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水稻是我国第一大农作物,第一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3300多万公顷,占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0%左右。据调查,全国稻田虫害发生面积常年在1500万公顷左右,占水稻种植  相似文献   

2.
基于县域单元的我国水稻生产时空动态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阐明近几十年来水稻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 对于优化水稻布局、促进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1985年以来的县域水稻生产数据, 分析了我国水稻产量、面积和单产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和水稻生产重心迁移轨迹, 在此基础上量化了水稻面积和单产对总产的贡献度。结果发现, 我国水稻产量变化以49年周期为主, 21年为辅, 面积变化周期为26年, 单产变化周期为60年; 1985—2015年间, 在水稻种植区域内, 近50%地区产量上升, 约70%播种面积减少, 80%以上区域单产增加; 我国水稻产量、面积重心分别向东北方向迁移229 km和225 km, 而东北稻作区产量、面积重心分别向北偏东方向迁移238 km和242 km; 我国水稻生产主导因素中单产占比由56.3%下降至28.3%, 面积由34.7%上升至63.1%。结果表明, 全国各稻作区单产提升、东北早熟单季稻区面积增加、华中双单季稻区和华南双季稻区面积减少是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特征。因此, 合理布局我国水稻的种植面积和持续提高的水稻单产是稳定和提升我国水稻产量的主要措施, 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机械化程度和比较效益是促进我国水稻生产发展的关键途径。  相似文献   

3.
《农药市场信息》2007,(18):41-42
水稻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总产最多的主要粮食作物。目前,我国水稻播种面积为3200万公顷,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27%;稻谷总产量约为20亿吨,占粮食总产的39%;从事稻作生产的农户约占农户总数的50%;全国约有6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因此,水稻的丰产丰收对于我国粮食安全至关重要。然而我国水稻自播种、秧苗期至成熟期均遭受到不同种类害虫的危害。从第16期开始,本刊以连载的方式来介绍水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4.
《农药市场信息》2007,(17):41-42
水稻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总产最多的主要粮食作物。目前,我国水稻播种面积为3200万公顷,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27%;稻谷总产量约为20亿吨,占粮食总产的39%;从事稻作生产的农户约占农户总数的50%;全国约有6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因此,水稻的丰产丰收对于我国粮食安全至关重要。然而我国水稻自播种、秧苗期至成熟期均遭受到不同种类害虫的危害。从本期开始,本刊将以连载的方式来介绍水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5.
水稻害虫识别与防治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市场信息》2007,(16):41-42
水稻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总产最多的主要粮食作物。目前,我国水稻播种面积为3200万公顷,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27%;稻谷总产量约为20亿吨,占粮食总产的39%;从事稻作生产的农户约占农户总数的50%;全国约有6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因此,水稻的丰产丰收对于我国粮食安全至关重要。然而我国水稻自播种、秧苗期至成熟期均遭受到不同种类害虫的危害。从本期开始,本刊将以连载的方式来介绍水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
我国水稻育种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有60%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消费国。水稻年播种面积3000万hm^2,占世界的20%:产量1.85亿t,占世界的近1/3;单位面积产量6.35t/hm^2.比全球平均产量3.85t/hm^2高65%。水稻在我国谷物产量中始终保持在总量的40%左右,占据了近半壁江山。我国的水稻育种在20世纪经历了矮化育种和杂交水稻三系配套两次革命后,  相似文献   

7.
从水稻生产现状展望21世纪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水稻生产现状展望21世纪熊振民(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我国稻作面积约33.3百万hm2,占世界稻作总面积的24%。占我国粮食面积的29,1%。总产量在186百万t左右,占世界稻谷总产量的32%,占我国粮食产量的44%,所以水稻生产不仅在我...  相似文献   

8.
中国杂交水稻在印度尼西亚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亚洲的主要作物,亚洲水稻面积占世界稻作面积的 88.87%,而亚洲稻谷产量则占世界稻谷总产的 90.75%( FAO,2003).因此,水稻生产在亚洲粮食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特别是近年中国的杂交水稻迅速走向亚洲,对亚洲近年的粮食增产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为了解中国的杂交水稻在印尼的适应性,为中国杂交水稻进入印尼,实现袁隆平院士的"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心愿,我们在印尼开展了杂交水稻品种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9.
当前,面对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的冲击,如何确保国内稻米市场的发展,是值得农业生产管理部门和水稻科学家们深思的.从国际稻米市场上看,中国稻米生产和消费均占80%左右.资料表明:我国大米的国际竞争力仍具有优势,生产资源配置仍具有的效益比较优势度为0.12 ,社会净收益为0.13;从潜在优势分析上看,1994年大米得到了正保护(2%),1994年和1995年,大米国内资源成本年增长率在53.8%,1997年度的有效保护率为9%,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潜在的国际竞争力低于现有的国际竞争力. 稳定和提高大米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水稻生产等一系列过程中,提高科技贡献率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就目前情况,我国总体科技水平落后,农业科技贡献率仅占42%,与发达国家(60%~80%)比较,相对滞后,导致我国粮食生产成本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因此,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增强稻米生产优势. 1 安徽省水稻研究和生产概况 水稻是安徽省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粮食作物之首,常年种植面积213万hm2,占粮食作物的37%,总产1165万t,占粮食作物产量的40.9%.从水稻研究机构上看,安徽省拥有全国农业百强研究所第八位的水稻专业研究所,并同时承担农业部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和全国水稻育种中心合肥分中心,集基础理论探索性研究与应用开发性研究和公益性技术服务于一身;从水稻新品种、新技术流通市场上看:以全国第一家上市的合肥丰乐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天禾水稻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依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全面引导和培育水稻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的运作体制的形成;从水稻生产上看,安徽省四稻种植并存,种类齐全,应用品种和稻作资源丰富,生产基础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水稻病虫害发生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53,自引:3,他引:50  
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3000万ha,约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1/3,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45%。生物灾害是影响中国水稻稳产、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全国每年因水稻病虫害为害虽经防治仍然造成经济损失400-500万t。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螟虫、稻瘟病、纹枯病是中国水稻生产上为害严重的几种重要的病虫害,2001-2004年全国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超过8500kha次,其中2003年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螟虫发生面积占总发生面积的72。5%。近年来水稻病虫在全国的发生特点表现为:一、大部地区病虫害发生较重,重大病虫暴发强度大。发生危害严重的病虫有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瘟病,发生程度中等以上的有稻飞虱、水稻纹枯病;二、次要病虫上升,为害加重。一些过去偶发性的次要病虫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稻曲病等,发生面积扩大,发生程度明显上升,已经或正逐渐上升为重要病虫害;三、发生面积较大,波及面广。2004年以来,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厄尔尼诺事件将进一步发展,将有利于迁飞性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为害。近年来,随着粮食种植效益的提高,早稻面积将继续回升,单双季稻混栽面积将进一步加大,对水稻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有利;部分地区部分高产、优质但易感稻瘟病的水稻品种种植,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11.
杨俊 《种子科技》2024,(2):131-133
我国不仅是水稻种植大国,也是水稻消费大国,我国每年的水稻产量约占总消费量的50%,所以提高水稻栽培技术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的水稻种植与培育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然而,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因此从选种、育苗、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角度出发,分析了水稻栽培技术要点,为提高水稻种植效益以及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是我国继水稻、小麦、玉米、大豆之后的第五大作物。目前我国油菜面积和总产约占世界的30%,是最大的油菜生产国;长江流域油菜的种植面积和总产约占世界的1/4,是世界最大的油菜产区。随着农村劳动力大转移,劳动力价格不断走高,大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与小麦、水稻相  相似文献   

13.
<正>水稻是我国第一大农作物,种植面积约5亿多亩。我国常见稻田杂草类型中,禾本科有15种,莎草科有28种,阔叶杂草有81种,藻类杂草有3种。稗草是水稻田第一大恶性杂草,受稗草危害的有1亿多亩。全国稻田杂草发生面积约1500万公顷,占水稻种植面积的45%左右,每年损失稻谷约1000万吨,损失率15%左右。未防除杂草的稻田一般减产5%~15%,严重的减产15%~30%,甚至失收。  相似文献   

14.
林琼 《中国种业》2004,(6):13-15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作物,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禾谷类作物之一,包括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内,约占世界总数40%的人口,其主要营养来源于水稻.  相似文献   

15.
麦茬水稻旱播水管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稻生产与其他作物相比,具有高产、稳产的特点.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虽然只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40%,可每年水稻总产却占全省粮食总产60%以上.可是,由于水稻田间作业,尤其是育秧、栽秧工序复杂,劳动强度大,工效低,在当前农村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的形势下,费时费工已成为发展水稻生产的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16.
顾松华 《中国种业》2002,(10):26-27
全程机械化是水稻生产的发展方向.大中农场于2000年引进水稻盘育秧播种机、乘座式高速插秧机及配套的大型联合收割机,并制定了一系列机械作业技术标准.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2002年我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面积不断扩大,占水稻种植面积的45.5%.现将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标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邵阳市2013年提出“控东扩西”,集中发展西部雪峰山区杂交水稻优势制种基地的布局思路。对邵阳市2014-2019年杂交水稻制种面积、总产和单产数据按雪峰山区与其他地区分县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年间雪峰山区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占该市制种总面积的83.78%,总产占该市制种总产的85.74%。2017年以来,邵阳市制种区域正缓慢向雪峰山区集中;至2019年,邵阳市部分东部县市已退出制种产业,西部绥宁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已占邵阳市制种总面积的61.68%,制种总产量占67.22%,已发展成为国家杂交水稻制种超级大县。邵阳市雪峰山区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各年份间变异系数为10.93%,而其他区域为36.81%;该市各地区各年份制种面积与单产的相关系数为0.5988(P<0.01),表明雪峰山区基地总体稳定性高于该市其他地区;雪峰山区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各年份平均单产比该市其他地区高7.61%(比该市平均水平高0.96%),差异极显著(P<0.01),雪峰山区基地制种企业单位成本低于其他区域,农户单位收入高于其他区域;受限于单位生产成本,单个农户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正逐渐被规模化制种大户取代。优势基地规模扩大有利于提高生产的集约化程度,有利于高产稳产,提高制种的抗风险能力。邵阳市“控东扩西”,做大做强西部雪峰山区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的布局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18.
杂交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宗平  王春 《种子》2005,24(10):92-93
水稻是赤水市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常年栽植面积1.1万hm2,占耕地面积的72%,全市粮食产量的65%.引进杂交水稻新品种试验,筛选适合赤水种植的优质高产抗性强的新品种更换老品种,是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途径.2005年我市引进杂交水稻新品种11个,以汕优63为对照进行试验,对比试验结果:富优4号、Q优2号、富优2号、Q优6号产量高,品质好.  相似文献   

19.
直播栽培在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中的应用与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011年水稻种植面积已达343万hm2,其中直播稻占5%~10%。近年来农村劳动力日益短缺,农忙季节缺少劳力矛盾十分突出。随着农村经济规模的扩大及农业机械化的日益普及和直播机械的更新与完善[1],以省力、节本和高效为目标的水稻直播新技术,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部门和农民的重视[2]。在欧美发达国家、亚洲各国及我国南方稻区水稻直播面积也有扩大趋势[3]。  相似文献   

20.
我国杂交水稻推广现状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杂交水稻推广现状与发展策略徐秋生,吴京华(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长沙410125)目前,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国水稻,总面积的50%左右,产量占水稻总产的60%以上。其中四川省1991年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了282,56万hm2,占水稻总面积的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