影响红薯的品质.红薯表皮粗糙斑点多是红薯表皮气孔开张造成,下面根据种植环境的不同具体分析形成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因为玉米灌浆后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可直接影响植株的光合效率并最终影响产量,同时叶片光合效率以及叶绿素代谢受光照环境影响较大,所以对不同环境下玉米叶片叶绿素衰减速率进行初步研究,可为培育出适宜种植环境的优良高产玉米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以66份玉米自交系为试材,分别种植于海南三亚和辽宁沈阳两地,持续测量植株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并计算叶绿素衰减速率及不同环境叶绿素衰减速率的差值,分析不同环境对叶绿素衰减速率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叶片叶绿素衰减速率的广义遗传力为55.82%,环境与基因型互作的平方和达到基因型的48.59%;衰减速率越接近于7.846spad·d~(-1)的自交系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越小;以海南数据为标准,叶绿素衰减速率小于7.486spad·d~(-1)的自交系中有70.37%在海南环境下表型低于辽宁环境,而在叶绿素衰减速率高于7.486spad·d~(-1)的自交系中则有71.79%在海南环境下表型高于辽宁环境。不同种群间叶绿素衰减速率无显著性差异。玉米叶片叶绿素衰减速率是由多个微效基因参与调控的数量性状,并存在部分调控基因可响应环境变化且对表型有较大的影响;可响应环境变化的调控基因分为两类,在相同环境具有截然相反的影响效果,且在外界影响下两类基因对表型的效力相等;玉米中参与叶绿素衰减速率的调控基因可能广泛分布于玉米的整个基因组中,以孟德尔方式独立遗传,其中大部分相关基因间不存在相互作用,通过累加效力来影响玉米的表型。  相似文献   

19.
运用入户调查法,以福建省霞浦县128户农业主导型农户为例,探讨了农户建房采用不同用地选址模式对其土地利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民搬迁模式的农业主导型农户绝大多数转为非农主导型,少数转为农工兼具型;旧村改造模式和零星自建模式的农业主导型农户,用地行为基本不变.提出闽东农村农户建房用地选址应从保护耕地角度出发,合理布局,根据不同的农户特性采取不同的模式,遏制土地抛荒现象蔓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四川省中江县597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计量分析农户认知度对四川省中药材种植规范化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药材种植规范化程度受到农户的个人特征、所处的环境特征和对规范化种植的认知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